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自知天下
第四十七章 自知天下
1.【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2.【注解】
此章继续阐述知足之足,其实自性之中自然能够知天下,自性之中自然见天道。既然足不出户就能够知道天下,既然不用打开窗户,就能够见到天道。就没有必要有为多欲了,如果欲望多了反而看不到大道了。如果走得太远了,可能就知道的越少了。小道上可能有一些别致的美景,可以远远观望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在小道上走得太远了,可能就会陷入泥泞了。圣人坐地而知道天下事。星空中的星星如果取追寻可能很难追寻得到,只需要坐地待天时,就会出现在头顶的星空中。
诸葛武侯足不出户而知三分天下。诸葛亮为怀道的高人,自性之中有大智慧,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事了。怀道的人如果没有遇见贤君,宁愿老死也不会出来做官的。不如隐居山林,修身养性,等待时机。世人都认为孔夫子运气不好,没有能够获得好的前途,而苏秦张仪却得到了好的机会。殊不知,有大智慧的贤才,其志向不同,在于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怎么能够为了名利而不顾天下道义呢?这是作为大丈夫的一种耻辱。水镜先生是诸葛亮的老师,为隐居的高人。水镜先生平时从不讨论别人,如有人向他求问,他也不品评高下,总是说好、好、好。怀道的人谨小慎微知晓其中的厉害,也难怪老子会告诫孔子切勿在背后议人是非。水镜先生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概说好,并不是别人问你的本意呀。今日的好好先生典故便从此出。其实,水镜先生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刘备问天下大事,他在推荐诸葛亮、庞统时却态度坚决。
足不出户,就知天下。这是因为识得天机,见得天道。天下的聚散气数有一定的渊源,然而似乎世人看不见什么踪迹,这可谓是天机了。怀道的人识得天机,就能够懂得社稷的兴衰了。黄帝识得天机而能够顺承天命而登云天。商汤和周武王得见天机而称王天下。春秋五霸虽不见天机,然而时局对他们有利而称霸天下。找到符合天道的真命天子要难的多,每个世代都有见道的贤臣。此道不可轻用,姜太公到了九十岁都没有遇见明主,并不是他到了九十岁才见天机,而是在审查是否遇见明主。正是由于黄帝、汤武上承天命,才能够有那样的成就,这些并不是出外游学有多远,而是自性中本有的智慧启发出来了。但是天道不能够轻易使用,要遇到贤明的君主才能推行于天下。
如果见道了就能足不出户而治天下事了。然而如何见道呢?世人寻道,不用外求。人们知道很有名的一句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作者和前面两句。作者是南宋的夏元鼎,他很喜欢阴符经。这首诗的前面两句是:崆峒访道屈尊乎,万卷丹书看转愚。看完万卷丹经之后,自嘲说转愚,这是大智慧,并不是愚。唐末真人谭子曾写道: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辛弃疾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诗词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前面两首为载道之言。有句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神仙指路。
世人往往认为走的越远可能知道的就越多,正所谓见多识广了。这里圣人老子却说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了。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朱熹的理学教世人格物致知,把万事万物一件一件的搞清楚了,就能够见道了。也就是说,如果要见道,就需要博闻广记,要一本一本的埋头书本中苦读。王阳明年轻时受其影响,打算格物致知,首先选的目标是格竹子。王阳明和他的学友,七天七夜面对竹子冥思苦想,最终两人都病倒了。直至王阳明到贵州静思,才顿悟并非格物而致知,而是自己把方向给搞反了,而是反求诸己格心。在古希腊的神庙上写着的第一句神谕,就是认识你自己。难道我们果真不认识我们自己吗?难道我们不能受庄周梦蝶,佛陀梦中说梦譬喻的启示吗?茶陵郁禅师有一首开悟的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开悟的悟字,左边是心,右边是吾,也就是明白我的心,明心见性。我们每个人有一颗真心,像明珠一样明亮,上面覆盖着层层的冰雪。我们肉眼看不到明珠在哪里。假使有个高人能够看到明珠微弱的光芒,指示我们明珠的方向。我们不停的清扫和擦拭,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微弱的光芒。看到这一丝的微弱的真理之光,就代表着明心见性了。有缘看到的心性的光芒,如同惊鸿一瞥,终身难忘了。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了,只要朝着那个方向不停的努力,就能够取到明珠,到达我们心中的彼岸。高僧大德为了启发我们认识自己的心性,喜欢用生锈的铜镜,摩尼宝珠等来譬喻我们每个人本有的妙明真心。我们人人本有具足一颗明珠,为什么含藏不现?因为生活中的爱执尘埃蒙蔽了它的清明,透过生命烈火的淬炼,去除层层的覆盖,才能够尘埃尽净,重现自性的智慧之光。
