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十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在佛山举行
中德合作,有边无界。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其中。在中德合作里,有这样一座“桥梁”:中德工业城市联盟。
在象征收获的秋季,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十次全体会议今日在佛山市举行。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尽管相隔数千公里,联盟会员城市的代表们依然“人和人相逢”,共商发展之计、共谱发展之曲。
5年,对一个新生者来说,尚是幼儿。5年,对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来说,却已行稳致远,为中德地方合作搭建高效平台,铸就中德地方合作典范——5年来,联盟“朋友圈”持续扩大,目前已有成员城市47家,其中,中方城市27家,德方城市20家,联盟成员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入推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本次大会,既是回望总结5年来时路,也是踏上新征程的起步。会上,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主任、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刘怡将作联盟五周年工作报告;另外,还将举行中德工业4.0学习平台试点城市项目揭牌仪式,并发布《中德企业合作中的品牌形象:现状与发展》。
牵线搭桥:5年47城加“盟”
2016年4月,佛山市牵头成立中德工业城市联盟,联盟秘书处设于中德工业服务区。联盟主要服务中德经贸往来、企业双向并购和投融资,搭建研讨及培训平台,促进双方共同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工业服务业及科教研发。
目前,联盟成员已从最初的11家增至47家。
打开中国地图,联盟成员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东北、西北等中国六大地理区域;德方城市主要分布在德国经济最为发达、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包括北威州、巴伐利亚州、莱法州、黑森州等联邦州。
联盟成立以来,定期举办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全体会议、中德企业合作洽谈会、中德产业专题交流会;组织联盟城市经贸代表团参加中、德重要工业展会,包括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等;定期发送中德地方合作通讯并连续三年发布《中德地方经济合作年度报告》,成为中德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从参与度来看,各城市加“盟”热情高涨。
去年,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九次全体会议暨“新入盟成员城市”授牌仪式在佛山举行,为新加入的4家中方城市举行了授牌仪式,分别是浙江湖州、河南许昌、河南洛阳以及河北保定。
记者观察发现,加入联盟的城市,当地媒体均快速推出相关报道,可见其重视。湖州正积极打造新兴产业,希望借助联盟扩大与德国的经济交流合作,力促湖州与德国工业城市之间技术、市场、资源有效对接与创新融合发展。许昌市希望,借助联盟拓宽对德合作渠道,为企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搭建一座桥梁,铸就中德地方合作典范。
9月,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在德企进入中国第一站的上海,举行城市品牌推介会。刘怡特别提到,2016年,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在中德两国商务部门牵头下成立,借此希望德国的企业通过联盟服务的网络对接中国工业城市,开拓中国更广阔的市场。“联盟成立几年来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沟通机制,联盟也已经被更多中德两国的人士所知。”刘怡表示,“联盟通过各种措施为德企进入中国牵线搭桥。”
你来我往:合作一路向“强”
有效和精准的交流活动一直是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促合作、强组织的重要措施和载体。
新冠肺炎疫情前,联盟连续四年组织联盟中方城市及企业,组成代表团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并举办联盟全体会议和中德企业合作洽谈会等多场活动。同时,组团赴科隆、乌珀塔尔、纽伦堡、希尔德斯海姆、因戈尔施塔特、亚琛、美因茨、路德维希港、凯泽斯劳滕、拉尔等多家德方成员城市进行交流。
一方面,联盟借助在佛山举办的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和其他成员城市相关重大展会契机,在新冠肺炎疫情前连续多年组织德方城市来华,包括组织德国企业联合参展、举办行业大会、联盟全体会议、园区考察、企业专场洽谈等。另一方面,组织德方成员走进中方成员城市,为各中方成员对接德国资源创造机遇。同时,联盟牵头组织中方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专项活动,引导广大国内企业对德合作。
联盟全体会议,已成为中德成员聚会交流的主要平台。2018年、2019年,联盟两次举办中德市长对话,为中德双方城市提供高层、宏观的交流机会,中德市长们就各自城市的发展经验进行分享,为联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2019年起,联盟秘书处每年发布一期《中德地方经济合作年度报告》,紧紧贴合中德地方产业合作最新、最热门、最棘手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布建议报告,为促进中德地方经济合作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通过这些活动,联盟秘书处增强中德成员间的沟通,从点到面,推动中德成员城市及企业间的务实合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联盟秘书处探索用网络的形式举办活动,联盟城市彼此守望相助,结下更深厚的友谊。
去年以来,联盟德方成员多次召开线上交流会;乌珀塔尔、因戈尔施塔特等联盟德方成员城市与联盟指导单位中国商务部投促局的在德机构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共同举办以“隐形冠军”“数字化创新”为主题的线上活动;河北保定举办2021中德产业合作恳谈会;浙江台州举办德国工业走进台州活动;浙江湖州举办进博会德国企业交流会;河南许昌召开对德合作专项推进会;辽宁盘锦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开展双元培育项目。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表示,通过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为中德企业创造直接接触机会的做法非常好。而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秘书处所在地佛山在中德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德工业服务区是广东省专业强化对德对欧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服务德企、开拓湾区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期待中德企业在面向未来的合作新领域中能够引领发展、再创辉煌。
佛山行动:做中德下一站
中德两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中国已经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德国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德两国地方合作空间巨大、潜力无限。
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成立的坚强后盾,是2012年成立的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服务区定位工业服务、肩负对德对欧合作使命,是广东省唯一与德国展开全方位合作的平台。
起点与世界同步,佛山开启全新的对外合作模式。
中德工业服务区作为佛山为德国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大湾区“量身定做”的“孵化器”,成立近10年来积极探索中德合作新路径,积累了服务德企开拓湾区市场的丰富经验。
回顾德企在上海和长三角的黄金三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的工业化与德国制造的双赢。中国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后,下一站机遇在哪里?刘怡分析,大家的共识是看城市化和人口流入。
佛山拥有这样的机遇。
从全国来看,佛山拥有丰厚的人口红利,城区人口数位列全国特大城市第五位。如果说太仓和上海是1小时半径的经典版本,佛山的1小时半径可以同时享有广、深、港三大核心都市的城市配套。
