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六章 雍也篇

时间:2020-03-07     人气:1774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孔子说道:“冉雍可以南面而为君主的。”这是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少有的评价。冉雍也是周文王的后代来的,为人宽宏而大度。他曾经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为政主张以德化民。......

第六章 雍也篇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孔子说道:“冉雍可以南面而为君主的。”这是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少有的评价。冉雍也是周文王的后代来的,为人宽宏而大度。他曾经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为政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季氏对他的进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就辞去职务追随孔子了。冉雍以德行著称,孔子认为他的德行可以配君主之位了。


  【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仲弓就是冉雍,孔子赞其有君主之德。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呀。孔子回答道:“还不错的,简。”孔子以一个简字来进行评价。仲弓问道:“以恭敬自居而奉行简约,以简来面对百姓,不就可以了吗?以简自居而奉行简约,这岂不是太过于简单了?”孔子回答道:“你说的很对的。”孔子对弟子所说的,觉得很有道理。这里要仔细的看两句话有所不同,一个是居敬而行简,另外一个是居简而行简,虽然差一个字,但是还是很不一样的。居敬是以恭敬自居;居简是以简自居。以简自居,也许就会比较随性,不拘泥于繁文缛节,不拘泥于复杂的礼仪,不拘常理,这个还是不太好的。仲弓要求的是有简德,但是并不是说求简就把许多该有的礼给废除掉了。修身以恭敬自居,以简德对待百姓,老百姓要办什么事的时候,不要整得那么复杂,简单简化一点,这是很好的事。身居高位的人简约一些,物欲少一些,民风也会跟着变得淳朴了。这个简字如果在老子那里就会更进一层了。大道至简,大道为什么至简呢?大家可以考虑一下的。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鲁哀公问孔子道:“你的弟子当中谁好学呢?”孔子回答道:“我的弟子当中有个叫颜回的,他比较好学。他从来不会迁怒于人,也从来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是很不幸,他很短命,已经死去了。现在就没有了,没听说谁好学的了。”孔子提到自己的学生,应该还是内心比较难过的,这么好学的弟子,这么早就离开了人世。颜回安贫乐道,不会像子贡那样能够为政和经商,为什么在孔子眼里这么重要呢?颜回年纪轻轻就可以跟孔子谈论易经,而孔子到了晚年对易经非常着迷,有韦编三绝的故事,可想而知颜回的水平了。孔子跟颜回说什么,他都会恭恭敬敬的在那里听,不会随便发脾气的。


  【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注释】孔子的弟子子华出使齐国,子华有出色的外交本领。冉子觉得子华的母亲可怜,自己的儿子出使他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吉凶如何。冉子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同学的。冉子跟老师孔子请求说,能不能给子华母亲一些粟。孔子回答道:“给一百斤吧。”冉子觉得太少了吧,也许子华要出去很长时间呢。孔子说道:“那就再多给四十斤吧。”结果冉子给了足足有两千斤的粮食。孔子也没有阻拦。他说道:“子华这次出使齐国,做的是高头大马,穿的是名贵的衣服,这些我已经听说了的。君子一般来说只是救济穷人,而不会说锦上添花,又把财富给富人。”


  【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释】原思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这个弟子当孔子家的总管。孔子对自己的弟子还是很大方的,给他粮食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哪里好意思要老师的钱粮呢,如果要也不能要那么多呀。孔子就说道:“你就不要推辞了,如果你觉得多的,就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吧。”这里跟前面说的周济穷人还是衔接的比较好的。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孔子对仲弓说道:“犁田的耕牛产下的小牛犊,也可能身上长满了红色的毛,犄角很端正。虽然不想使用它进行祭祀,但山神会介意吗?山神也不会舍得放弃它的。”古时候祭祀用的牛犊和耕牛是不同的。祭祀的牛犊毛为红色,犄角端正。这里孔子勉励自己的弟子,英雄莫论出处,只要修养自己的德行,就能够得到重用,总会有用武之地。春秋时候,英雄辈出,起于草莽也可为重用。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注释】孔子在这里又评价自己的高徒颜回了。孔子说道:“颜回这个学生呀,他能够做到三个月不违背仁。其它的学生呀,有的做到一天,有的做到一个月半个月的,仅此而已。”这里虽然说是三个月,但是却代表着永久不变了。三个月天道就有小变,这是比方久。即使天道有变了,还是没有变化。不违仁,指的是没有丝毫的私欲。如果有私欲,就是不仁了。孔子这个学生,安贫乐道,却被孔子评价如此之高,是不是老师看错了呢?各位可以考虑一下。颜回年纪轻轻就和孔子谈论易经,能够和孔子谈论易经的人有多少呢?孔子晚年好易,晚年可以说是孔子的最高水平了。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的时候,推演周易,这部易经讲的是什么呢?让孔子如此着迷。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季康子问孔子道:“仲由(也就是子路)可以为政做官吗?”孔子也许心里在嘀咕,不想自己的弟子为权臣卖命,他没有正面进行回答。孔子说道:“仲由呀,比较勇猛果敢,做事不会有什么犹豫。但也许这样的人,做事不会拐弯,也许不易于和别人相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也许还没有什么本事去做官的。”季康子又接着问道:“端木赐应该可以为政做官了吧?”孔子回答道:“端木赐呀,子贡为人处世可以说比较通达了,对为政的一切都看的比较透彻了,这样的人恐怕对为政不是很感兴趣。”端木赐不管是经商还是做什么都是一把好手来的。季康子估计还是盘算着孔子的这些弟子的,挨个的问。季康子问道:“那冉求怎么样呢?”说:“冉求才艺双全,也许比较清高一些吧,也许对做官没有多大兴趣了。”如果鲁国国君来问,也许孔子又是另外一番回答了。


