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一章 逍遥游

时间:2020-02-05     人气:1467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第一章 逍遥游

1.北冥有鱼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解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传说中北方的大海,在世界的最北端,日光照射不到,无边无际的,水深而且黑。在这个大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可以称之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条鱼很大,从头到尾都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大。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条大鱼又会变化而为一只大鸟,这只大鸟的名字叫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只大鸟很大,背脊很长,不知有几千里那么长。庄子是不是很夸张啊,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鸟呢?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当大鹏展翅奋起飞翔的时候,翅膀巨大如同天边的云彩一样。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每年都会有大的循环,这只大鸟就会顺着海水的循环往复,将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冥者,天池也。南冥也跟北冥类似的,这里也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可以称之为天池。


庄子要给我们讲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接着再往下看看。


2.天之苍苍

【原文】《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解释】《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是一部专门记录怪异事情的书。


《齐谐》中有讲:“鹏迁徙到南方的天池,一路上翅膀拍击起三千里的波浪,在海面上扶摇直上到了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要飞行六个月才能够停歇下来。”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激起的雾气蒸腾如同万匹野马在奔腾,又激起大地上沸沸扬扬的尘埃。这只大鸟就好似大道,以一气息相吹而生出天地万物。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天空的正色吗?是不是天空原本的颜色呢?是不是由于天空太过于遥远,太过于无边无际的缘故呢?才呈现出这样的颜色呢?也许天空本然是无色的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只大鸟从九万里的高空往下一看,是不是也是由于离得太遥远,看不到尽头,所以看到的也是湛蓝湛蓝的呢。


3.背负青天

【原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解释】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如果水积累得不够深厚,那么就无足够的力量去承载大的船只。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如果把一杯水倾倒在厅堂地面的低洼处,那么小草的叶子就可以当船了。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如果把杯子放下去当船,必然会触底不能漂浮起来的,这是由于水太浅了而船太重太大了。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如果风所积累的不够厚,太单薄了,也不能承载起大鸟的翅膀,力量也不够,也就无法飞翔到那么高的地方。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所以说大鸟必须要扶摇直上九万里,在那样的高空,下面就有很大的狂风支撑,而后可以凭借着风力飞行了。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虽然大鸟背负着青天而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可以阻遏的,并不觉得很重的,而后才可以向南方无边无际的大海飞去。


4.二虫何知

【原文】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解释】寒蝉和小灰雀讥笑它说道:“我们从地面上起飞,飞到榆树上去,或者飞到檀树上去,如果一次飞不到也没有关系,大不了我先在地面上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飞就可以了。还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浪费那么多精力,而然后再往南飞行吗?”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去苍茫的野外,只要带足三餐粮食就可以了,回来的时候,肚子还不是很饿。


适百里者,宿舂粮。要到百里之外去,一整晚都要准备干粮了。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要到千里之外去,要花三个月来准备粮食了。


之二虫又何知!人的这些事情,寒蝉和小灰雀如何能够知晓呢?对于大鹏也是一样的,它们无法知晓的,还在那里讥笑。


如果我们要发大菩提心去修行,就要准备好资粮了。我们要去的地方必定是千里之外了,如此的遥远。虽然路程很遥远,可是实则就在我们心里的,再近不过了。可能要多花些时间,锲而不舍的去积德行善的。


5.小年大年

【原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解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聪明的不及大智慧的,寿命短的不及寿命长的。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为什么这么说呢?怎么知道是这样子的呢?晦是阴历每月末的一天;朔是阴历月初的一天。只在早晨存活的土菌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的。正如我们不知庄子的境界,如何讲得明白呢?讲了也不会相信的。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大龟,把五百年当做一个春天,把五百年当做一个秋天。我们人是一年一个春秋,而这个神龟如此长寿。关于冥灵,有说是大龟,有说是大树的。前面有讲到北冥和南冥,都讲的大海,大海里面也许用大龟合适一点吧。不过不管怎么解释,不影响全篇的阅读的,正所谓读书不求甚解了,不要苛求细节了。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上古的时候有一种大椿树,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天,把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天。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而仙人彭祖以长寿而闻名于世,可是世人却要和他相比,不觉得可悲吗?怎么能有什么可比性呢?


