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核酸阴性仍被赋黄码?申诉有用吗?做到这点很关键,解除指引→
最近,广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很多市民的健康码变黄码了,有不少朋友发出疑惑:有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健康码怎么也黄了?黄码后应该再测一次核酸还是申诉就能转绿?
记者获悉,采样时间要在赋黄码后才能转绿,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去做一次核酸检测,不论是不是24小时核酸阴性。
另外,即使恢复绿码,市民都不可以掉以轻心。在28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提醒公众:黄码人员要落实3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短暂“转绿”仍有传播风险。
健康码为什么会变“黄”?
根据全国疫情情况,有关部门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协助疫情防控工作。
如果你曾在疫情重点区域停留过,比如:该区域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刚好你在同一时段也有在同一区域附近范围内活动,将被列入健康排查和管理。
也就是说,与核酸阳性病例有两个“同一”会变“黄码” 。
黄码如何转绿?关键是在被赋黄码后再进行至少一次核酸采样检测
有核酸“24小时阴性”为什么还会被赋黄码,被赋黄码后如何转绿?
敲黑板!这里大家要留意三个时间,分别是核酸采样时间、核酸出结果时间和赋黄码时间。
黄码转绿的核心条件,是在被赋黄码后再进行至少一次核酸采样检测。也就是说,转绿需要的是——核酸采样时间在赋码时间之后,而跟核酸结果时间关系不大。
怎么查赋黄码的时间呢?大家可进入粤康码点击“健康信息”或“黄码—防控区域重点人员请凭码检测”,或进入穗康码点击“原因”(如下图所示)。
举个例子
市民黄女士在10月28日早上8时进行了核酸采样,到了下午2时出了核酸阴性结果,但这中间6个小时内疫情有所变化,根据精准防控判断,决定在中午12时给黄女士赋黄码。那么即便下午2时得到阴性结果,也是赋黄前采样的结果,不作为复绿的依据。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去做一次核酸检测。在赋黄码后,尽快前往黄码人员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检测得出阴性结果,一般就能转绿。
万一按照要求做了核酸还是没恢复绿码,由于核酸数据和后台数据计算需要一定时间,建议等待一段时间重新打开小程序查看,也可以到粤康码提交申诉,平台会有人核查和处理。
申诉就能转绿?网上的申诉指引靠谱吗?别轻信!
最近,网上还流传着所谓的申诉指引,其实申诉不是健康码转绿的主要原因。
一些申诉成功的案例,主要是在等待的时间中,赋黄码之后采样的核酸结果出来了而已。
下图内容有误导,不可信哦。
还有市民提出,发现自己被赋黄码,但身处管控区或封控区不能随意走动,怎样才能复绿?如所在地区实行“足不出区”或“足不出户”,应遵从疫情防控要求,等候工作人员安排集中或上门做核酸。
市工信局近日组织编制了《广州市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提出,2022-2025年期间,广州电网规划投资376亿元,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扩建1座;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0座、扩建11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54座、扩建21座;共新增110千伏及以上电压容量2422万千伏安。
至2025年底,全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将达466座,其中500千伏变电站11座、220千伏变电站89座、110千伏变电站366座。通过规划建设,广州电网将形成以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的七大供电片区,供电能力达到3100万千瓦。同时,至2025年,全市供电可靠率将达99.992%,用户全年平均停电时间不大于40分钟。
10月30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海珠区、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负责同志通报了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最新情况通报
▼
10月29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191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165例在隔离观察、管控区域中发现,26例在社区筛查及发热门诊中发现。以上感染者均已闭环转运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诊治,病情稳定,无重症、危重症感染者。
现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通报如下:
海珠区新增97例,疫情仍然集中在江海街、赤岗街、凤阳街和南洲街管控区域,新发病例除了在集中隔离人群中发现外,在赤岗街客村片区、凤阳街康乐片区、南洲街大塘片区等管控区域内的新发病例数呈现增加趋势,说明在这些管控区域内,仍有人员流动和交集,造成了病毒的持续传播,须进一步加强管理,避免人员交叉感染,尽快阻断传播,使风险区域能如期降级解封。
白云区疫情前期传播风险较大的黄石街石岗村和马务村,均禾街的罗岗村,大源街的城中村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新发病例均在管控区域内发现,白云湖夏茅村开始有序解封;近期新增的散发病例集中在松洲街、嘉禾街、新市街等,涉及市场和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场所,仍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
天河区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小规模聚集的特点,传播链条总体清晰,波及多条街道和多所学校,当前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龙洞、沙河等街。其中,龙洞街道某高职院校和城中村近两日报告病例多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疫情发展势头得到遏制。但10月29日,天河区在沙河街某服装商业城从业人员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其活动轨迹涉及天河区沙东片区服装商城,人员高度密集,续发风险较高,正在全力以赴开展现场处置。
控制住本轮疫情的关键就是
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进一步降低社会面传播风险
▼
本轮疫情绝大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变异后的新冠病毒潜伏期较短,在追踪密切接触者或社区筛查发现核酸异常时,有部份密切接触者已转阳或者已在家庭、社区人群中出现隐匿传播,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
当前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传播快和隐匿性强,控制住本轮疫情的关键就是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进一步降低社会面传播风险。市场商超、餐馆酒店等相对密闭和人流密集场所是疫情传播的集散地和放大器,相关区陆续采取了倡导居家办公、暂停部分商家生产经营等临时性措施,请市民朋友理解和配合。
从流调情况来看,规范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隔离病毒、阻断疫情传播,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期间,广大市民朋友外出时一定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积极参与区域核酸筛查,倡导简约生活,减少聚集、聚餐、聚会,尽量不到密闭半密闭公共场所,进入公共场所做到扫码、测温,主动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如有发热、咽痛等不适,请及时就医。