  【原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注释】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小时候他的母亲过世了,留下了两个孩子。父亲又娶回来个后妈,又生了两个孩子。后妈对他不是很好。有一次他帮父亲驾车,天气比较寒冷,父亲握住他的手发现手比较冰凉,穿着比较单薄。父亲又去摸摸后妈的那两个孩子,是比较暖和的,也穿的比较厚。父亲大发雷霆,让他后妈走。闵子骞劝阻自己的父亲,说如果把后妈留下来,家里面只有我受寒,但是假如把后妈赶走,四个孩子都会饥寒交迫了。后妈因为此时感到很后悔。闵子骞以孝行和德行而闻名。大家看看孝顺还是比较重要的吧?季氏想让闵子骞出任他费邑的长官。闵子骞说道:“请帮我妥善推辞掉吧。如果还有人再来找我,召我去做官的话,我已经逃离到了汶水边上了。”汶水为鲁国边境上的河流,闵子骞表明自己不为权臣卖命的决心。如果再来的话,我就从边境的汶水跑出国去了。大家看看孝顺的人,对君主也如此忠诚。古代举孝廉还是很有道理的吧,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孔子的弟子伯牛生病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疾病,是严重的传染病麻风病的。伯牛的父亲得了麻风病,医生劝说让其父亲一个人到山上去住。但是伯牛不忍心放弃父亲,就放在家中每天照料,还到处寻医问药。可是伯牛的父亲还是去世了,而且这个病还传给了伯牛。孔子跟其它弟子从齐国刚回来,听说伯牛病了,就跟子路他们一起过来看望伯牛。伯牛知道自己的老师过来了,非常的感动,连许多亲戚都不敢见他,自己的老师却亲自来看他。可是又怕传染给自己的老师和师兄弟。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伯牛始终不肯开门。孔子给伯牛带回来了邵乐的乐谱。伯牛很喜欢乐曲,他以后虽然一个人独处,但是可以自己弹琴了。孔子让他把手从窗户里伸出来,这样拉拉手当做见面了。孔子拉着伯牛的手伤心的说道:“让我失去这么好的学生,难道这是命里注定的吗?这么好的人,居然有这样的病了。这样的人,竟然得这样的病了。”孔子重复的说着同样的话,伤心到了极点。孔子得道之后,如果学中医也许就有希望能够救活自己的弟子了。也许由易经很好的契入中医的。古代有由玄通医者,也有由医通玄者。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孔子说道:“颜回真是贤德呀,住在很简陋的地方,饿了一箪饭,渴了一瓢水。别的人都很替他担忧,可是颜回却乐在其中。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他都安贫乐道,丝毫没有改变。颜回可真是贤德呀。”这样一个弟子,在众多优秀的弟子之中排首位,为何呢?


