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获取深度世界真相信息的两种途径
详细内容

获取深度世界真相信息的两种途径

时间:2022-06-08     人气:43742     来源:经管之家     作者:高旷
概述:人获取外部信息的最原始、最基础的方式就是感觉;感觉信息来源的最初端口就是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阀域与自身承受力决定了人感知外部环境的上下极限......

摘要:人获取外部信息的最原始、最基础的方式就是感觉;感觉信息来源的最初端口就是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阀域与自身承受力决定了人感知外部环境的上下极限;超出感觉器官接收能力上下极限的无限领域只能留给西式科学探索与东方止观证悟;本文试图就获取世界真相信息的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尝试性探讨,以期获得更有价值的圆融方法论与世界观,实现有限与无限、现象与本质的一体把握。本文所说的信息,绝大程度是指通过感觉获取的最原始的刺激信息与具象信息,而非抽象化、逻辑化的语言、文字、概念、符号、公式等抽象信息。


关键词:感知 信息 逻辑  真相  途径


哈佛大学研究认为,思维中90%以上的错误并不是逻辑错误,而是感知(信息)错误;另,天文物理界研究认为,宇宙中人类看不到的暗物质占85%。如此看来,获取更多高维度、深层次、相对清晰的感知信息,应该是探索世界真相的首要任务。诚然,逻辑在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逻辑是对信息的架构与推演,信息是逻辑的素材,信息的深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逻辑的建构模型与层级。获取信息的深广度与不对称,逻辑得出的现象世界的结果与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因此说,信息的获取是认知相对世界真相的前提,也因此,获取深层次信息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此处所言认知,必然是人的认知,信息的获取也必然是人对信息的获取。众所周知,人对原始信息的获取是通过感觉来实现的。


感觉(sensation)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人对外部环境最原始、最基础的信息获取与认知来自于感觉;人形成的一切最初级认知都来自于感觉;人对外部环境认知的初与终都不曾离开感觉。即便是纯逻辑理论的传播与应用,也离不开感觉或明或暗的参与;人无时无刻不沉浸在信息的茧房中,整体成为缸中之脑。


感觉,在生命对世界的系统认知过程中起着前置的、无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感觉信息的获得,生命甚至不能进行最基本的意识与逻辑运作。


如果没有感觉作原始基础,则其它一切一切都无从谈起!即便是能阅读本文字的当下,既离不开当下的“眼见”视觉作用,也离不开之前文字像与感知所建立的深度条件反射经验。否则,要么是看不见,要么是见字不识意。


然而,感觉感知的局限性、程序性、变化性、失真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并由此形成普遍意义上的认知悖论。


一  、感觉感知形成的最一般过程、特性及认知悖论


(一)感觉形成的四个一般过程:


1  感官接收器收集阀域内不同程度的能量刺激信息。


2  感受器把能量刺激信息转换为电、化学冲动信号。


3  电、化学冲动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


4  在大脑皮层的中枢区域,电、化学冲动被加工成不同性质与强度的感觉。


(二)感觉的普遍特性:


1  局限性


(1) 视觉阈域: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740nm的电磁波;人脑所获得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中,大约95%以上来自视觉。


(2) 听觉阈域: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当强度在听阈以上增加到某一限度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觉,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域。


(3) 温度阈域:人的皮肤如果是暴露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可以停留在零上几十度到零下几十度的空气里,时间一长就会受伤。


(4)  对所有感觉器官来说,当外部能量刺激严重超越其适应极限时,会直接伤害器官本身。譬如,强光可以刺伤或刺瞎眼睛;声波可以击穿耳膜;压力过大或过小,躯体变形;温度过高或过低能导致皮肤、肌肉蛋白质变性以至于灰飞烟灭……某些环境条件下感觉器官自我保全尚不可得,何况能获知框外的刺激与信息!


2  程序规定性


(1) 感觉器官生理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确定性是由遗传基因序列(DNA、RNA等)表达并规定的,遗传基因突变,感觉器官功能与效应也随之变化,譬如色盲现象。感觉的形成是一系列独立严密程序的整体体现,是一种不自主的体验。


(2)  感觉的生成与感觉器官的生理构成的相关度:


不同生命的味觉与嗅觉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譬如人与猪、狗、屎壳郎对某一物质的味觉与嗅觉肯定不会相同。


   视觉也是如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通过物理实验证实,狗眼里的世界只呈现黄-蓝-灰三种颜色;牛、羊、马、猫等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基本颜色;人由于多了一种视锥细胞,看到的周围世界比其它哺乳类动物要绚丽许多;而鸟类眼中的圆锥细胞又比人类多得多,所以鸟类可以至少看到5种光谱带,还有一些鸟类,它们能够看到许多 人类看不到的紫外线和红外线。鸽子能够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而且还能够感知磁力线……


