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特色

一副木刻篆书对联“二十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

一副木刻篆书对联“二十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

走过端肃门,独具岭南建筑艺术风貌的祖庙殿堂便映入我们的眼帘。各种砖雕、石雕、木雕、陶塑、灰塑等建筑装饰令人目不暇接,拾级而上将进前殿,一副悬挂于左面拱门壁上的木刻篆书对联,往往令游人驻足,导游者亦常会用该联打开解说租庙和北帝的话题。...[阅读全文]
2020-04-21 15:44:11 人气:3012
一幅木雕对联“庄严冠禅山群庙,灵应为福地之神”

一幅木雕对联“庄严冠禅山群庙,灵应为福地之神”

在祖庙前殿三门右侧有一幅木雕对联“庄严冠禅山群庙,灵应为福地之神”,意思是:(祖庙)庄严居佛山所有庙宇的首位,灵应祠北帝是本地最尊贵的神。...[阅读全文]
2020-04-21 15:37:43 人气:2714
石湾陶瓷

石湾陶瓷

石湾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的石湾陶瓷历史;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阅读全文]
2020-04-21 15:31:47 人气:2079
九间茶楼,见证官窑旧时市井繁华

九间茶楼,见证官窑旧时市井繁华

清代同治年间,广州开业的茶座初称“居”,叫“上茶居”。好像广州十甫的陶陶居,就称“居”。及光绪年间,“居”改称“楼”,叫做“上茶楼”。...[阅读全文]
2020-04-20 17:57:09 人气:2576
顺德杏坛光华人龙舞

顺德杏坛光华人龙舞

人龙,是由人组成的龙,是传统的广场舞蹈。顺德杏坛镇光华村人龙舞,由数十人至一百多人组成人龙,龙长数十米。人龙分为龙趸(龙的底部)和龙身(龙面)两部份。...[阅读全文]
2020-04-20 17:39:43 人气:2797
佛山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见证——大铁炮

佛山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见证——大铁炮

1840 年 6 月,英国政府为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向中国人民发动了非正义的鸦片战争。在祖国危亡之际,佛山铸造业工人同仇敌忾,铸造铁炮数百门,以实际行动加入到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伟大斗争中,谱写了佛山人民反帝斗争光辉的一页。...[阅读全文]
2020-04-20 17:35:04 人气:2424
关于佛山药业祖铺传说

关于佛山药业祖铺传说

梁仲弘蜡丸馆的 “五鬼”进财相传在明代万历年间,佛山早市(现今福贤路178号)一蜡丸馆正准备新张开业,忽然有四人抬着一具棺材进馆,一人托着板凳随后进来。当时馆内伙计始则惘然,继则不知所措。...[阅读全文]
2020-04-20 17:33:30 人气:2185
话说佛山“舞狮”

话说佛山“舞狮”

“舞狮子”简称“舞狮”。每逢新历元旦和农历春节元宵、迎神赛会、秋色巡行,四乡各地群众均喜爱这结合了体育、武术、舞蹈、锣鼓的传统舞狮活动。狮队出游互相拜访,云集佛山,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落,场面非常热闹。...[阅读全文]
2020-04-20 17:25:59 人气:2153
佛山木雕工艺与制作方法

佛山木雕工艺与制作方法

我国的木雕工艺源远流长,遍布全国各地,佛山和潮州是两大著名产区,在作途和风格上各具特色,佛山的木雕比较豪放、粗犷、刻画传神,有独特鲜明的风格,一般用在建筑装饰上。...[阅读全文]
2020-04-20 17:21:13 人气:1719
古岗桥曾是南海古道重要桥梁

古岗桥曾是南海古道重要桥梁

茫茫宇宙浩荡乾坤,水之有源树之有根。官窑游鱼浦村祖辈历代相传,开村始祖陈弘道字山甫,从麻奢赶鸭到此,定居繁衍生息,时为明代。...[阅读全文]
2020-04-20 16:43:22 人气:1980
得心斋等佛山老字号诞生记