广州疾控:
降低非必要的流动、减少人员的交叉
关键就是不聚集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每天的动态评估,当前海珠区疫情的实时传播指数(Rt),从最高的8.2降到前天的3.2,再到今天2.6。虽然有下降,但这个数值仍然比较高,意味着1个人在一个平均潜伏期(2天)内还可以传给2.6个人,说明社区的隐匿传播链依然没被有效斩断,当前的传播速度还是较快的。
为了尽快斩断社区传播链,控制疫情发展,今天海珠区发布了公告,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主要是降低非必要的流动、减少人员的交叉。其实关键就是不聚集。
对于中高风险区之外的市民,要实实在在减少非必要外出活动。如果必须要外出的,譬如采购生活物资、倒垃圾这些,一定要避免聚集,戴好口罩,快去快回。在核酸检测的时候,大家也不要扎堆,特别是其他人采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除了自己采样的时候可以摘下口罩,其他时间都要全程的戴好。在外出活动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手部清洁,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碰自己的口鼻眼。如果条件允许最后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液。
另外,还有一些热心的市民志愿者,会积极参与到社区的疫情防控中。对于这部分市民,参加社区防控时,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个人防护。无论是穿大白或隔离衣,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戴好口罩,并且4个小时就定期更换。
工作时,大家要避免用未清洁消毒的手触摸口、眼、鼻。吃饭时,吃饭前,摘下口罩后,要再洗手;吃饭时,不聚集、不聊天;吃完后,换上新口罩。
有了健康码,为什么还要扫场所码?
场所码有哪些作用?
▼
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表示,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多点散发,通过有效落实场所码扫码查验是推动社会面防控的有效方式,能防止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的人员进入场所,有利于降低疫情感染风险,实现人员的安全流动。
目前,广州经批准使用的场所码包括有“穗康场所码”和“粤康场所码”两种,大家应该也经常用。此外,为提高地铁、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行效率,我市在普通“场所码”基础上研发了防疫“数字哨兵”,可以实现通过健康码、身份证、广州老人优待卡等身份证明实现“反向扫码”、快速通过。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力保障“穗康”小程序等系统安全稳定顺畅运行,确保场所码领码、扫码、亮码能正常开展。截至2022年10月29日,全市共设置有效的场所码扫码点近53万个,总扫码量超过32.98亿次,阻止红码人员进入各类场所超11万次,阻止黄码人员进入各类场所超18万次。其中10月27日,全市扫码量首次突破3000万人次。10月份以来,通过扫场所码,为全市疫情流调提供线索245批次,对做好花都、白云、海珠等区疫情防控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此,再次呼吁各类场所经营管理者,为避免自己的场所成为风险暴露的地点,应当在入口显著位置张贴场所码,并安排专人负责查验扫码结果,切实做到“应扫尽扫,不漏一人”。扫码查验发现红黄码人员的,要及时联系有关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处置。同时,要关心帮助没有或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数字哨兵反向扫码或者手工登记等便利措施,不得阻扰其正常通行。
疫情防控无小事。恳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不仅是进入大型场所要扫码,进入街边商铺等小型场所时也要扫码,这是对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负责任的表现,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都将成为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
海珠区:
让有疫情的社区
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
海珠区本轮疫情发展迅速,目前处于关键期,是最吃紧的时候,为全力遏制疫情传播风险,海珠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
根据疫情分布情况和专家研判意见,今天凌晨海珠区发布了《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六)》,在全区除琶洲街外的其他区域,实施非必要不流动、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居家办公、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等社会面防控措施,给市民朋友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不便,对广大市民朋友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诚挚谢意!
目的就是让有疫情的社区,尤其是城中村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交通部门也对公交、地铁线路作了相应调整,请有出行需求的市民群众留意交通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
二是细化防控区域管理
针对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海珠区对江海街桂田、凤阳街凤和社区和赤岗街客村等区域,划定了高中风险区;对南洲街大塘、华洲街龙潭、官洲街赤沙等城中村区域进行了临时管控,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的防控措施。根据城中村内建筑密集、业态比较复杂的情况,对管控区域进行了硬隔离,细分小网格,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严禁网格之间人员流动,防止传播风险。请中高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的市民,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不聚集、不流动、不串门。
三是做好服务保障
在物资保障方面,目前全区共有14家大型商超全量供应,大米、蔬菜、肉类等八大类民生用品库存充足、品类齐全,每日供应量约3千吨,最大储备量约1万吨。
在管控区域内,建立“政府派发爱心包+居民网购”的工作机制,采取“点对点应急派送”模式,全力保障管控区的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物资需要。
在医疗保障方面,每个中高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都成立医疗救助专班,设置医疗保障点,配备必要医护力量和救护车,建立送医绿色救治通道,点对点跟踪好孕产妇、肾透析及肿瘤患者等6类特殊人群医疗需求。市民群众有生活、就医等困难,可以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协助解决。
自10月24日起,区内中小学、幼儿园暂停返校及线下教学,按照“一校一案”“一班一策”的思路,有序组织好线上教学。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密切家校沟通,及时协助解决孩子在居家时学习、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达到“有质量”的线上教学目标和要求。
海珠区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防控政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