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四十九章 圣人孩之
详细内容

第四十九章 圣人孩之

时间:2020-02-07     人气:1179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第四十九章 圣人孩之

1.【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2.【注解】

前一章圣人老子教导君主无事以取天下。如果有为就有事了,有事了就不足以取得天下。即使取得了天下,也难以安天下。这一章说的是圣人之在天下,并不是取天下,只是在天下。对于善人而言,圣人也善待他。对于不善的人而言,圣人也不会放弃他。对于信道的人,圣人会使得他们更加坚定的升起信心。对于不信道的人,圣人也会随缘使得他们升起信心。对于诚信的人,圣人会信任他。对于不诚信的人,圣人也会信任他。正如前面说的,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世间万物没有一物是可以随便遗弃的。圣人把百姓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小孩子不懂事不要紧,可以慢慢的教他。圣明的君主以德信治理天下。孔子发出感慨,当今世界知德的人太少了。那时正值佛世,孔子还发出那样的感慨。如今末法时期,更是少之又少了。


圣人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已经大彻大悟了,就能够知道百姓的心是如何的了。身体病了容易医治,可是心病了可就是最难以医治的了。圣人最擅长于治心病。圣人知晓百姓的心病有程度深浅不同。上等根器的人很容易就信道了。中等根器的人半信半疑。下等根器的人会大笑了,可能还会诋毁。圣人回向来看众生种种相,充满怜悯之心,把百姓都当做小孩来看待了。对于下等根器的人,虽然他们不信,但是还是给他们留有机会的。虽然他们可能会诋毁大道,但是还是善待他们的。宋代的张商英刚开始看到大藏经的时候,不削一顾,可是后来就精进修行了。世间的百姓,不论是善人恶人,都具有佛性。即使是恶人只要真心忏悔改过,也要善待他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世人本来都是至善的,并没有善和不善之分。世人的自性不仅仅是相近,而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习气相差比较远罢了。不同根器的人的习气相差很远,但是其本性还是相同的。每个人的本性具足一切,只是后天的习气相差很大。有些习气重一些,有些习气轻一些。有些喜欢钱财多一些,有些喜欢权力多一些。杨朱哭歧路,墨子悲染丝。人心如同干净的蚕丝一样,但是放在染缸里面就会变成五颜六色了。人心有太多的迷惑,很容易误入歧途。神话故事葫芦兄弟的紫葫芦,蛇精把它拿去放在毒上面熏,蒙蔽了紫葫芦的心。但是紫葫芦的自性从未改变过。只是心被蒙蔽了而已。我们每个人的心何尝不是这样呢?


君主取天下需要德信,圣人在天下也需要德信。古人有讲道德仁义礼智信,树根是道德,仁义礼智信是枝叶。圣人在天下用的是大德至信。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合乎大道。百姓注意君主一举一动。齐王喜欢紫色的衣裳,全国的百姓都会效法。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百姓也会效法,女人也以腰细为美。怀道的人爱百姓,爱他们如孩童。怀道的人把百姓当做不懂事迷路的孩子一样。淘气也喜欢,做错事也喜欢,不会放弃。


(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一定不变的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圣人入乡随俗,随顺世人进行教化。圣人内心已经证得颠簸不破的真理了,可以称之为常心。然而圣人并没有只顾着自己解脱,而是入世解救众生。圣人以至诚待百姓,施设种种方便进行教化。众生根性有所不同,所能喜闻乐见的修持法门也有所不同。圣人随顺百姓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化。怀道的人不管是作为一介平民,还是一代贤臣,还是一代明君,都有一颗爱百姓的心。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的世道人心。伊尹辅佐商朝开国君主成汤,他曾经当过酒保。姜太公在朝歌杀牛、在孟津卖过饮料,后来在渭水钓鱼结识周文王。管仲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合伙经商,被鲍叔牙举荐于齐桓公。百里奚曾卖粥为生,后秦穆公以五张羊皮为他赎身,拜为相国。到了百里奚去世的时候,秦国男女流涕,童子都伤心的不唱歌谣了。隐逸的怀道的人须等待天时,以百姓心为心的大道才能推行于天下。时机一到便可造福于民。当初舜在历山的时候,恩德不及州里。太公在朝歌屠牛的时候,利不能恩及妻子。然而后来舜、太公都有大恩于百姓。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善者、吾善之。对于善人,圣人也会善待他。圣人已经恢复了至善的本性。圣人所见的人,在他眼里这些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圣人知道只是世人暂时迷失了自己而已。就其本性来说是没有善和不善的分别的。佛性本不分南北,人人皆有佛性。