得心斋等佛山老字号诞生记

东倚广州,南邻港澳的佛山,原只是名叫季华乡的一个乡镇,待唐贞观二年改名为佛山,这一“肇迹于晋,得名于唐”的历史级名镇,无论是粤剧、武术、龙狮等传统文化,亦或是美食、工业制造等印象标签,都呈现出浓浓的佛山情怀。...[阅读全文]
2020-04-20 15:26:40 人气:1851
云集佛山老字号一站一回味

云集佛山老字号一站一回味

日前,有不少市民在网上热议集中在禅城的最有味道车站。记者发现,原来这些被大家讨论的车站周边云集了佛山许多老字号。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伴随着佛山老街坊们成长的老字号店依旧在营业,虽然说不上很火爆,但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或者是常来光顾的老街坊依旧能撑起小店的发展。...[阅读全文]
2020-04-20 15:21:29 人气:1767
升平路的百年发展史,佛山老字号随之诞生

升平路的百年发展史,佛山老字号随之诞生

1930年10月29日,由上列旧街整合改造而建成新的升平路竣工,它从中山桥南起,至锦华路口止,全长约600米,是佛山市内完整开辟的第一条宽阔的马路。...[阅读全文]
2020-04-20 14:46:05 人气:2298
佛山老字号天海酒家 铁定“别升平”

佛山老字号天海酒家 铁定“别升平”

经过一年多旧城改造的折腾,从繁华变得萧条的升平路上,随处可见被砖墙堵住的店铺门面,唯有走进天海酒家,熙熙攘攘的老街坊才能让你寻回这里曾经热闹的过去。然而随着莲花路-升平路旧改项目的推进,这些仅剩的老字号也在离我们远去。...[阅读全文]
2020-04-20 10:59:56 人气:2551
祠堂+文化,诠释“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国际遗产遗址的要义

祠堂+文化,诠释“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国际遗产遗址的要义

自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第22届大会通过,每年的4月18日定为ICOMOS“国际古迹遗址日”,以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提升公众对遗产多样性、与我们当代生活的相关性、及对其保护的需求和意义的认知。...[阅读全文]
2020-04-20 10:23:29 人气:1838
古稀老人十年绘就高明旧图,古老县城风貌重现!

古稀老人十年绘就高明旧图,古老县城风貌重现!

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因建于明朝而得名,曾是高明县城。一位古稀老人,历时十年绘就《古城风韵》画作,重现当年的古老县城风貌,将乡情定格在画中。...[阅读全文]
2020-04-18 14:11:56 人气:5559
你了解佛山语言文化

你了解佛山语言文化

我们都知道广东简称“粤”,语言主要是粤语,佛山位于广东省中部,所以佛山人主要用的语言的也是粤语,有些地区是客家居住区,则用客家方言。...[阅读全文]
2020-04-18 14:04:36 人气:3071
粤剧;佛山艺术文化上的奇葩

粤剧;佛山艺术文化上的奇葩

粤剧源自南戏,旧称“广府大戏”,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它继承了古代代歌舞、百戏、元明南戏、明清传奇等优秀传统艺术,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已成为流传五大洲的一大剧种,是佛山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阅读全文]
2020-04-18 14:03:07 人气:2820
粤曲+古祠堂,云东海这条村会火吗?

粤曲+古祠堂,云东海这条村会火吗?

约600年前,邓氏先人在此开村,繁衍生息并不断壮大。近百年前,童年时代的小明星邓曼薇外出学唱曲,她广采众长独创粤曲星腔,成为民国时乐坛魁首;在抗日期间,她不畏强敌,以艺曲为武器激发国人勇于抗敌,巾帼豪情令人钦佩。...[阅读全文]
2020-04-17 15:23:37 人气:4024
南海竹编

南海竹编

南海竹编由罗行竹编、竹织雨帽制作技艺、竹织灯笼三个项目组成。罗行竹编以编织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主要传承地位于丹灶镇罗行社区;竹织雨帽和竹织灯笼是以编织雨帽和灯笼为主,主要传承地位于西樵镇百西黎村。...[阅读全文]
2020-04-16 09:58:43 人气:3716
南海麦边舞龙