牛津大学的书签上写着句名言:“Why study? The more I study, 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forget; the more I forget, the less I know.”这个学校诞生了诗人雪莱,这句名言不知道是何人所写。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但是学习了很多知识就有真正的智慧吗?剑桥大学的学生送给母校一个特别的礼物,现在悬挂在剑桥大学展示。那是一个很大的闹钟,上面有一只巨大的蚂蚱,蚂蚱没跳一次,就用爪子拨动,代表着时间过去一秒钟。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岁月的流逝也是非常的无情的。我们无需到老才明白人生的苦,人身的难得,佛法难值。
(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不出户、知天下。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事了。每个人本性自足。天下虽然大,可足不出户而知。孔子曾经对子贡说,你以为我是多方面学习并且把内容都记下来的人吗?子贡回答说: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一,几近于道,孔子明心性,做学问可以一以贯之。如果见道了,就能够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大事了。
不窥牖、见天道。不用从窗户里瞅,就看见天道了。不必要往外看,如果看了可能还会受到误导了。如果从井中看天空,可能会觉得天空是方的。我们通常看到彩虹只是看到一个弧形,然而如果从高空看彩虹是圆满的。我们的古人看月亮时盈时缺,不知有多少的感慨,留下了许多的诗词。然而许多古人都被蒙蔽了,月亮从来都没有缺过,都是一整个圆球。心性被物欲遮蔽是真正的盲了,看不见并不代表着盲。天道虽然隐微难见,禅径幽幽,荒草覆盖,但也可以不窥牖而见道。怀道的人私欲净尽,没有一丝一毫的障蔽。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大道是不断地衍生出万事万物的。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沿着小道越走越远,按理说沿途的风景看到就越多,怎么会知道的越少呢?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了。这里圣人老子劝诫世人,所说的都是真的,并不是假话。假使尘世的众生,沉迷物欲,向外驰求。可能就会利令智昏,离自己的自性越来越远了。物欲遮蔽了自性,知道的就少了。人们离家越来越远,情尘日厚,尘厚而心越来越暗。苏秦一开始周游列国,散尽家财,不如在家闭门研读《阴符经》而有所得。苏秦不顾家人反对,变卖所有家产,遨游列国。然而数年之后,散尽家财,只得回家,一家老小都怪他。绝望之余,想起师父鬼谷子临别赠言说,如果游说不如意,只需要把阴符一书熟读,就会有所进益了。于是他闭关研读,头悬梁,锥刺股,如此一年,在阴符中有悟。又出游列国,成功于燕、赵。随之又将六国合纵,共同抗秦,建立不朽功绩。不管是通过《阴符经》,抑或是参话头,公案等方式顿悟发明本心就能够一通百通,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
(2)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前面说了圣人能够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走的越远知道的就越少。这里说圣人不行走就能够知道了。并不是走的越远,就知道的越多。并不是研究外物研究越清楚,就越能见道。西方的哲学倾向于分析研究现象界。西方人笃信基督教,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人们想了解上帝的精神,只要把上帝的杰作。世间万事万物研究清楚就能够知道上帝的意志了。直接读圣经研究神学,亲近上帝和研究上帝的作品都是一样的,都是追求真理。西方人这种分析研究的精神有点类似朱熹的格物致知。南宋时期,在鹅湖寺举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哲学辩论会,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首开书院会讲的先河。双方辩论的焦点是如何教人。当论及如何教人的时候,朱熹的意思是使得学生博览群书之后而获得真知。然而陆九渊则完全相反,声称先最紧要的是发明人的本心,然后再让学生博览群书。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穷尽事物之理。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心明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掉遮蔽自性的尘垢,也就什么都知道了。陆九渊反对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不欢而散,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三天,陆九渊一方略占上风。陆九渊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和禅宗一脉相承。人们只要发明本心,明心见性,即可一通百通,一经通一切经通。圣人已经见道,感而遂通天下。