  【原文】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注释】冉求说道:“我并不是不欣赏老师您所传的道,只是我想学道,但是却力不从心的。”冉求有畏难的情绪了,看看老师孔子如何劝勉他的。孔子说道:“你这么说也许不对哦,如果是力不从心,那是在求道的半途,中途而废的,可是你现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不愿意去求道了。”冉求多才多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季氏把他召回来做官了。齐国侵犯鲁国的时候,冉求还亲自带兵击溃了齐国。趁机劝说把孔子迎接回来。孔子晚年在鲁国隐居的时候,得到了冉求的许多照顾。孔子这么说,我们求道也不要畏惧困难。还没开始呢,就说难,那也许不是真的难的。此道为天下最简易的事情,只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而已。


【原文】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注释】什么是儒呢?儒,柔也。儒在周朝的时候指的是术士,就是专门指贵族子弟的教师。术士教授弟子传道授业解惑,其首要是传道。什么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呢?君子儒是自己求道明道,同时也教自己的弟子明道;小人儒则不同,只是为了功名而已,为了求取仕途。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接近于道,正是因为水柔。儒也是柔,接近于道。孔子去世以后,子夏在西河这个地方设教,而西河之人把他比作孔子。连吴起这样的人都是他的弟子可想而知了,魏文侯也尊他为师的。汉代儒家传经,都溯源于子夏,可以说子夏是不辱师门的了。孔子这里提醒子夏传承自己的学问,不要传了皮毛而核心的没有传下去了。子夏有些事情想不开,孔子也是看的比较准的,就提醒他了,也是关爱自己弟子的表现了。子夏儿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偿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子游做了武城这个地方的官。孔子了解子游为政和选人用人的情况。孔子问道:“你在那里选用到了合适的人才了吗?”子游就回答道:“倒是有个人才叫做澹台灭明,他从来不走邪僻小道,都是走光明正道。如果不是为了公事,他从来不会主动来我的住处。”澹台灭明的字是子羽。这么看来子羽是个君子了,非奸佞小人,为了求得一官半职就牺牲自己德行的人。子羽本来一开始想投奔孔子的,但是此人相貌和身材都很丑陋,孔子认为没有什么前途,就不怎么待见人家。可是子羽更加刻苦的修学求道,他南渡长江讲学的时候,足足有三百多名弟子追随而去,由此可见其受到弟子的爱戴了。孔子后来追悔莫及,觉得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了。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达也’。”


 【注释】孔子说道:“孟之反从来都不喜欢自夸,也不喜欢争功。之前和齐国打仗的时候,鲁国大败而逃。孟之反也溃退的,但是他在最后给大家打掩护,将要跑入城门的时候,策马扬鞭说了一句:我并不是有那么大的胆量走在最后,而是马跑的不够快呀。”也许孟之反很幽默这么说,他也是一个知晓进退的人。即使是打败仗,也有立功的将领,他就是一个。他这么说不自夸,也不去争功劳。有许多人不去抢别人的功劳就好了,孟之反本来自己有功而让出去了,非常的难得。他这么低调幽默的处理,避免了许多其它将领的嫉妒。孔子对孟之反的做法非常的欣赏。有功不自居,有过不推诿,这也是君子的美德。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祝鮀是卫国的大夫,由于很有口才,所以得到了卫灵公的重用。嘴巴会说漂亮话,文过饰非,这样的奸佞小人得到了重用了。宋朝为宋国的公子朝,这可是个美男子。由于貌美卫灵公也很宠着他,默许他和自己的夫人男子私通。后来公子朝和别人一起谋划叛乱,把卫灵公驱逐出卫国。卫灵公复国之后,公子朝逃走了。由于南子非常的思念公子朝,所以卫灵公还是把他给接了回来。孔子说道:“如果没有祝鮀那样巧舌如簧,也没有宋朝那样的美貌,要在这个世上混下去还真是不太容易的。”孔子在那里感叹,当下的情形,礼崩乐坏,如果不和这些人同流合污,还真是不太好混了的。孔子周游列国,处处都被排挤,也未能遇见明君,也没有合适的从政的机会。虽然孔子这样感叹,但是也是勉励自己和弟子,要做君子而非小人。再艰难都要坚持正道。