南海麦边舞龙

舞龙也称龙舞、玩龙灯。正月初一,出行的鞭炮响过,人们相互拜年祝贺之后,便有数条布龙、纸龙、草龙、纷纷出动,在村里“游”起来,伴之以“咚咚咚”、“锵锵锵”热闹的锣鼓声,挨家挨户边走边舞,有时还要进屋绕堂一周。...[阅读全文]
2020-04-16 09:47:17 人气:2662
南海西樵镇松塘村“出色”巡游

南海西樵镇松塘村“出色”巡游

“出色”亦即“飘色巡游”,是松塘村传统的新春民俗活动。过去,俗例三年一届,即每逢农历子、午、卯、酉年的新春,松塘村都会举办一次。巡游时,队列前头有凌空撑起的巨大彩旗,叫做“飘”;后面跟随的有乡人抬着供奉在村中文武神庙内的菩萨...[阅读全文]
2020-04-16 09:29:57 人气:3166
南海佛鹤狮头扎作

南海佛鹤狮头扎作

狮头是佛山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美,是我国南方狮头艺术的代表。佛鹤狮头的造型、色彩、装饰及扎作工艺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地方特色,被公认为东方民间美术的代表作之一。...[阅读全文]
2020-04-10 15:38:17 人气:5386
传统龙舟 丹灶扒龙舟

传统龙舟 丹灶扒龙舟

为将这传统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运动得以传承和发展,丹灶镇于1999年起,定于每年9月29日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已逐步成为南海、佛山旅游文化节的亮丽品牌活动之一。为将龙舟这一传统项目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2010年,成立了丹灶龙舟协会,并通过龙舟协会平台,组织开展系列性的宣传推介和比赛活动,使丹灶的扒龙舟这一传统活动发扬光大。...[阅读全文]
2020-04-10 15:25:30 人气:4193
顺德咸水歌

顺德咸水歌

咸水歌是流行于顺德大良、均安等地区,主要由水上居民(疍家)传唱的歌谣,又名咸水叹、疍歌、后船歌等。明末清初时期流入,20世纪30—60年代时非常流行,曾有“风吹过,大话咸”之说。...[阅读全文]
2020-04-09 19:43:10 人气:4004
南海狮中冥王诞

南海狮中冥王诞

狮中白藤村的农历五月二十二“冥王诞”起源于清代末期公元1889年左右,当时香烛兴旺、庙宇生辉,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庆祝“冥王诞”,并在所在水源(北江水系)游泳沐浴,拜庙祈福求平安。庆祝“冥王诞”的活动一直延续下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改由村集体出资组织“冥王诞”活动,举办的项目有拜灵王、赛龙舟、打篮球、拔河等等,使传统的习俗与文体活动相结合...[阅读全文]
2020-04-09 10:39:46 人气:4144
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根据历史记载,广式家具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是中国传统家具三大流派“广作”、“苏作”和“京作”中的重要一员。广式家具工艺是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代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既保留中国传统家具的优良格式,同时亦借鉴吸取了欧洲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在家具造型和装饰纹上形成具有鲜明、独特风格。...[阅读全文]
2020-04-09 10:30:35 人气:3961
名伶辈出的顺德粤剧

名伶辈出的顺德粤剧

顺德粤剧有很浓郁的民俗背景,也吸收了八音锣鼓柜、木鱼歌、龙舟说唱、南音等民间说唱技巧,透过研究顺德粤剧,可以窥探广东民间说唱艺术、民间信仰、宗族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阅读全文]
2020-04-08 15:00:27 人气:3020
荟萃精华 洁白莹润——粥水制作技艺

荟萃精华 洁白莹润——粥水制作技艺

粥水制作技艺是一种使用符合一定标准的肉鸡、脱核红枣、玉竹片、生姜片、泰国香米等多种原材料,经过飞水、隔渣等多个步骤,制成的一种独特粥水火锅。...[阅读全文]
2020-04-08 14:37:41 人气:2643
顺德红米酒酿造技艺

