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吉林甘和茶,佛山传统中成药
据记载,源吉林甘和茶是佛山最著名的中成药茶剂之一,其配方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广东鹤山霄乡人源吉荪与其两个儿子创建,定名为“流泽堂源吉林”,其后逐渐专营源吉林甘和茶。清末民初,源吉林甘和茶曾一度行销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上海、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源吉林甘和茶由紫苏叶、青蒿、香薷、薄荷、葛根、前胡、防风、黄芩、连翘、桑叶、淡竹叶、广藿香、苦丁茶、水翁花、荷叶、川木通、栀子、茵陈、粉萆薢、槐花、威灵仙、苍术、厚朴、陈皮、乌药、布渣叶、山楂、槟榔、紫苏梗、龙胆、旋覆花、甘草、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等30多味药材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暑消食、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食滞饱胀,腹痛吐泻等症状。
源吉林甘和茶制备方法与其他中成药不同,以三味药用叶为基材,经反复蘸吸药汁所制成的药茶。其制作过程首先将药材与药用叶分别炮制:将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并制成干膏粉;作为载体基质的三种叶类药材也加水煎煮1小时,经过滤、浓缩、干燥而成干膏粉;将两种干膏粉混合并用适量水溶解,趁热喷洒在作为载体基质的叶类药材上,充分搅拌至药液完全吸收;最后进行分装压制。
传统源吉林甘和茶通过采用药用茶叶吸取药汁的工艺,在炮制过程中完成了药物煎煮,人们只需用开水冲泡或稍微焗几分钟就可以服用,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中药煎煮时间长、服用不便等问题。源吉林甘和茶以其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防暑消食治感冒的首选,在民间拥有良好的口碑,源吉林甘和茶创始至今一直保持着红、黑、绿三色的纸盒装,本地人习惯上称其为“盒仔茶”。源吉林甘和茶承载了浓厚的岭南文化,其发展历程侧面反映出广东中医药文化的历史。
由于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影响,致使人们在用药方面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年轻一代多重西医西药,而对于传统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模糊,现在只有中老年人对“盒仔茶”比较熟悉,源吉林甘和茶的传承与发展已经面临濒危的困境,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许多外地人却不知道,顺德是佛山市的一个区,而除了顺德,佛山城里还藏着不少低调又好吃的美味。
牛杂 | 传奇”走鬼”摊
如果说哪种食物最能代表佛山的草根气质,牛杂当之无愧。位于同济牌坊下的美贤牛杂,大概是最传奇的一家。
它跟“修记牛杂”是最出名的两家牛杂,早先都是路边摊。后来修记搬入门店,美贤成为全佛山唯一持证上岗的走鬼摊。
30多年来,历经两代传人,美贤依然守着原始味道,只做牛杂,粉面配菜一律欠奉,连白萝卜也不加。很多人从幼儿园吃到成家立业,身在异乡的佛山人更是最惦记这口。
老板每天3点半准时出摊,卖完即收,想吃得赶早。天冷的时候,往往炭炉还没支起,街坊们已经排成长队,有的还自带保鲜盒。
如果第一次来吃,跟老板说是几个人,他自然会给你配好份量,算斤两用的还是传统秤杆。
牛心牛蒡牛肚牛肺牛肠牛天梯,或软或韧,口感微妙处要细细体会。
摄影:Celsior
牛杂新鲜、处理干净,而最高妙的地方还要数卤汁底。不像其他店只有单一酱香或咸味,美贤的卤汁层次丰富,十几种香料和酱料经过日复一日熬煮,沉淀出醇厚复杂的风味。
糖水 | 街角的甜蜜老字号
吃完美贤牛杂,总要到附近的同济豆腐花,吃一碗温热甜滑的姜汁豆腐花。
辉记糖水
地位相当于广州文明路的百花。菜单铺满了整面墙,大部分糖水价格只有个位数。
《圣经》所说的“流奶与蜜之地”,也不过如此:乌黑得油光发亮的芝麻糊缓缓淌下;熬至将融未融的番薯芋头都泛起茸毛;清亮温润的莲子雪耳静静躺在甜汤里……
一时犯起选择困难症,“麻烦都来一份!”