(3) 相对稳定性


生命程序(DNA、RNA)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感识(器官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性,这也正是物种假象产生的真正原因。之所以,生命彼此感觉到眼前的现象世界没有什么区别,是因为生命各自的预设程序(生理结构)几乎是雷同的;他者的确定性是自身确定性的一种结果,人类同样也不例外。


(4) 曹天云教授的认知程序函数公式:物自体的能量信息X+先验程序F=感知反映现象f(x),就是后天现象;后天现象f(x)+后天逻辑C=人化认识内容C(f(x)),这就是人化认识、人化知识,也正是人类生物意义上的共识基础。⑴


3  变化性


(1)味觉的感受性与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密切相关。例如,饥饿时对甜和咸的感受性比较高,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比较低,吃饱后就相反了,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提高了,对甜和咸的感受性降低了。


(2)味觉与嗅觉的敏锐性与刺激次数成负相关,多次食用某种食品,新鲜感下降。久市不闻鲍鱼之臭,频繁刺激,习以为常。集体无意识与集体感觉平稳趋同有关……


(3)人体在疾病状态下,对某些物质的刺激反应(感觉)可以完全不同。

    4  失真性


(1)人所感觉到的任何外在刺激信息最终都要转化为大脑所能“识别”的电、化学等神经信号,无论这种信号的来源是真是假、是主动还是被动。


(2)大脑对于“客观存在”的感知与判别取决于它对神经信号的特定解读,而不是基于内、外部的初级物理事实,眼睛接收到的仅仅是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反映到大脑皮层中枢,可以是各种色泽、影像、物相。也就是说,外部只是提供了各种可以接受的能量信息,大脑才是虚拟成像的终结者。


(3)一切现象世界都可能是无色无味无相的,反映到大脑里就成了琳琅满目的斑斓世界。所谓:内识生时,如外境现......《唯识二十论》。


由此可见,一切现象世界不过是部分能量信息被具体生物格式化、程序化的认知模型;现象世界其实是生物角度上的唯识现量与比量。


(四)认知悖论:认知必然是生命的认知,生命的物理、生理结构特性等决定了其基础认知的局限性、偏狭性、主观性。所以,生命的一切基础认知也必然是偏知(执)偏见,而不是正遍觉知,那么,建立在其上的上层建筑也很难说具有本质意义上的普适性。


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院士在中国科学网《未来论坛》上说:……我们的感知世界依靠电磁力,暗物质和我们人体没有强相互作用,没有电磁力,所以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我们靠感官感知世界,可嗅觉不过区区400种蛋白,触觉也才100多种,味觉更是如此,离子通道蛋白和受体不过几十种。我们凭借这么简单的,加在一起不超过1000种蛋白的生物体去感知世界,哪来的客观世界?⑵


显然,施一公院士的以上哲学论断是基于(物理、生理、神经)科学研究。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科学突破的方式获取相对深层次信息,可以深度影响与重塑人们的世界观。


那么,通过科学方式获取的信息就一定客观、如实、无极限吗?


二  、借(假)物究物式的获取信息途径---间接方式(科学方式)


(一) 科学研究的最一般特性


科学研究也是建立在人能感知与逻辑思维基础上的,其次才是建立在制造与应用工具基础上的。人类制造与借助某些工具的目的就在于扩展感官感知幅度、弥补感官不适度空白、增加感知视角。单兵智能穿戴即是一个应用缩影。


科学研究是建立在高精尖科研仪器设备上的,不然,科学工作者是不会花费那么大量的金钱、时间、人力、物力去构建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研究场所,注重科研仪器的研发与功能提升,以期获取更广大、更微细、更全面的相对原始信息。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科学手段是“割裂式”研究。有时,科学研究为了避免实验过程中遭受外在各种因素的干扰,有些物理实验还要搞到太空里去做,连空气、压力、引力都要隔绝。可见,为了割裂、断绝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影响,科学研究者几乎是不择手段、不问代价、无所不用其极。


话虽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恰恰是这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地来研究事物的方式、方法,成就了我们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知识与理论。这是因为,现象世界里,一切物、事、理之间的联系是割不断、理还乱的,如果把所有的关系与影响都考虑进去,就等于什么也干不成,什么都搞不清楚。


因此说,等到对各个事物的不同性状及规律信息有了较为详细、全面的了解与把握时,再把它放到系统中进行非常审慎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得出准确、全面、系统的学科体系。这正是现代科学的特点,这当然也不失为较为理性的研究方法。