不善者、吾亦善之。虽然他人不善,我也以善待他。圣人耶稣在以慈悲的眼光看着罗马士兵,他的眼神里并没有怨恨。这些迷失方向的人呀,如同孩子一样,在做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记得有一位修女,敌人抓住她做活体解剖实验。在临死前,她把脖子上的项链解下来送给了给她动刀的解剖医生。


德善矣。他人将会因为我的以德抱怨所感化,也会化而为善。因此称为德善。曼德拉在监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看守他的几个狱警对他不好。但是在他的就职演讲现场却把他们邀请过来了,还特别的感谢了他们。曼德拉用自己崇高的德行化解了种族之间的隔阂。治国安民,以教化为主,以法制为辅。对于犯法的人,绳之以公法,治之以刑律,也是治其外不能治其内,救一时不能救长久。只有发自内心的教化,这才是根本。


(3)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信者、吾信之。百姓如果已经信道了,圣人就教导他们精进修行。如果百姓半信半疑,圣人就因势利导,使之深信不疑。基督教教导世人,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上帝也代表着大道。如果信大道就能够得救了。世人都在苦海里面沉浮。施洗就是把每个人身上的业障和罪过洗干净,这样就得救了。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奇怪了,怎么基督教都蹦出来了。大道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个。只是圣人教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圣人对待百姓的心都是相同的。


不信者、吾亦信之。如果百姓根本不信大道,圣人行不言之教,感化百姓使之信。耶稣牺牲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展示大爱,唤醒世人,使得世人归于大道。


德信矣。圣人至诚待物,真诚待人,所见人性都是诚的。诚信的人已信他,即使存心不诚信的人也以诚信待他。他人虽然不诚信,因为我相信他。他人将会因为我的德行所感化,也会化而为诚信。因此称为德信。


(4)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圣人行走在天下之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狂恐万分,不是忧己的名利,而是忧天下的百姓。圣人担心天下人我见太深,执着于小我,不能调和。天下人心不古,大道愈流愈下了。世人的真心被尘垢蒙蔽,光芒渐失了。因此为天下的人浑同其心,去了分别相,不要再区分你的我的,从意识的根本上减少了纷争的可能。亚当和夏娃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的。这是人类罪过和痛苦的根源。原本亚当和夏娃是没有分别心的,是不区分善和不善的。圣人要做的就是使得世人回归伊甸园的事情。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在天下,百姓都以其为楷模。百姓对圣人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关注。百姓都喜欢模仿圣人,模仿身居高位的人。例如齐王喜欢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都喜欢穿紫衣。楚王喜欢细腰的女人,全国的男人都喜欢,女人都争相减肥。唐朝皇帝喜欢丰满的女人,全国都以偏胖为美。汉文帝率先垂范,减少自己的物欲,节俭过日子,全国的官员和老百姓也会跟着效法。


圣人皆孩之。前面的章节圣人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吗?这里圣人也首先让自己回归到婴儿的状态。圣人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圣人就像诸葛武侯的老师水镜先生那样,当了好好先生。浑然不见有善恶的痕迹,都以淳厚的德行来待百姓,如懵懂未知的婴孩而已。圣人的心如小孩子,也把是世人当做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小孩子更容易进入天堂,本身孩童没有是非心,非常的天真快乐,这本身不就是在天堂中吗?圣人自己回归本性,如同婴孩,同时也视天下人如小孩。如果把天下人看成小孩一样对待,小孩好固然欢喜,小孩胡闹也是欢喜。养大了慢慢的教育,自然就好了。这样还有什么人我的界限呢?还有什么可纷争的呢?如果以婴孩待天下的人,就没有一人可责其过,也不要求什么回报。父母会责求自己的小孩子回报自己吗?圣人的慈悲的心如此,所以不言而信,无为而化,以德行感化天下,天下就没有不可教的人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