   【原文】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注释】人平时起居习以为常的,都需要从门户中出入,可是却不知道人行必须要走此道。户为单扇,如果双扇才称之为门。这里不说门,而说户,可以说道之为一不为二。世人只知道有形的道路,而不知道无形的正道。并不是道刻意的远离世人,而是人不知道而远离它罢了。并不是道迷世人,而是世人迷道罢了。人生在世,都是由于合乎先王之道才能够通达,可是世人多违理背道,所以孔子以简明的譬喻来为世人指点迷津。孔子说道:“谁能出入不用从门户中走呢?又有谁不知道从门户出入呢?可是为什么世人都不知道从此道出入人生的枢机呢?”这一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孔子给世人指点迷津了的。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孔子说道:“质朴胜于文饰就显得野了。”百姓如果没有经过礼法教化,质朴胜于文饰就显得野了。孔子接着说道:“文饰胜于质朴就过于虚饰了。”如果繁文缛节太多的话,也会使得假假的。孔子说道:“文饰和质朴都兼备,和谐统一可以称之为君子了。”文饰为后天的修饰,质朴为先天的,这两者互为阴阳的。先天和后天合二为一。许多得道的人也许隐居在山野之间,回归于纯朴。得道的人也许不拘泥于礼法,但可谓是文质彬彬的君子了。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人刚初生的时候为正直的。正如人之初性本善。我觉得需要这么看这个事情,人刚初生的时候,其实并不能代表着人之初。人初生的时候已经遗传了父母的一些习性了。比如父母如果贪吝一些,生的小孩也是小小不用教的都贪心一些。俗话说三岁看老。康德也有个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是由父母祖宗那边沿袭过来的业。我们要一代一代往上追溯自己的祖先,可以找到我们的祖先是远古时期生活在海洋里面的一条鱼。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说刚出生的时候,而是远古时期,人性比较淳朴的时候。当然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遗传了所有祖先所造的业,后天所造的业也很重要,也会有影响。如果比较正直,不去做恶事,就少了几分遭受灾难的风险了。如果不正直,去做了恶事,也能够很好的生存下来,那只能说是幸运了,也就是说幸免于难。君子没有说幸运的,只有说不幸。为什么这么说呢?君子所行的是正道,得到好的福报这个是理所应当的,并不会说是幸运。如果是得到了不好的果报,那只能是说不幸了。小人有幸而无不幸。小人做了许多恶事,如果得不到报应,那只能说是幸运了。得到报应是应该的,而没有得到,那就是幸运。如果得到报应了,不能称之为不幸。孔子说道:“人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由于他比较正直,符合正道罢了;如果不正直的人,做了恶事的人能够生存下来,没有得到报应,这只能说是幸运而免于灾难了。”人的命运有命,也有运。命是宿命,这个是先天注定的;运这个是外缘了,这个是运气,有点无常的。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命和运互为阴阳。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这句话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孔子说道:“知道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对于求道做学问,如果只是懂得道了,而不能够安贫乐道,那就不如好道的人了。好道的人不如乐道的人了。”对于所学的技艺也是如此的,爱好,乐此不疲这是最好的状态了。这里的解释不一定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只要能够把孔子的话外之音和余韵能够给大家尽量的解释清楚就好了。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孔子说道:“中等根器以上的人,可以说上等的学问的,也就是说道的。中等以下根器的人,不可以跟他说上等的学问的,也就是道的。”古人很尊师重道,注意这个道字,这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每个人修身立命所在的。古代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首要的就是要传道。老子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上等根器的人闻道了,就会契入内心,勤勉而奉行;中等根器的人闻道,处于半信半疑之间,看似装进脑子了,又没有当一回事;下等根器的人闻道,就会觉得很荒谬了,就会哈哈大笑了。如果不被别人笑的事情,也许就不符合大道了。所以此部经典中,孔子很少直接说到性命、仁、道这些话题。孔子觉得说了也白说,时机未到会增加误解的。孔子很喜欢自己的弟子颜回,可以跟他有很好的共同语言。颜回甚至超越了自己的老师了,年纪轻轻就能够跟孔子探讨《易经》的。


   【原文】樊迟问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樊迟在这里向自己的老师问智,也问仁。樊迟问智,孔子就回答道:“所谓的智者,也就是聪明人了。他在为政的时候,专门务于人道,务实的去帮老百姓解决实际的困难。对鬼神那些未知的事情保持恭敬,但是不会被其迷惑了,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以鬼神这样的事情来治理百姓,也会使得百姓迷惑了。对于鬼神神明保持恭敬就可以了。”孔子这么说会不会是由于他有些迷信呢?樊迟问仁,仁者什么最难呢?其实战胜敌人容易,战胜自己是最难的。先难的事情就是克己了,前面也讲到了克己复礼了。首先要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如果一间屋子都没有能够扫干净,自己都没有办法修行好,如何去感化世人呢?如果能够克己,解决自己的物欲的问题,就可以称之为仁了。仁者先从难的做起,最难的就是克己了。如果能够克己就能够复礼了。需要克己的物欲。仁者先从难的做起,不问收获。先失去后得到,把自己的物欲都去掉了,就会得到智慧了。自性之中具足了一切智慧了。不计较收获,先不追求名利,而是修行积德,看似失去了许多,但是却会有很好的福报的。仁者是先舍后得,而非仁者是先得后失去。如果没有积德,德不配位的话,即使得到了也不会长久的。孔子接着回答道:“如果能够先难而不问收获,先舍后得,这样就可以称之为仁了。”