猪脚姜是辉记的人气王。醋下气消食,姜驱寒暖胃,猪手的胶原蛋白带来厚实口感,冬天吃上酸甜浓郁的一碗,浑身都暖了。黑漆漆的鸡蛋是猪脚姜的灵魂,在长时间浸煮下姜醋尽数渗入其中,最后用蛋黄把汤汁全蘸完,美滋滋。
粤菜 | 有邻里情怀,也有精工细作
君临餐厅在燎原路屹立近30年不倒,是口口相传的街坊食堂。近来在抖音被推了一把,老板干脆列出一份集大成的"网红菜单",一秒 ALL IN 招牌菜。
芋蓉蓑衣卷就是“网红”之一
一定要试试酿鲮鱼这道顺德手工菜——整条鲮鱼起皮取肉,混合香菇、马蹄、腊味、肥猪肉等一起剁碎,再酿回鱼身,先炸后蒸。外表看起来还是一条完整的鱼,内里早已乾坤大挪移,骨刺全去。
陈皮的甘、马蹄的脆、腊味和肥肉的油润甘美,大道归一
光是起鱼皮一步,就极考验大厨手艺。因工序繁复,加之食材廉宜卖不起价,如今在粤菜馆是买少见少了。
传统五柳菜式也是君临大厨的拿手好戏。五柳酱包含:藠头、酸姜、红姜、瓜英(青木瓜丝与红萝卜丝)、茶瓜(腌酸青瓜)5种腌菜,口味酸甜,想一想就不自觉分泌口水。
五柳蓑衣蛋堪称开胃妙品,鸡蛋高温下锅,炸出一圈焦黄酥脆的裙边,更能挂住五柳汁。如果运气好,还能碰上溏心状蛋黄!
另一家高人气的有记餐厅,走朴素亲切的性价比路线,家常菜居多。30年来,从街边摊做到大排档,现在即使搬入深巷内依然座无虚席。
白切猪手是每桌必点招牌。整只猪手切成薄片,铺在白瓷盘里,更显细腻粉嫩,像是五大三粗的壮汉无端生出几分娇羞感。
猪皮爽口Q弹,肉与肉之间都结成透明啫哩层,明明蘸料只有酱油和油,却一点也不肥腻,让人一块接一块吃得停不下来。
猪分为有骨版和无骨版,造福懒癌患者
为求“好吃”不厌其烦的佛山庖厨,对付肉少骨多的猪脚也有一套,从清乾隆期间流传至今的酝扎猪蹄就是代表。
扎蹄做法非常复杂:猪脚抽去筋骨,再将肥瘦肉剔出,分别腌渍、走油后层层堆叠捆紧,用糖、酒腌渍后再以卤水浸熟,大大小小30道工序,熟练的老师傅一天也只能做20只。
做好的扎蹄切薄片铺开,仿佛粉白相间的芙蓉花在碟中盛放。吃时只配两种蘸汁:卤水添味,浙醋解腻。
扎蹄的创始老铺得心斋,原名叫和记猪肉铺,历史悠久,名声在外,墙上贴满各种报道和奖项。当年因为卤猪脚卖不动,老板摸索出扎蹄做法,巡抚吃过赞不绝口,赐名“得心应手”。逢年过节,老一辈佛山人都会去买一只应节,取个好彩头。
除了扎蹄,各种传统腊味也是得心斋的拿手好戏
嘴刁的佛山人,还乐于挖掘各种隐秘私房菜和农庄菜。很多人专程驱车去南海区的“农汤老店”,就为了一口老火汤。
一进店门,几十口炭炉和瓦煲整齐排开,场面壮观!