但是必须明确一点:即便是甚为高级的科学体系证明,最终也必须由最低级的感知信息来验证与确认,得不到具象信息验证与确认的理论只能是逻辑架构与猜想。


科学手段是横向的,形而下的拓展,是在不改变作为器的自身(人)属性的情况下,借(假)助外部工具完成对现象世界的极限信息获取,是从孤立、众相(别相)到普遍联系、本质(总相)的研究;所谓:知一切然后知一;这是当代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西方探索进路。


(二)  科学方式的不可逾越性


科学方式受自身与工具性能的制约,不可能获得无极限信息,遭遇瓶颈是早晚的事;科学途径也不能改变如下状态:


1  人类感觉器官接收信息的阀域是固定的以及极其有限的(或许将来可以改变某些阀域,例如改组人的部分基因);


2  人类的大脑(意识)并不能够如实(客观)地反映(认知)外界传递过来的信息,而是通过器官转化的信息;


3  人(包括其它生命)只能看到他能看到的,听到他能听到的,体验他能体验的,知道他能知道的;若非如此,除非能变其生命体形式(属性);


4  人类的感觉器官以及逻辑思维决定了,即便是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也不能客观、如实、公正、全面地体验、认识世界,只能是定向的、偏狭的、有限、有角度、有立场地体验、认知与应用!


5  科学手段几乎无助于对人类意识形态的改变,对人类的道德品质的提升也是这样,甚至因为过度迷行科学,道德品质还有降低的趋向。


6  科学式认知最终还是要回归为人类的感知、意识、立场,而且极易形成断见,这是因为,人“当然无法越过人得感觉和精神”(恩培多克勒)。


由以上可知,人类的基础感知有极大的偏狭性,科学方式也有其不可逾越的瓶颈,那么,有没有超越人类感知极限、异于科学方式的更为高级、直接的获取信息方式可以借鉴?笔者认为,轴心文明时代的东方大哲已经或者说一直在为人类开示着这样一条升维之路。


三 、 逐步提升感知能力的获取信息方式——直接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获取信息的工具(人)自身既然不够精细敏锐宽广,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通过某种方式打磨提升?乃至不惜改变自身属性(脱变)!类似于现代语境下的迭代升级。这是古代东方大哲提供的进路与途径,一般称之为止(定)观。


(一)古代的先哲给人类的方法启示


1  中国四书之一《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⑶


2  《庄子*人世间》:……(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⑷


3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⑸


 4  《庚桑子》:亢仓子曰: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⑹


5   起源于古印度,兴盛于中国的佛教,对该途径的实践与理论更加系统与完备。从日常生活的伦理道德自觉到身心的具体操控,到最终形而上的境界、智慧升华,无不体现着哲学的实践与辩证。


(二) 修止(定)观的理由


1  借物究物(科学研究)式的探索,永远解决不了人类如实感知的困局,譬如,无论科技手段如何发达,人类还是看不到相对如实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只能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人类所能看到的模拟场景,但那已经不是事实本身;对于人类而言,只能是工具知、逻辑知、想象知。


2  人自身感觉器官的功能是如此狭窄乃至根本性误判,而认知上又迫切需要提高广度、深度、准确度,那么,自我磨砺与升级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如果作为获取信息器的本身都愚钝不堪的话,怎么能更好地获取精密信息呢?这正如搞科研,如果科研仪器的不具备精密性、准确性、可靠性,怎么能用它来精确地研究你所考量的对象呢?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人类对作为器的自身,利用与开发是极其有限的。


 3   我们(包括地球上其它生命)坐地日行八万里,浑然不觉;毫秒之间念头逾百,懵懂无知。是以,《圆觉经》云:……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这就是说,生命意识体的心、体都在不自主地攀缘、变化中,以此动变不居的“身心”来揣度其它,是不可能得到客观、公正、确切、如实的内、外信息的。


这正如物理学对机械运动的研究,因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变化,假如不预先设“定”一个不动的东西(参照物或参照系),您根本无法来确定其它物体是否在运动或静止,也就不能获得相关的准确参数与信息。只不过这个定是“心识”之定。


4  科学技术与理论上最基础、最原始的计量单位都是预设、假定的,也就是说科学研究也离不开意识、概念上的“定”(假定),这是从量变到质变、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途径,没有这样的假设与假定,科学研究也无法展开。