   【原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注释】这句话比较有名的了。这里所说的智者可谓非智者,可以说是聪明人好了。聪明和有智慧是有区别的,有智慧的人看着也许是比较愚笨的,正所谓大智若愚的。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里的知是智慧的。有大智慧的人似乎不是很博学,并不是什么都去学,面面俱到的。先知先觉的人有大智慧,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孔子说道:“聪明人乐于接近水,仁者乐于接近山。聪明人好动,而仁者好静。聪明人好乐,也会享受天伦之乐;而仁者生活符合于天道,故而长寿。”聪明人乐于接近水,是由于聪明人妄念比较多,思维比较敏捷。水能够千变万化,可以变成气,可以变成冰,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在方的容器就变成方的,在圆的容器就变成圆的。仁者乐于接近山,古代许多仁者隐居在山野之中,不求功名,专心修道。在山里隐姓埋名,更能找到清净的修道场所。乌龟比较安静,动作缓慢,寿命也会长一些。仁者少思寡虑,入于静定,寿命自然就长了。仁者有真正的智慧。


  【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注释】在孔子眼里周朝比较符合圣人之治,符合天道的。齐鲁这个地方保存的相对来说相当好了。就像现在世界文明在东方中土保存的最为完备。西方的科学输入进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这里与古老的东方文明融合了。相对来讲,东学西渐还是比较困难一些,让老外来学习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有语言障碍。再加上此道非言语所及,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说东方文化代表着人类的文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代表着周朝的文化了。齐国的文化还比鲁国差一点,鲁国的文化还需要再变一变才能接近于道。世风日下,即是是鲁国也是不行了。君非君,臣非臣了。三桓的势力都远大于国君了。鲁国的国君失去民心也很久远了。孔子说道:“齐国一变,就可以有鲁国那样的水平了。这里是指传承圣人之治的程度,是符合天道的程度的。鲁国再一变就可以接近于道了。”


  【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前面一句孔子说的如果要接近于道,需要溯本归源。觚是古代装酒的器具,形状是上圆下方,容量大概有二升。可是后来的觚发生了变化了,所以孔子感叹觚不像觚了。在孔子来说,周礼所制定的是比较符合天道的,可是世风日下,逐渐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君臣秩序发生了改变,连喝酒的器具都发生了变化,物是人非。东方的齐鲁应该是保存周礼最完整的,正如当今的东方文明保存了世界的文明。可是连鲁国这里都是君非君,臣非臣了,孔子非常的伤心。孔子感叹道:“这个觚又不像觚,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这句话看起来可费劲了,翻看了不少以前的注解,这里大概能够得到它的意思了。宰我问孔子道:“对于一个仁者来说,如果跟他说,有个仁者掉到了井里了。作为仁者要不要跟着掉进井里面去呀。”宰我这么问真的有点难为老师了。这是以掉到井里来比喻有忧患灾难了。对于仁者来说,是不分在井里的是仁,还是不仁的。对于仁者来说,仁者爱人不分男女老幼的。所以这里孔子老师首先有点反问宰我的意思了。你就不该这么问,不管井里面的是仁者,还是不仁者,都还是需要去搭救的。宰我在求仁的时候,有这个疑问也是很正常的了。在历史上有许多人杀身成仁,明明无济于事,还把自己搭进去,这里孔子是不认可这个事情的。孔子回答道:“宰我你为什么要这么问呢?首先不管井里面是仁者,还是非仁者,都是要同等对待的呀。其次,你就这么傻乎乎的跟着掉下去吗?作为一个君子,作为一个仁者来讲,可以为了仁义牺牲自己这个没问题的,可是不可以自己把自己陷在井里面去。”言外之意孔子说,你不可以这么笨的,可以想想办法去救人的,不是傻乎乎的自己也跟着掉进去,不是两个人都死了吗?如果仁者遇见忧患,傻乎乎的把自己也陷进去,而不是先想想其它的解救的办法,而不是简单的就跟着去死。孔子也是劝诫自己的弟子,千万不要因为自己遇见了什么灾难,自己的所有弟子都跟着去死了。如果非得要牺牲去救仁者,那也是万不得已的事情了。孔子接着说道:“君子可以吃亏,可以被欺,但是不可以糊涂的,背离于仁的。”舜在辛苦的挖井,父亲和那个后娘生的弟弟趁他在弯腰挖土的时候,一起往井中填土,将井填死。幸好舜预先就做了防备了,已经挖好了另外一个通到地面的通道了,就逃了出来。真正孝顺的人,小杖就乖乖的承受了,大杖打就马上要跑了。如果父母拿着大的杖来打,正在气头上,打是打了,但是会让父母承受不慈爱的罪名了。打得严重了,父母气消了也会心疼了。舜跑掉了,这个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而且是以德报怨的。


