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详细内容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时间:2020-02-07     人气:1635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1.【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


2.【注解】

上一章教导世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生天杀有自然的道理。这一章劝诫世人不要代天行使生杀大权,天生天杀由天道来行使。如果勇敢的有为,代天来做这些事情,那就是违背了天命了,可能就会招来惩罚。如果代天来行使生杀予夺的大权,那么岂有不伤手的道理呢?


如果百姓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威胁他们呢?要弄清楚为什么百姓前呼后拥的去赴死。如果赋税徭役过于重了,遇见战乱和天灾,百姓不揭竿而起都不能够生存下去了。还不如铤而走险可能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不知道根源,只是用暴力把盗贼压下去了,还会有新的盗贼出现的。治身也是如此。有个例子是这样说的。在一间潮湿黑暗的房子里面,有一根木头受潮了上面有好些水。如果是西医就会拿上一块毛巾把木头上的水擦干净。可是擦干净了很快又湿润了。就又用毛巾来擦干净。反反复复,可能这块木头就被腐蚀掉了。这和西医治疗病人,出院了又入院,入院了又出院了,后来病人就去世了多少有些类似吧。根本的是要找到木头受潮的原因,可能是通风不够,中医可能就会把窗户打开进行通风。也会用毛巾先擦掉水珠,这是治标。但是打开窗户散掉湿气这个是治本。治国也是如此。如果是强行把身体里面的盗贼压下去,还会有新的盗贼出现的。有道的君主治理天下,顺应百姓的天性来进行治理,不会强行来有为的推行。失道的君主君临天下,不知道顺应天道来治理百姓,制定了严苛的法令。严苛的法令对于治国安民是没有多少好处的。如果世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又用很严苛的法令来禁止世人的行为。如果把百姓逼到了悬崖边,百姓觉得怎么样都是死,那就对死没有任何的畏惧了。如果百姓不惧怕死,那怎么还能再用死来威胁管理他们呢?法律仅仅是治国的工具而已,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法令不能过于严苛。如果老百姓因为生活所迫,即使法令再严苛都无法禁止。天下的百姓前赴后继,杀不尽斩不决。法律只是治国的工具,而不是治国的根本,好比弓箭只是射中目标的工具而已,并不是命中目标的关键所在。古时候顺承天命得道的人能够成为帝,讲求仁义的人能够成为诸侯王,能够协同上下同力的人可以称霸一方。如果三方面一个都不具备的人就会灭亡。君王如果有征伐别国的念头,城邑里的狗就会成群吠叫,雄鸡半夜就会打鸣,兵库里的兵器就会响动,战马也会惊动起来。一旦和敌国的仇怨消解,停止了战争,家中父老就能睡的香甜,里巷中就没有聚集的人群议论纷纷,妖异灾祸就不会产生。这些并非法令施行的效果,而是精诚之气感化的结果。所以不用说话就能够建立威信,不施舍恩惠就能够显示仁慈,不必动怒就能够显示威严,这是靠天道感化所致。靠施舍才能体现仁慈,说话才显出诚信,发怒了才显示威严,这是用人的精诚感化所致。施舍了恩惠也显不出仁慈,信誓旦旦也不显得诚信,大发雷霆也没有威严,这仅仅是以人的表情外貌来处理造成的。所以用道来治理天下,法令虽然少,却足以感化民众。没有用道来治理天下,法令再多,天下也会陷入混乱。


治水如同治国,水的天性是往低处流动。如果用东西来堵住它,它就止住不动,但是会不断的上涨。如果放开了它又流动了。大禹治水就是顺着水的天性来治理,堵不如疏。之前的人治水没有成功就是采用围堵的方法。百姓有怨气就像人身上生气了一样。如果有怨气不能及时的疏导国家就不稳定。百姓如果有怨气,却用压制的方式,不准百姓说话,这样就会更加遭殃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能够压制的,需要进行疏导的。


治病如同治国,人的天性之中有自然恢复的能力。世人表现出来的生病的症状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如果采用粗暴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把症状给压下去,如果打喷嚏就用西药止住喷嚏,如果感觉疼痛就用西药来止住疼痛,这样可能就会更加严重了。疼痛只是一种症状而已,提示世人应该要重视身体的健康了。


治心如同治国,人的心性如同流水一般。世人一般都会妄想纷飞,如果试图用强力来压制念头,如同按水牛喝水。但是如果顺着心性的自然,就能够降伏其心。如果夜晚睡不着失眠了,要求自己一定要在什么时候睡着,那可能就越睡不着,但是如果觉得睡不着就算了,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可能就有好的睡眠了。即使当晚没有好的睡眠,第二天很累很困了,可能就会睡的很好了。心性如同流水,不能强硬的压制,如同用石头来压制小草一样,不管怎么压都会冒出来的。


