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十八章 微子篇
详细内容

第十八章 微子篇

时间:2020-03-09     人气:1552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孔子说道:“殷商有三位仁德的人。”这三位仁德的人是微子、箕子和比干。微子是商纣王的同母兄,纣王无道,虽然屡次进谏还是不听就离开了。后来这个微子被封于宋。......

第十八章 微子篇

  【原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孔子说道:“殷商有三位仁德的人。”这三位仁德的人是微子、箕子和比干。微子是商纣王的同母兄,纣王无道,虽然屡次进谏还是不听就离开了。后来这个微子被封于宋。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纣王无道,箕子进谏不听,就披头散发假装癫狂沦为奴隶。箕子后来被封于朝鲜。这也是为什么韩国那边的国旗是个八卦图了,箕子过去会把中原的文化带过去的。比干也是商纣王的束缚,这个人比较敢谏。犯颜强谏,纣王勃然大怒,就把比干杀死。纣王听说圣人有玲珑心,还残忍的把比干的心挖出来看了。从这些事情来看,周朝对待前朝的贤人还是很好的,居然不是斩尽杀绝,还分封了很大的封地。周天子可真是仁德的。


  【原文】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传说柳下惠坐怀不乱,这里又说这个人的。柳下惠做了鲁国的官。这个士师是什么官位呢?就是司寇的属官,掌管禁令、刑罚等。他三次做官,三次被罢免了。有人就问他说:“你受了这么多的冤枉和委屈,为什么不离开呢?还要去做官?”柳下惠回答道:“正直之道去为人处世,怎么能不被三次罢免呢?如果我用邪门歪道去办事,那又何必离开父母之邦呢?”如果能够通过圆滑的手段去处理,在父母之邦就能够混得好好的,不必舍近而取远了。看来柳下惠并不是木鱼脑袋呀,还是懂得其中的要害的。他只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道义,和别人同流合污罢了。孔子也是如此,如果他愿意放弃自己的原则,早就可以飞黄腾达了,还用去周游列国找官做呀。


  【原文】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注释】齐景公这个人之前也讨论过的。齐景公准备给孔子礼遇,他说道:“如果要给孔子像季氏那样的礼遇,我看还是做不到;如果要给季氏和孟氏之间的礼遇,我看还是可以考虑的。”季氏在鲁国是上卿,而孟氏为下卿,齐景公还是不那么肯待见孔子的。孔子也许在乎的不是官位有多高,而是一种态度。如果君主要推行先王之道,还是要有十分的决心的。对贤德的人如此态度,如何能够推行他的道呢?孔子说道:“我已经老了,也许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孔子就离开了齐景公了。


  【原文】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鲁定公执政的时候,重用了五十六岁的孔子。这时候齐国人担心在孔子的辅佐下,鲁国强盛起来了。齐国人就想了一个主意,送了一批乐女给鲁定公享乐,季桓子就替鲁定公接收了。鲁定公果然三天都不上朝了。这下正中了齐国人的计谋了,季桓子当然也很高兴,他巴不得鲁定公不理朝政呢。孔子看到这种情况,就离开了鲁定公了。


  【原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楚国有个狂人名字叫陆通,字接舆。他是个高人来的,装疯卖傻,不想做官的,是位隐士。这时候孔子正打算去楚国去,他唱着歌从孔子的车前经过,歌中唱道:“凤鸟呀,凤鸟呀,你怎么德行衰落了呢?过去了的事情就让他过去了,现在去考虑将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还是快点停止吧,快点停止吧,现在从政的人都很危险的了。”孔子听了以后,觉得这是位高人来的,就下车想跟他说话。可是这个狂人却走了,不愿意跟孔子多说什么的。看来这个隐士知晓孔子在做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想孔子去冒险的。这个隐士本身就是楚国人,知道楚国并非符合孔子推行大道的天堂,所以通过歌声劝诫孔子的。他把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都在歌声中了,觉得没有必要多说什么了。在歌中,他把孔子当做凤鸟,这个比方体现了这个隐士很看重孔子的。凤凰为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天下有道的时候就会出现了,这可是祥瑞之兆呀。天下无道的时候,凤凰就隐退了。这个狂人在劝诫孔子这个凤凰,德行不要衰退了,不要不按照天命出牌了,该出来就要出来,该退去就退去。老子和陆通就是这么做的,老子看到这种情况,就西出函谷关了。天下必定要经此大劫数,才能迎来盛世,也无法违背天命了。