有时候要当个资深食客也蛮考验勇气,比如在这里,点上两煲炖足4、5个小时的老火汤,经理的神色会告诉你:这才算上道。
汤端上后须先捞汤渣“验明正身”,料有多足,看看堆成山的汤渣就知道了。
赤小豆粉葛鲮鱼、土茯苓龙骨乌龟……这些汤料在外地人看来一头雾水,却是本地人心中食补的经典搭配。
炖汤了得之外,烧腊、炒菜都可圈可点
大众化餐馆遍地开花,要找隐世高级私房菜也不难。比如藏在桂城偏远村屋的102小馆,复刻传统广府筵席菜12年,名气早已冲出本土,不止跟香港大班楼四手联弹,更远赴新加坡交流切磋。
馆主独辟一爿清幽地,盖了一栋古朴雅致的小楼,每天只接寥寥几桌,按时令更换菜单,食材选料精细,一瓶酱汁也坚持从香港人肉背回。
每道菜都精工考究:咕噜肉用应季红薯提出甜度,咬落爆浆;脯鱼干烧面香气逼人;生炒糯米饭货真价实现炒现上,粒粒分明……
对于佛山“粗菜细做”的哲学,这里的“桂花炒瑶柱”是最佳注脚。除了瑶柱,食材只有廉价的鸡蛋和豆芽,所花功夫却一点也不少。
熬煮上汤、瑶柱撕成极细的丝、豆芽掐头去尾,都只是准备步骤。重头戏的“桂花”,其实是把鸡蛋炒成桂花一般蓬松、细碎、嫩黄的状态。秘诀在于炒功和火候控制,手速一定要快,不然就变成普通的鸡蛋炒豆芽。
小馆另一招牌是柱侯鸡,做法比坊间餐馆精细得多,要提前浸鸡、养酱,而且严格遵循不时不食原则,到开春后才提供。
小馆依每桌人数定菜单,人多给柱侯鸡,人少则换为乳鸽
俗话说“未尝柱侯鸡,枉作佛山行。”它的灵魂调料柱侯酱,传说是佛山三品楼大厨梁柱侯发明的。他用黄豆、盐、面粉和水经发酵抽取头抽后的豆渣,加入果皮、蒜头、芝麻酱和糖等制成。焖肉下一勺,味道立刻升华n倍!
夜宵 | 夜粥文化当道
佛山被誉为“武术之乡”。当年一代宗师叶问带起全民练拳风潮,武馆兴盛,很多人白天谋生,晚上才有空习武。师母会为弟子们准备一锅粥作为宵夜,但只有资历深的入室弟子才能享受,所以俗语又以“食过夜粥”形容有武功底子的人。
摄影:陈君成
传承至今,吃夜粥已经成为了大众百姓的习惯。毕竟南方的夜里,没什么比一锅绵密滚烫的粥更加温柔。
新正记艇仔粥是老佛山的私藏据点之一,从旧址迁到新家,环境比之前的大排档好上不少。围炉吹水,一锅粥,几碟小炒,落胃最是熨帖。
艇仔粥不消说,新正记就靠它打响招牌,配料丰盛得快要溢出碗外。
更有趣的是草肚粥。草肚是牛的第一个胃,因为形态像毛茸茸的草地而得名。新正记的草肚粥,用的是未经漂白处理的鲜牛肚,口感尤其爽韧,下大量白胡椒粉辟腥提香,热辣惹味。
点心 | 吃饱喝足,带点手信回家
来佛山要人手带走一包的,当然是盲公饼!
