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优教优学高明”新形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无私奉献的注解。今日,高明将举行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向耕耘在高明三尺讲台上的优秀教师代表颁奖。
近年来,围绕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优化,高明以顶层设计为基点,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研力量下沉,发挥优秀教师辐射、带动、帮扶作用。同时,高明大刀阔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以区级统筹为切入,优化教学育人模式,释放办学活力,翻开“优教优学高明”教育发展新篇。
优化教师队伍培育高素质人才
傍晚时分,更合镇中心小学校长黄越球站在校门,与放学学生逐一挥手道别,校园渐渐重归静谧,师与生、校与人的和谐画面,让黄越球心生微澜。
在更合从教32年,黄越球是乡村教育巨变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过去,由于高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优秀师资“招不来、留不住”,如今这个困局已逐步被打破。
“多名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教师留任学校,他们发挥专业优势,领航学校各学科的教育教研工作,成为骨干力量,并引领本校和周边薄弱学校的教育教研工作发展。”黄越球用“师资队伍更强”描述学校的最大改变,如同更合镇中心小学城乡师资队伍的改变,是来源于高明优化师资结构配置的决心。仅2019年-2020学年,高明招聘新教师88名(其中研究生24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活力。
为解决区域发展差异、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高明落实“区管校聘”制度,推进中学学科教师双向交流、学科帮扶,推动教师调动130人,短期性帮扶和跟岗交流13人,实现教师资源的再布局和科学合理配置。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研是途径。去年以来,高明在全区建成一批学科研究基地,推动小学语文、数学等9个学科教育研究基地落户各镇街的10所学校,进一步激活全区教师队伍教研能力。
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扩容提质
清晨,推土机的轰鸣声,划破了西江产业新城东片区的宁静。忙碌的工地上,一座现代化的公办学校正在崛起……
这是高明斥资2.65亿元,以EPC方式建设的西江新城东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总占地面积67.53亩,按照省标准化学校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设置54个班,可提供优质学位2520个,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
与西江新城东片区学校一样,在杨和镇中心小学,该校二期建设工程同样如火如荼。2021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后,该校将由原来的41个班扩至48个班,为区域适龄学子带来更多优质公办学位。
无论在城区,或是在乡镇,高明均从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高度,推进教育规划、教育投入、教育用地优先落实,并通过财政投资及教育资源统一调配,缓解中心城区学校学位供不应求,而乡镇学校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推动学位供给与学龄人口增长相适应,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根据高明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和特点,高明组织编制《佛山市高明区基础教育设施建 设 专 项 规 划(2018-2025年)》,建立符合高明实际的学位供需协调机制。
按照该规划,到2022年,高明区规划新建幼儿园19所,扩建小学3所,规划新建小学5所,扩建初中3所,规划新建初中3所以及扩建高中1所,筹划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事实上,仅2019年以来,高明已完成沧江中学、西安实验小学、北大培文学校等新扩建项目,以及东洲中学、沛明实验小学、启慧学校、沧中附小运动场等改建项目,新增校舍面积2.83万平方米。荷城中学、高明一中附中学生宿舍楼项目投入使用,蓓蕾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顺利建成开办。
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区域共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650个,学前教育学位2340个。接下来,高明将加快推进西江产业新城东片区学校、杨和中心小学二期新扩建和沧中附小改造提升等项目。同时推进机关幼儿园二分园建设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力争年底完成学前教育“5080”工程目标。
创新学制改革优化育人模式
近期,高明区中、高考频传捷报,优秀拔尖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考,高明一中600分以上考生31人,增幅达55%,实验班100%过高优线,总平均分达600分;中考,沧江中学2名考生跻身全市前100名,6名单科满分状元再刷记录。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沧江教育集团建立起小学、初中至高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以公平选才、科学育才模式,为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优质土壤。
去年9月,高明成立沧江教育集团,由高明区第一中学、高明区沧江中学、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高明区机关幼儿园等区内龙头学校组成,形成创新协作集团化办学模式,走向教育教学融合、文化融合以及师生融合之路。
随后,集团构建“5+4”学制和“小初衔接”课程,相继完成教研团队专项培训、课程设计和磨课实践,并探索“双师制”班级管理新模式,通过创新学制,课程体系建设、引进及培养优秀师资团队,全面提升教育集团办学质量。
同样,为推进薄弱学校“改薄创优”,高明借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管理模式、师资力量,把原富湾中学、富湾小学和高明区体校“三校合一”,打造为广二师高明附校,探索“走组制”课堂改革,实现区域内薄弱学校“改薄创优”转型。
改革远不止于此,在全区公办初中一级办学基础上,高明还把原属镇(街道)管理的23所小学、45所幼儿园全部收归区直管理。全区各学校(幼儿园)实现从“区→镇→校”的两级管理向“区→校”的一级管理模式转变,使各方面配置均得到保障和提升。
高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谭应佳表示,下阶段,高明将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均衡优质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回应民生关注,树立“优教优学高明“教育新形象。
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昨日,佛山市举行庆祝2020年教师节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透露,佛山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争今年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9所、新增5.3万个学位的任务,并研究出台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制等多种办学模式。此外,佛山还提出全力支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开展第二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加快推进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等驻地高校和研究生院建设。
