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1.【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2.【注解】
上章圣人老子教导世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把大的看成小的,把小的看成大的。大道本为大,世人不识,觉得是小的。小道本为小,世人不识,以为是大捷径。这一章教导世人如何做到有自知之明。要坚守大象,也就是大道,就会平安没有什么危险了。世人被物欲所吸引驻足就有危险了。
如果要做到自知之明,就不能受物欲的遮蔽。人为万物之灵,顺承上天之明才得以视,顺承上天之明才得以听,顺承上天之明才得以智。如果看得过多的话,目就不能称之为明了。如果听得过多的话,耳朵就不能称之为聪了。如果思虑过多的话,就不能称之为智了。如果目不明,就不能分得清黑白了。如果耳不聪,就不能区分清浊之声了。医生诊脉的时候,内心要特别的安静。如果思虑太多,内心散乱就不能审查得失了。如果目不能分别黑白的颜色可以称之为盲了。如果耳朵不能分别清浊之声,可以称之为聋了。如果心不能审查得失,可以称之为狂了。如果盲了就不能避开白天的危险。如果聋了就不能知道雷霆的害处了,打雷都听不到了。如果狂了就不能免除人间法令的祸害了。心狂乱了不能审查得失,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此部经典中所谓治人的方法,动静有节,省去思虑的消耗。所谓事天不用费劲聪明之力,不用智巧。如果费尽心机就会费神了。如果费神多了,就会盲了,就会聋了,就会狂了,灾祸也就不远了。
君主只需要守道,施行仁政,不需要受游说的各国过客的不利影响。开明的君主应当耳聪目明,明辨是非,识别哪些是贤才,哪些只是为了名利。春秋战国的时候,有许多自负的说客,在各国之间游走。今天暂时在这个国家做食客,把这边的民脂民膏消耗光,又甩手到别的诸侯国去吃食俸禄。细细玩味“乐与饵、过客止。”这六个字,可能有这层意思。老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粉饰为有道的人,自以为道德学问俱佳,游说列国诸侯。挑拨离间,游说诸侯用武力争雄争霸。实则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使得黎民百姓遭殃,生灵涂炭。他们却从中窃取利益。苏秦和张仪是典型的代表了。这一时的君相,看到这些人的言论非常的动人,觉得有利用的价值,就收养下他们,成为门客。收养门客的风气盛行,借机扩充自己的势力。但是门客只是在府上饶舌,有许多并没有真正的用处,虚耗国家的财力。这些门客只是谋求个人的名利,全然不顾他们的计谋言论为害于天下。老子在这里也把这个大的弊端给点破了。凡是作为门客的人,大多并不是本国的国民,只能称之为过客。
大道寡淡无味,物欲让人享受。然而圣人老子劝诫世人不要因为这样就舍弃了大道,选择了物欲。大道没有味道,听也听不到,看也看不见,尝也是非常的清淡无味,怀道的人不因为这样就不追求大道。世人只要看到物欲的诱惑,就会趋之若鹜。如同飞蛾扑火,怎么挡也挡不住。即使铤而走险,明知道是刀锋上的蜜食,都要舔一下。世人不知道什么最珍贵。有时候重口味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大道无色无味,不可捉摸,但是却是能够治国安民,能够保全世人的身家性命的。
大道虽然说无色无味,但是却可以衍生出五音、五色和五味等。声音不过五种,然而五音的变化就变化无穷了,可以演奏出许多美妙的曲目了。色不过五种,然而五色的变化,就会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了。战略战术只不过有奇有正,奇正不断地变化就能够战无不胜了。计算机只不过有01的变化,就能够几乎虚拟出现实世界了。易经八卦只不过有阴爻和阳爻,然而就能够变化推演出天地万物了。一根竹管如果不开孔,吹起来虽然听似一个音,但是里面蕴含着五音。开了几个孔,就五音显现出来了,变化无穷,能够吹奏出美妙的乐曲。白色的太阳光以为就是纯色,但是里面蕴含着五色,就是这五色变换,人们看到美不胜收。可口的饭菜,里面似乎只有一种美味的味道,其实里面蕴含着五味,这五味搭配,能够产生许多美味佳肴,兵法也是如此。五星虽然只有五颗星,然而在天穹中不断地变化,就能够对应于世间的大事了。刘邦入关中,五星都在东方,有利于中原。
(1)执大象、天下往。
