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城北片区将迎蝶变!交通旧改齐推进新盘汇聚赢未来
城北片区区位上属于禅桂中心,但由于城市面貌一般,且以往在售盘不多,一直是被购房者遗忘的角落。
拥有得天独厚生态资源的中山公园是城北片区的第一名片。/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如今,这一区域或将迎来改观。近年新盘频出,加上在建的,已有八盘在售,片区开发热度在禅城仅次于绿岛湖、奇槎板块。同时,随着扶西水果批发市场整体搬迁完成及改造推进,加上地铁、干道等交通路网建设,城北片区将迎来脱胎换骨的蝶变。
如果你是购房者,你会钟情这一新兴片区吗?
批发市场搬迁 城北发展迎新曙光
过往佛山人对城北片区的印象是,城市面貌破旧,道路老旧,交通不畅,批发市场林立。混乱的批发市场,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早期旭辉公元和融创·滨江首府入市时,周边城市环境未有大改善,对项目销售造成一定困扰。
保利时代天珀销售中心。/成金荣摄
对此,合富辉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曹绍林分析,2020年随着新建项目的出现以及各批发市场整体搬迁,为城北带来了新的曙光。随着佛山城市化深入推进,在公路方面,海五路延长线工程进展顺利,尤其是地铁3号线,整个城北片区价值整体得以重塑和认定。
实际上,预计2021年开通的海五路大桥通车后,在中交·白兰春晓、保利时代天珀附近区域,驱车到达桂城千灯湖中心,仅仅15分钟,按照目前千灯湖片区动辄3.5万~4万元/平方米的销售均价来说,城北片区的售价仅为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有一定价格优势。
交通配套助力 片区辐射范围外扩
“由于地处祖庙、狮山和桂城交汇处,城北板块的楼市客源较广。”曹绍林指出。向南,可以吸引禅城中心客户,向东,可以带动禅桂交界客,本地还可以吸纳原城北村居居民。“除了公路和地铁的交通优势,城北还毗邻谢边立交高速出入口和广佛江珠高速(佛山一环)以及广州环城高速,交通对外的通达性明显。
由于和桂城只是一桥之隔,广州客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片区和禅桂中心的一定价差,因此对年轻一代的新佛山人吸引力较大。”
广东粤湾数据研究院高级主任张颖欣表示,佛山火车站变身高铁站、地铁和高铁交汇、旧改发力,城北板块将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作为佛山城市中轴线北门户,东侧隔汾江河与祖庙、桂城旧城区相望,可沿佛山大道、桂丹路快速通达,共享成熟综合配套。另外,板块西接南海罗村,内有佛山火车站,未来将升级为高铁站,并有在建的佛山地铁3号线佛山站、中山公园站。我很看好这个片区的发展潜力。”
片区价值提升 中山公园板块脱颖而出
对于城北的愿景,曹绍林指出,城北片区第一名片无疑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山公园,公园大规模绿化,直接提升了居住舒适度。但不足之处是总体可以开发和改造的面积并不多,“目前已知的就只有城北货运场和扶西批发市场的片区,能否真正蝶变,还要看开发商的能力”。
张颖欣分析,中山公园为板块内重要的生态资源,其依傍的汾江河历经多年治理,水质及沿岸绿化景观均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周边旧村居、旧厂房多,客户对此存在一定心理抗性。近年来政府积极推行城市更新,加快佛山火车站周边改造,也推出了搅动旧改规划项目,规划商住、商服、科研教育、公园绿地等。“可以预见到未来板块规划将更加合理、丰富,城市面貌焕然升级,有望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中山公园板块。”
中原地产策略研究中心负责人朱伟德表示,随着地铁、路网建设的推进,市民对城北片区楼市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都在提升。“加上越来越多品牌房企进驻,融创、保利、中交等,提升了大家的置业信心。所以,我认为城北片区目前是佛山楼市的洼地,置业城北将成为禅南居民的新选择。”
佛房网创始人张旭晖表示,一直以来佛山对城北的定位就是城市中轴线北门户,随着改造推进和新盘增加,这一蓝图将逐步实现。
◎相关新闻
城北货足新盘多
刚需买房看过来
8月31日,佛山诚展置业有限公司(简称“中交诚展”)以底价竞得城北约4万平方米地块。该地块将作为中交·白兰春晓二期开发,这是中交诚展在禅城再次开疆拓土,同时也让城北板块再次成为楼市焦点。与此同时,城北板块两个在建盘,中交·白兰春晓和保利时代天珀也已面世,抢档“金九银十”,城北楼市开始放量。
两新盘面世
小户型加高实用率
城北片区内的中交·白兰春晓率先亮相,已于近日开售,为“金九”预热。作为中交诚展进驻禅城的首个项目,选择城北,看中的是地处城区,且周边有在建地铁。该项目为纯住宅,共5栋高层住宅,涵盖79㎡~120㎡三四房,最大亮点是79㎡户型可做三房,还有6.5米长阳台,户型实用率达八成。此外,项目配建18班制幼儿园一所,一河之隔就是佛山一中,3公里范围内还有2所三甲医院,公共配套较好。
一路之隔的保利时代天珀也于上月底开放了销售中心,预计本月上旬开放样板间,最快月底开盘,计划首推18座、20座建面85㎡~135㎡三至四房,同样是以小户型高实用率为特点。
还有今年5月份拿地的敏捷玥珑府,位于文沙路西侧,与上述两盘隔河相望。项目正在做入市筹备,预计明年推出。
刚需客为主
片区住宅供应充足
除两大新盘外,城北片区还有数个在售楼盘。禅南交界的保利水木芳华,规划15栋住宅,同样主打小户型,产品为86㎡~107㎡三房,目前已推出5栋住宅,后续货量供应充足。由于项目性价比较高,客户群体来源丰富,祖庙、城北、罗村、桂城都有,还有少量广州客。
滨江首府是早期入驻该板块的项目,分3期开发,1、3期住宅已推售完毕,目前主推2期,产品为92㎡~127㎡三四房。由于项目靠近桂城,且附近有在建的海五路西延线、佛山地铁3号线,得益于桂城南海大道北部板块鲜有一手盘,因此吸引不少桂城、祖庙客户购买。
片区内前几年开发的敏捷金谷国际、旭辉公元、万科金色里程三盘已售罄。对于目前的市场格局,合富辉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曹绍林分析,城北板块的客群定位很明确,就是刚需和首次改善型,因此各盘清一色都是主打小户型高实用率,以目前在售和即将发售的供应量来看,城北成为今年佛山楼市供应大户。
喜讯!顺德文旅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名片,大良寻味顺德小镇成功纳入广东省特色小镇培育库。