  【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长沮和桀溺这两位隐士并排耕地,孔子和弟子们从旁边经过,孔子让子路去打听一下渡口在哪里。这时孔子和弟子们正从楚国返回蔡国的。长沮问道:“车上那个执辔的人是谁呀?”本来是子路干这个事情的,子路下来了,孔子就帮忙的。子路回答道:“是孔丘的。”又问道:“是不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呀?”子路回答道:“是的。”长沮说道:“这个人知道渡口在哪里的。”大家睁大眼睛注意了,这位隐士为得道高人的,他在和孔子对暗号的。孔子明明不知道渡口在哪里,所以才让子路来问,这个人这么说不是很奇怪吗?孔子听了不会觉得奇怪的,孔子也许会觉得,的确是知道渡口的,这个渡口在心里的。所谓指点迷津,为指点心里的迷津的。佛家经常说,渡世人脱离苦海的,如果不知道渡口在哪里,如何能够渡得了呢?所以孔子是知道渡口在哪里的。六祖拜五祖而得道后,五祖摆渡送六祖过河,六祖说,不用师父辛苦的,迷的时候老师来渡我,悟了我自己渡就可以了。由此看来这个隐士所说,的确有深意来的。子路比较耿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又问桀溺,桀溺问道:“你是谁呀?”子路回答道:“我是仲由的。”那人又问道:“是不是鲁国孔丘的徒弟呢?”子路回答道:“是的。”桀溺说道:“天下如同滔滔的江水那样混乱无道,都是这个样子了,又有谁能够改变得了呢?你跟着避开恶人的人东奔西走,还不如跟着我这样的避世的人算了。”桀溺劝说子路,实则也是说过孔子听了的。一边说着一边平整着土地,并没有停下来。子路两个人都问了,还是不愿意告诉渡口在哪里。子路就回来告诉孔子。孔子怅然若失的样子,也许感到这两位隐士不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孔子说道:“也许这两位隐士误解我了的。我是人不可以与鸟兽同群的,我其实如果不是和这两个人同道,还能和谁同道呢?”这里的鸟兽也许是指那些恶人的,不能符合道义的人。可是又不是完全和这两位隐士相同的。孔子接着说道:“假如天下有道,我孔丘也不会想着去改变什么了的。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我才这么辛苦的去想着做点什么。”孔子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也知道自己完全可以避世,洁身自好,可是放不下世人。天下无道,孔子想易之以道。圣人不敢有忘天下苦难百姓的心。


