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三章 八佾篇

时间:2020-02-23     人气:1728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这一章名字为开篇的两个字,讲的主要是礼乐法度。孔子谈到季氏的时候说道:“他不是天子,却用了六十四人的阵容在自己庭院中奏乐舞蹈。......

第三章 八佾篇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这一章名字为开篇的两个字,讲的主要是礼乐法度。孔子谈到季氏的时候说道:“他不是天子,却用了六十四人的阵容在自己庭院中奏乐舞蹈。他这样的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八佾:每佾有八人,八佾总共六十四个人,这样的阵容只有天子才能用。根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季氏为大夫只能用四佾。而他却用了八佾,这明显有不臣之心了。周朝衰落,礼崩乐坏。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的发生。季氏居然用了周天子的阵容奏乐舞蹈,这让孔子非常的气愤。 


  【原文】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鲁国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掌握了鲁国的实权,他们在举行家祭,祭祀完毕要撤掉祭品的时候,命令乐工唱《诗经》中《雍》这篇诗歌。这篇诗歌是天子祭祖的时候所用的诗歌。诗歌说的是,四方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的仪容,肃穆而庄重。孔子说道:“这三家大夫不是天子,而用了天子的乐诗,怎么能做这样违背礼法的事情呢?”大夫在祭祀,身边助祭的最多也就是家臣罢了。唱这样的诗歌,会助长大夫的不臣之心。这样的诗歌乐曲只有周天子才能够使用的,按理说诸侯王鲁哀公还不能用呢,大夫却堂而皇之的使用了。由此可知礼崩乐坏到了什么程度了。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光讲究表面的遵守礼法有什么用呢?人如果没有仁爱,光去讲究乐艺有什么用呢?”对于君子来讲需要学习礼乐,但是如果仁都没有,学这些也是白学。前面两句话讲,如果礼崩乐坏,也能够看得出来臣下无有仁爱之心了。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林放为孔子的弟子。林放曾经向孔子问礼之本。孔子回答道:“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问的很大的。礼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礼,与其事事具备,不如发自内心的悲戚。”清明节有一首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儿女祭祀的时候带着悲戚的心情,转而回到家里又是在灯前嬉笑了。祭祀和丧礼并不在于奢侈和排场,而是能够发自内心的去思念和怀念逝去的亲人。当然生活还是得照过,不可过分悲戚,还是适当的,但起码需要庄重肃穆的。对于老子来说,礼之本归于道,也是更深层次了。仁义礼智信为枝叶,为用,而道德为根本。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注释】孔子说:“夷狄偏远的小国虽然有君主,但不知礼法,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那么好管理呢。”前面讲的都是礼乐,这里也是讲礼法的重要性。偏远地方百姓还没有开化,即使有君主都很难去治理。虽然夏朝已经灭亡了,但是夏朝的礼法到了殷朝有所增减,殷朝到了周朝有所增减。但是还是不断的传承下来的。有了礼法,君臣百姓就会遵守,也就好治理了。如果不知道礼法的根本,而被礼法所束缚,还不如没有礼法了。秦穆公的时候,戎国有个贤臣由余来访。秦穆公问道:“中原各国本着礼法来治理,还是常有祸乱,现在戎夷没有这些,用什么治理呢,不是很难吗?”由余笑着说:“这正是中原各国常有祸乱的原因。自上古圣人黄帝创立礼乐法度,他亲自率先奉行。但是现在上位的人骄奢淫逸,依恃法度的威严,来责求百姓,使得百姓劳苦至极。百姓便怨恨责怪在上位者不行仁义,上下互相怨恨,彼此篡夺杀戮,都是由于这类原因。戎夷却不这样。上位的人怀着淳朴的德惠来对待他的臣民,下位的人本着忠信赤诚来事奉君上。一国的政事就好像一个人的事情那样治理得很好,却说不出治理得好的原因,这才真正是圣人的治理。”由余这么说怎么这么得老子的精髓。礼法本来是为了治理用的,如果歪曲了礼法反而使得社稷乱了,这也非礼法的本意。


  【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季氏准备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能否去阻止呢?”冉有回答道:“不能。”孔子说:“天哪!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我的弟子林放知礼吗?难道泰山之神会接受他们的无礼朝拜吗?”为什么孔子会提林放这个弟子不是其他的呢?因为那时林放刚好在泰山附近游学的。冉有为冉子,他辅佐季氏,这也是为什么孔子会让他去阻止季康子了。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泰山之神也不会接受季康子这种破坏礼乐的不臣之举的。前面也提到人祭祀各有各的名分,不该自己祭祀的就不要祭祀,要么是谄媚,要么是不臣之心。祭祀泰山为周天子和诸侯才能做得,而季康子去做了,这是不安分的。古人讲德要配位,如果德不配位也是坐不久的,反而也许会引来祸害。


