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着力打造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
昨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佛山市基础教育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及名校长工作室启动授牌仪式暨李希贵校长专题报告会”在佛山一中举行。副市长许国用“立德立功立言”六个字勉励全市基础教育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名校长争做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许国指出,落实“双减”工作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每一个教育人都要用最高的教育情怀、最精细的管理、最好的人文服务帮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更需要根据师生身心特点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学校整体运作的高效高质,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此外,还要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实施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许国强调,当前基础教育进入爬坡过坎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站在时代的风口和潮头,佛山教育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涌现一批优秀而卓越的校长。广大佛山校长与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历代教育先贤、教育志士、教育思想家改革家为榜样,“立德、立功、立言”,以改革创新的激情和勇气、奋发图强的拼搏和担当,推进佛山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现场还举行了佛山市基础教育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及名校长工作室启动授牌仪式。为了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卓越有为的教育英才、名师名校长队伍,造就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佛山市教育局决定王冬笋等5人建立佛山市基础教育杰出人才工作室,李志伟等65人建立佛山市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工作室,谭根林等300人建立佛山市基础教育“三名人才”工作室。佛山市委副秘书长,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主持授牌仪式,勉励他们将工作室建设为全市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堡垒,育人质量提升的示范标杆,先进教育理念、技术方法和成果的传播站和孵化器。
授牌仪式结束后,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代表性人物、教育家型领军校长、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做了《从优秀到卓越》专题报告,为佛山教育改革发展把脉问诊、传经送宝。
相关链接
根据会上公布的《佛山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的管理办法》(讨论稿),佛山拟打造一批“大城名师”,通过工作室的“六个一”建设(即制定一套管理制度、搭建一个共享平台、开展一项科研攻关、打造一批教学成果、带好一批骨干教师、帮扶一批薄弱学校),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将工作室建设为佛山市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堡垒,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先行示范,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技术、实验的排头兵。
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由佛山市基础教育国家级杰出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地市级“三名人才”担任,由市教育局授予证书和牌匾,以主持人姓名分别命名为佛山市“国家级基础教育杰出人才”工作室、佛山市“省级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工作室、佛山市基础教育名师工作室、佛山市基础教育名校(园)长工作室、佛山市基础教育名班主任工作室,并以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单位为基地挂牌,工作室实行任期制,原则上以三年为一个任期。
昨日,由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主办的2021中欧文化周暨佛山人才之夜在乐从陈氏大宗祠开幕。文化周期间,将举办中欧文化长廊、欧洲经典工业设计展、城市民谣大赛决赛暨三龙湾音乐盛典、欧洲品牌市集、咖啡节、潮流玩具展以及文化主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活动开场以一首耳熟能详的粤语名曲拉开演出的序幕:由3位中国音乐人和2位外国音乐人用爵士风格演绎广东民乐《彩云追月》,展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开幕式首次以“人才之夜”晚会的形式同步开展。现场设有佛山人才政策展示专区,为中外来宾讲解佛山的产业优势、人才政策。
本次中欧文化周分为“文荟三龙湾”“乐聚三龙湾”“趣享三龙湾”三大板块,从10月15日延续至24日,为市民奉上多场国际与本土交融、现代与传统碰撞的文化盛宴。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怡表示,三龙湾将抢抓“双区”建设机遇,以文化为桥梁,以艺术为纽带,通过打造中欧文化周,把三龙湾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岭南”文化展示客厅和中欧国际艺术交流平台。
市政协副主席郑灿儒表示,当前佛山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2021中欧文化周以文化为媒,进一步牵起与德国、欧洲的合作之手,对三龙湾拓宽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对外讲好佛山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荷兰、意大利、波兰、俄罗斯等欧洲国家驻穗领馆官员、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代表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中德合作,有边无界。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其中。在中德合作里,有这样一座“桥梁”:中德工业城市联盟。
在象征收获的秋季,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十次全体会议今日在佛山市举行。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尽管相隔数千公里,联盟会员城市的代表们依然“人和人相逢”,共商发展之计、共谱发展之曲。
5年,对一个新生者来说,尚是幼儿。5年,对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来说,却已行稳致远,为中德地方合作搭建高效平台,铸就中德地方合作典范——5年来,联盟“朋友圈”持续扩大,目前已有成员城市47家,其中,中方城市27家,德方城市20家,联盟成员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入推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本次大会,既是回望总结5年来时路,也是踏上新征程的起步。会上,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主任、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刘怡将作联盟五周年工作报告;另外,还将举行中德工业4.0学习平台试点城市项目揭牌仪式,并发布《中德企业合作中的品牌形象:现状与发展》。
牵线搭桥:5年47城加“盟”
2016年4月,佛山市牵头成立中德工业城市联盟,联盟秘书处设于中德工业服务区。联盟主要服务中德经贸往来、企业双向并购和投融资,搭建研讨及培训平台,促进双方共同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工业服务业及科教研发。
目前,联盟成员已从最初的11家增至47家。