执大象、天下往。守大道,天下万民归心。治身如果能守道,神明归于己。前面说的巨谷可以说是大道,不需要什么堵截,江河会自己流向它的。大象无形,大象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用来代指大道。大道无名无相,无形无状,没有边际,可以称之为大象。大道无形,却能够孕育万物,有形万物无不宾服。怀道的人用无我对待世人,以大爱御天下,天下莫不往。因为怀道的人体悟到,万物本为一体,世间万民都为同体而出,有同体大悲心。怀道的人安居道德之所,而天下的百姓,如同众星拱月一样,自然就围绕在他的周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称之为道。无形无相,因此称之为形而上。形而上学不为学界所理解,纷争不休。玄学以其高深莫测让人们望而却步。叔本华的关于意志和表象的论述,其中表象就是外界的象,意志可能就是大道吧?大道在西方有的称之为本体、意志或者Being等。世间万物被西方人称为表象。
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自古以来,形而上学被看作一切科学的女王,但到了近代,它受到新兴自然科学的排挤和中产阶级先进哲学家的批判,逐渐成为弃妇。社会上普遍这么说形而上学,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然而这是符合真理的吗?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是认识和把握宇宙整体,把握绝对完整的东西,因此不能取消形而上学。
人们将整个完整的宇宙切分为一片片来进行研究,分门别类,但是并不能够如此拼接出整个宇宙完整的图景。末法时期,人们愚顽难化,难以明心见性,领悟形而上的大道。自然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也可以理解。但当今世界,天象变化,天人合一,世间的人们也会逐渐发生变化。人心思归,经历了追求物欲的阵痛,自然回归本心。货币金融经历了不断地变迁,衍生得五花八门,连西方的投资家们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自然回归货币之王黄金。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可能体悟了人的本心才能够体悟形而上的大道,才能体悟玄学。康德宗教哲学的核心问题是:“道德上恶的人能否且如何能够改过迁善?”。然而对于佛家来讲,并不是问题,因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再十恶不赦的恶人,只要愿意真心实意忏悔改过,都能够迁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但这个善并非善恶相对的善,而是非善非恶。亚当和夏娃在偷吃禁果之前,天真无邪,偷吃了禁果之后有了原罪。对于人的本性来讲,本性本善,只是后天的贪欲等污染,而越走越远。康德预测了人类由恶向善的前进和永久和平的实现,但他也意识到人类全球化历程的艰难,他将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中人的道德意识的觉醒。
康德的墓志铭上写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心物本来一元,天人本来合一,心中的道德定律并无固定的规则、定律和法则可以遵循,只是心静归根,归于大道。康德身高不足一米六,终身未婚,但康德家乡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举行婚礼的新人都要向康德坟墓献上一束花。
(2)往而不害、安平泰。
往而不害、安平泰。世人都向往追求大道,就平安舒适了,没有什么危险了。君主如果守大道,国家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人心如果守大道,处于静定,就会长寿没有什么危险了。万物不需要刻意而为就自然宾服,万民不需要严苛的法令自然归附,没有任何的伤害,自然国安家宁,天下太平。对于修身养性,六根宾服于心,不奔流于物欲,自然身安而大寿。此所谓万物宾,而天地合,人民和。
(3)乐与饵、过客止。
乐与饵、过客止。乐之于耳,例如靡靡之音。饵之于口,例如山珍海味,都是有味而能够引起人们的欲望的。如果是靡靡之音就会扰乱人心,使得五脏向邪。如果是正音就会和五脏共鸣,对身心都有帮助。黄帝内经里有章节记载五音具体是入哪个脏腑的,对调理脏腑是很有好处的。饵,泛指美味的食物。鱼儿也会为美味的鱼饵而上钩,成为人们的桌上美食。音乐和美食,能够使过客止步。然而虽然暂止,而不能久留,因为用之有尽,曲终人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即使再美的音乐,如高山流水,知音不在,当不愿意再弹奏。再美的美味佳肴,总有酒欢人散的时候。