烹饪如同治国,如果强制要求全部都是一个口味,那么就没有那么的美味。我们人生有五脏,五味入口就流入不同的经络,流入不同的脏腑。五脏六腑各取所需。五脏之中,心需要苦味之物滋养,肺需要辛味之物滋养,肝需要酸味之物滋养,脾需要甘味之物滋养,肾需要咸味之物滋养。如果都是一个味道,那么就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了。如果一个国家强制性的都是一个口令,那么就不会长久了。


失道的君主所在国家里并不是没有贤臣,只是他不能够采纳意见而已。殷纣王身边有箕子和微子等,只是君主要能够采纳贤臣的主张。圣人身处浊世之中,有人则责备他的主张未能够凑效,未能够实现太平盛世,就像是把千里马的四脚捆绑起来,还要让它日行千里。猿猴关在笼子里面,就如同笨猪无异,并不是因为它身手不敏捷,而是无法施展。虞舜还是农夫、陶匠的时候,不能造福于乡里。等到他南面称王的时候,则仁德布于四海,他的仁义并没有增加,只是他所处的位置有利于施行仁义、推行天道而已。如果有心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需要施行仁政,这样天下的人才就会来归附。


(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百姓并不怕死,用死亡来威胁管理百姓怎么能够凑效呢。我们在教小孩子的时候,可能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如果说要打他但是并没有打,只是让他觉得打了可能会很痛,那他一直都会很害怕。可是假如一旦打了,而且是经常打,他就不那么害怕了。对于百姓也是一样的,要让他们觉得如果不必要铤而走险就能够有好的生活,那他们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了。正所谓仓廪实知礼节。如果家家都有余粮,户户都有棉衣被褥,吃得饱穿得暖,那么百姓就会怕死了,怕失去这样的生活。如果治国的人刑罚严厉,使得民不聊生,百姓就不会害怕死了。对于治身而言,虽然告诉世人说贪财可能会导致杀身,贪求物欲会伤神,但是世人却如同飞蛾扑火一样,一点都不会觉得害怕。在欲望面前,世人把生死似乎都置之度外了。治理天下的人如果不知天道,动不动就崇尚刑威,制定了苛刻的刑罚,用酷刑和死亡来威胁老百姓,让老百姓不敢不听话,不敢以下犯上。圣人说,老百姓根本都到了不害怕刑罚和死亡的程度了,对人君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老百姓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日子非常难过,那老百姓只有铤而走险了。老百姓生活简单朴实,要求并不多,仅仅是为了养生口体,满足温饱,供养父母,养育儿女。也有一些人,因财利而行劫夺当盗贼,因贪欲而嗜酒色。明知这样做会触犯刑法甚至死亡,而安心去做这样的恶事,是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害怕死亡了。这样的人,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样,难道非得要把他们都斩尽杀绝吗?在得道者看来,世上的人可能许多都沉迷在物欲中,没有能够得到解脱,难道都任随他们沉迷吗?


(2)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


若使民常畏死。圣人劝诫君主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再进行惩处。让百姓有温饱的生活,不至于铤而走险。百姓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基本的生活他们就没有必要去冒死犯法了。这里圣人感伤当时许多君主并不能够先进行道德的教化,而直接采用严峻的刑罚来对待百姓。圣人教导世人,对天道要存有敬畏之心,相信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世人就会慎独,不敢轻易妄为,也就远离了祸害。英明的君主有仁爱之心,不会轻易的放弃世人。如果万不得已要杀掉罪不可赦的罪人,也是要顺承天意,安排在秋后问斩。天道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道也是在秋天才收。唐史记载唐太宗纵囚的故事。有一年唐太宗监察看是否有冤枉的囚犯,他发现有几百名被判死刑的囚犯情有可悯。于是将这些囚犯放归回家与家人团聚,并限定他们于秋日返回就刑。结果这些罪犯都心怀感激,个个都如期返回听候处决。后来唐太宗认为这些人善性未泯灭,是可以教育好的,于是下令免除死刑。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假如老百姓果真都有畏死之心,只是少数喜欢奇异诡诈之术的人,君主只要把其中一人杀掉,就足以禁止天下的暴行了。如果能够这样,谁又敢做不法的事情呢?孙武训练宫女,对于不听号令者,进行了斩杀,后来宫女很快的训练成看似一支军队了。如果天下都净是不法之徒,难道要全部都抓进监狱,全部都严刑处理吗?如果通过教化,偶尔有一两匹害群之马,就采用严刑处理,足以威慑教化其余人员。正所谓杀鸡骇猴,就可以禁止世人的不法行为了。正所谓法不责众。假如绝大多数人都违反了法律,那么难道全部都惩罚吗?