  【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对什么事情都不争,要说君子的争也只有射箭比赛了吧。射箭有相应的礼仪规范。在比赛之前要相互作揖然后才上场比赛。下了赛场又在一起对饮。这才是君子之争了。”射箭在《礼记》中有解释,这里讲的是射礼。射为仁义之道。射箭首先的要求自己要正特别是心要安静专注。如果自己不正,射出去的箭也是歪的。身正不怕箭歪,正如身正不怕影斜。如果自己射不中,首先是要反求诸己,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不能怨恨胜于自己的贤能的人。射也要见贤思齐,反思自己。射为君子六艺之一。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身体为规矩,如果不正,言行也不会正。《道德经》中也讲到,大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比如说射箭高者抑之,低者仰之。如果不正就要修正。君子也是如此,如果自己有缺点,也进行修正。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子夏为孔子的弟子。他曾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做官好的也要求道做学问,学得好的也可以为政。他为政主张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子夏喜欢和比自己贤能的人在一起。这和有些人也许不同,可能容易妒忌比自己贤能的人。子夏问道:“诗经上说,乖巧的脸庞笑容灿烂啊,美丽的双眼水灵灵的左顾右盼,虽然比较朴素,没有华美的服饰,但是还是很绚丽而吸引人,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道:“就比如说绘画一样,要透过美丽的画面看到其背后的素美。”我们在绘画,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加上许多的绘画技巧,来画江山的美丽。但是也许绘画出来的,还远远不如江山本来的自然的多姿。美丽的女子,华美的服饰,不如本来的天生丽质,贤善的本质更能吸引人。子夏又问:“绘画背后有素美,华美的服饰背后有天生丽质,繁琐的礼法背后是什么呢?”子夏突然问到礼,这还是很有深度的。也难怪孔子回答道:“”孔子说:“子夏,你问的很好呀,这是你启发了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诗了。”礼法背后为道德,道德为根本,而礼法为枝叶。如果礼法沦为上位压制百姓的工具,就失去了礼法的根本意义了。在上位的人追求物欲和权力,置礼法于不顾,如何能够使得百姓信服呢?


  【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证之矣。”


  【注释】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够说的清楚是什么样的,杞国的礼法还不足以代表。殷朝的礼,我也能够说清楚是什么样子的,宋国的礼法也不足以代表。现在所留下来的文献资料还不够完整,不足以证明,要不我可以证明给你们看看的。”前面讲到夏朝的礼法到了殷朝有所增减,殷朝的礼法到了周朝也有所增减。但是孔子却可以知道百世之后如何。正所谓知一世而可以知万世。春秋战国,夏商开明的君主所指定的礼乐法度,到了杞国和宋国这里都变了样了。礼崩乐坏,先王的礼法都没有保存多少了。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禘(帝)为天子的祭祖典礼,也就是行禘礼,这是很庄重,也很讲究的礼仪。以前是周天子祭祖的礼仪。诸侯国的国君祭祖又是不同的。由于周朝衰落,各诸侯国的君主本来为周天子的臣下,也都有了不臣之举。诸侯国首先带头不遵守礼法了,也难怪其它的王公大臣了。鲁哀公又如何能让其它的几个臣下忠诚于他呢?灌为禘中的第一次献酒,祭祖的时候把酒敬天然后洒在地上称之为溉。孔子说:“现在天子举行的祭祖典礼,行禘礼的时候,从一开始我就看不下去了。”孔子对礼崩乐坏的情况很不满,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