(4)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大道清淡没有什么味道。至味无味,伊尹为厨神,他论述烹饪跟治国是相通的。最好的美味是没有什么味道的。也不是绝对的没有味道,而是不可思议的。前面说山珍海味吸引了过客了,世人也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而已。我们被美味所吸引了,不断的享受,可是等到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纷至沓来的时候,我们开始懊悔了,为什么吃得那么多,什么都吃呢。假使谈论大道,它淡乎无味,不如美味的食物让人产生食欲。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大道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可以说虽然能够看得见世间万物,但是却是盲了。心被蒙蔽了,这样称之为真盲。心被蒙蔽了,这样称之为真聋。
用之不可既。大道使用起来的用之不尽。大道无形、无色和无味,不足以视,不足以闻。然而其道体虽然虚空,但是却有大用,不管是修身养性,还是治国安邦,都有用武之地。这里大象是大道的譬喻,假使人君能执大象(大道)以御天下,奉行施政以德,无为而治,恬淡无为,天下就会归心。虽然并没有声色那样能够取悦天下人的耳目,但是世人都会自然追随左右的。虽然没有货利那样,能够取悦天下的心志。但是天下归往乐推而不厌。当今世界,人们可以听、可以看的太多了,以至于扰乱人们的心志,让人们疲于奔命。人们可以追求的物质享受也非常的丰富,应有尽有。人们在悦耳目、悦心志的同时,也迷失了自己。
第三十四章 终不为大
1.【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注解】
前面的章节说大道朴且小。上章圣人老子教导君王要有自知自明,不对外争强好胜,而应当真的有志于与自己的欲望争强好胜。战胜自己的欲望,这才是真的强者。只有克服了自己的欲望,才能够止息干戈。如果有自知之明才能知道自己是大还是小,如果没有自知之明,可能会把大的看成小,把小的看成大。夜郎自大成为千古笑谈了。如果过于看低自己,也是不自知的。这一章就接着说说什么是小,什么是大的问题。后面的章节也有谈论图大于细,图难于易的。如果有这样一根管子,一头大而一头小。从大的这头看小的那头,可能就难看得精微。从小的这头看大的那头,可能亮度就不太够,也可以说属于无明,就难看到全体。如果从大道的角度来看器世界,就是从大看小,就可能没有那么精微了。西方的思维是研究的很精细,但是不知道整体是什么了。如果从器世界来看大道,就是从小看大,就不知道整体是什么了。如果能够有慧眼,也可以从小看大的,舀一瓢海水就知道海水是什么味道了。如果从井里看天,相当于从小看大,就难以看到整体了,以为天是方的呢。如果从天上看井里,就无法看得那么分明了。以管窥天可能就比较难看得清楚整体了,如同盲人摸象一样。小中有大,大中有小。每个人的自性算是小,但是却能够具足一切智慧。芥子能够容纳须弥山。大和小可能可以反覆的,见道之前看着大道是小的,但是见道之后看到的大道如此广大。
关于小和大有个夜郎自大的故事。汉武帝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没有办法西进了,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这多少有点误解了这段历史,夜郎国君并没有觉得真的是自己很大,只是他真的不清楚大汉到底有多大。夜郎国君如果真不知道那就需要走出大山来看看就知道大汉到底有多大了。如果仅仅听别人的描述,也是很难说的清楚的。夜郎国君在深山的皇宫里,本来在皇宫里就很难了解到本国的真相了。国君如果要了解到什么情况,都需要听大臣的汇报。大臣说黑就是黑,大臣说白就是白,国君如何判断是非呢?国君如同人心,五官如同大臣,五官感受到的黑白告诉人心,可能这个黑并不是真的黑,这个白并不是真的白呢?世人不知道大道到底有多大的时候,也不要轻易的诋毁大道。
怀道之人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会好高骛远,不会光看着大的,不见小的。只需要修行自己的品德,我自芬芳蝴蝶自来。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从来没有见到注重个人修养而家里治理不好的,也从来未见家里都治理不好、不懂得为人处世而能够事业上有很好的成就,又能够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古人云:如果用一小家的私心来治理一个家族就很难治理好,如果用家族的私心来治理一乡也很难治理好,如果用一国争霸的私心来治理天下也很难治理好。需要用治理一乡的公心来治理一乡,用治理家族的公心来治理家族,用治理一国的公心来治理一国,用治理天下的圣人之心来治理天下。