顺德红米酒酿造技艺

顺德红米酒选用大米与小量赤米一起精心酿造而成,成品酒是突显米香为主、偏于清淡可口的白酒,酒体较丰满、甘滑、圆润。...[阅读全文]
2020-04-07 20:16:06 人气:3541
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

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

清朝道光与同治年间(1821—1850年)南海丝织农户开始将晒莨染整技术用于晒制平纹织物上,所晒织物成品称为莨绸。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广东丝织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标梭平纹织机”。...[阅读全文]
2020-04-07 16:55:24 人气:3278
葛洪炼丹传说

葛洪炼丹传说

葛洪(284~365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当时广东南海太守鲍玄喜欢搞神仙之术,与葛洪有共同语言,而且相处十分投机,于是葛洪20多岁时拜鲍玄为师学道,后与鲍玄之女结婚。...[阅读全文]
2020-04-07 16:50:47 人气:3015
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

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

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为汉族拳种,是一个完整的拳种体系,整套拳式连贯紧凑,既有八卦步法变化之虚实,也有太极拳的刚柔、缠绵之劲,颇具内家三拳阴阳变法之妙境。此拳以心意为先导,六合为体,八法为用。...[阅读全文]
2020-04-07 16:47:09 人气:2341
南海鼓乐

南海鼓乐

鼓乐渊源可追溯到汉代乐府的横吹曲。广东南海鼓乐直接渊源可追溯至明代,大约兴起于明前期的正统年间,至成化末年南狮鼓乐已波及雷州半岛和整个南海地区。大沥的鼓乐使用乐器有大鼓、锣、钹三类。...[阅读全文]
2020-04-06 17:18:38 人气:2750
顺德龙潭龙母诞

顺德龙潭龙母诞

龙潭龙母诞是指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九,以杏坛龙潭龙母庙为核心的龙母信仰活动。龙母信仰在龙潭的繁衍,可追溯至南宋咸淳年间。宋咸淳元年(1265)即已建成龙母庙,明清年间重修、重建活动不绝,明嘉靖年间、乾隆四十四年(1779)、道光五年(1825)、光绪二十四年(1898)均有重修,龙母信仰经宋、明、清、民国流传至今。...[阅读全文]
2020-04-06 16:33:10 人气:2205
顺德伦教糕制作技艺

顺德伦教糕制作技艺

伦教糕之名,在清代即已在顺德和广州流传。咸丰版《顺德县志》载:伦教的蒸糕驰名远近,前明士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伦教华丰圩桥旁,有一家制作糕点的著名店铺,因店铺旁的河底有石,沁出清泉。...[阅读全文]
2020-04-06 14:32:42 人气:2141
南海平洲三山咸水歌又称“白话渔歌”

南海平洲三山咸水歌又称“白话渔歌”

咸水歌是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是流行珠三角地区的疍家渔歌,又称“白话渔歌”,是水上居民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作的一种民歌。...[阅读全文]
2020-04-06 09:51:01 人气:2791
南海丹灶西联村神诞

南海丹灶西联村神诞

在丹灶南沙涌两岸一带,每个村、每个姓氏都信仰不同的神,这位神的生日即是神诞。“七月七”是中国传统七夕节。也是丹灶西联村的“神诞日”。据了解,“七月七”神诞来历已久,自开村就有了,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神诞日比过年还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大摆酒席,大宴宾客。...[阅读全文]
2020-04-06 09:46:04 人气:2733
南海联表灰塑传统制作技艺

南海联表灰塑传统制作技艺

南海联表灰塑传统制作技艺始于清朝同治年间村人关庭光,历六代,是岭南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之一,是研究岭南手工艺文化的珍贵的活态范本。关劲庄、关劲思兄弟俩是关氏家族灰塑技艺的第六代传人,至今仍然从事灰塑制作。...[阅读全文]
2020-04-05 11:47:38 人气:2847
传统缫丝技艺