据佛山市志记载,它创制于清嘉庆后期,掐指一算也有两百多年历史。相传一位盲人在佛山祖庙摆摊占卜,为免小孩哭闹,盲人的儿子就用饭焦干磨成米粉,加芝麻、花生、糖,以生油和匀压制烘烤成棋子状的饼食,酥脆又甘香。
后来盲公饼中加入冰肉(以烧酒和白糖腌制的肥猪肉)夹馅,所以又叫“肉心饼”。盲人专门开了家饼店“合记”,制作的“合记肉心饼”建国前已经驰名中外。现在大多数盲公饼的包装上,还保留着这个旧名。
买盲公饼,去百年老字号公兴隆就好。店里还有许多怀旧饼食,可以顺手带上几样。
还有一家土著才知晓的手信,藏在金源酒家斜对面的大笨象食品店。门面破旧不起眼,沙琪玛出品却堪比广州星级食府玉堂春暖。
一块好的沙琪玛,要诀是用尽可能少的糖粘住,咬下去蓬松、有空气感,会扑簌扑簌掉渣。看起来是不太鲜艳的鹅黄色,吃完却满口回荡着蛋香。
零食很多人都喜欢吃,薯片、薯条、酱鸭掌、双奶皮、巧克力、辣条等更是女孩子的最爱。零食既好吃携带又方便,今天我就分享4种自制小零食,在家就能做。宅在家里不如自己做点简单省事但是看着又高大上的小零嘴儿,做着省事,吃着放心,花钱不多,健康美味还高营养,可比买的还实惠。
----【凤梨酥】----
【酥皮料】杏仁粉20克,蛋黄2.5个(约43克),低筋面粉130克,黄油100克,糖粉30克,盐1克,全脂奶粉20克
【烘烤】155度上下火25分钟
1. 材料准备齐全;凤梨馅是提前炒好冰箱冷藏保存的,馅变得硬一些更好分割揉球;杏仁粉可以增加酥感;我用的鸡蛋比较小,所以磕了3个蛋黄,而实际只使用了2.5个,重量约为43克;
2. 黄油软化,用电动打蛋器低速打顺滑;
3. 倒入糖粉;
4. 先用打蛋头将糖粉与黄油混合,防止打时飞溅,再用电动打蛋器打到略微蓬松;
5. 分次加入鸡蛋黄,继续电动蛋器低速打发,直到完全融合;
6. 将低筋面粉、杏仁粉、全脂奶粉、盐混合,再筛入蛋黄糊中;
7. 用刮刀翻拌均匀,无干粉状即可,不要过度搅拌,防止烤后收缩严重;
8. 将面糊揉成面团,松弛10分钟再使用,可用保鲜膜覆盖防水份蒸发;
9. 接下来要戴上烘焙用一次性手套,干净卫生还不粘手;称重后分割;皮子30克一个,馅料20克一个,如果你的技术足够好,可以采用1:1或者2:3的皮馅比例;将皮和馅分别揉成小球,10个大面球后还剩下40克面,我分成20克一个;馅料也相应的揉了两个20克一个的。
10. 取一个面皮,拍扁,再将凤梨球放在上面;
11. 用包汤圆的手法,将面皮一边转一边向上推,直到将馅料全部包在里面没有多余的空气;
12. 全部的皮和馅都处理完成;
13. 取一个生坯放进模具中,用手按压进模具中,再用推模垂直地轻轻按压;非常的平整、漂亮,比模具略低4毫米,烤后还会再涨起来;
14. 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55度上下火,25分钟;先烤20分钟,后面5分钟端出后将模具整体翻面,再送入烤箱中完成剩下的5分钟,这样上下面都有微微偏黄,更加诱人;
15. 出炉后自然放凉,轻轻一提,模具就取下来了。
----【牛肉干】----
【材料】牛臀肉820克,八角2颗,花椒1撮,栀子果2颗,柚子干1片,香叶5片,姜1块,大蒜5瓣,草果2个,干红辣椒8个,良姜1块,白蔻数个,盐8克,凉水适量
1. 牛肉准备好,我用的牛臀部的肉,肉厚,嫩,筋少,而且纹路清晰;
2. 将牛肉外面的那层筋膜去掉,切成2指厚,长度就随肉块本来的长度;
3. 做牛肉之前要先卤一下,这些卤料可以根据喜好调整;
4. 牛肉条和凉水入锅中,大火煮开,将浮沫撇走;
