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高明溢达纺织制衣自动化率实现行业最高水平
详细内容

高明溢达纺织制衣自动化率实现行业最高水平

时间:2021-08-19     人气:3379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
概述: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上,佛山明确宣示了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络筒工序上,员工正在作业。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梭织面料厂内,机械臂在运作。


  开栏语

  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上,佛山明确宣示了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8月13日,高明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高明加快建设现代化“三新”城市注入追赶超越的强劲动力。

  在高明,有一批敢为人先的企业已率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即日起,《佛山日报·今日高明》推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高明实践”栏目,走进企业一线分享先行先试经验,探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高明实践及其经验做法,带动更多高明企业积极投入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历史洪流。

  提起纺织服装行业,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传统产能。

  事实上,纺织服装行业确实存在部分需要退出的落后产能,但并不意味着纺织行业所有企业都处于落后的境地。在佛山市高明区,有一家企业被称为“传统行业里的不传统企业”,打破了外人对传统行业企业的刻板印象,它就是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溢达”)。

  广东溢达车间内,随处可见数字化智能化成果:纱线快速地在机器中穿梭并织成布匹,机械手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自如地裁剪缝制,订单由“智能大脑”自动分配,送货配货交给了“会唱歌”的AGV机器人……

  全员参与,是广东溢达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其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密码。如今的广东溢达,已经真正实现了“技改人人参与、创新无处不在”。在全员创新推动下,目前广东溢达自动化制衣效率提升了近3倍,其制衣梭织自动化率达77%,针织自动化率为39%,这些数据均达到行业最高水平。

  人人争做技改达人 自动化制衣效率提升近3倍

  在7月底召开的中国服装科技大会上,广东溢达一举收获2021年度中国服装专利银奖等3项大奖。

  再次收获全国性奖项,得益于广东溢达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创新驱动下,扎根佛山30余年来,广东溢达已成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先锋之一。

  转型成果来源于每一名积极参与改造的广东溢达员工。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萍介绍,和大部分制造业传统企业不同的是,广东溢达不是单纯依赖购买先进设备完成升级,而是鼓励包括一线生产在内的所有工人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持续不断地对所在的生产流程和设备提出改进建议。

  早期,在溢达制衣厂,每名新手车缝工一个小时只能完成100多件产品。在一名入职不久的女工的提议下,工厂研发出一种形状类似于“蝴蝶”的辅助工具,从而让新手车缝工能同时操作两台机器,每小时完成产品也增加至500件以上,且成品质量更加稳定。

  类似这样通过员工提出的合理化改善建议,实现智能化改造的案例在广东溢达不胜枚举。其中,广东溢达制衣厂员工张雄颜更是斩获了十多项国家专利。

  目前,在广东溢达制衣厂自动化以及车间小部件的创新和改良中,近90%都来自一线员工。为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广东溢达设立了每期600万美元的创新基金,只要员工的创意具备创新性,即便创意本身具有很高的失败风险,也能获得创新基金支持。

  “他们身处生产的最前线,最能体会到哪里可以做得更好,怎么样能做得更有效率。”马伟萍说,鼓励全员创新,对企业来说,能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员工来说,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劳动技能和收入,增强了职业成就感。

  大规模自动化制衣生产技术的突破,也为广东溢达带来了强有力的回馈,使得整体自动化制衣效率提升了近3倍。以缝制袖侧为例,传统的做法需要工人一边折叠、一边缝线、一边转动,手、眼、脚须互相配合,由6名工人共同参与,一天能生产袖侧1200件左右。

  如今,利用溢达自主研发的自动袖侧机,2名员工就能实现2000件/天的产能,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比原来高出60%。

  企业投入大笔资金 推进产业链全流程优化

  在传统行业,自动化革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制衣行业是公认最难实现自动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需要传统纺织企业投入大笔资金推动自动化设备改革。做出这样的选择,企业需要极大的勇气。

  广东溢达并不吝啬真金白银的投入。以设备研发部门为例,早在2008年,广东溢达便成立了制衣设备研发部门,主要致力于研发自动化设备。随后,该部门进行了两次扩建,生产和办公楼层由原来的2层增加至5层,面积也由原来的900平方米扩建至2250平方米。

  马伟萍介绍,广东溢达每年设备更新投入约为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6%左右。在自动化设备的改造和研发上,广东溢达近年来已累计投资近25亿元。

  依托自身技术设备的改造,广东溢达着力推动生产制造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广东溢达拥有健全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涵盖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及品牌零售等。这使得其能整合全产业链的每个生产环节,让转型升级贯穿于每个车间、每个岗位、每个工艺,从而实现全流程优化。

  在广东溢达,每种产品(棉花、纱线、面料、成衣、辅料)的生产工厂都设有技术部,所有人均可参与流程改造和设备升级,为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此外,企业各个环节均应用数据流,建设有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八大系统,多款产品基本工序实现自动化覆盖率超70%,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管理效率。

  在相关技术的加持下,2013年,溢达研发团队攻克了8个世界性技术难关,研制出700英支的纱线,比人的头发丝还细,创下了全球最细纯棉纱线的记录并保持至今。

  马伟萍透露,以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为基础,目前广东溢达正在探索构建涵盖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数字化平台,通过智能设备研发与应用,实现全面集成和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企业名片

  溢达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纯棉衬衫制造及出口商之一,拥有自创品牌“派”和“十如仕”。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溢达集团在佛山投资设立的产品出口型和高新技术型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纺纱、染色、织布、后整理、制衣及制衣辅料。近几年,广东溢达每年的销售额均接近60亿元,企业目前员工总数超过2万人。广东溢达曾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第二批)”“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等称号。

  转型心得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萍:

  数字化赋能

  引导员工主动拥抱技术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是大势所趋。在广东溢达,推动创新转型是自上而下,又是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是指集团所有管理者皆达成了不惜投入进行革新转型的共识,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的转型升级;自下而上,是指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包括每名一线员工在内,所有员工都积极主动地拥抱新科技,全员参与创新改革。新技术是层出不穷的,企业不能只有新设备、新技术,更要引导好每名员工,帮助他们克服使用技术的恐惧,鼓励支持每一名员工都参与到创新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中,才能真正用好新设备和新技术,走好走稳企业创新转型之路。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