(1)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若浮若沉,若有若无,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大道可左可右,可前可后,无所不可。大道广大无所不包,大道又微小无所不在。大道本来是整个一个大的,称之为朴。虽然叫这个朴的名字,可是实在也是没什么名字的,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的。散开了之后变为器了。大道散于万物,世间万事万物之中都能够体现道的斧凿痕迹。人为万物之灵,心为人之灵,只要反求诸己,发明其心性,就能够观大道的沉浮,随大道的左右。大道虽然若沉若浮,若有若无,可是自性之中具足一切并非虚言。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这里所说的性就是自性的。在孟子生活的年代,天下评论性的人,未能真正明白和领悟本性,未有明心见性。大家在谈论本性的时候,大都只是根据本性的陈迹和后期养成的习惯解释它,例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认为贪欲等是人的本性,这些仅仅是本性的陈迹而已,舍本而逐末了。这实在不是知性的根本,人们往往仅以利害推断本性,反而以利害为本性之本。世人应当效法大禹治水的方法,随顺水的本性。如果能够随顺人心性,减少欲望,也能够恢复本性。大道虽然虚无广泛,但是见心的本性,也能够窥得一番新天新地。
(2)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虽然虚空,但是却能生出万物来。无中生有,衍生出万事万物。然而万事万物也本是幻化所生,而不是本有。正如金刚经中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万事万物都是缘起性空,觉后空空无大千。世间万物本为一体,大道无垠如同浩瀚无垠的大海。大海因为风之缘而起波浪。波浪之上有浪花朵朵。而浪花又由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构成,但是大海、波浪、浪花和水珠等都是一样的,都是由海水组成。大海如同大道,世间的人如同波浪浪花,而人的心性如同晶莹剔透的水珠。世间的人们本是同根生,无论南北,每个人的心性都是一样的。
功成不名有。大道虽然有造物的功劳,但是却不占为己有。虽然有功劳,但是也不以功劳自夸。大道有恩于万物,但是并不责求回报。圣人有恩于世人,但是并不责求回报。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大道衍生出天地。上天降下甘露滋润万物。大地厚德载物。虽然大道恩养万物却并不想主宰它们,当它们的主人。万物自然宾服于大道。大道并不是要做万物的主,要万物向左就向左,向右就向右,大道不会这么做。
(3)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常无欲、可名于小。大道隐微难见,虽然施德于万物,但是却似乎看不到有什么美德,也没有什么名声。大道无为,似若微小。有时世人觉得做很小的善事并不算什么,但是却不知道做善事多了,命运会出现大的转变。宋朝的范仲淹,他做穷秀才的时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先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家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宫。正是因为他念念为善,才能够做那么大的官。事情看似小,似可称之为小,但实则不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大道生万物。万物如同流水归于巨谷。万物都自然臣服于大道,大道并不会强制做万物的主人。大道不会做万物的主人,占有万物,并不责求于万物。大道在见道的人眼里就是大的,而在世人的眼里就是小的。小道在见道的人眼里是小的,而在世人的眼里可能就是大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叶子大还是泰山大呢?