传统缫丝技艺

珠三角,自汉唐开始就是蚕鱼之乡。十九世纪达到全盛时期,顺德全境、南海西部、鹤山北部等地十之八九都是桑基鱼塘。出产的蚕丝,曾在欧洲贵族视为珍品。...[阅读全文]
2020-04-05 11:40:52 人气:2308
南海大沥狮子会

南海大沥狮子会

目前,大沥镇计有正月初八兴贤和黄岐、正月初九横江、正月十一盐步和颜峰、正月十二太平冲表、正月十四大沥、正月十六泌冲、正月二十六六联北村等九个狮会。经过不断发展,狮会成为独特的春节民俗,不仅给人们以美好的节日享受,亦成为了联系周边镇街,团结兄弟村居,沟通海内外乡亲,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和文化纽带。...[阅读全文]
2020-04-05 11:25:57 人气:2545
九江鱼花传统养殖技艺

九江鱼花传统养殖技艺

九江传统鱼花养殖技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初年,九江人便开始在西江河段装捞鱼花。...[阅读全文]
2020-04-03 23:46:58 人气:2664
大头佛

大头佛

大头佛最早产生在广东的佛山。“大头佛”表演开始于清末至民国期间,相传最早的创始人是广东狮王冯更长,后来一路流传、辐射至整个珠三角。在传统的舞狮表演中,常有“大头佛”表演其间,增添诙谐情趣。...[阅读全文]
2020-04-03 23:43:47 人气:4289
顺德双皮奶制作技艺

顺德双皮奶制作技艺

双皮奶的制作工艺基本现在仍是手工操作,一份合格的双皮奶,全程需一个半小时。其工序流程大致为:在未经稀释的鲜水牛奶中,加入适量优质白糖——慢火煮——静置冷却,待奶面上凝结成一层薄薄的奶皮——将牛奶倒出,仅留奶皮——将牛奶混合蛋清,重新注入奶皮内——入锅炖熟。...[阅读全文]
2020-04-03 15:52:25 人气:2837
顺德12种美食制作技艺

顺德12种美食制作技艺

双皮奶制作技艺:双皮奶是顺德大良著名小吃之一,创制于清代末年,延续至今,是顺德家喻户晓的奶制品小吃。洁若凝脂的双皮奶,被誉为甜品中的上品。...[阅读全文]
2020-04-03 15:42:23 人气:3068
顺德洪拳

顺德洪拳

洪拳在顺德民俗中占有重要价值,是人龙舞、醒狮、粤剧、龙虱(单人竞技龙舟)等顺德民俗的武术基础。2018年5月12日,顺德洪拳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阅读全文]
2020-04-01 16:26:13 人气:3287
蔡李佛拳(佛山)

蔡李佛拳(佛山)

蔡李佛拳是在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由一代宗师陈享整理创新而成的,后经过张焱的不断改良,进一步发扬光大。佛山蔡李佛拳始于1851年张炎在佛山创立鸿胜馆,传承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阅读全文]
2020-03-30 11:39:26 人气:4046
顺德陈村花会

顺德陈村花会

陈村历史上是广东四大名镇之一,以花卉种植享誉岭南地区,有“岭南花卉第一镇”之美誉。清咸丰《顺德县志》记载,“陈村岁载花果出售诸郡,自汉例献龙眼、荔枝,宋贡异花,盖由来已古”。...[阅读全文]
2020-03-30 11:36:05 人气:3267
八音锣鼓

八音锣鼓

八音锣鼓是广东一种颇为特别的民间器乐,有演奏吹打乐、唱西秦、卡戏三种表现形式,明末清初由粤东西秦戏清唱表演班传入,并融合了粤剧唱腔和广东音乐衍化而来,故民间又有“唱西秦”、“听西秦”之称。...[阅读全文]
2020-03-30 11:21:06 人气:3983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传统组方及工艺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传统组方及工艺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曾名为“万应药酒”,由广东新会人冯炳阳于万历年间所创制,其子冯了性在佛山镇正埠渡头开设药铺,不断研究、改进药酒配方,并将药酒更名为“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阅读全文]
2020-03-30 11:17:59 人气: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