不见而名。名和明古时通用,老子用作明而非名。不必亲眼见到万事万物,也能够明了世间出世间的道理。怀道的人由小知大,一叶知秋,察内知外。怀道的人不上天,不入渊,而能知天地,正是他们以心读的缘故。无字天书,圣人用心读才能够读懂。
不为而成。不需要做什么就能够成就了。有时可能做得多了反而没有成就了。一杯浑浊的水,如果什么都不做,只需要放在那里,慢慢就会变的清澈了。如果一直都拿一支筷子搅动,反而就还是浑浊了。自性之中具足一切,可以不言而化,可以不为而成。苍穹是很高的,星辰是很遥远的,如果要追求它们,无论如何也很难触碰得到的。无论接多长的梯子都很难够得着。然而只需要坐在那里等,日月星辰不断地变化,时机到了就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了。明了心性自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观人情。知道即知万物的本源。一切万物不求知而自知。不然如果要从枝叶上求,就是研究上万万年,费上无量的精神,毕生的精力,也研究不出所以然来。探求万物的本源,只须发明本心,发挥慧根即可。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1.【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2.【注解】
此章承前面几章的意思,阐述不知止足的危害。前面讲争强好胜,作强梁欺压百姓不会长久。如果争强好胜就会兵戎相见了。世人本性具足一切,还有什么需要向外求的呢?不求的自给自足,才能常足。老子劝诫世人说清净无为之益,多欲有为之害,人君当以知足自守。
天下有道的时候,天子上承天命,下抚黎民。天人是感应的,人间民怨少,朝廷的气数就长,天气也就顺了。马儿只能是作为交通工具了,马放南山了,不再作为征战的工具了。在天下失道的时候,天下纷争,人们纷纷把马训练成战马,用于战争。然而归根结底战争的根源还是是否合乎天道人心,君主是否贤明清心寡欲,是否知道止足。
世人只知道为了利益而争斗,然而不知道这些争斗的危害。有个关于吴王阖闾的故事。吴王阖闾想要征讨楚国,他的侍从官为了劝谏,讲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蝉在一边鸣叫,一边喝着树上的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蝉身后,它缩着身子紧紧贴树枝,弯起前肢想要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身旁也想要吃它,黄雀正想要伸长嘴巴去叼螳螂,却没有料到树下有个人拿着弹弓要射杀它。”吴王阖闾受到启发就放弃了讨伐楚国的计划。周初中土有八百多个诸侯国,东周时候各国互相竞争,劣弱的被优强的吞灭了,就渐渐的剩下了数十国,又渐渐的只剩下了七国,末后只留下了强秦一国。冤冤相报何时了,秦国统一的过程中杀戮过多,气数也不会长久的。被吞灭的各国不肯甘心,又共起将秦家灭了。后来又有汉高祖与民约法三章,除了一切苛法,才熄灭了天下的战争。不然要竞争不休,我中土不早没人了吗?
不光是人在争斗,动物界也在不停争斗和互相吞噬。佛陀小时候跟父亲净饭王到郊外参加春祭典礼。在田边小悉达多太子看到农夫在犁田,泥土被翻起时,悉达多留意到一些虫和小生物也同时被割到。当小虫在土里蜷曲着的时候,鸟儿立刻就从空中飞下来用尖尖的嘴巴把它衔走。跟着,悉达多又看到一只巨鸟滑翔而下,迅速地把小鸟控制在它的利爪下。小悉达多太子问母亲:“母亲,念诵佛罗门经典也帮不了小虫和鸟儿啊。”动物界和人类之间的吞噬、互相残杀由来已久。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少人误解了它的意思。达尔文如今还在大英博物馆中凝视着这个世界。他虽然没有来过中土,但是却始终对这个遥远的国度礼遇有加。现在世人一提起达尔文物竞天择就会想到弱肉强食。然而这个是达尔文的本意吗?这未免是太冷血太残酷了点吧。物竞天择这里也是说万物之间会有个竞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上天来选择。上天根据什么来选择呢?根据是否合乎天道。世人作恶事就会有报应,天可能就会收了去。如果做善事就会多子多福,长命百岁。如果两个家族放在两百年的跨度里来进行对比,做善事的家族会可能会人丁兴旺,自然就是上天的选择了。做善事也涉及到要帮助弱者。如果曲解了物竞天择,崇尚弱肉强食,并为发动战争,引发争斗找到合理的说辞。
