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明城推进鱼塘标准化改造;鱼儿欢跃、集体增收
走进高明区明城镇崇步农业园,800亩鱼塘水绿如碧,塘里鱼儿欢跃,这是明城镇今年初完成的池塘养殖标准化改造。镇农业农村办负责人表示,今年明城镇将继续推动2000亩鱼塘实施标准化改造,进一步减少养殖尾水污染。
明城镇崇步村委会石咀村是高明水产养殖大村。村内800多亩承包鱼塘全部用于桂花鱼、加州鲈等高价值鱼类养殖。然而,大规模水产养殖也带来大量养殖尾水,这些尾水过去大多直排河涌,对周边水质构成较大威胁。
去年,高明区启动了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石咀村成为明城镇第一批改造试点。通过引入“三池两坝”模式(即在养殖池塘选取合适位置建立沉淀池、曝气池、生态净化池,并在三个池塘中间建立两道过滤坝,使尾水经处理后能够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石咀村800亩连片鱼塘全部实现标准化改造,并以改造为契机,实现整村水产养殖业大提升。
明城镇农办负责人介绍,过去,石咀村800多亩鱼塘分散承包给多个养殖户经营,不成规模,鱼塘承包价也较低。改造后,石咀村引入水产桂花鱼饲料行业领导者杰大集团。杰大在高明成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将每亩鱼塘的年承包租金从1600元提升到2700元左右,增加了1000多元,石咀村村集体经济大为受益。
桂花鱼以肉食小鱼为主,散户养殖一塘桂花鱼,通常还需要配套养殖一至两塘的小鱼作为桂花鱼饲料。这就等于承包了3口鱼塘,只有一口塘有较高经济产出,不仅对土地空间的利用率不高,而且不够经济。
石咀村新引入的杰大集团则有不同。它是国内水产桂花鱼饲料行业领头羊,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桂花鱼饲料足以代替小鱼作用。而且饲料的生产成本更低,生产也更稳定,用这种方式喂养,不仅所有的鱼塘都能专注培育高价值鱼类,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也会比过去有极大提升。
上述负责人介绍,正是看到这种模式的优越之处,今年,杰大公司又在石咀村附近的崇北村承包了200多亩鱼塘。目前,村民正对相关鱼塘实施标准化改造,年内可望完工投入使用。
除崇步农业园区外,明城镇今年还将对明东村委会2000多亩鱼塘实施标准化改造,同时计划新增立项2500亩鱼塘改造工程,在罗稳村委会、明阳村委会、新岗村委会等地都建立“三池两坝”池塘标准化改造养殖新模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减少养殖尾水对镇内河涌水质的污染。
“我们测算过,改造后的鱼塘,其尾水的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物都比以前低很多,能达到农业农村部《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2级标准,有助我们更好地优化明城水环境。”明城镇城建水利办负责人说。
近日,高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高明区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对多个单位高质量完成各项办理任务给予通报表扬。
为宣传先进典型,激励竞标争先,推动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区政府决定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成效较好的荷城街道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区教育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卫生健康局、自然资源分局共6个单位,以及办理政协提案成效突出的明城镇政府,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区住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自然资源分局共6个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通报指出,2022年,区人大常委会向区政府交办的区十六届人大一、二次会议代表建议84件,区政协向区政府交办的区政协十一届一、二次会议提案119件和建议案1件。各承办单位宗旨意识坚定,笃定前行,尽责实干,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办理任务,推动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成率均保持在高水平。
据悉,2022年高明区政协委员谭伟雄在区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整合明城革命历史资源打造红色人文旅游示范区的建议》,主办单位明城镇政府高度重视,邀请高明区政协和提案人到明城镇现场视察,虚心听取和吸纳政协委员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先后推进完成明阳村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东门圩1475项目一期街区开业。明阳村先后获得第一批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三谭故里.红色文化旅游区获得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并成功创建为国家3A旅游景区。明城镇办理政协提案成效突出,得到高明区政协和提案人的充分肯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
今年,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持续开展差别化精准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环境监管,统筹兼顾环境监管的力度和服务企业的温度,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环境。
常态化精准化人性化服务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氧化车间的着色废水和封孔废水收集管道不统一,管道阀口和管道标识不清……日前,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三水区一家新材料生产企业开展执法帮扶,现场检查发现上述问题后,随即与企业环保负责人一同摸清废水管道收集走向,进行废水分类收集和治理的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对管道整治工作提出建议。
在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帮扶指导下,该企业迅速开展氧化车间管道整治,完善废水收集和管道标识,并组织环保负责人和车间员工进行废水管理专项培训,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将执法检查与普法宣传、帮扶体检有机结合,主动向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这种为民办实事的环境监管执法手段早已在佛山落地生根。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提升帮扶能力,实施“三化”服务行动——开展“常态化”服务企业行动、“精准化”服务基层行动、“人性化”服务群众行动。一方面,开展服务企业暖春行动,实行企业接访日、企业家接待日制度,加强企业守法指导服务,开展普惠性宣传服务。另一方面,执法人员深入研究监管执法业务,形成标准化、定量化的监管执法指南。研究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身边“微环境”甚至“微腐败”问题,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做好服务群众行动。
包容审慎+宽严相济监管
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执法统筹力度,全面实施差别化精准执法,坚持“包容审慎”和“宽严相济”的环境监管,给予“容错纠错”,以全链条监管思维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因子及突出问题执法,提高环境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继续全面实施差别化精准执法。发布动态执法正面清单,对正面清单企业减免现场执法,力求“无事不扰”。将环境风险高、排放量大、违法风险大、信访热点、信用评级差、不能稳定达标的污染源列入负面清单,强化现场检查。采取加强现场执法统筹、优化行政处罚结构、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强化自动监测专项执法、开展自主验收专项核查、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改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七大举措,开展全链条闭环监管,提升执法效能。开展VOCs4+2重点行业专项执法,涉危险废物、重金属专项执法,重点考核断面流域专项执法等,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包容审慎”和“宽严相济”的环境监管,给予“容错纠错”。建立“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处罚”监管机制,实施“轻微不罚、首违不罚”“道歉承诺减轻处罚”等惠企制度。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对219宗案件不予处罚,对294家公开道歉、积极整改并承诺守法的企业实施减轻处罚,减轻罚款金额合计约1966.10万元,体现了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