基础教育:力争创建5个以上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
在学前教育方面,要确保今年如期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68所、新增2.5万个学位的任务; 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收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进一步扩充公办学位资源,确保今年底实现学前教育“5080”的目标。近年来,佛山新(改、扩)建幼儿园116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4万个;创新星级普惠性幼儿园分类管理、分类扶持机制,目前全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9.4%。
义务教育方面,佛山将力争今年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9所、新增5.3万个学位的任务。研究出台佛山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有条件的区率先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目前,佛山85.2万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中,新市民子女达42.1万人,占比49.5%,其中28.7万新市民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占比近七成,综合成效居全省前列。
此外,我市将研究出台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制等多种办学模式,推动市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和各区共建共享,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加强与港澳台及国外教育机构交流合作,力争全市创建5个以上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多措并举大力消除普通高中学校大班额,确保到2021年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高等教育:加快推进驻地高校和研究生院建设
高等教育方面,佛山要推进佛科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强特色”建设。佛科院在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2016年的507名跃升至2020年的228名。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佛科院开展第二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加快推动更名大学和博士点建设工作,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此外,佛山还将按照“佛山所需,学校所长,双方所能”的办学原则以及高水平创新型、研究型、精品型的理工科大学办学定位,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意见和指示,高标准规划建设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加强与香港理工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办学投入等办学核心问题上尽快达成共识,推进大学申筹、办学论证和校园规划建设等工作。
备受关注的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等驻地高校和研究生院建设也将加快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学科专业、科研平台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做好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全国工程专业单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和示范基地、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其中,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选址拟为南庄紫南科力远侧地块。
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上,佛山推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省一流高职院校,启动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遴选,建设一批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双精准”专业。
教师队伍: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为确保教师队伍建设,佛山建立教师工资福利与当地公务员工资福利同步增长机制,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实现“两个不低于”。目前,全市基础教育领域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国家级杰出人才3人、省级领军人才63人、省级各类名师名校长52人、正高级职称教师54人、省特级教师110人,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生师比、岗位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大体均衡。
下一步,佛山将继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和“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大城名师”,把佛山打造成为南方教育人才高地。积极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确保年底前市、区两级教师发展中心全部完成审批和挂牌。
同时,深化“区管校聘”改革,落实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提升教师队伍保障水平。加强对临聘教师的规范管理,努力提高临聘教师专业水平和工资待遇。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消化科党支部书记、内分泌科主任栾晓军:
能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感到很光荣、很激动,感受到党中央对医务工作者的肯定。在援鄂救治工作中,与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站在同一个战壕并肩作战,今后将把荣誉与这段经历化作工作动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履行医者的初心使命。
他今年58岁,退休在即,却是全院第一个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的医生;他罹患甲状腺癌,偷偷服用术后康复药,始终坚守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最前线,争分夺秒与病魔赛跑……
他是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消化科党支部书记、内分泌科主任栾晓军。今年2月13日,栾晓军参加广东省第十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在武汉保卫战中持续奋战40天。他所在的佛山驰援湖北医疗一队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十二、十三病区,共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89人,治愈率达89.9%,好转率98.9%。
栾晓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大爱无疆,在昨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他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我是党员,我必须回去!”