(3)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


常有司杀者。执政者掌握着世间的生杀大权,一个国家的君主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如果这样居高临下的观察世人的罪过,可能会怀有一己私欲,也可能偏听偏信,就没有办法做到公正的评判,造成许多冤家错。君主在深宫中如何了解到实际的情况呢,真相是怎么样的呢?君主身边有女人,也有宦官,还有很多奸臣。如果一个人讲,可能半信半疑,如果是很多人都这样讲可能就信以为真了。如果只是偶尔提一次可能只是怀疑。如果多次说的话,可能也会相信了的。君主如果不是相当的英明都会被蒙蔽了的。历史上许多被错杀的忠臣,就是因为君主被蒙蔽了,君主的心也被物欲蒙蔽了。我们的心也是君主,经常被我们的感官所蒙蔽,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一味追求物欲,使得人身不能长久。世人再精明都会有所疏漏,只有天网恢恢,才能够没有过失。怀道的君主不会轻易滥用权力,妄开杀戒。天道有肃杀之气,天杀天收。如果违背自然,做了恶事,就会得到相应的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身为君主,手里有生杀的大权,并不是本身就可以有为的乱杀人。


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斲。代行生杀大权的人,可以称之为大匠。树木就像是百姓,如果长歪了需要能工巧匠来进行修剪。可是不要忘记了,虽然是大的能工巧匠,也并没有砍掉树木的权力,只有修剪的权力。君主只有顺承天命,务于道德,才能够称为天子。如果不能够施行仁德,那就已经违背了天意,上天就已经不认他作为天子了。天子只是上天派来代理管理百姓的,要给世人好的生活。先要教化,再进行处罚。不能够教化都没有,就直接进行处罚。君主要很清楚,他并没有滥杀无辜的权力,只是代理管理百姓而已。如果遇见十恶不赦的罪人,不得已而替天杀之,也是要安排在天气肃杀的秋天才能够问斩的。天道是天下真正的大匠,天道用道德的天网,不会失察,不会有过失。君主只是上天之子,只是代理施行恩德于天下而已。如果到江边钓鱼,一整天下来都装不满一篓。虽然有锋利的钓钩、纤细的钓线、芳香的鱼饵,再加上詹何、娟嬛(两者都是古代传说中善钓的术士)那样高超的钓技,也无法和大网捕捞相比。射手拉开乌号之弓(用桑拓树枝制作的弓),搭上棋卫之箭(淇地的利箭),再加上后羿、逢蒙(传说中的古代神射手)的射技来猎取飞鸟,还是无法和罗网捕鸟相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用的器具太小。假如张开天穹做笼子、用江海做大网,哪还会有漏网、逃逸的飞鸟呢?单独的箭不如带有丝绳的箭,带丝绳的箭不如罗网,罗网又不如无形无相的天地之笼、江海之网。放弃大道而用雕虫小技来治理天下,无异于用螃蟹捉老鼠、蛤蟆捉跳蚤,不但不能禁止奸邪、堵塞罪恶,反而会更加混乱。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君主行使刑罚就像是笨拙的人代替能工巧匠来做木工似地。规矩方圆都不知道,如何能够做的好木工呢?一不留神就会伤到自身了。君主代天行使刑罚,就失去了纲纪,反而受到伤害了。君主代天以行生杀大权,那是越主代庖了。君主如果这么做是越天行事了的,违背了天道授予的权利。这也回应了前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仅仅是世人做恶也会伤手,连君主滥杀无辜也是会有报应的。不管高低贵贱,作恶都会有报应的。天道明察秋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生杀的规律,天道运行,似乎是挥运神斧或者剪刀以巧裁。不疾不徐,该到的时候自然就会到,不到的时候不要强求。天道如大匠砍削木头,运斤成风而不伤锋犯手。周武王和姜太公当年孟津观师,实力足够雄厚了,但是殷纣王气数未尽,圣人觉得时机未到,不能强为之,不能代天灭殷,于是又班师回去了。天道肃杀,并不是有心之杀。如果是有心之杀,就是嗜杀了。嗜杀伤慈,失去前面说的至宝,况且天的司杀,实意为好生。如果没有生灭的循环,就不会焕发新生。如果对于恶人没有惩罚,就不能让他改邪归正。天道好生,而世人好杀,是不畏惧天道而违背了,就会遭受祸害。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君主只是崇尚武力,滥杀无辜,自然江山不会长久。此所以为自伤其手的意思。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句话深得老子的余意。孟子见梁襄王后,孟子对他说不崇尚杀伐的人能够统一天下。孟子对他说,如今的天下就如同七八月间的大旱,仁君难求,如果突降甘露,那么禾苗必定会长得非常的好。如果君王能够施行仁政,不嗜好杀人,天下的老百姓就会趋之若鹜。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