  【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求道,对于载道的经文深入的考究,非常的博学;君子如果想要成为真的君子,需要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就不会有背于道了。”经文中记载了古圣先贤的教化,君子要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去修学,重视研读经文。这里博学并不是对什么都学的。教之道,贵以专。如果太过于博,就宽泛不深入了。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专于求道,得道了就能够知晓天底下的许多道理了,也就博了。如果说博学是对天底下的文字,都无不考究,很博学的话,这样也许会适得其反的。格物致知并不是让学子去把天底下的书,一本一本的格完,这样毕生精力都不行的。反而如果能够格一本,比如《道德经》,就等于读了天底下的许多书了。如果能够格心,把心性给搞清楚,也就无师自通了。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这可是个有淫行的大美人,孔子去见她会惹来争议的。孔子到了卫国,南子请求要见一下这个贤德的君子,孔子婉言谢绝了。可是在古代有这样一个礼节,如果到了这个国家当官来了,需要见国君夫人。国君夫人也被称为小君,国君相当于大君了。子路看到自己的老师去见这个淫乱的人,就以为耻辱,就憋着嘴不高兴了。《史记》里面记载孔子见南子的时候,南子隔着薄布幔见到了孔子,连续拜了两拜,身上穿戴的玉珮饰物哗哗直响。可是估计会让各位读者失落了,没有记载更多的事情了。孔子就发誓说道:“我如果做了不合于礼的事情,如果做了不合于道的事情的话,就让上天弃绝我吧,那就让上天弃绝我吧。不要再眷顾我了,让老天来惩罚我好了。”孔子急忙发誓给自己的弟子,澄清自己的清白的。孔子是君子来的,是所有弟子的表率,他说这句话应该不是心虚吧。


  【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民鲜久矣。”


  【注释】此部经典中谈到中庸这个词的就这么短短的一句,回头在另外的经典中还会专门谈中庸。不偏不倚,没有过也没有不及,这样的就称之为中。平常称之为庸。我们说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这个庸就是平常的意思。可是有句禅语是平常心是道。这个平常果真如我们所说的那么平常吗?也许对于得道的人眼里看来,大道至简,再简单再平常不过的了。可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这是由于物欲的遮蔽,就看不到平常的道了。中医说健康的人为平人,不偏不倚,阴阳平衡。国家也是如此,天下太平,也是平常就好。国家也需要阴阳平衡,如果阴气太重,小人横行,就会乱了。这里说的中庸,实质是平常,但是要做到这个平常也许真的不那么简单的。对于佛家来讲有不二法门。世人喜欢区分好恶,而对于佛门智慧来说需要摆脱这种分别心。孔子说道:“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是一种至德了,世人都很长时间不知道了,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了。”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子贡问道:“如果广施恩德于百姓而能够扶贫济困,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可以称之为仁了吗?”孔子回答道:“何止是仁呢,简直可以称之为圣人了。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还在担心有所不及呢。圣人都是想着四海之内都能够照顾得到自己的子民,可是天下之大,还有所顾及不到的。这里并不是贬低圣人的,相反也是在赞扬尧舜的仁德。要说仁,就是如果自己想立功立德立言,在天下立足,先有帮别人立足之心。如果自己想达成所愿而先帮助别人达成。设身处地的想自己所欲达成的,就可以知道别人想什么了。能够推己及人这样做,这样想,就离仁也不远了。”子贡虽然有志于仁,但是都是仰望高远。孔子勉励子贡要按照他所问的去做,踏踏实实去做就可以了。也给他多一些自信,尧舜这样的圣王也是想着这些的,也还没有做好。子贡你如果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话,也就可以称之为仁了。子贡不知道仁在何方,也不知道如何达成仁。孔子教子贡从自己身上取,从近处着眼去入仁。孔子教世人如何求仁,从何处入手。从自己身上还远了一点,如果着眼于心更加直接且近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