栾晓军生于武汉,长于武汉,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武汉就读,还曾在武汉同济医院工作。1999年底,他离开武汉,来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虽然栾晓军离别故土20年,但年过八旬的父母以及姐姐、同学等亲朋好友都在武汉。因此,疫情发生后,栾晓军一直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我能为他们、为武汉做什么?”他常常这样扪心自问。
2月12日晚上10时许,栾晓军收到医院紧急招募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信息,立即萌生了回武汉的念头。
“去吧!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作为武汉人,于情于理都应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迎难而上。只要做好自我防护,相信你能平安回来。”同是武汉人的妻子毫不犹豫地支持栾晓军。距离通知发布不到5分钟,栾晓军成了该院首个报名参加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医护人员。
6月28日,栾晓军在“战‘疫’走在前、创模作表率”——2020年佛山市庆“七一”活动上讲述战“疫”故事。(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次日,栾晓军带领市一医院其余39名医护人员出征武汉,并任省第十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专家组成员,以及佛山市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第一党支部副书记、专家组领队。
“你快要退休了,为什么还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在出征仪式上,面对记者的提问,栾晓军斩钉截铁地说:“第一,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冲锋在前;第二,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第三,我是武汉人,我必须回去,尽我所能!”
“有我们在,大家不要怕”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变得冷清寂静,整个城市仿佛被凝固了一般,只有长江边的高楼幕墙上不断默默地闪烁着红色的大字:“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沉默,是负重的坚强,是韬光养晦的积淀。彼时彼景,让栾晓军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我要用亲情抚慰武汉,抚慰我的乡亲。
2月15日,栾晓军带领团队第一次入舱,当天共收治了71名新冠肺炎患者。由于多数患者是武汉人,且老年患者不太会说普通话,栾晓军自觉地担任起翻译工作。听到亲切的乡音,医患关系迅速拉近。
眼看许多患者因对病情悲观、担忧家人健康等,变得心灰意冷、沉默寡言时,栾晓军意识到,除了治病还需治心。
“老乡,我是从广东回来的武汉人,我回来了!我们还带来了广东和全国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医疗设备,有我们在,大家不要怕!莫担心!”隔着防护服和防护面罩,栾晓军用力喊出来的武汉话胜似一剂良药,很快就舒缓了患者的忧愁。有患者追问:“你怎么回来了?”“是国家叫我们来紧急支援的,全国人民都记挂着武汉,记挂着你们!”栾晓军大声答道。
耐心安慰患者的同时,栾晓军组织专家组中的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睡眠、情绪等评估,及时发现并干预其精神心理障碍,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促进病情加快好转。
“尽一切努力抢救患者”
栾晓军是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从业30多年。作为佛山驰援湖北医疗一队的高学历、高年资医生,栾晓军总是反复强调:“哪怕是最危重的患者,也要尽一切努力抢救”,并提前组织医护团队解读新版诊疗方案、带头学习中医药使用等,带领团队快速进入实战状态。
驰援武汉期间,栾晓军(左)与团队成员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医院供图
作为医疗队中最年长者,栾晓军还是医疗队员们口中的“栾爸爸”。他时刻关注队员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休整时间、开展业余活动等,“既要保障医疗队有充足的战斗力在前线搏斗,还要保障他们平安回佛山。”
进舱后,奋力救治患者,分析讨论病情;出舱后,分析疫情、参加会诊讨论,寻求医疗救治更优解决方案……栾晓军全身心投入工作,常常错过饭点,在下午三四时吃午饭、晚上八九时吃晚饭是常事。即便父母仅住在距离武汉市第一医院约3公里处,他也忙得没时间去看望。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倾尽全力守护患者的栾晓军患有甲状腺癌和高血压,为了坚守战“疫”一线,他总是背着队友,偷偷服用肿瘤切除术后的康复药和降压药。
一次进舱救治患者时,栾晓军突然额头冒汗、乏力,拿着听诊器的手开始发抖,便尽力控制自己,走回医生办公室。“栾爸爸,你怎么了?”他的异常引起了身边护士的注意。栾晓军定了定神说:“我没什么,你快去看病人吧。”这时,他才猛然想起,因为工作繁忙,至少有3天忘记服药了。
“作为一名老党员,以及佛山驰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高学历专家,栾晓军此次获得国家表彰实至名归,值得全院员工学习。”市一医院党委书记刘永耀表示,医院将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继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不断提高医院医疗救治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市民健康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