我们处在娑婆世界,有机会通过修行摆脱历劫以来的无明。不管是小虫、鸟儿、巨鸟、蝉、螳螂、黄雀还是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不管什么肤色什么种族,不管什么宗教信仰,不管男女老幼,都是和谐的一家人,这是几千年来高僧大德、志士仁人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现在我们对猪进行无休止的杀戮,但是人类可曾想过,我们现在也在进化中,猪也在不断地进化当中。经历了几百万年之后,可能猪的智商就会进化成现在人差不多了,那么猪人们回想起它们的苦难的岁月就会痛苦万分的,潜意识中永远都无法磨灭。我们人类也有痛苦之身,由远古海洋里面的一条鱼不断地进化而来,其中充满了变数和生死考验。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大道行于天下的时候,天下太平无事,兵甲和战马不用。战马只是用来粪田而已。上古的时候有道的君主,清净无欲无为,很少骚扰百姓。千里马虽然能够走到千里之外,但是如果不是有人骑着它,它也不会自己跑到千里之外。如果没有世人的欲望驱使,战马只是农用而已。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失去大道的时候,世道混乱,战马就会在郊外兴起了。君主就会挑选能征善战的士兵,挑选善于奔跑打仗的战马,打造坚硬锋利的兵器了。天下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兵甲不用却走马治农田。可是到了老子的年代,世衰道微,缺少了贤明的君主,诸侯暴乱。可以想象当时几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谁都不服谁,大家都想争强好胜,兼并对方的城池,掠夺对方的财物。这样战争和杀戮不断。周武王灭商后,以礼治国,打开矩桥粮仓、解露台安抚百姓,天下太平。武王也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收枪入库,华山脚下放马,果木林里放牛了。
(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罪莫大于可欲。天下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追求物欲了。如果君主追求物欲,被物欲遮蔽了,就会背道而驰了。如果君主减少物欲,不会被物欲遮蔽,大道就会行于天下了。究其根源,天下有没有兵戈战事,还是在于人的欲望。戎马生于郊外,以致战祸连连,民不聊生。这没有别的什么原因,都是贪欲造成的,这也是不知足,不知止的过错。
祸莫大于不知足。天下最大的灾祸,莫不过于不知足了。如果世人在物欲前面不知道止步,不知道满足,就会危险了。小路上可能会有一些很好的风景,不妨看一看,但是如果在小路上走的远了,可能就会陷于泥泞和危险了。名利可能还真是好东西,可以远远看看就够了。利益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就够了,如果在追求名利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是不择手段的话,就会陷入泥泞和危险了。正所谓欲壑难平,人们只能是像夸父追日一样,渴死在路上。
咎莫大于欲得。天底下最大的过错,莫过于想得到名利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自舍就能够自益。如果自益就会自舍,也就会失去了。如果想得到王位就更是危险了。王位代表着天子之位,这是上天的旨意,不是武力可以取胜的。世人尔虞我诈,杀生伤害自性,败乱人伦。以至君臣父子,都失其本分,这些都是追求物欲的罪过。为了争夺帝王的位子,父子兄弟反目,互相仇杀。齐桓公有三位夫人,但都没有儿子。桓公好色,有很多宠幸的妾,其中地位等同于夫人的就有六个。易牙受到桓公的宠幸,答应立无诡为太子。管仲死后,五位公子都要求立为太子。桓公死后,五公子各自结党要求立为太子,互相攻战,以致宫中无人,也没有人敢去把桓公装尸入棺。桓公尸体丢在床上六十七天,尸体爬满虫以致爬到门外。直到无诡即位,才装棺并向各国报丧。齐国的公子互相争斗,兄弟互相残杀,大家都两败俱伤,祸国殃民。败国亡家,覆宗灭族之祸,都是不知道止足的缘故了。有句俗话说得好,知足常乐。由于不知足,凡见他人所拥有的东西,而必欲得到它。然而欲得到名利的心,是众罪大祸的根本。
(3)故知足之足、常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因此只有知晓自性自足的人才能常足。只有具备一颗自足的心的怀道的人才能常足。欲得的原因是心不知足。如果不知足的在于心,何日能够知足呢?正所谓欲壑难平,如何能够填充无止境的欲望呢。世人贪得无厌,不知道停止,没有止步的时候了。然而自性之中具足一切,不需要增加一分,也不需要减少一分。天子召圆通讷禅师入京,但禅师称病不起。禅师知足知止。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如果有了大的名声可能就意味着危险了。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可能一点都不假。树木长大了,就会面临被人砍伐的危险。如果树木还小的时候,长歪了一点,人们还会帮忙扶持一把。禅师生平知足,不为名利所累。如果内心不知足,何日能够满足得了呢?武则天曾经召见慧能大师,但慧能大师也是避而不见,在南华禅寺终老。禅师们大都淡泊无欲无求,生活简朴,不攀名附贵,与居士达官相交只为道业。如果能够做到没有物欲的心,就能够做到常足。自性之中能够自足,这是真根。自性之中本自清净。自性之总本自具足一切。世人往往骑驴找驴,怀里揣着无上的珍宝却到处向外求,而不知止足。世人往往笑话买椟还珠的人,可是不曾想自己可能正是这样的人呢?我们不知道自己身上本来就有无比珍贵的宝珠,只是追求装宝珠的外壳而已。岂不知装宝珠的外壳只是一副臭皮囊而已。
