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下发现64座古墓,出土文物超500件!
日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到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大沥镇发现古墓的情况报告后派遣工作人员赶往现场,确认其为一座保存情况较好的木椁墓。2004年,该所曾会同南海区博物馆于此地发掘东汉墓1座、唐墓1座、宋墓2座。近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工作队,对墓葬所在地进行全面考古调查勘探,并向国家文物局提出抢救性发掘申请,发掘面积50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野外工作已经完成。
出土木盒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此次发掘清理墓葬64座,其中汉墓7座,明清时期墓葬57座。出土陶器、石器、金属器、有机质文物等各类小件500余件。墓葬结构完整,有机质文物丰富,较好保留了当时的埋葬情境,为复原汉代的生活场景及葬俗葬式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明清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部分人骨及木棺葬具保存较好,为本地区明清时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南海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广东文物考古
编辑:佛山新闻网 姚易
审校:何锦婷、李宜佳、梁彩婷
光荣入伍,不负青春
强军有我,请党放心!
南海区本年夏秋季超200名
入伍新兵完成集结
即日起按批次奔赴军营!
今天(9月16日)上午,南海区举行2021年度夏秋季征兵欢送新兵入伍仪式,向即将投身到保家卫国光荣任务的南海区超过200名入伍新兵饯行,市委常委、军分区大校政治委员吴金龙,南海区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委书记、区长顾耀辉出席活动。
市委常委、军分区大校政治委员吴金龙,南海区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委书记、区长顾耀辉与入伍新兵合影留念。
今年是正式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的开局之年。6月29日,南海区召开2021年春季征兵工作总结暨夏秋季征兵工作任务部署会,拉开下半年征兵序幕,明确男青年以大学生为重点征集对象,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征集,优先批准理工类大学生和备战打仗所需技能人才入伍。
两个月来,经过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役前集训、审批定兵等环节,全区共200余名男兵光荣入伍,大学生占比81%。上半年南海区共完成170多名新兵征集任务,含女兵1人,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分别为70.35%和18.60%。
南海区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委书记、区长顾耀辉为入伍新兵饯行。
“请你们放心,区委、区政府一定会落实好优抚政策,着力提高保障水平,为你们做好后方服务。”顾耀辉在欢送仪式上表示,南海正处在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区呈现出经济不断增长、社会和谐进步、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在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前,希望各位入伍新兵珍惜部队生活的有限时间,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成为今后发展建设的后备力量,让明天的家乡因各位热血青年而骄傲、而自豪。
来自南海九江的何景鸿和南海大沥的劳浩楠均为今年准大一新生,在数月前刚完成了高考选拔,如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光荣入伍,成为一名高质素的新兵。何景鸿跟南海君分享,他成长于一个军人家族,在长辈的榜样作用影响下,自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军人,对于第一次应征即顺利入选,他仍较为激动。为了尽快适应军旅生活,何景鸿在暑期已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请大家放心,我会尽我所能保卫国家,守护人民安全。”劳浩楠向南海君坦言,军旅生活必然是艰辛的,他已做好心理准备。他提到,纵使家人对于自己奔赴军营有很多不舍,但家人也给予了自己十足的信心和无限的支持。
顾耀辉任南海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在欢迎仪式后,南海区举行南海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大会。佛山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吴金龙宣布南海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任职决定,顾耀辉同志任南海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市委常委、佛山军分区政委吴金龙向南海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顾耀辉同志颁发《任职证书》。
顾耀辉表示,担任南海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坚决贯彻佛山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党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与人武部党委班子一道,紧跟改革强军大势,找准航向、精准定位、乘势而上、接续发力,努力实现南海区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各镇街送兵仪式场面感人
连日来,南海各镇街分别举行2021年度夏秋季征兵欢送新兵入伍仪式,新兵们一身军装,胸戴红花,带着乡亲父老们的殷切期望和嘱托完成集结,即将开启保家卫国的军旅征程。
你们都是南海的骄傲
愿少年们砥砺前行
不负星河灿烂
加油,南海好男儿!
9月
清风徐徐,水波悠悠
在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
紫南路河堤栈道上
新增了一幅浮雕长卷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
这幅浮雕长卷叫“仁善紫南”,是“紫南船说”水道文化长廊的首个篇章。从立村开基到渔农记忆,描绘了村民走向致富路到紫南新貌的过程;从党建引领到乡村振兴……向大家展示了紫南从400多年前一路走来的壮阔画卷。
为旅游注入文化内涵
盘活水乡资源
紫南是典型的岭南水乡,5.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20多公里的延绵水道,这在珠三角是少有的。
在打造“村庄上的4A”的建设浪潮中,紫南村2020年启动了“紫南船说”水上游项目的建设。然而,要深度盘活水乡资源,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作为“紫南船说”水上游的必经路线,紫南路河堤栈道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亲水平台,利用这个河堤栈道,打造1.5公里长的文化长廊,可以为“紫南船说”水上游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建陶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紫南盛产陶瓷岩板,用“紫南制造”融入文化长廊的建设中,同时以“世界最长岩板壁画”之名,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将文化长廊打造成网红打卡点,吸引更多游人慕名前来,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紫南村确实需要一条与秀美水乡相匹配的文化长廊”,作为紫南村的艺术设计顾问,墨白义不容辞地接下这一重任。
重温乡土记忆
知紫南而知中国
经过反复商榷,针对该作品,逐步形成了以紫南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宿文化、生态文化、当代文化为背景,以典型文化元素为造型的创意构想。
由著名雕塑家雷兴福设计,历时6个多月,“紫南船说”水道文化长廊的首个篇章——《仁善紫南》顺利完成。
《仁善紫南》属于美术壁画浮雕,采用了紫铜锻造工艺,当阳光照射到紫铜,就会出呈现出生动而立体的视觉艺术效果。
104.8米的《仁善紫南》以紫南村史为主线,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通过16个主题,讲述了紫南的过去、现在、未来。
游人既可以从中看到紫南立村开基的渔农记忆,村民走致富路以及紫南巨变,也可以看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紫南道路。
紫南村文化长廊的其他篇章将采用紫南制造的陶瓷岩板,围绕佛山非遗、岭南文化、中华文化进行创作。
“希望这个文化长廊能让紫南人重温乡土记忆,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建立‘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认知架构,又可使游人见微知著,知紫南而知中国”,墨白说道。
记者:佛山新闻网 梁少珊
图片/视频:佛山新闻网
来源:仁善紫南、悠然紫南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