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型职业农民成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9月21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一大早,高明区鸿丽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农户们正忙着在基地采摘农产品,基地旁的马路停着前来收货的卡车,一派丰收景象。
该公司总经理、2017年“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梁庆权,也早早来到基地,检查蔬菜病虫害治理和农田排水情况,“我时常参加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希望将所学知识运用在企业经营中”。
在佛山,有不少像梁庆权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一边狠抓田间地头农事生产,一边抓紧时间学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试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逐渐成为佛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全方位构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走进高明区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生产主管曾常辉正忙着筹划下半年作物育苗工作。这名从事农业已20余年的“老农人”,尤为关心食品安全问题。经过多年钻研,曾常辉为公司开发了一系列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及土壤改良方案,既实现无农药化生产,也保证了作物产量。
“以前搞农业,往往按照前人经验展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颠覆了我对农业的看法。于是,我有意识地将培训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同事,并指导他们运用在生产上。”已连续8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曾常辉,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新农人”转变。
正如曾常辉所言,传统农民靠经验指导生产,靠增加产量来实现收益增长,无法适应知识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他们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熟练掌握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资金运作等“十八般武艺”。
2012年起,佛山在全省率先提出“农民职业化”的发展方向,重点构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2016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资金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近5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培育资金超过2000万元。
2016年,佛山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山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等“1+N”系列政策;2017年,佛山出台《佛山市农业品牌培育推广补助扶持办法》,将新型职业农民与认证农产品补助挂钩,着力提升农民参加培训认定的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佛山还开发出佛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服务系统;制作《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电子证书,初步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管理架构。
全市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超7500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摇篮。当前,全市动态认定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38个,搭建了“市级培训学校+区培训分校+培训基地”的三级培训体系,创建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8个,较好地解决了本地缺少农广校等培训机构的问题。
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既是市内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佛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合作社理事吴朝江介绍,培训基地以“课堂理论知识+现场生产考察”的方式,持续为周边农户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我们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所专家前来授课。课程设置也结合了本地农业结构特点,着重开展冬瓜、豆角、椰菜等本土农产品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吴朝江表示,目前基地已举办超30期职业农民培训课堂,累计吸引近2000名农户参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陈礼培,自2014年起多次参与佛山市内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授课工作,累计开展课堂70余期,吸引超8000人参加。他说:“我们会根据培训对象的生产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内容,并开展农业机械操作、农业技能培训等相关课程。”
陈礼培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随着佛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日渐完善,接下来佛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朝“年轻化”方向发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年轻人主动投身到农业生产建设中来。
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职业农民培训超过10万人次,新认定职业农民7500多人。随着全市农民素质提升,佛山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全市农业经营效益和单位产出也显著提高——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15年的256.90 亿元提高至2019年的319.56亿元,增长13.2%;农地产出率从2015年的2.22万元/亩提高至2019年的2.88万元/亩,增长3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2万元提高至2019年的3.1万元,增长40%。
新型职业农民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乘坐里06公交线路缓缓驶进贤鲁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充满田园气息的乡间小路上,一片蓬勃的花海映入眼帘。贤鲁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是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点项目,贤鲁岛共享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坐落于此,是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该合作社总经理梁永泰毅然离开熟悉的物流行业,来到贤鲁岛开办农业观光采摘园。“创业之初虽有一腔热情,但我对农业知识却知之甚少。”梁永泰坦言,得益于市内外组织的相关培训班,让他从农业“小白”转身为新型职业农民。