时间只是相对的,每个宇宙都有自己的时空。一朵花是一个小宇宙,一片叶子也是一个小宇宙。菌有自己的小宇宙,大龟、大椿树、彭祖也有自己的小宇宙。日月轮回使得人们有了时间的概念,实则没有时间这个东西。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如此看来,还真的不是假的哦。相对论中讲了一切都是相对了,时间和空间也是相对的。如果离开了观察者来谈时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6.小大之辩

【原文】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解释】汤之问棘也是已。成汤这样问自己的贤大夫“棘”。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在草木不生遥远的北方,有无边无际的大海,可以称之为天池。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大海里有一条大鱼,它从头到尾有几千里那么长,没有人具体知道它到底有多大,这条鱼的名字叫做“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有一种大鸟,名字叫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这种大鸟的脊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展开双翅如同天边的云彩那样。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当大鸟展翅飞翔的时候,扶摇直上九万里。


绝云气,负青天。穿过了云气,而背负着青天,一点都不感觉到重。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然后凭借着风力而飞向南方,打算飞到南方无边无际的大海去。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鴳雀讥笑大鸟说道:“它这是飞去哪里呢?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只不过数仞高就要往下飞了,盘旋在蓬蒿之间,这也就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到底要飞去哪里呢?”


此小大之辩也。这就是关于大和小的明辨。关于小和大,这个是相对的。无小就无大,无大亦无小。小鸟无法理解大鸟,小知无法理解大知,小人无法理解大人。这里说的大人并不是说当官有多大,也不是年龄有多大。有大心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大人。如果一个小孩,可是有大心,可以称之为大人。如果一个老者,可是有小心,只能称之为小人。小鸟有小鸟飞翔的空间,有小鸟的宇宙;而大鸟有大鸟的宇宙。小鸟看大鸟怎么飞,完全不可思议;大鸟看小鸟怎么飞,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从宏观世界看向微观世界,就有了量子理论,就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从宏观世界看向宇观世界,就有了相对论,也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在原子内部去看微观世界,就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了。


7.犹有未树

【原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解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所以说那些才智足以胜任某一个官职,品行足以在一乡被人称道,品德足以合于一个君王,而足以取信于一个邦国的,这样的人自己看自己,就容易自以为是了。他们也许觉得自己就很了不起了,其实也就跟那个小鸟差不多的。也就是如此而已的,根本不知道大鸟是什么样的。按理说这样的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的,可以说是成功人士了,可是却以小鸟来比方。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虽然这样的人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可是宋国的宋荣子还是觉得可笑的。宋荣子是宋国的思想家来的,他觉得这样的人如果自以为是那就是很可笑的。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宋荣子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举世的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而多加一分的努力的。举世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感觉到沮丧的。他能够很清楚的划分出内外的界限,不会为外物所动的;他能够明辨荣辱的外境,不为所动的,能够做到宠辱不惊的,只不过这样而已。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宋荣子对于世上的名利,从来不去追求什么的。


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宋荣子能够做到这样,还是有不足的,还不能说他就所有的都很有建树了的。前面庄子讲了那么多的东西,都是比方来的,比如土菌、大龟、大椿树,土菌不可能知晓大龟的事情,而大龟又不可能知晓大椿树的事情,因为不在一个维度上,不在一个境界上。人也是如此的,这里也进行了对比。言下之意,宋荣子不可能知晓庄子的境界的。


8.御风而行

【原文】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解释】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能够乘风而行,可以把风当做座驾来驾风,很轻盈美好的样子的,很惬意很拉风的样子,过了十五天以后就又返回了。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列子对于世人所追求的福禄,也没有像世人那样急急忙忙的样子,也不汲汲于名利。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虽然能够做到免于步行了,可以驾驭风前行了,可是还是有所依靠的,毕竟还要靠风。列子比宋荣子境界要高好多了,可是还是不足的。


9.至人无己

【原文】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解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于乘天地的正道,而依循天地六气,而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还有什么需要依赖的呢?圣人已经达到了空的境界了,不需要依赖什么了,甚至连风都不依赖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风虽然看不见,可是可以感觉得到,感觉得到的也是形而下的。庄子这里是讲形而上的大道了的。六气分别是阴阳、风雨、晦明。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以说:至人也就是真人是无己无我的;神人无什么功德了,不需要追求什么福禄;圣人无名,不需要追求名垂青史了。这里讲的都是一种人至神至圣的圣人的。至人无己而存己,至人不被物欲所伤而能够存己;神人无功而有功,而功在千秋,为子孙万世谋福祉;圣人无名而有名,能够名垂青史的。