第四十九章 圣人孩之
1.【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2.【注解】
前一章圣人老子教导君主无事以取天下。如果有为就有事了,有事了就不足以取得天下。即使取得了天下,也难以安天下。这一章说的是圣人之在天下,并不是取天下,只是在天下。对于善人而言,圣人也善待他。对于不善的人而言,圣人也不会放弃他。对于信道的人,圣人会使得他们更加坚定的升起信心。对于不信道的人,圣人也会随缘使得他们升起信心。对于诚信的人,圣人会信任他。对于不诚信的人,圣人也会信任他。正如前面说的,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世间万物没有一物是可以随便遗弃的。圣人把百姓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小孩子不懂事不要紧,可以慢慢的教他。圣明的君主以德信治理天下。孔子发出感慨,当今世界知德的人太少了。那时正值佛世,孔子还发出那样的感慨。如今末法时期,更是少之又少了。
圣人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已经大彻大悟了,就能够知道百姓的心是如何的了。身体病了容易医治,可是心病了可就是最难以医治的了。圣人最擅长于治心病。圣人知晓百姓的心病有程度深浅不同。上等根器的人很容易就信道了。中等根器的人半信半疑。下等根器的人会大笑了,可能还会诋毁。圣人回向来看众生种种相,充满怜悯之心,把百姓都当做小孩来看待了。对于下等根器的人,虽然他们不信,但是还是给他们留有机会的。虽然他们可能会诋毁大道,但是还是善待他们的。宋代的张商英刚开始看到大藏经的时候,不削一顾,可是后来就精进修行了。世间的百姓,不论是善人恶人,都具有佛性。即使是恶人只要真心忏悔改过,也要善待他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世人本来都是至善的,并没有善和不善之分。世人的自性不仅仅是相近,而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习气相差比较远罢了。不同根器的人的习气相差很远,但是其本性还是相同的。每个人的本性具足一切,只是后天的习气相差很大。有些习气重一些,有些习气轻一些。有些喜欢钱财多一些,有些喜欢权力多一些。杨朱哭歧路,墨子悲染丝。人心如同干净的蚕丝一样,但是放在染缸里面就会变成五颜六色了。人心有太多的迷惑,很容易误入歧途。神话故事葫芦兄弟的紫葫芦,蛇精把它拿去放在毒上面熏,蒙蔽了紫葫芦的心。但是紫葫芦的自性从未改变过。只是心被蒙蔽了而已。我们每个人的心何尝不是这样呢?
君主取天下需要德信,圣人在天下也需要德信。古人有讲道德仁义礼智信,树根是道德,仁义礼智信是枝叶。圣人在天下用的是大德至信。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合乎大道。百姓注意君主一举一动。齐王喜欢紫色的衣裳,全国的百姓都会效法。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百姓也会效法,女人也以腰细为美。怀道的人爱百姓,爱他们如孩童。怀道的人把百姓当做不懂事迷路的孩子一样。淘气也喜欢,做错事也喜欢,不会放弃。
(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一定不变的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圣人入乡随俗,随顺世人进行教化。圣人内心已经证得颠簸不破的真理了,可以称之为常心。然而圣人并没有只顾着自己解脱,而是入世解救众生。圣人以至诚待百姓,施设种种方便进行教化。众生根性有所不同,所能喜闻乐见的修持法门也有所不同。圣人随顺百姓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化。怀道的人不管是作为一介平民,还是一代贤臣,还是一代明君,都有一颗爱百姓的心。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的世道人心。伊尹辅佐商朝开国君主成汤,他曾经当过酒保。姜太公在朝歌杀牛、在孟津卖过饮料,后来在渭水钓鱼结识周文王。管仲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合伙经商,被鲍叔牙举荐于齐桓公。百里奚曾卖粥为生,后秦穆公以五张羊皮为他赎身,拜为相国。到了百里奚去世的时候,秦国男女流涕,童子都伤心的不唱歌谣了。隐逸的怀道的人须等待天时,以百姓心为心的大道才能推行于天下。时机一到便可造福于民。当初舜在历山的时候,恩德不及州里。太公在朝歌屠牛的时候,利不能恩及妻子。然而后来舜、太公都有大恩于百姓。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善者、吾善之。对于善人,圣人也会善待他。圣人已经恢复了至善的本性。圣人所见的人,在他眼里这些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圣人知道只是世人暂时迷失了自己而已。就其本性来说是没有善和不善的分别的。佛性本不分南北,人人皆有佛性。