“2019年,我参加了历时半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种植技术管理人员年轻化是我在培训中最深刻的感受,我也将这些理念引入合作社经营中。”梁永泰表示,今年合作社开展人员招聘时会更倾向选择年轻且高素质的人才,“现在我已招聘到两名专业对口且有意从事农业的大学生。”
佛山市卓记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文,深耕鱼苗孵化与培育行业超过10年。2019年,他参加了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举办的现代渔业人才拓展班。张勇文表示,正是因为参加了培训班,让他能向业内优秀的企业学习,提升了对“良种先行”的认知,“为此,卓记水产打算利用两三年时间,联手相关科研单位开展良种选育项目,并筹建检测室,力求提升鱼苗病毒检测、细菌分析以及DNA检测的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佛山加速涌现,“谁来种地”“谁来引领乡村振兴”“怎样种好地”等问题有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接下来,佛山将按照《广东省精勤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要求,持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队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农业农村部门将研究采用灵活、实用的培训模式,探索应用佛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线服务系统、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工具开展在线学习;完善培训体系,鼓励培训机构深入农业产业,充实佛山市职业农民技术培训讲师队伍。
9月21日,在顺德迎来建设创新实验区两周年的首个工作日,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企业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在华桂园召开。会上,5家企业获评2018年及2020年度顺德政府质量奖。此外,顺德一系列亮眼“提质”数据也在会上发布,多项指标位列全市前茅。
企业获颁顺德政府质量奖 主办方供图
5家企业获颁政府质量奖,最高奖励100万元
记者了解到,2019年,顺德共有46家企业入选为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其中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巴德富实业有限公司、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获评2018年及2020年度顺德政府质量奖。
据了解,顺德政府质量奖是顺德区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从2011开始,获奖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设立该奖项,目的在于推动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通过树立企业标杆,起到领头羊效应,带动全区企业完善质量和经营管理,共同关注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顺德区委常委周旭表示,获得政府质量奖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希望获奖企业在行业树立质量标杆的同时,带动和帮助更多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不断提升顺德区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作为2020年顺德政府质量奖获得者,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可谓实至名归。据了解,该公司建立了五位一体的绩效改进体系。包括以精益生产、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生产改善组织;以QCC活动、合理化建议、自主改善为专项的品质改善组织;以MBS(美的精益营运系统)、DM(日常化管理系统)为支撑的运营改善组织;以QFD、可靠性、可制造性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改善组织;还有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驱动的信息化改善组织。该公司总经理徐晓明告诉记者,这个体系为企业带来经营结果的改善。“2020年预计销售收入突破100亿。未来将继续坚定品质投入,规划5年投入4亿元,改善品质口碑和现状。”
会上,顺德11家优秀企业代表宣读《顺德企业质量承诺宣言》,承诺勇担质量责任,坚守质量红线,以此激励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在全区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质造+智造”双驱动,顺企交出亮眼“提质”成绩单
据悉,近年来,顺德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质量佛山”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质造+智造”双轮驱动,着力打造“质量顺德”、“智慧顺德”,进一步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水平,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截止至2020年8月,顺德2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9家企业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5家企业获得佛山市政府质量奖,19家企业获得顺德政府质量奖,在佛山五区领先。近年来,顺德区政府通过大力挖掘、重点培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引领企业练好“内功”。2019年顺德新增46家企业被认定为佛山市细分龙头企业,至此顺德已经有160家企业被认定,占全市三成以上。
2020年,顺德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深入推进质量强区战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合格率和品牌效应,让“顺德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提出全力构建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到2022年制定高端联盟(团体)标准150项以上,重点加快在家电、泛家居、先进装备等产业建立标准联盟。新增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引导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国际质量比对提升。入围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超过20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达95%以上。新增广东省政府质量奖1个、佛山市政府质量奖2个。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企业达100家以上,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2800家,基本形成先进管理体系。
会上周旭认为,顺德正处于创新实验区关键时期,村级工业园改造腾挪出大批宝贵的发展空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德主动应对新形势的根本之策,也是顺德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贯彻落实“质量强省”战略的体现。他希望弘扬质量文化、传播质量精神,让追求质量、崇尚卓越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要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技术标准、品牌带动”三大战略,构建高标准引领、高质量保证、政府有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大质量发展格局,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风吹稻田,谷穗沉沉,稻粒丰盈。秋分节气的高明,丰收的喜悦在明城镇芹水村的大小稻田中涌动。
2020年9月22日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庆祝丰收的日子里,芹水村今年的晚造水稻,也将在20多天后成熟。
丰收!