 【原文】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有人向孔子问天子行禘礼该如何去做呢?又有什么作用呢?孔子故意说他不知道的,他对现在的情况很不满意。孔子回答道:“我可不知道的。对于知道的人来说,如果让他们来治理天下,结果就好比这样。”他说着就指指手掌,意思是说掌握先王礼法的人来治理天下,简单的易如反掌的。当时在鲁国的禘祭活动中,存在着名分颠倒的现象,这让孔子很不舒服,却无能为力加以改变。孔子希望懂得先王礼乐法度的人来治理天下,恢复之前的秩序,避免发生现在这样的混乱。孔子说如果大家都遵守礼法,社稷就比较安定了。中国的法律源于礼法,近代按照西方的契约精神来完善法律制度。但西方的法律未必完全就适应东方人。东方的礼法也未必适用西方人。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并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西医西来适应于西人,未必适应于东方人。中医适应于东方人,未必完全适应于西方人。西方由万物而接近于道,东方由道而通于万物。西方精于分析,不管是科学还是其它,都专于唯物。西方崇尚一个个的独立个体,东方的哲学认为人人并无太大区别,而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西方的绩效考核和唯物的GDP考核方式未必适应东方。西方推崇一人一票的绝对的民主,但是却未必就能够代表着绝对的公平。苏格拉底就是被一人一票的判处死刑的。


 【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注释】祭祀鬼神和祖先首要的是恭敬和诚心。祭祖的时候,如同祖先就在面前一样。祭祀鬼神的时候,就像神灵就在面前。孔子说道:“如果我没有去参加祭祀,没有在祭祀现场,就相当于没有祭祀。”对父母祖先的孝,不光是他们在世的时候要孝敬,祭祀的时候也要孝敬。前面也说了,孝敬父母之道,当着父母的面要言行一致。不在父母跟前也不能胡作非为,让父母担心。父母去世之后,三年之后这样的恭敬言行也不会改变。如果能够做到三年也就基本定型了。


 【原文】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王孙贾是卫国的权臣,他辅佐卫灵公。卫灵公很偏宠美人南子。王孙贾问道:“‘与其祈祷尊贵的奥神的保佑,不如向更有实权的灶神祈祷赐福’,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道:“我不这么认为的。如果做了恶事,违背了天意,再怎么祈祷也是没有用的。”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的。作恶的人没有马上得到报应,并不是没有报应,而是时候没有到的。种庄稼的人,努力去种了,可是也许遇见旱灾或者洪灾,还是不能免于灾难了。这是无妄之灾。不去做妄事,也不去妄想,这是无常。如果根本都没有去种,那没有收获这是肯定的。福祸在于心,在于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符合天道。如果不能诚心去祈祷,如果不能做善事,那么祈祷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前面天子行祭祖典礼,如果属于权臣而去行天子之礼,即使再怎么祈祷也没有什么用的。


【原文】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朝和殷朝这两朝的礼法。周礼使得周朝能够实现社稷的大治。我赞同周礼。”郁为有文采的样子。刘伯温在接近天命之年回到青田老家,写下了《郁离子》。他当时已经放弃了为政,只希望把这部书留给后世的明君,以通过它能够达到文明的大治。离为火,火有光明。郁离是指文明大治。周朝整个社会在周礼的引导下,都能够做到知书达理,弃恶从善,这就实现了社会的大治了。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周礼的推崇,对贤明的君主的向往。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陬(邹)这个地方是孔子的家乡。孔子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进入太庙的时候,每件事情都要问。有人说:“谁说孔子知礼的呢?他进来太庙,每件事情都不懂,每件事情都要问。”孔子听说了就说道:“这就是礼了。”孔子在自己老家都如此谨慎对待礼仪,真可谓君子了。孔子生怕有违礼仪的事情,所以每件事情都问清楚再做。对礼有这样的态度,就是很有礼了。


【原文】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释】这里说的是射礼。前面说射礼为君子之争,并不是真的争。射箭是验证自己是不是正,如果不正就要修正自己。孔子说道:“射礼并非要看谁能否穿透皮做的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量大小是不同的,射箭是看射得准不准。这是自古以来的射之道。”射箭并不是看射的准不准,而是通过射箭来修正自己,看自己是不是身正。如果身不正,发出去的箭如何能够准呢?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饩羊为祭祀用的活羊。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告朔为古代礼法,天子在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这样方便农耕,以便不误农时。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活羊,我重视其礼。”礼乐法度虽然也要适时的变化,比如需要去掉不合理的殉葬,但是有些该有的礼仪还是不能省的。由此可见孔子重礼而不重财。


  【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注释】孔子说道:“对待君主以周礼进行侍奉,别人还误以为谄媚呢。”这是需要发自内心来做的仪礼,恭敬忠诚于自己的君主。在整个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如果还是遵从周礼,也许会被许多人当做笑话。觉得孔子这个人迂腐不化,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了。但是孔子知道礼法的重要,万不可乱掉了。不被人知不要紧,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即使别人对自己有许多误解也没关系。