在上海举行的“走进大湾区·中德下一站——2021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城市品牌推介会”上,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发布全国首份“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这是一份专门针对德国、欧洲企业到佛山落户及开拓市场的专项政策,是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和相关德企欧企进行多次沟通、调研后,针对德企来华南发展的具体需求,尤其是落地前后的实际需要,所制定的奖补政策及提供的便利服务,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支持力度最大的德企落地政策和最全面的配套服务包,多方面全覆盖地照顾德企在华发展需求。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佛山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中德工业服务区正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对德对欧项目的服务能力,先行先试、创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加强产业空间规划、保障连片产业用地,广纳国际高端科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大湾区优质生态圈,提高招展引会吸引力、构建会展产业生态圈。
“随着大湾区的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前往大湾区投资落户。德资企业也希望拓展新的市场,寻找更多的市场空间。我们非常期待和佛山有更多合作机会。”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表示。
厚积薄发,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的春天正在到来。
昨日,佛山召开《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鲤鱼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就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案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确定的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列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建设项目,于2019年开工,总工期五年。该工程从西江干流佛山市顺德区境内鲤鱼洲岛取水,经顺德区引水至广州市南沙区、深圳市和东莞市,工程设计引水流量80立方米每秒,远期设计2040年引水量17.87亿立方米。
根据省政府会议纪要,佛山负责开展鲤鱼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佛山委托技术单位编制形成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鲤鱼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科学、合理确定鲤鱼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区管控范围,为依法加强水源地保护、做好污染防治和强化日常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确保鲤鱼洲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水源保护区划分后如何进行监督和管理,成为听证会的焦点。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之后,将公开划定方案和范围,同时每个月将对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听证会上,10名听证代表均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鲤鱼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征求意见稿)》表示认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考虑听证代表的意见,修改完善划分方案,确保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村庄清洁行动、人居环境检查、乡村风貌提升……今年,佛山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开展美丽村镇整治提升工程,推动美丽乡村大变身,绘出高颜值佛山新画卷。
围绕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佛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5项重点工程”中的美丽村镇整治提升工程任务,佛山市农业农村局以实施美丽村镇整治提升工程为契机,切实推动了一批短板指标加速推进,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全面普及,村庄环卫保洁实现全覆盖,超过60%的村庄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其中,禅城区紫南村、南海区凤池社区、顺德区逢简村、高明区小洞村、三水区富景社区等一批乡村全面提质,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党建引领,美丽村镇提升“我参与”
佛山市实施“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农村基层治理工程,出台了《关于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部分基层镇(街道)组织开展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题的农民诗歌征集、摄影大赛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把事办实办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比如,南海区“织密三级党建网格”、三水区“办事有清单,干事有底气”经验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名单;禅城区紫南村乡村治理则获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
城乡统筹,长效管理村镇提升
佛山市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向乡村倾斜延伸,坚持城市、乡村一起治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整治同步推进。全市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全面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模式,完成“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全覆盖,制定《佛山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连片示范。
佛山还建立覆盖起到村(社区)一级的河湖长制度,全面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同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管网覆盖周边农村和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多措并举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促进农民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使乡村由“一时美”变成“持续美”。
增速提档,美丽村镇“面上结果”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佛山市推进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区、镇、村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打造了一批远近知名的示范标杆,包括禅城区紫南村、三水区“百里芳华之西江十里画廊”、顺德区逢简村等等。
另外,佛山市打造乡村风景林、村居公园、农田林网,扩大山水林田湖的连片绿化,在村民住宅的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丰富村容村貌形态,引导形成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特色农业景观。
据了解,“百里芳华”示范带建设围绕开展“五大美丽”行动,分两个批次启动重点项目84个,目前已完工项目29个。按照以点带面、示范推动的思路,佛山市同步推进美丽乡村由“盆景”变“全景”,高标准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目前南海里水“梦里水乡”、三水南山“养生福地、精品康城”、顺德均安“东海绿岛”、禅城张槎“织梦仙槎”等片区已建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