城市站点
> 佛山积极探索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
详细内容

佛山积极探索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

时间:2020-09-09     人气:3224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admin
概述: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昨日,佛山市举行庆祝2020年教师节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透露,佛山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争今年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9所、新增5.3万个学位的任务......

  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昨日,佛山市举行庆祝2020年教师节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透露,佛山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争今年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9所、新增5.3万个学位的任务,并研究出台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制等多种办学模式。此外,佛山还提出全力支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开展第二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加快推进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等驻地高校和研究生院建设。

  基础教育:力争创建5个以上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

  在学前教育方面,要确保今年如期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68所、新增2.5万个学位的任务; 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收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进一步扩充公办学位资源,确保今年底实现学前教育“5080”的目标。近年来,佛山新(改、扩)建幼儿园116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4万个;创新星级普惠性幼儿园分类管理、分类扶持机制,目前全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9.4%。

  义务教育方面,佛山将力争今年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9所、新增5.3万个学位的任务。研究出台佛山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有条件的区率先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目前,佛山85.2万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中,新市民子女达42.1万人,占比49.5%,其中28.7万新市民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占比近七成,综合成效居全省前列。

  此外,我市将研究出台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制等多种办学模式,推动市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和各区共建共享,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加强与港澳台及国外教育机构交流合作,力争全市创建5个以上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多措并举大力消除普通高中学校大班额,确保到2021年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高等教育:加快推进驻地高校和研究生院建设

  高等教育方面,佛山要推进佛科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强特色”建设。佛科院在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2016年的507名跃升至2020年的228名。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佛科院开展第二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加快推动更名大学和博士点建设工作,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此外,佛山还将按照“佛山所需,学校所长,双方所能”的办学原则以及高水平创新型、研究型、精品型的理工科大学办学定位,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意见和指示,高标准规划建设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加强与香港理工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办学投入等办学核心问题上尽快达成共识,推进大学申筹、办学论证和校园规划建设等工作。

  备受关注的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等驻地高校和研究生院建设也将加快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学科专业、科研平台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做好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全国工程专业单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和示范基地、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其中,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选址拟为南庄紫南科力远侧地块。

  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上,佛山推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省一流高职院校,启动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遴选,建设一批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双精准”专业。

  教师队伍: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为确保教师队伍建设,佛山建立教师工资福利与当地公务员工资福利同步增长机制,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实现“两个不低于”。目前,全市基础教育领域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国家级杰出人才3人、省级领军人才63人、省级各类名师名校长52人、正高级职称教师54人、省特级教师110人,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生师比、岗位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大体均衡。

  下一步,佛山将继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和“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大城名师”,把佛山打造成为南方教育人才高地。积极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确保年底前市、区两级教师发展中心全部完成审批和挂牌。

  同时,深化“区管校聘”改革,落实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提升教师队伍保障水平。加强对临聘教师的规范管理,努力提高临聘教师专业水平和工资待遇。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