  【原文】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鲁定公为鲁哀公的父亲。孔子辅佐鲁定公,从齐国手中讨回了汶阳这个地方。鲁定公更加器重孔子,让他当了大司寇。鲁定公问孔子说道:“君主应该怎么使用臣下呢?臣下应该怎么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道:“君主对待臣下要以礼相待,臣下侍奉君主要以忠诚相待。”正如老子说,大国和小国相交,大国适合谦下待小国。大国无非想拉拢小国成为附属,小国无非想寻求靠山侍奉大国。君臣之道也是如此,君主相当于大国,臣下相当于小国。君主适合以礼谦下对待臣下,而臣下必感激涕零效忠于君主。但是君主不可丢掉应有的威严。


  【原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关雎》为《诗经》中的一篇,讲的是一个男子追求一位姑娘的情诗。写他在追求时的欢乐和求而不得的哀伤。孔子说道:“这篇诗,快乐而不淫秽,哀而不伤痛。”这里借助诗来说明礼法。即使男女美好的爱情也是要符合礼法的,符合礼法的事情是很美好的。凡事都要有限度。快乐但是不能淫秽,哀但是不要过于伤痛。求不得感情觉得哀,但是只是觉得遗憾罢了,不会过于伤痛而伤身或者采取不符合礼法的措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伤害的。


  【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这里说的是祭祀土地神之礼仪。鲁哀公问宰我关于土地神庙事情。宰我说道:“夏朝在社种植松树,殷朝种植柏树,周朝种植栗树,种栗树是为了使得百姓战栗,胆战心惊。”周朝的时候在土地神庙那里种植了许多的栗树。在土地神庙前经常杀戮人,使得百姓都会感到战栗。鲁哀公问宰我是有隐意的,他想要除掉三桓。而宰我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还是暗示了鲁哀公去做这个事情。孔子听到了,他虽然没有正面直接的责怪宰我,但是听的出来他还是劝诫宰我的。孔子说道:“如果事情已经成定局了,就不必说了,再说也没有用。三桓在鲁国的根基已经足够稳了。”想当年孔子劝说鲁哀公的父亲隳三都的时候,鲁定公没有能够坚持下去。现在事情已经成定局了,再说也没用了。孔子接着说道:“已经过去的事情了,大势已去,就不必要去劝谏君主了。这时候权臣的根基已经很牢固了,无法去动了。如果动还会使得鲁国动乱。你跟鲁哀公说都那么说了,话已经说出口,我也不能叫你收回来。只是你也许让鲁哀公误解了立社的本意了,也许会让他为了立威而崇尚杀戮,这可就是大事了。”立社的本意为天子祭祀土地神,祈求上天恩泽百姓,土地神厚德载物。天子亦当效法天地的德行。


  【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孔子说道:“管仲的器量小。”如果不看历史背景,猛的一看这个,孔子怎么突然说管仲器量狭小呢?我们带着疑问去了解一下吧。管仲去世一百年后孔子出生。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中也有许多谈论管仲的。孔子对管仲的评论还是比较中肯的。他在其他场合中充分肯定管仲所作的贡献。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成为一代霸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开放港口,货币流通,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等。也很重视道德建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坚持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如同国家的四根支柱,任何一根断了,国家都不稳定了。孔子对管仲的是非功过评断还是比较客观的。有人问:“为什么说管仲器量小呢?是不是因为管仲太俭朴的缘故呢?”孔子回答道:“据说他有三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佣人比较多,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个人又接着问道:“以你看来,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道:“国君的宫殿门口有照壁,他家门口也有。国君宴请的时候有放空杯的酒台,他家也有。管仲如果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照壁是在大门口的一面短墙,当做屏风用的。如此看来管仲虽然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但是他还是没有做的那么好的。这也是管仲把齐国带上了霸道而非王道的缘故吧。管仲的人品还是存在争议的。他的主公死去了,他即使没有能够跟着去死,但也不能够当主公敌人的丞相的。这也是孔子师徒之间探讨的最多的。