10.尧让天下

【原文】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解释】尧让天下于许由。尧帝打算把天下拱手让给隐士许由。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尧帝很谦虚的说,日月都已经出来了,小小的火把还不熄灭,它要和日月争光,不是很难的事情吗?尧帝把许由比作日月,而把自己比作火把,真是极其谦虚了的。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尧帝又说,季雨已经及时降下了,而还要人工去浇灌土地,如此费力的去灌溉对于大地的润泽又有什么作用呢?不是徒劳无功吗?尧帝的比方讲得好生动的。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大德许由你如果能够立于天子之位而天下必然大治了,而我还占据着这个位子,我自己看我自己才德的确是不够了。


请致天下。请先生接受天下吧,接受这个天下共主的位子吧。尧帝是很虔诚而谦让的。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看看许由怎么回答尧帝的。天子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大治了,而我还要去代替你坐这个位子,难道是我为了好名声吗?


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好名声,只不过是外在的东西罢了,并不是实在的东西。我难道会放弃主而取宾不成?《道德经》中老子有讲,不敢为主而为客。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在深林中筑巢,虽然森林很大,可是睡觉也只不过占着一根树枝罢了;鼹鼠到河边去饮水,只不过装满自己那个小肚子罢了。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回去吧,天下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的。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厨师虽然不下厨,祭祀的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许由这么打比方,以表心意,说自己绝对不会取而代之的。


11.有神人居

【原文】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解释】肩吾问连叔道:“我听闻接舆说话,他老喜欢讲大话,大话连篇的吹牛,没有任何边际的。一吹牛起来,就没完没了。我听了以后觉得很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他讲的话好像是天上的银河那么遥远和广阔,找不着任何边际。他所讲的话大相径庭,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差太大,似乎又不近人情。”大相径庭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就像门前的小路和庭院的差别那么大。


连叔听了就问道:“他到底说了什么呢?以至于你这么说他的。”


肩吾回答道:“他说‘在遥远的姑射山上,居住着一位神人。这位神人的皮肤很好,就好像是冰雪那么的润白。体态柔和美好如同处女那样。这位神人平时是不吃东西的,不吃五谷的,只是在吸清风饮甘露就可以了的。他乘坐云气,驾御飞龙,而能够遨游于四海之外了。他凝神聚气,神情专注于造福世人,使得万事万物各得其所而不受伤害,也不会互相侵害,使得年年都五谷丰登。’我觉得他说的这个话是狂言来的,吹牛吹大发了,我是不会相信的。”前面讲列子可以御风而行,这里这个仙人更加厉害了的。


连叔听了以后说道:“是啊,我们无法和盲人一起观看纹饰和色彩,无法和瞎者一起来欣赏钟鼓的乐声的。岂止是只有形骸有聋有瞎吗?”连叔这是个得道高人啊,也许世人只是由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已,如果自己的心被遮蔽了,就很难做到耳聪目明了。


连叔又说道:“人的知也会有聋有瞎的。”也就是说人的心也会有的,人本有的良知也会有的。人本有良知,可是如果被物欲所遮蔽了,就是聋了瞎了的。


连叔又说道:“我刚才说的这番话,似乎说的就是你肩吾啊。” 肩吾也许会觉得很惊讶的,难道自己真的是聋了瞎了吗?也许是真的哦,所以无法理解接舆所说的话的。接舆没有聋,也没有瞎,他看到了,不管怎么说,肩吾还是不能相信的。


连叔又说道:“这位神人,他的德行,已经和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体了的。只在于求得天下的大治的,避免与战乱的,那还会为天下的名利琐事去忙碌呢?”前面讲这位神人能够给百姓五谷丰登的,本事也不小的了。


连叔又说道:“这位神人,外物无法伤害到他了;大水滔天也无法淹到他了;天下大旱,使得金石都融化流动了,土山焦裂开了而他还不会感到灼热难受。”这位神人不贪物欲,就不会被物欲所伤。


连叔又说道:“这位神人遗留下来的尘垢、瘪谷和米糠这样的无用之物,还能够早就出尧舜这样的圣贤天子出来,他还会肯去忙一些琐碎的事务吗?”庄子这里这样比方尧舜,并没有贬低尧舜的意思的。


12.无所用之

【原文】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解释】北方的宋国有人把礼帽卖到南方的越国去,可是越国的人都不留长头发的,而且都有纹身,根本用不着这种礼帽了。礼帽和礼貌谐音,庄子也许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礼帽对应于礼义,如果用礼义去束缚只有自在的得道高人,令其失去逍遥自在,是绝对不愿意的。


