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四十四章 知足知止
详细内容

第四十四章 知足知止

时间:2020-02-07     人气:1054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此章承接前几章的意思教导世人修身处世要符合大道,符合大道往往看似与常理相反,往往看似与常人相反。......

第四十四章 知足知止

1.【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注解】

此章承接前几章的意思教导世人修身处世要符合大道,符合大道往往看似与常理相反,往往看似与常人相反。世人没有不重视名声名望的,没有不重视自己身体的感官享受的,没有不重视金钱财物的。世人对名利的追求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对于权力地位也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世人往往通过追求这些想得到世人的认可,想在世间建立不朽的功业,但是往往却没有经历多久就失败了。圣人老子在这里提问让世人反思,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名和身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可能没有多少人会犹豫的,身体重要的。如果没有身体就没有名声和名字了。名声和名字都只是虚无的。可是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志士仁人杀身成仁,不惜性命而取名声了。当然有许多人并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内心的大爱和道义。身体重要还是利益重要呢?这可能许多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身体重要了,如果没有了身体,利益也没有什么用的。可是世人在具体做的时候可能完全忘记了,可能为了利益而失去了宝贵的性命。


怀道的人深知其中的奥妙,这样不知足,不知止是不符合大道的。天下最柔弱的可以说是大道了,大道本身具足一切,可以生天地万物。修道的人需要处于静定,需要处于止的境界去领悟大道。自性之中本自具足,具足一切。佛家的地藏王菩萨,这里的地是心地。在心地、自性之中,藏有一切世人想追求的东西。只要世人好好种好心地,这块福田,就像一个宝藏似地,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求发财就能够发财,求智慧就能够有智慧。


这里教导君王要知止足,否则不符合天道就不会长久。尧在让位给舜的时候说:“舜呀,天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要真诚的秉持天道,不要违背天命。如果让天下人都陷入困苦贫穷,天赐的禄位就会永远终结了。”舜让位给禹的时候,也是用这番话来进行告诫的。作为天子就是要秉承天命,不能够让世人都陷入到困苦贫穷的生活中,要给世人安定的生活。如果德不配位,就不能够长久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才能长久。没有无故就能得的。得有什么值得喜的呢,失又有什么值得犯忧愁的呢?君子坦然自得其乐,很容易看清得失。小人常戚戚,忧苦烦恼,患得患失。不知得不是向外求得来的。如果真要求,应该向内求,修行完善自己。失不是患,不是害怕就能够避免得了的。只有超出得失以外,只要尽了作为人的天职,自然就能够先失而后得。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不求得而自得,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南非国父曼德拉很知道止足。他经历了27年的铁窗生涯,被释放后被选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在位的时候,支持率居高不下,后来曼德拉也拒绝连任总统。他说过,“没有人生来就因为皮肤颜色、出生地或宗教信仰去恨另一个人。恨需要学习,既然人们能够学会恨,那么同样可以教会他们爱。爱比恨更容易走进人类的内心。”恨只是人心被嗔恨的毒素污染了而已,并不是人们的本心,人们同样也能学会爱。他对教育给予很高的评价:教育是可以用来改变世界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的教育都是偏向教授技能,而缺少了德行的教育。德行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名与身孰亲。圣人老子反问世人,让世人反思自己。名声和身体到底哪个更亲近一些呢,哪个更重要一些呢?有许多人为了名声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世人只知道贪求名声地位。殊不知名为身外的虚声而已。与身进行比较,身亲而名疏。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忠孝仁义之名,为了流芳百世而白白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当然,如果为了正义,为了道义而战,不惜牺牲生命是很有意义的。“名”字上面一个夕,下面一个口,名声只是在人们的口头上而已。人们这么在乎自己在别人口头上的评价、传诵,那么在乎自己在史书上的记载。因此老子启迪人们反思两者孰亲。世人追求建立功名,但是功成名遂很少有人能够全身而退,反而招致了祸害。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功成、名遂、身退。华盛顿在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后,威望极高。但是当时美国不设总统,他就功成名遂,全身而退,交出权力,告老还乡。在五年后,美国决定设立总统,才请回了华盛顿。他第一次当总统的时候,离开庄园去纽约赴任,竟然发出“犹如罪犯走向刑场”的感慨。他深知虽然总统的位置荣耀高贵,但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华盛顿无疑是个有智慧的人,因为他明白历史上许多帝王希望自己的王朝永远传承下去,但是往往王朝的寿命并不长。而华盛顿本身不缺钱,功成名就,安享天年。


身与货、孰多。世人只知道贪求财利。殊不知利为身上多余的物件而已。与身体比较,财利显得无足轻重。老子启迪人们反思身与利孰多。很多时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为了追求财物,往往白白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也有许多人积累的财物多,反而招致祸害。


得与亡、孰病。圣人老子反问世人贪得与亡身,哪个更痛苦呢?大道是反过来的,得到就是失去,失去可能就意味着得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去了马,可能就会得到其它的了。世人不能察觉到其中的奥妙,每每深陷于名利之间,不能自拔。与其贪得而身亡,不如身存而远离祸害。小人以身追求利而把自己陷于死地,士大夫为了节义名声不惜失去性命。大丈夫为了给家人好的生活,不惜失去性命。争权夺利的人想得到天下而不惜性命,虽然这些都有种种的不同,但是究其根源,都是出于个人的私心,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甚爱必大费。凡爱特别深的,其耗费就必大。如果对于物欲深爱执着,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的。殊不知求名必然耗费精神,费心费力,损了身体,伤了自性。求利以身发财,也是这样。如果正常的渠道得不到,还会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如同用舌头舔吃刀锋上的蜂蜜。世人终日奔波劳碌,无非求名求利。世人得名利就欢喜,失掉名利就忧苦。名利都为身外之物。为了求名利而伤害了自身。到底哪个更重要呢?不必多说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了。古代有个故事,假如有人用宝珠来弹打千仞那么高的雀,雀没有打到反而把宝珠给丢掉了。世人可能都笑这个人傻,不知道轻重,可是我们是不是都不厌其烦的去犯这样的错误呢。这就是为什么爱之甚,而不知所费者大。世人颠倒不知道哪个更重要,符合天道就要和人情相反,因为反者,道之动。每个人珍贵的自性,这是无上的菩提。人们放着自身的摩尼宝珠不顾,追求一些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的东西。宝珠可以用来比喻自性。雀可以用来比喻名利。它们之间哪个更加珍贵,是一望便知道的。


多藏必厚亡。如果收藏的越多,其危害也就越大。不义之财藏得越多,招致祸害的危险就越大。得利多,往往多危险。出了名,往往遭人羡慕妒忌恨,被人诋毁伤害。商纣王敛天下之财,整整花了七年时间才建成鹿台,工程之大不言而喻。商纣王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以纵鹿台之欲,天下叛离而台已空。商纣王不知道,百姓与君主本来一体,如同取手足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手足没有了自己如何能够生存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如果很执着于名利,就会失去许多,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自性。自性如同人身上最珍贵的宝珠,可是世人不知道珍惜。如果藏名利越多,可能危险就越多。这些都是因为不知止足的过错。知道止足就能够长久了。老子这一番劝世的话语,可谓破千古的重昏。可是世人如同飞蛾扑火,见到名利纷纷舍身取利。世人如果再不能从中深刻体会到其中的要害,真是太可惜了。这里老子以身作则,也是为什么老子放着周朝的官好好的不当,功成名遂身退,也不想留下什么给后人。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