  【原文】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释】孔子跟鲁国的乐师谈论音乐。黄帝为了治理国家制定了礼乐法度。乐作为礼的辅助。这里孔子谈论乐的事情。乐也是君子需要掌握的六艺之一。古琴修身养性,许多得道的人很喜欢古琴。尺八作为修禅的乐器。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曲。孔子说道:“奏乐之道也是可知的。刚开始的时候,和顺协调的样子。随后乐音纯正,节奏分明,余音缭绕绵绵不绝。直至演奏结束。”乐音也是以和为贵。有时纯正的音,有时和顺协调。尺八如果没有开孔就作为定音器来使用了。虽然只有一个纯正的音,但是这个音可称之为胎藏,如果细心的听的话,里面实质含有五音。如果开孔了,就会分出五音了。如同太阳光,看着是白光,但是经过棱镜就可以分出五色了。我们的心也是如此,看似为一心,但是面对外境和物欲的时候,可以分出七情六欲了。如果把很多支没有开孔的,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放在一起,可以称之为比竹。不同的纯正的音放在一起,再加以演奏就形成了美妙的音乐了。不同的乐器音色也是不同的,混合在一起美妙动听。人的贤善智慧程度深浅也有不同,有君子也有小人,要协同在一起和谐共事,才能演奏出华美的历史乐章。音乐有的单听一个音也许不好听,但是放在一起就很美妙了。如果要把所有小人都清除出去,历朝历代都是没有的事情。只是君子小人的比例不同罢了,开明的君子身边贤臣君子多,而小人少。如果没有君子也就没有小人了。小人自有小人的用处,中药有些也是比较猛竣的,但是面对某些重大疾病的时候,也可以以毒攻毒的。孔子本身也是精通音律的。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释】孔子来到卫国的仪县,其中有一个贤能的隐士,他是守边境的官。他去求见孔子说道:“只要有才德的人来到这里,我没有不亲自去登门拜访求教的。”由此可见,古人是很尊师重道的。这个隐士见了孔子之后,出来对孔子的随从说道:“诸位孔子的弟子,你们也许一路颠沛流离,非常的辛苦,但是又有什么忧愁的呢?天下大道不行也已经很久了。但是你们不要灰心的,你们的师父孔夫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圣人,他会带你们一起去传道,警醒世人,挽救天下苍生的。”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警众的响器,也可以说就是一种铜质的铃铛。如果里面的舌头为木头的就是木铎。木铎为礼乐的器来的,这里还是讲礼乐。孔子为警醒世人的大器来的。也许大音希声,如何警醒世人都醒不来。如同飞蛾扑火。孔子大声疾呼,期待唤醒世人。但是如同在飞瀑下的鱼鸣,如同闹市中的人语,是很难听到的。孔子如同在世界透明似地,在看着世人,如同迷失方向的孩子,互相伤害,民不聊生。但是如何劝说都还是不能停止,由此可见圣人内心的痛苦和慈悲。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互相攻伐,而诸侯国内也异常混乱,民不聊生,而孔子却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如何叫孔子不痛心。把夫子比喻成世上的木铎也是比较形象的了。警醒世人回心向道,恢复周礼,就能够实现社会的大治。寺庙里面晨钟暮鼓,也是在敲醒沉睡的世人。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韶》传说是舜帝的时候乐舞名。《武》:周武王时乐舞名。这里说的礼乐。孔子说道:“《韶》这首乐曲不仅是尽美,也是尽善的。而《武》这首乐曲只是尽美而不能尽善的。”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帝。这个事情也许很难让世人理解,也更难让春秋时诸侯王理解。尧帝为得道的圣帝,而舜帝也是得道的圣帝。尧帝希望把天下传给真正的上天之子。否则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德不配位,可能还会害了他。尧帝到了很大的岁数,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合适的继承人了。派出了长老四处寻访德行高远的人。为了考察舜,尧帝甚至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以考察他是否能够做到慎独。舜帝驾崩后,舜的这两个妃子自沉湘江了,这也是有名的湘妃了。湘女多情也源于此了。舜帝由禅让立国,而武王虽然也讲德治,但是毕竟以武力开国。真正的王道不是纯武。武字上面是干戈,下面是止住,就是止息干戈的意思。武是为了不武。尽善尽美这个词语也是由此来的。


【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孔子说道:“身居上位的人对下面的人不够宽容。在上位的人只是利用礼法来压制下面的人。”对自己宽容而对别人很严厉。在上位的人追求物欲,穷奢极欲,如何能够做得好呢?孔子接着说道:“在上位的人对于礼仪不能恭敬的遵守。”回顾这一章关于礼仪的探讨,许多王公大臣都不能按照礼法去做,权臣去祭祀泰山等。在上位的人对下要以礼相待,而在下位的人要忠诚侍奉。孔子又接着说道:“在祭祀的时候,不能庄重悲哀,这是不能发自内心的去对死去的先人。这样的情况我怎么能够看得下去呢?”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