世人不知大道有大用,而反以为觉得没有用的。下面庄子又要用大葫芦来打比方了。大葫芦看似没有什么用处,用来舀水又觉得太大了,没有什么用处。这里也是用帽子来打比方的。


这个故事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天下的琐事,未必就能够适用于神人的。即使是把天下让给神人,神人未必就想要的。尧帝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也拒绝了的,这对于常人来讲很难理解的。神人喜欢逍遥游,不想被天下的名利所羁绊。


13.丧其天下

【原文】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


【解释】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尧帝治理好了天下的百姓,使得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了;安定了海内的政事了。


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尧帝治理好了天下,他就有空前往遥远的姑射山、汾水之北向四个得道的高人求道去了。他在那里求道以后,不禁怅然若失,俨然忘记了天下之事了。


14.大葫芦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解释】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就把它们给种起来了,结果长出了很大的葫芦,足足有五石的容积那么大。如果要拿它来装水呢,可是又不够坚固,不能承受水那么大的压力。如果把这个大葫芦剖开来做水瓢用,很大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放得下。”想放到水缸里,也没有这么大的水缸,想舀水可是也承受不了水那么大压力的。


惠子又说道:“并不是不够大呀,这是大过了头了,我觉得他没有什么用处就干脆把它给砸坏了。”这个葫芦庞大而中空,似乎一无用处。庄子用葫芦来比喻大道的,大道似乎无用,实则有大用的。


庄子听了就说道:“先生实在是不太擅长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人善于制作不伤手的中药,世世代代都以在水中漂洗丝絮为业。”


庄子又说道:“有一位客官听说了,就出了百金的高价要买这个方子。这个人就召集全家人在一起商量说:‘我世世代代在水中漂洗丝絮,只不过挣得数金。而现在却能够一下子卖得百金这么多,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庄子又说道:“这位客官得到了这个药方,就去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对吴国发难,所以吴王就派这个人当了将军。”这个宋国人也太坏了,为了捞战争财,也知道爱国,不伤害宋国,而去搞吴国和越国去了。不过可以看出他很有经济头脑。


庄子又说道:“冬天这个人带领吴军和越军进行水战,大败越国军队,吴王为了奖赏他,就给了他一块封地。”


庄子又说道:“能够不伤手,在寒冷的水中能够保护手不被冻伤,不会开裂,这个药方唯一的作用。可是却可以获得封地,也可以用于漂洗丝絮,只是由于使用的差异而已。”


庄子又说道:“现在你有五石那么大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船呢?可以捆绑在腰间的,可以漂浮在江河湖海之上了。为什么还在担忧葫芦太大没有地方能够装得下呢?这还是由于先生的心窍不通吧。”如果世人的心窍通了,就知晓大道必有大用了。


15.吾有大树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解释】惠子对庄子说道:“我这里知道有棵大树,人们称之为‘樗’树。这棵树长得很奇怪,树干臃肿,长了许多的疙瘩,不能够符合绳墨要求,不能加工出很好的木材。树枝也一点都不省事,也是很卷曲,不符合规矩。”


惠子又说道:“现在这棵大树就立在路边,可是能工巧匠们却视而不见。按照先生之言,这棵树就是大而无用的了,类似于那个大葫芦一样的,大家都会放弃它,不使用它了。”


庄子回答道:“先生没有见过夜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低着身体匍匐在地面上,等待着那些小猎物。它们东跳跳,西跳跳,一会儿高,一会而低。可是稍微一不小心就会死于机关了,或者死于猎网之中。”


庄子又说道:“先生你再看看那个牦牛,相对于夜猫和黄鼠狼来说是很大的了,大得像那天边的云彩一样。牦牛虽然本事很大,可是却不能像夜猫和黄鼠狼一样可以抓老鼠。”虽然牦牛大而无用,可是不至于落入猎人的机关和网中。


庄子又说道:“先生你现在有这么大的一棵树,你还担心它没有什么作用。为何不把这棵大树栽种在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在无边无际的旷野之上。悠然自得的在树旁,逍遥快活的在树下躺着歇息。”大树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的。用大树来比喻大道,也可以说是比喻得道高人来的,可以暗指庄子自己的。


庄子又说道:“这棵大树不会被刀斧所伤害而夭折,外物也不会伤害它,似乎没有什么用处,这就没有什么困苦了的。”那些笔直的树木,都被砍伐了,有些甚至做了烧火的材料了的。不如大树、大葫芦、大鹏这么逍遥快活的。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