5. 将所有卤料倒入锅中,用勺子压在汤里,转大火,将汤烧开,盖上盖子,转小火,肉条缩小后撒适量盐,因为会有一部分溶于水中,所以量可以多一些;
6. 待肉块能用筷子轻松扎动就可以关火了,先不要捞出来,盖上盖子焖3-6个小时,肉条会更入味;
7. 将牛肉条铺码在干果机的网子上,我烤得干一些,用了6小时,80度,做出来的口感是偏干的,尤其是外层或者块小的,有点嘎吧脆,粗厚条内部是有弹性和韧劲儿的;如果想吃外面那种耐嚼且有弹性的口感,可以将时间缩短在4小时80度左右,如果第一次做,可以多检查几次,以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
8. 做好的牛肉干漂亮干爽,没有乱七八糟的添加剂,能量高,营养好,是非常好的小零食。
----【零食猫耳朵】----
【材料】中筋面粉240克,细砂糖20克,红糖20克,鸡蛋2个,凉水适量
1. 材料准备好:中筋面粉分2份,1份白糖面团,1份红糖面团;两个面团分别放一个鸡蛋,凉水看面团状态添加;
2. 先把120克面粉、20克细砂糖、1个鸡蛋同入碗中,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适量加凉水,直到没有干粉状态,用手揉成面团,盖盖子饧15分钟;
3. 把120克面粉、20克红糖、1个鸡蛋同入碗中,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适量加凉水,直到没有干粉状态,用手揉成面团,盖盖子饧15分钟;
4. 白面团放在揉面垫上,撒少许面粉防粘,擀成硬币厚的长方形面片;
5. 把红糖面团也擀成硬币厚的长方形面片,面片表面刷一层清水;
6. 把白面皮放在红糖面皮上,把面片中间的气泡挤出,或者用牙签扎破,面片能很好的粘合在一起;
7. 从一边卷向另一边,再轻轻搓揉几下,使面卷贴合得更紧密,用保鲜膜包裹住,入冰箱冷藏1-2小时,面卷用利刀切成薄片,厚度约2-3毫米;这就是“猫耳朵”生坯;
8. 切好两三片就把面皮码放在揉面垫上,没有揉面垫可以铺在保鲜膜或者塑料袋上,防止切开的面片又粘连在一起;
9. 油锅里倒半锅油,用一根木筷子或者竹筷子插在油锅里,筷子边缘有小气泡冒出时将“猫耳朵”生坯入油中,炸到飘浮在油面上呈浅褐色,有金属声捞出;凉后的“猫耳朵”又香又酥又脆,不油腻,清甜适口,而且造型优美,没有添加剂。
----【芝麻杏仁小酥饼】----
【材料】低筋面粉100克,无盐黄油70克,糖粉50克,牛奶15克;装饰用蛋黄1个,白芝麻适量,杏仁片适量
烘烤:170度,18分钟
1. 黄油室温软化,黄油加糖粉;
2. 用刮刀拌匀,加入牛奶,或者换成同等量的动物性淡奶油;
3. 混合均匀不出现油水分离状;
4. 筛入面粉;
5. 用刮刀拌成无干粉的面团;
6. 取两块保鲜膜,将面团分成两等份,放在保鲜膜上;
7. 整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体,包好,入冰箱冷藏一小时,面团凝固后再使用;
8. 将变硬的面团取出,放在保鲜膜上,刷一层蛋黄液;
9. 放在白芝麻里滚一下,再用手将芝麻压实;
10. 用刮刀切成厚约1cm的面块,表面轻刷一层蛋黄液,放一片杏仁片;此时烤箱开始预热,170度,选择后旋风加热方式;
11. 将两盘小酥饼送入烤箱,两层加热, 18分钟左右;
12. 出炉后晾架上晾凉,入罐保存。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