打开中国地图,联盟成员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东北、西北等中国六大地理区域;德方城市主要分布在德国经济最为发达、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包括北威州、巴伐利亚州、莱法州、黑森州等联邦州。
联盟成立以来,定期举办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全体会议、中德企业合作洽谈会、中德产业专题交流会;组织联盟城市经贸代表团参加中、德重要工业展会,包括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等;定期发送中德地方合作通讯并连续三年发布《中德地方经济合作年度报告》,成为中德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从参与度来看,各城市加“盟”热情高涨。
去年,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九次全体会议暨“新入盟成员城市”授牌仪式在佛山举行,为新加入的4家中方城市举行了授牌仪式,分别是浙江湖州、河南许昌、河南洛阳以及河北保定。
记者观察发现,加入联盟的城市,当地媒体均快速推出相关报道,可见其重视。湖州正积极打造新兴产业,希望借助联盟扩大与德国的经济交流合作,力促湖州与德国工业城市之间技术、市场、资源有效对接与创新融合发展。许昌市希望,借助联盟拓宽对德合作渠道,为企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搭建一座桥梁,铸就中德地方合作典范。
9月,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在德企进入中国第一站的上海,举行城市品牌推介会。刘怡特别提到,2016年,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在中德两国商务部门牵头下成立,借此希望德国的企业通过联盟服务的网络对接中国工业城市,开拓中国更广阔的市场。“联盟成立几年来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沟通机制,联盟也已经被更多中德两国的人士所知。”刘怡表示,“联盟通过各种措施为德企进入中国牵线搭桥。”
你来我往:合作一路向“强”
有效和精准的交流活动一直是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促合作、强组织的重要措施和载体。
新冠肺炎疫情前,联盟连续四年组织联盟中方城市及企业,组成代表团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并举办联盟全体会议和中德企业合作洽谈会等多场活动。同时,组团赴科隆、乌珀塔尔、纽伦堡、希尔德斯海姆、因戈尔施塔特、亚琛、美因茨、路德维希港、凯泽斯劳滕、拉尔等多家德方成员城市进行交流。
一方面,联盟借助在佛山举办的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和其他成员城市相关重大展会契机,在新冠肺炎疫情前连续多年组织德方城市来华,包括组织德国企业联合参展、举办行业大会、联盟全体会议、园区考察、企业专场洽谈等。另一方面,组织德方成员走进中方成员城市,为各中方成员对接德国资源创造机遇。同时,联盟牵头组织中方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专项活动,引导广大国内企业对德合作。
联盟全体会议,已成为中德成员聚会交流的主要平台。2018年、2019年,联盟两次举办中德市长对话,为中德双方城市提供高层、宏观的交流机会,中德市长们就各自城市的发展经验进行分享,为联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2019年起,联盟秘书处每年发布一期《中德地方经济合作年度报告》,紧紧贴合中德地方产业合作最新、最热门、最棘手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布建议报告,为促进中德地方经济合作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通过这些活动,联盟秘书处增强中德成员间的沟通,从点到面,推动中德成员城市及企业间的务实合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联盟秘书处探索用网络的形式举办活动,联盟城市彼此守望相助,结下更深厚的友谊。
去年以来,联盟德方成员多次召开线上交流会;乌珀塔尔、因戈尔施塔特等联盟德方成员城市与联盟指导单位中国商务部投促局的在德机构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共同举办以“隐形冠军”“数字化创新”为主题的线上活动;河北保定举办2021中德产业合作恳谈会;浙江台州举办德国工业走进台州活动;浙江湖州举办进博会德国企业交流会;河南许昌召开对德合作专项推进会;辽宁盘锦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开展双元培育项目。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表示,通过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为中德企业创造直接接触机会的做法非常好。而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秘书处所在地佛山在中德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德工业服务区是广东省专业强化对德对欧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服务德企、开拓湾区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期待中德企业在面向未来的合作新领域中能够引领发展、再创辉煌。
佛山行动:做中德下一站
中德两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中国已经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德国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德两国地方合作空间巨大、潜力无限。
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成立的坚强后盾,是2012年成立的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服务区定位工业服务、肩负对德对欧合作使命,是广东省唯一与德国展开全方位合作的平台。
起点与世界同步,佛山开启全新的对外合作模式。
中德工业服务区作为佛山为德国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大湾区“量身定做”的“孵化器”,成立近10年来积极探索中德合作新路径,积累了服务德企开拓湾区市场的丰富经验。
回顾德企在上海和长三角的黄金三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的工业化与德国制造的双赢。中国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后,下一站机遇在哪里?刘怡分析,大家的共识是看城市化和人口流入。
佛山拥有这样的机遇。
从全国来看,佛山拥有丰厚的人口红利,城区人口数位列全国特大城市第五位。如果说太仓和上海是1小时半径的经典版本,佛山的1小时半径可以同时享有广、深、港三大核心都市的城市配套。
在上海举行的“走进大湾区·中德下一站——2021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城市品牌推介会”上,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发布全国首份“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这是一份专门针对德国、欧洲企业到佛山落户及开拓市场的专项政策,是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和相关德企欧企进行多次沟通、调研后,针对德企来华南发展的具体需求,尤其是落地前后的实际需要,所制定的奖补政策及提供的便利服务,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支持力度最大的德企落地政策和最全面的配套服务包,多方面全覆盖地照顾德企在华发展需求。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佛山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中德工业服务区正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对德对欧项目的服务能力,先行先试、创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加强产业空间规划、保障连片产业用地,广纳国际高端科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大湾区优质生态圈,提高招展引会吸引力、构建会展产业生态圈。
“随着大湾区的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前往大湾区投资落户。德资企业也希望拓展新的市场,寻找更多的市场空间。我们非常期待和佛山有更多合作机会。”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表示。
厚积薄发,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的春天正在到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