5   修止观的目的,就是通过极致的定静功夫,令心住一个所缘之上,制心一处,持续专注,令心不为一切内外的物、事、理所左右和干扰,迥然独脱,离于心、意、识,得止得定,然后定中体察物、事、理,还本来以本来,得万物、万事、万理如如之体相,获实相、智慧、解脱。


这种方式是纵向的、形而上的,是在不惜改变探索者自身属性的情况下的实践行为,应该说是人类科学探索宇宙、生命真相的特殊补充方式:知一然后能知一切,随顺实践一切。


(三)直接之法所获得相对信息、境相、哲理


1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  《庚桑子》:......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藏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  


3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


4 浩如烟海的佛经关于各种生命世界与禅定功能境界的描述更是奇丽、奇幻无比,不过,佛教并不以此为究竟。


恰恰是佛教相对感性所宣示的:世界是无限的、异相纷呈的、多层次的;也恰恰是佛教绝对理性所否认的。


《杂阿含经》卷第三(八二):……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苦,若远、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识变似众境,弥于世间染意攀缘,执我我所,诸识于境各各了别,诸仁者!心积集业,意亦复然。意识了知种种法,五识分别现前境界,如翳目者见似毛轮,于似色心中非色计色……


《华严经》:……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六祖坛经》: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金刚经》:.....世界若实有者,则是一合相,一合相则是不可说,凡夫执著其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⑺


(四)止观进路的弊病


1 止定功夫的层次不同,所捕获的相对信息也会不同,相互之间共识也就很难达成,除非层次相当,或者是较高层次故意降维。。


2 功夫层次决定下的信息主观性太强,并且所获信息不具有可复制性,很难科学量化并制定某种标准,因而也不能形成现代(器世间)科学体系。


3 该方式获取的信息超越普通人类常识乃至科学常识,真假难辨,在不具备较高觉悟(智慧)的情况下,很容易成为精神病患者,所以,不宜于在没有明师指导下进行尝试。


小结


人类感性常识、科学认知、止观所得乃至于逻辑,都是有其基础的、有所依执的,都是“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相与而有、相与而无”的,一切现象世界皆是“我所依执”的能觉所觉、能(认)识所识、能用所用;“我所依执”变化了,则“我所依执”的能与所都将随之变化,一切现象都是主体的内在投射与外化。


无可否认,本质的相与理应该是绝待、无依、无恃的,而不应该是相待与有主观参与的。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认知悖论?又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窥见本质?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这个的“我所依执”问题,也就是先要解决观察者的绝待、无依、无恃的问题、及至观察者亦无的问题。


《楞严经》给我们开示了一个绝佳途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死既灭,寂灭现前;妙性圆明,离诸名相”。


反之,则“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毕竟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


四  总结


1  信息的获取与甄别是建立在一定坐标系与参照系基础上的,坐标系与参照系的定(站)位决定获取信息的深广度与真假有无,坐标系与参照系一旦定位,就成了一种闭环,“立处即真”。


2  能量触发信息,宇宙中的能量形式可以看作是无限层级的,主观意识体能获取哪层级的能量信息,与该主观意识体本身的层级占位相关。


3  生命的感觉感知基本能力可以看做是一个坐标系,生命逐次所获得的信息与逻辑经验可以看做是一个可以逐步迭代升级的参照系。


4  对应于固定的坐标系、动态的参照系存在,会有相应的“实体信息”与逻辑知识体系,这种信息与知识体系有可能成为进一步迭代升级的所知障。


5  对应于固定的坐标系、动态的参照系而言,信息获取与信息形式也千差万别,相对于其他坐标系、参照系而言,也就有了真假虚实是非好坏名相的对立分别。


6  如果认可坐标系的属性也是可以迭代提升的,则可以通过直接加间接的方式建立无数层次的坐标系以及相关知识。


7  如果再能觉悟到各层次坐标系与参照系都不过是个业识与众业识的站位、分别与运作,则可以转识智:一法不立 法法可立。本无一切坐标系可言,亦可建立各种坐标系,从而一体把握有限与无限、现象与本质、真与假、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实现无相智慧与高度自由的完美统一,成就所谓: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参考资料:《医学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主编 姜乾金  ISBN 7-117-04631-7∕R•4632)


《生理学》第九章(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主编 姚泰 ISBN 7-117-04468-3∕R•4469)


⑴《物质的重新定义:物质是信息的某种呈现》曹天云


⑵《施一公震撼演讲:为什么我们认识的世界不是真实的?》


⑶《大学》


⑷《庄子》


⑸《道德经》


⑹《庚桑子》


⑺《唯识二十论》《六祖坛经》《杂阿含经》《华严经》《金刚经》《佛藏经》等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