在见道的人眼里,泰山实在比叶子大很多。在世人的眼里,可能被叶子遮住了,这叶子就是物欲,可能只能隐约的看到泰山的一点点边角,只能称之为小了。人的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每个人的内心是够小的,可是却含有万法,不得不称之为大。比大海辽阔的是人的心灵。关于大小,有句古话:自大视细者不尽,自细视大者不明。大者,相对来说是佛法;小者,相对来说是儒家;中间,可以说是老庄。从佛法来看儒家学说,如同由大看小,似回向一说,并不能够看得非常的细致。从儒家看佛法,如同由小看大,被无明覆盖,如何能够看得清楚呢?西方的哲学思维,类似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理学思维,分析的非常精细,由小看大,如何能够看得清楚。东方的哲学思维,比如王阳明和陆九渊的心学,综合系统的从总体把握,由大看小,如何能够看得精微。东西方文化互为阴阳,西方为阳,东方为阴,互相补充,才能够完整。
(4)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怀道的人没有图世人任何的回报。不论事情大小,都帮助世人。虽然没有想着做什么大事,没有想着能够变得伟大,反而能够成其大。怀道的人在世上施行仁德,不想着自己怎么样从弱小变得强大。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天底下的老百姓能够摆脱痛苦得到安乐。虽然没有权利,没有地位,没有金钱,但是万民敬仰,如同照亮浊世的明灯,历经几千几万年人们都不能够忘记。耶稣年纪轻轻三十多岁就被钉上十字架,一生都在很小的范围里言传身教。生命如此短暂,没有军队,没有权利,没有像样的安定的住所,没有金钱,但是如今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听到他传播的福音。周文王只是替天行道,在边陲小国广施仁义,使得天下的诸侯国万民归心。虽然说欲望小,也没有很强力的武力去征服别人,但是却得到了天下。虽然得到了天下,但是却能够容得下尧舜禹甚至商汤的后代,继续进行分封,不据为己有。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发现,不择手段地争夺,反而会失去。相反的,欲想取之,必先与之,付出越多反而得到的越多。佛陀教导人们布施,布施财务、布施佛法等,去除人们的贪欲,培养人们的善心,正所谓付出越多,福慧资粮增加的越多。如果君主专务于大,岂能成其大呢?言外之教,也是非常的深切。
然而小或者大只是因物体的名相而说的,本无大无小。很多小的积累起来就变成大了。大的如果不断地削弱和分散就变成小了。如果没有对比,就无所谓大小。绿豆相对树叶来说,树叶大而绿豆小。树叶相对泰山来说,泰山大而树叶小。不能单单说树叶大或者树叶小,必然有对比才有大小。没有大就没有小。滇国大还是夜郎国大呢?大汉大还是滇国大呢?如果对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可能夜郎国还是大国。人贵在自知之明,就不会把大的看成小的,把小的看成大的了,更不会自大了。
第三十七章 无名之朴
1.【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2.【注解】
前面的章节有说到大道朴且小。这里也呼应了有无名之朴。前面的章节有说到万物将自然宾服于大道。这里提到侯王如果能够守道,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正。本章为道经的最后一章,与第一章遥相呼应,名可名,非常名,以至于无名之朴。
此章教导君王治国安民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修身养性。
教导君王拯救时弊,如何挽救日益衰微的大道。君王如果能够守道,减少自己的欲望,天下将清净自化。为政管理天下,施行仁政,就如同一瓶含有沙子的水。如果不搅拌水就会逐渐的清澈,不会浑浊。如果不频繁的出台政令扰民,施行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安定。在上位的人清正廉洁,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就不会贪污腐败。没有贪污腐败,老百姓的税负和劳役就轻,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安民,文治武功,互为阴阳,不可偏废。开明的君主,农忙间隙,也要讲武,常备不怠,否则遇见外族入侵,无法抵御外敌。内部叛乱,无法安定国家。更重要的是,对国内外蠢蠢欲动的敌人有一种威慑的作用,使得小人佞臣,不敢轻举妄动。徐偃王放弃武力,标榜仁义道德,逃脱不了败亡的命运。