千百年来,这是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最美词汇,也是芹水村人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沉甸甸的收获是辛苦的,但更让人欣悦。不管在什么时候,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这里淳朴的稻农笃信“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信念,在一次又一次的播种、插秧和收获中,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属于时代的丰收赞曲。
春去秋来,每一次弯腰,就预示着一个新的生命将要在这里生根发芽。在稻农眼前,是从一个绿点,到一条绿线,再到一方绿面的累积,也是一块稻田从披上浓绿到一片金黄的巨变。
秋分已至,雨水打在芹水村的稻田上,慢慢将青涩拂去,露出淡淡金芒。再过不久,今年的晚造水稻就要成熟了。可以想见,即将到来的那一片片金黄,是他们几个月来的慰藉。
策划统筹/佛山日报记者何晓汇、范银燕本版撰文/佛山日报记者郑佳乐、李祥锐本版绘图/佛山日报记者莫丽仪
买谷种
我是一颗水稻种子,梦想着成为一颗饱满的米粒。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后,不出意外,颜值高又有内涵(成熟度、纯净度、芽率高)的我,从众多实力出众的种子选手中脱颖而出,被佛山市高明区种粮大户甘志康挑中,送往梦开始的地方——高明区明城镇芹水村的农田里。
浸谷种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踏上了追梦的旅程。晒场上,我和其他同伴开始给自己强身健体。我们沐浴了6~8小时阳光,消灭了身上附着的部分细菌,也提高了发芽率。
做完热身运动后,也得来个凉爽的全身SPA。我拼命地吸收水分,让自己做好发芽的准备,同时也在消毒药液中奋勇杀敌,消除虫卵和病毒。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中,经历了3天修炼的我,终于开始萌发新芽。
育苗
是骡子是马,要遛一遛才知道。于是,经历了历练的我,开始进入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实践,提前适应生长环境。土壤里,农家肥、饼肥、硫酸钾、硫酸铵等肥料应有尽有,我开始拼命地吸收养分,不停地大快朵颐。我的体重在丰盛的投喂中与日俱增,不过这并不使我苦恼,因为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32℃、27℃、22℃……周围的温度不停地变化,而我的身体也渐渐有了改变,不久,两三片嫩绿的叶子便冒了出来,等长到3~5寸长时,便可移栽。
插秧
终于可以下田了!早已等待多时的我隐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因为接下来将会有一片广阔的天地等着我。随着“轰轰轰”的声音,插秧机将我和其他同伴一起均匀、整齐地栽种在稻田中,我开始全身心地感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认真地长大。
分蘖/除草
在这么多养分的滋养下,我开始疯狂生长,充足的营养储备,让我的身体又有了微妙的变化——渐渐长出了许多分支。在这个时期内我比较挑剔,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严苛,气温、水温过低、过高都不行,需要被精心呵护。
这时,有经验的主人掏出一本秘籍:田好肥足、多露轻晒、调节水气,只要按照这个方法来操作,就能最大限度保证我的正常生长。
抽穗/扬花
时光不负有心人,30天的等待没有白费,我终于露出了令人欣喜的谷穗。这时,我的叶片停止生长,颖花各部已发育完成,茎秆生长也达到最高度。但是,这并不是我旅途的终点,我又收到了一个神秘的任务——增重,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增加实粒数和粒重。经过7~10天,我的兄弟姐妹们也已经长势喜人。这时,我们便能依稀看到人们脸上欣慰的神情。
收割
日子一天天过去,经过长时间静默,我努力压制住自己激动得快要跳出来的小心脏,小声嘀咕了一句:收获的季节终于来了!微风染黄了我的身体,火红的太阳见证着我的成长,稻秆终于被和我一样的千千万万颗稻谷压得再也直不起腰。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一个平凡不过的秋日早晨,伴随着稻谷脱壳机的轰鸣声,一片片金黄的水稻被吃进收割机里,我终于摆脱束缚,奔向更美好的未来。而农户们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期待着来日的丰收。