  【原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孔子带着弟子们走在前面,子路落到后面了,遇见一个老人,他用拐杖挑着除草的竹器来地里忙活。子路问道:“你有没有看到我的老师呢?”这个老人说道:“你四体不知道勤于农务,不知道播种五谷,整天就知道跟着自己的老师东奔西走的,这样又有什么用呢?我可不知道哪个是你的老师的。”这句话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解释,特别是后世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来批评孔子。这也许是误解了的。老人是位高人隐士来的,他这么告诉子路,估计也知道他会禀告孔子的。老人虽然说给子路听,实则也是说给孔子的。跟前面那个楚国的狂人隐士一样的,他们也都很尊重孔子,还是为他好,劝诫一下孔子不要做那些不可为之事。该退隐的就要退隐,不要在不适当的时机去做不适当的事情的。老人把拐杖扎在地里,就干除草的事情去了。子路听了那句话,似乎知道这个老人好像很厉害似的,就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也许他知道这是位隐士高人,更加的敬重他。这位老人留子路在家里面过夜,并杀鸡做饭热情的招待了子路。这位老人还招呼自己的两个儿子过来拜见子路。第二天子路就离开了,子路把自己所见所闻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道:“这是位隐士来的。”让子路返回去找这位老人,可是到那里的时候,人已经走了。孔子想让自己的弟子子路回来告诉老人,自己是为了不失去君臣之义,尽力去推行道义,这样才周游列国这么奔波的。可是这个老人估计料定子路还会返回来的,所以就先走了,让子路找不着了。这个也是和楚国那个狂人的意思差不多的。这个是无言之教的,也是劝诫孔子的方式的。子路看到老人已经走了,就在那里发感慨,这句话应该是孔子教他的。子路说道:“我们师徒虽然要为天下做事,还是想为政,但是不义的官我们是不会做的。如果要做的话,早就在鲁国做了,何必还跑这么远呢?对于礼乐都不可废弃的。长幼的礼节不可废弃,老人家你既然都知道自己家里的长幼的礼节,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过来拜见我,可是你怎么就放弃了君臣之节义呢?君臣的节义不是还更大的,不是舍大取小吗?君臣之义如何能废弃呢?如果天下的贤臣都废弃了,不是会更加混乱吗?如果只顾着自己洁身自好,置身事外,自然可以明哲保身,可以保住长幼天伦之乐,可是却使得更大的君臣纲常都乱了。君子要去做官,是要推行道义的。可是我们师徒知道大道衰微,很难去施行先王之道,这个是必定的趋势了。只是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罢了。”孔子和弟子们这么周游列国大声疾呼,虽然不能够改变大局,可是至少会有点作用的,这一点作用也就够了。如果贤德的人全部都放弃了,天下将会更加混乱,百姓会更加艰苦的。子路对于老人的恭敬,老人的两个儿子对子路的恭敬,这个属于长幼之节的。老人作为隐士,这些都做的好好地,却废弃了更大的伦理了。人有五个大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都不可废弃的。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隐士高人,隐退不肯做官;另外一种是做官为了发达,溺死在官场的从来没有停止过。有许多人为了富贵,把性命都压上去了。孔子是圣人,他和自己的弟子们是属于其中的中庸者,这个是最难的。圣人不废弃君臣之义,出来做官,或者隐退都不离于道的。隐居起来,不问世事,这个再容易不过了,孔子之所以不舍弃,这也是菩萨心肠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看着天底下的百姓都在受苦受难,孔圣人如何忍心撒手不管呢?世间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的。


  【原文】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释】这里孔子评价古代七个隐士,给他们也分了类。一般来说逸民隐士都属于高人来的。这七个人当中夷逸、朱张这两位,名不见经传。孔子说道:“不肯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不苟且偷生,大概伯夷、叔齐这两位贤人就是这样的人了吧。”这两位贤人不吃周朝的粮食,饿死在首阳山。柳下惠、少连着两个仁兄孔子又是怎么评价的呢?孔子这么说:“降低自己的志向,受到了羞辱,可是还是能够做到说话符合中道,行为还是经过审慎考虑的,不失去君臣之礼。”少连这个人现在不可考证了,不过据说这个人守丧的时候,十分的虔诚,一整年都处于哀伤之中,三年都有忧色。可是柳下惠的情况我们还是知道多一些的。除了崇拜他坐怀不乱之外,此部经典前面还记录了他三次做官,又三次被罢免了。别人劝他离开鲁国时,他还是忍辱坚持了下来。虽然经历了宦海的沉浮,可是他们的志向也还是没有改变的。虞仲、夷逸这两位去隐居起来了。虞仲也称之为仲雍,周太王生了三个儿子,大的是吴太伯,仲雍是次子,三子为季历。由于大家看到季历的儿子周文王非常的贤德,老大和老二就跑到吴地去,把王位让给了季历。仲雍在吴地,移风易俗,跟当地土著居民一样的打扮。孔子评价虞仲、夷逸说道:“这两位隐居起来独善其身,说话也比较随便,能够洁身自爱,离开官位还是比较合乎权宜的。”孔子说自己和这些人还是有所不同的,也许这些人内心有自己持有的节义,可是孔子已经超越了这些节义了,不被这些节义所束缚了,所以孔子说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了。不是那么绝对的了。世人往往拘泥于善恶之节,孔子已经超越了这个了。比如对于管仲是否殉难的事情,可以看出孔子不被小信小善所束缚了。以前总觉得儒家有许多强制的束缚在心里,从这里看来孔子已经超越了的,世人误解了孔子罢了。超越了无可无不可这个,也许就能够悟道了。也许有人有这么简单吗?如果超越了善恶分别,可以不可以这样的分别心,也就超越了阴阳的分别了,也许这样就能够进于道了。我们也许有经验,这么做也不可以,那样做也不可以,在那里纠结就会有矛盾。而孔子超越了这个了,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了。