不善者、吾亦善之。虽然他人不善,我也以善待他。圣人耶稣在以慈悲的眼光看着罗马士兵,他的眼神里并没有怨恨。这些迷失方向的人呀,如同孩子一样,在做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记得有一位修女,敌人抓住她做活体解剖实验。在临死前,她把脖子上的项链解下来送给了给她动刀的解剖医生。
德善矣。他人将会因为我的以德抱怨所感化,也会化而为善。因此称为德善。曼德拉在监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看守他的几个狱警对他不好。但是在他的就职演讲现场却把他们邀请过来了,还特别的感谢了他们。曼德拉用自己崇高的德行化解了种族之间的隔阂。治国安民,以教化为主,以法制为辅。对于犯法的人,绳之以公法,治之以刑律,也是治其外不能治其内,救一时不能救长久。只有发自内心的教化,这才是根本。
(3)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信者、吾信之。百姓如果已经信道了,圣人就教导他们精进修行。如果百姓半信半疑,圣人就因势利导,使之深信不疑。基督教教导世人,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上帝也代表着大道。如果信大道就能够得救了。世人都在苦海里面沉浮。施洗就是把每个人身上的业障和罪过洗干净,这样就得救了。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奇怪了,怎么基督教都蹦出来了。大道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个。只是圣人教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圣人对待百姓的心都是相同的。
不信者、吾亦信之。如果百姓根本不信大道,圣人行不言之教,感化百姓使之信。耶稣牺牲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展示大爱,唤醒世人,使得世人归于大道。
德信矣。圣人至诚待物,真诚待人,所见人性都是诚的。诚信的人已信他,即使存心不诚信的人也以诚信待他。他人虽然不诚信,因为我相信他。他人将会因为我的德行所感化,也会化而为诚信。因此称为德信。
(4)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圣人行走在天下之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狂恐万分,不是忧己的名利,而是忧天下的百姓。圣人担心天下人我见太深,执着于小我,不能调和。天下人心不古,大道愈流愈下了。世人的真心被尘垢蒙蔽,光芒渐失了。因此为天下的人浑同其心,去了分别相,不要再区分你的我的,从意识的根本上减少了纷争的可能。亚当和夏娃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的。这是人类罪过和痛苦的根源。原本亚当和夏娃是没有分别心的,是不区分善和不善的。圣人要做的就是使得世人回归伊甸园的事情。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在天下,百姓都以其为楷模。百姓对圣人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关注。百姓都喜欢模仿圣人,模仿身居高位的人。例如齐王喜欢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都喜欢穿紫衣。楚王喜欢细腰的女人,全国的男人都喜欢,女人都争相减肥。唐朝皇帝喜欢丰满的女人,全国都以偏胖为美。汉文帝率先垂范,减少自己的物欲,节俭过日子,全国的官员和老百姓也会跟着效法。
圣人皆孩之。前面的章节圣人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吗?这里圣人也首先让自己回归到婴儿的状态。圣人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圣人就像诸葛武侯的老师水镜先生那样,当了好好先生。浑然不见有善恶的痕迹,都以淳厚的德行来待百姓,如懵懂未知的婴孩而已。圣人的心如小孩子,也把是世人当做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小孩子更容易进入天堂,本身孩童没有是非心,非常的天真快乐,这本身不就是在天堂中吗?圣人自己回归本性,如同婴孩,同时也视天下人如小孩。如果把天下人看成小孩一样对待,小孩好固然欢喜,小孩胡闹也是欢喜。养大了慢慢的教育,自然就好了。这样还有什么人我的界限呢?还有什么可纷争的呢?如果以婴孩待天下的人,就没有一人可责其过,也不要求什么回报。父母会责求自己的小孩子回报自己吗?圣人的慈悲的心如此,所以不言而信,无为而化,以德行感化天下,天下就没有不可教的人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