晒谷
刚刚脱粒后的我,体内含水量仍然较高,若不及时晾晒,容易生芽、发霉。于是,我们便躺在竹席上,全方位接受太阳的抚摸,享受高级的日光浴。而农户们则两人一组,一人在前面拉着约1米长、30厘米宽的长方形大谷耙,一人在后面扶着谷耙的木柄,将我们不断翻转,直至晒干。
除谷壳/碾米
收割后,我其实还未脱去外面的保护壳,因为这样有利于长时间保存。渐渐地,各地的收谷商慕名而来,在千挑万选之后将我们打包带走。
经历了一路的颠簸,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碾米厂。机器轰鸣的声音将我震醒,我与其他伙伴一起被倾倒进一个容器里。狭小的空间内,我们经历了“蜕皮”之苦,但也蜕变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纯净雪白的饱满米粒。
上餐桌
凭借着雪白的肤色和浑圆的体态,我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被装进米袋、送往餐桌。当一碗香喷喷的米饭上桌时,一家人围坐一桌,有说有笑地谈天说地,同时品尝美味的盛宴。这时,我知道,自己已经实现了梦想,也完成了使命。成长不易,碗中的每一个“我”,都凝结着主人的辛劳与汗水,请你好好爱惜哦!
不忘耕种的辛劳
古往今来,耕种的故事都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时节和天气,是稻农耕种时最得意的帮手。而晚造水稻的故事,大多开始于七月份一个酷热难耐的日子。
近日,行走在高明区明城镇芹水村的田间小道上,一片片齐刷刷、绿油油的禾苗随风飘摇,长势喜人。该村的水稻种植户甘志康拥有300多亩稻田,每天上午7时,他和妻子便开始到田间劳作,直至中午阳光暴晒时才会稍作休息。短暂的休息过后,忙碌继续,到傍晚才能结束一天的劳作。
说起水稻耕种,眼前这位皮肤黝黑的种植户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农民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把秧苗,在烈日下低首弓背、一兜一兜地插着秧苗。”甘志康坦言,那时候的劳作十分辛苦。
从播种、育苗,到插秧、施肥,再到抽穗、灌浆、脱粒、翻 晒 和 去壳——这既是种植水稻的全过程,也是农民们用汗水谱就的劳动史。
在几个月的成长过程中,风来,它们便翩翩起舞; 雨落,即低声吟唱;日照,则吸取精华。其间,稻农要看天行动,对其呵护备至。当金黄的谷穗将水稻压弯了腰,稻农几个月的艰辛便有了回报。
如今,得益于成熟的技术,“可怜腰痛眼泡肿,尤恨手慢日不长”已成为历史。插秧车在田间驶过,秧苗便均匀地栽种在稻田里。弯腰弓身的插秧技术在这40年里快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技术。但是,对于稻农而言,今天的幸福生活时刻提醒着他们,不忘昔日耕种的艰辛。
几十年弹指一挥,不变的是,在劳作时,稻农获得的那份乐趣以及收获的欣喜。
期待丰收的喜悦
水稻总是向着太阳不停地生长,同时不断汲取土地的养分,是穷尽一生也不会止息的追求。而一碗米饭,无论在何处,都足以温暖一个饥肠辘辘的人。
9月的芹水村,大片齐刷刷的绿色稻禾直挺挺地站立,被秋天捧在手心里,向最远的地方延伸。再过一个月,这里将迎来丰收期。这看似轻飘飘的身体里,装载了农民太多沉甸甸的希望,以至于谁也无法忽略由它衍生出来的那份深秋的喜悦。
“今年芹水村雨水充沛,现在水稻高度已经有70厘米左右,长势不错。虽然晚造水稻的产量比不上早造水稻,但应该还是会有不错的收成。”看着这300多亩稻田,甘志康对今年水稻的收获充满期待。
不久后,芹水村黄澄澄的稻穗将随着秋风摆动,收割机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中驰骋。随着水稻收割机驶过,金灿灿的稻谷与秸秆瞬间分离。稻农忙碌的身影与金色的稻穗交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金色画卷。
种植水稻近30年,甘志康深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由绿油油到金灿灿,从成长到收获,水稻的一生,没有华丽的轨迹,只有朴实、直率和赤诚。
