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最全卫生A级学校、水厂名单公布如下
全国政协常委、佛山籍澳门乡亲梁华。/受访者供图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今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昨日,全国政协常委、佛山籍澳门乡亲、澳门金海集团董事长梁华通过视频连线接受佛山传媒集团记者专访。
今年全国两会,适逢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承载着万众期待,肩负着重大使命。
“尽管会期较往年压缩,增加网络议政等新形式,但身为政协委员,我们责任不减,提案不减,尽心尽力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梁华说,他今年主要关注疫情过后经济恢复、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健康服务,以及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话题。
作为佛山乡亲,梁华将在全国两会平台上传递“佛山好声音”,期望佛山发挥制造业大市的优势,将疫情的危机化为机遇,进一步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各领域的无缝对接,努力打造成创新驱动的高端城市、转型升级的现代都市、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市、民生安享的幸福城市。
文/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莫璇、路帅
加快佛山与湾区城市无缝对接
受疫情影响,今年中国经济“上半场”围绕抗疫展开,那么复产复工后“下半场”该怎么打?这一问题成为梁华关注的重点。梁华说,在抵达北京参会之前,他通过各方渠道收集不少意见建议,并与其他委员交流,争取为中国经济复苏贡献更多有效的方案与思路。梁华认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是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要着重发挥内需市场的作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仅要鼓励大家走出家门吃饭购物,还要引导消费者支持国产品牌,更多选择购买国货,才能促进内销市场的消费扩张及相关生产的恢复。
像佛山这样的制造业城市,也要进一步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推出更优质的产品,尽快释放消费需求。在梁华看来,要推动经济恢复离不来良好的环境。今年他与其他委员合作提交的其中一份提案就是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无缝对接,在产业融合、开放融合、民生融合、制度融合上,积极创新,探索在法律、制度、体制和管理模式上的对接与合作,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持引领作用。
“佛山是一座很有活力的城市,要借助大湾区逐步推进无缝对接的机会,来抗击疫情影响,寻求新的突破。”梁华说,当前各地正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加快补上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等短板。大湾区内各城市正加快路网联通,佛山应提前谋划,做好沟通,借力发展。
推动佛山功夫电影周在澳门落地
加强佛山与港澳的合作交流,是梁华一直关心和努力的事情。
“佛山与港澳地缘相近,文化相亲。近年来在教育文化、青年交流等领域有很大进展。深化港澳与佛山的交流,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要站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战略高度,要站在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当代中国软实力的高度,把握和推进文化交流。”梁华说。
梁华表示,下阶段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去支持推进文化交流活动,已经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如佛山市主办多年的佛港澳台青少年书法比赛活动等,“佛山要通过政府层面多组织、举办一些联谊节目,将佛山展示出去,让更多青年了解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
对于如何扩大佛山的文化影响力,梁华提出倡议,可以考虑将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在澳门落地,通过澳门的国际舞台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功夫的故事,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建设。通过此次疫情,梁华深刻认识到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佛山与澳门有合作基础和条件,“佛山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医疗水平比较强,澳门在中医药发展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双方可以探讨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技术,共同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谈到家乡佛山,梁华充满感情和希望。他认为佛山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枢纽,更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优势,他希望佛山更加意气风发,创新图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的高端城市、转型升级的现代都市、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市、民生安享的幸福城市。
500多年前,卢氏一脉落脚于“长寿村”——三水芦苞长岐村,与其他族姓和睦相处。经过百年繁衍与发展,卢氏家族成为长岐村人数众多的大家族。卢氏族人为长岐村民兴办私塾、学校,培育子弟成人成才,奉承先祖积善行德的家风家训,为人善良,不忘桑梓。
根据记载,卢氏大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占地600平方米。“祠堂远不止100多年历史。”卢健志称,1880年是卢氏大宗祠重修的时间。卢氏大宗祠有近300年历史,是由村民用泥砖、红砂石等建筑材料建设而成,比较简陋,是当时族人祭祖场所。在宗祠内,墙角处仍能看到一些红砂石,印证着卢氏大宗祠的历史。
此后,卢氏大宗祠几经翻新,多次修缮后仍完好地保留下百年前的建筑风貌。祠堂坐东向西,建筑布局为三间三进,面阔12.13米,进深49.24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镬耳式封火山墙,青砖墙体。祠堂以木雕、灰雕、砖雕、壁画作装饰,三进之间以天井分隔,两侧廊封檐板浮雕花草纹饰。
宗祠门口的金漆大字“龙驹标国史,桢干衍家声”,气派非凡。卢健志说,这样大气的对联在宗祠中极为少有。族人希望年轻一代能成为国家之栋梁,使家族的声名延续。宗祠中堂两侧还挂着多幅楹联,“五百年春秋”“开族五百载”“不忘珠玑南徙”记录了卢氏族人的历史,“积善传家风”“兄弟同心”承载先人对后人的期盼,逐步形成了卢氏宗族文化。
卢氏大宗祠的两侧完好保留了两间私塾,一间是丽泉书舍,一间是以锴家塾。其中,丽泉书舍由卢健泰家族筹资兴办,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卢氏宗族授学场所,也招收其他姓氏学童,培育出多位教授、博士。而祠堂的不远处建有一所长岐村卢健荣小学,卢健志介绍,1992年,港旅乡亲卢健荣带头出资20万元办学,成为当时村里最重要的学校。后来村里小孩到了镇上读书,这里才渐渐荒废。
卢氏大宗祠中堂悬挂着“积善堂”牌匾,神龛上写着“积善之家”,时刻提醒后代不忘家风家训。“积德行善,是祠堂的核心文化。”卢健志说,卢氏先辈将卢氏大宗祠堂号命名为“积善堂”,还留给子孙一句遗训——“先祖积福千年贵,后代善良万代荣”,希望子孙后代一直奉承以善为怀的家族文化,做一个良善之人,恩泽子孙。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