怀道的君主推行无为而治。需要考虑在江河湖海休渔期,暂停捕捞,能够让鱼儿休养生息,进行繁殖。考虑在山林动物的繁殖期,暂停捕猎,能够让动物顺利进行繁殖。考虑在老百姓遇到天灾人祸时减少灾害地区的赋税,让老百姓自力更生恢复生产。世风日下,大道逐渐的衰微,有道明君希望能够把以大道治世的天机流传于世。不一定很多人能够看懂,可以留给后世明君和贤臣。即使当时没有人看懂或者没有什么用处都没有关系,可以流传后世。就像刘伯温在将近天命之年,归养青田,著有《郁离子》一书,想留给后世明君的,以期待大同之治。易经为载道的书,为怀道的人留待后人的书,镇之以无名之朴,为无字天书。怀道的后人自当继承先人的衣钵。在夏朝,怀道的人著有夏易名叫连山。也可以叫做连山易。艮卦在八卦中代表山。夏易守艮。艮是止的意思。止而又止。兵甲、智巧和有为的治世方法为天下利器,不能轻示于人,因此要止住智巧,止住兵甲,用无为的治世方法,天下将自正,百姓将自化。商朝的易名叫归藏。是藏起来不用的意思,跟止住不用的意思有些类似。国之利器藏起来不用,不轻易示人,不锋芒毕露。商汤和伊尹都是怀道的人。周易不再另外起别的名字了,就叫周易。是周而复始返本还源的意思。周文王和姜太公都是怀道的人。统起三易来看,是由止而藏,由藏而返于本,返回本心的意思。
如今天象可能有所变化,二十一世纪宇宙中最大的奥秘即是水瓶时代的呈现,水瓶座蕴涵光与爱的力量,代表神秘的宇宙在现实世界中的呈现。水瓶的性质又称为金色时代或发光时代。这个时代将人类从机械的知识和机器中解放出来,给予人类大爱、人性和自由。所谓水瓶时代的探讨大约起源于1960年,一群西方的知识分子,对于过去过于重视科技与物质,而忽略心灵与环保的一种反对。他们对东方的宗教系统感兴趣,并与其西方的知识系统作一个整合。这个新时代运动的内涵,从佛、道、哲学和心理学等,到中医和星象等等种种探讨人类身、心和灵的学说一串连贯起来,其影响所及,从食衣住行育乐无所不包,并且演化成各种形而上的学术运动。几乎称得上是全球性的探讨,也可说是从科学、玄学、哲学和宗教的融合观点,重新来检视生命现象。会影响地球上的人们,可能有希望促使人类的集体觉醒。实现古圣先贤所共同追求的天下大同的夙愿,有缘人可以推演当今的易,以待后人。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为亘古不变的,可以称之为常。圣人老子教导君主以古始之道御世。大道以无为为常,大道无为、无形无名无相。世人一提到大道就知道是无为,可是不要被无为本身给束缚住了。大道无名无相,可是不要被这种说法给束缚住了。虽然大道看似无为,看似无用,但是却有大用。特别大的葫芦,劈开来当水瓢,舀不了水,支撑力不够,但是却可以捆绑在一起,放在江河湖海里当船用。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如果侯王能够守大道,万物将自然宾服。如果侯王能够广施仁德,百姓自然就感化了。如果君主能够守道,天下将自正。神仙之术有百数之多,其关键之处在抱一守中,在于入于静定。治国之术有百数之多,其关键之处在清静自化。如果心念纯净,入于静定,身体就会转化,业障就会消弭。佛家说戒定慧,如果持戒就能够产生定,心念就会逐渐安静。入定能够消除业障,产生智慧。入定身体也会发生转化,经络自然畅通,六根自然就转化了,不会追随物欲。
(2)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侯王守大道,万物将自化。侯王不会为物欲所动。外在的物欲时刻都在引诱着侯王,可是怀道的君主已经能够做到不为所动了。世人受到怀道的君主的感化,淡化了物欲了,可是还是容易受到诱惑。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智巧出,追求名利,贪腐之风盛行,除了建立典章制度以外,君王应当镇抚以道德,典章制度与道德互为阴阳,不可偏废。社会风气自然转化,人心自然向道。末法时期,世间物欲横流,人们离家越来越远,以至于有些人在恍惚的梦中偶尔能够闪现出家的影子,绝大多数人不知家在何方,认脚下的土地为家,认恶为人的本性。然而何处为家呢?世间原本有家乡吗?人们只认世代劳作生活的地方为故乡,然而往上追溯若干年,人们的祖先可能由很遥远的地方迁徙而来。何处是故乡呢?人们都像浮萍一样漂浮不定,本来无故乡。真正的故乡,在自己身上,归依自身,返回真故乡。世间本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世间本没有路,只有走上心路,返回故乡的路才是真路。上古时期百姓无欲无求,久了以后人们对大道信心逐渐衰微。必使得物欲心造作。人们一代一代的造业,并流传给下一代。为了生计而奔波受苦,自然对财物产生贪爱。因为财物能够给人们生活的保障。当世人的物欲不断膨胀的时候,有道明君善救时弊,必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而后物欲的源头可被堵塞。镇住如石压草,并不是让草不生。世尊在菩提树下证悟大道,施设种种方便,深入浅出的宣说不可思议的真常之道,为的就是用无名之朴镇世人的流弊。