  【原文】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注释】这几段都是讲的隐士高人。这里讲的礼崩乐坏,许多乐师都四散隐退了。孔子要在鲁国恢复周的礼乐,谈何容易呢。大(音泰)师挚去了齐国了。大师为鲁国乐官之长,这样带头的高人都没有留在鲁国了,可想而知。为第二餐奏乐的乐师干去了楚国,为第三餐奏乐的乐师缭去了蔡国,为第三餐奏乐的乐师缺去了秦国。这几个月是都是吃饭的时候奏乐助兴的乐师。干、缭和缺,分别是他们的名字的。击鼓的乐师方叔去了河内。摇小鼓的乐师武去了汉中了。小鼓两旁有两个耳朵,抓住手柄摇动,两旁的耳朵就会自己击打小鼓。这个现在小孩子的玩具也有类似的。少师阳和击磬的乐师襄去了海岛了。少师为乐官太师的助手。孔子曾经向乐师襄学习抚琴,可是这个老师却去了海岛了。这里说贤人隐退了,未必都是孔子说的话。周朝衰落,礼崩乐坏,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曾经想恢复礼乐,可是也无能为力了。鲁国这里更加是衰落了,三桓专权,不管是太师还是其它的贤人,都已经四散隐退去了,跨越江河避乱去了。古代天子、诸侯吃饭的时候都奏乐作伴的,还真是会享受的。一日几餐,都有不同的乐师。天子一天吃四餐,鲁国用了周天子的礼乐,还是不适合的。


  【原文】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这句话鲁国人传诵已久,不敢忘却的。孔子记得很清楚,还要教给自己的弟子们的,不要忘却了圣人的教导。鲁公为周公的儿子伯禽,周成王的时候被分封于鲁。周公训诫自己的儿子道:“君子不可遗弃疏远亲族,大臣如果非其人那就可以不用,如果在其位能够胜任的不可以不用的。对于故人旧友,如果不是有大的恶逆,就不要舍弃的。对每一个人都不可求全责备的。”周公这么训诫自己的儿子,实在是忠厚之至了。政治的东西还是很复杂的,周朝当时分封也许有当时的理由,适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可是却埋藏了大的纷争和混乱的根源,这么多的分封国,如果周朝衰落,势必会大乱。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君主的亲族叛乱屡见不鲜,也有手握大权的大臣叛逆的,这些都要辩证的看的。


  【原文】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注释】据说周朝的时候有八位贤士,都是同母的兄弟。有人说是周成王时候的人,也有的说是周宣王时候的人。八位贤人名字如下: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和季騧。传说母亲有四乳而生这八个儿子,可是具体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这章记录了许多的贤人,贤人善人还是很多的。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