当稻谷碾成白米的一刹那,无数新的生命便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辛苦一天之后的一碗白米饭,被稻农视作记忆里最美味的食物,它不仅慰藉了农人一天的劳累,也让人心里踏实而满足。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甘志康懂得每一粒粮食得来不易,在物产已经大大丰富的今天,一碗白米饭依然是他心底最爱的滋味,“只有不浪费每一粒米,才是对农民最大的尊重”。
米饭
米饭是用去壳的稻米与水煮成的食物,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地区的主食。
制作方法:
不管是新米还是陈米,都能蒸出香气逼人、晶莹饱满的米饭。洗米时,不要超过3次,否则米里的营养成分就会大量流失,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也会减少。此外,米和水的比例也有讲究,蒸米饭时,比例最好是1:1.2。
以前,吃白米饭大多考虑的是温饱。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米饭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渐渐衍生出南瓜饭、芋头饭、菠萝饭等口味,在饱腹的同时,也加入了许多创新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垂涎欲滴。
米酒
又称江米酒、酒酿,主要原料是糯米,因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深受人们喜爱。它既能增进食欲,也有助消化,是补气养血之佳品。此外,糯米酒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
制作好的米酒可以直接喝,但对肠胃有些刺激。而煮着喝时,味道就柔和一些,既不会甜得发腻,酒味也不太浓。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而酿酒剩下的糟粕,加上食盐调味后可用来煮汤,味道极佳。制作方法:
先用水将糯米(或大米)泡半天,漂洗干净,然后蒸熟成米饭。蒸好后盛到发酵用的容器中,凉至不烫手的温度;
用勺将糯米弄散摊匀,将酒曲均匀地撒在糯米上,然后用勺将糯米翻动,将酒曲尽量搅拌均匀;
随后,将容器盖严,放在适宜的温度下(30℃左右)发酵。大约发酵24~48小时后,将容器盖打开(有浓郁的酒香就成了),加满凉开水,再盖上盖后,放入冰箱或直接入锅煮熟。
米醋
米醋是以稻谷等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它含少量醋酸,色泽玫瑰红色而透明,香气纯正,酸味醇和,略带甜味,适用于蘸食或炒菜,常吃米醋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制作方法:
首先,挑选一个好的坛子,橄榄形、肚子大、坛口小;然后,炒2斤糯米和4斤大米至金黄色,加入2斤去皮的生姜、1斤生盐,再加入清水至坛口处,盖上瓦盖,再用干净的白纸封住瓦盖;最后,用石灰(也可以用封口胶)把整个坛子口封死。一百天后,就可以开封食用。
濑粉
濑粉是广东省著名传统小吃,是用稻米打磨出粘米粉,与热水搅拌后制成的长粉条。制作方法:
选用优质大米,用水浸泡10分钟,加入适量的水将米蒸成饭。冷却后放进容器中耐心捶打,打成糊状。随后,将其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濑粉木槽中挤压,木孔中就会濑出爽滑又有弹性的粉条。
将成型的濑粉捞起,放进冷水里“过冷河”。捞起后再放进开水烫熟,淋上骨头汤,再放入青菜、烧味、姜葱和花生,一碗香气四溢的濑粉就完成了。
肠粉
肠粉是广东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肠粉皮由米浆制作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微量元素、维生素。制作方法:
肠粉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在大网筛子上铺一块白布,将磨好的米浆浇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馅料,卷成猪肠形,置于盘上,淋上调好的酱汁即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