(3)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无名之朴,连追求大道的欲望也要去掉。如果追求大道是为了名利,就要去掉。如果追求大道是为了求解脱,为了渡众生脱离苦海,这样的发心才是发菩提心。无名之朴,虽然能够减少欲望,堵塞欲望之源,如果对此产生执着而不化,又将成为新的弊病。如果对无为产生了执着,对虚无产生了执着,这又是一层执着来着。譬如以药治病,病去而药不忘,那么执药成病。因此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连这一层的执着都要去掉。
佛陀的教化直指人心,然而指月之指非明月。人们往往盯住手指不放,以为手指就是代表着月亮。禅宗有个譬喻,佛法如同渡河的船,如果已经过了河,何必还背着船走呢?佛陀教化众生,留下佛经流布世间,佛法佛经本是济世良方,苦口良药,然而有许多人却为佛法所困,反而执药成病。非是佛迷众生,而是众生迷佛。有一些人一味想着成佛作祖、追求大道,连这样的欲望也要放下来。世间书籍、知识本来对治人们的愚痴,给人们以智慧,但是有许多人却为书本所困,尽信书不如无书。圣人老子在最后一章中提醒世人也不要受此部经典的束缚。
(4)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不以无名之朴为欲,也不以静为欲,天下将自正。修行人想入于静定,可是无论如何都不知道如何安心,非常的烦恼。如果能够顺其自然,专心一志的念佛,慢慢的就入于静定了。作为君主如果有很强的社会大治的欲望,如果百姓不听话,就制定严厉的刑罚来处理,可能就越难安定了。如果能够守大道,无为而治,减少物欲,慢慢就会安定下来了。以静而制群动,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天下将自正。自正是所谓不待正而自正。万物自然宾服于大道。百姓自然臣服于有道的君主。以无名之朴,镇压它而已。然而镇压它并不是很好的办法,比如用石头压着草,草总会冒出来。如果要拼命压住妄想念头,还是压不住的,不断地冒出来。世人的心性也是如此,如果用有为的方法压制,压制自身的欲望,不是很好的方法。
对于想追求朴的心,也是欲机未绝,追求的心未能完全放下也不可。许多人参禅打坐,妄想纷飞,越想让自己的妄想止息下来,越压制越冒出来,无法安静。心性如此,只需要顺其自然,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妄想杂念,任其花开花落,自生自灭。以静制它,心将自正自定。虽然无名之朴,可用而不可执,更何况有名有相的世间万物呢。不以无名之朴为执着,不管是佛教、基督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考究其创立的渊源,被尊为创始人的圣人并不想创立什么宗教,徒增世人的执着,他们只是慈悲之心爱世人,劝诫世人去恶向善,启迪世人的智慧。世人反而以这种无名之朴为束缚,因为门派之见而闹不和,甚至兵戎相见,这是有违圣人的教化的。这些圣教都是教导世人有大爱之心,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都互相亲如一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不管是哪门哪派,修行都离不开静心,都离不开清心寡欲。
当我们开启自我的心门时,透过此门,我们可以发现真我,同时也找到真理的临在。心门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打开,当我们有规律性地,走进自己的内室,在宁静中通过心门,我们才能发现自我,寻到真理的临在,寻到生命的根。否则,我们只能在人生的表层如浮萍般随波漂流,无论外在俗务如何繁忙,都不足以阻止那份内在的空虚与无聊。只有通过宁静,才能够打开心门,找回每个人本有的本心。佛教和道教都有教人入定的方法。不管是哪门哪派,都有殊途同归之处,就是如何使得心念安静入定。
道德经上篇终
道德经下篇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