8月31日,广东省级第三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正式公布,大良寻味顺德小镇成功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这是继大良寻味顺德小镇在2019年10月入选佛山市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2020年1月大良街道获评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大良街道作为顺德的中心城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素享“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美誉,更是著名的烹饪之乡和中国首个“中华餐饮名镇”。
寻味顺德小镇以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苏岗旧寨以及顺峰山公园桂畔湖湿地公园为核心片区。小镇计划总投资63亿元,自2017年创建以来,截至2020年8月,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两大核心区建设、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正加紧推进。
寻味顺德小镇规划效果图
小镇依托华侨城文旅产业资源以及苏岗旧寨优美的自然生态及浓厚的岭南文化底蕴,打造成为以美食体验、文旅游乐为核心,集都市美食、乡土美食体验于一体的中国第一文旅美食小镇,并以文化为灵魂、产业为根本,营造国际级的文商旅融合发展创新中心。
总投资超60亿元,打造城央大型文化旅游区
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黄金三角”核心区位,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8月,园区共吸引800万人次游客前来游玩,包括猪肉婆、东灶鱼头火锅在内的超70家顺德及世界各地知名餐饮店已进驻欢乐海岸PLUS美食街。
寻味顺德小镇核心区——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文商旅创新区
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总投资超60亿元,以“全业态、全天候、全融合、新体验、新智慧、新生态”为最大特色,极大拉动顺德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图/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
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作为顺德中心城区核心的城央大型文化旅游区,将进一步优化顺德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同时引领现代化顺德文化强区建设,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打造美食文化集中展示区,为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的顺德崛起贡献一张闪亮的名片。
图/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
除了投资建设大型餐饮、游玩、购书中心、酒店等项目外,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还规划建设面积为3700平方米的国际美食交流中心和顺德美食博物馆,交流中心和博物馆既汇聚展现了顺德美食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促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内美食之都城市成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整合30家传统美食名店,推广岭南古村“旧寨美食”品牌
寻味顺德小镇兼容了传统与现代,除了现代感十足的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还有保留优质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岭南文化的苏岗旧寨及周边片区。
寻味顺德小镇岭南乡土美食片区——苏岗旧寨
苏岗旧寨片区北有太平山,西临顺峰山,南靠睡牛岗,东接桂畔湖,城市交通道路环绕交接,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苏岗旧寨片区内,还保留着不少有年代感的老房子,例如清末的青砖红瓦房、民国初期洋房等有历史感的建筑。
近年来,苏岗旧寨片区逐渐自发形成了顺德美食的集聚地,集聚地内已经出现近30家美食名店。从榕树头下的焖鹅、古村祠堂旁的“豉汁蒸四味”到隐匿于居民楼的意大利私房菜、咖啡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品尝,每到饭点车水马龙,座无虚席。政府规划将加强旧寨村的美食文化特色塑造,通过环境提升、品质提升和营销推介,推广“旧寨美食”品牌,将旧寨村打造为美食特色突出、文化底蕴深厚的岭南古村。
未来,大良街道将通过政企合作、旧村活化双拳组合,并充分利用华侨城龙头企业的平台资源优势,推进小镇重点项目建设,整合政府、社会和社区等各方面力量,建设一座宜创、宜业、宜游、宜居的特色小镇,并力争省级、市级特色小镇在三年内创建成功,引领大良旧城区、顺德新城区城市形态的升级和融合。
佛山作为粤剧重要发源地,粤剧名伶辈出,名剧迭出。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粤剧在探索、改革和发展中,涌现出一批批粤剧表演艺术家。“佛青”的成立,以大象无形的气度,培育造就了众多粤剧艺术精英,为佛山文化沃土留下了一株长艳奇葩。
2009年,粤剧成为继昆曲艺术之后,第二个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汉族戏曲艺术。
革故鼎新舞台新貌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前,粤剧在探索前行中,有成功的变革,也流失了一些传统的特质和遗产。
1952年,两广(广东、广西)文艺座谈会指出粤剧过于商业化,“粤剧的千疮百孔,需要急速医治”。佛山粤剧开始着手改革,尤其是1956年“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出后,佛山粤剧更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改人、改制、改戏”,重新开始剧团登记,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举办青年演员学习班……对粤剧进行改革创新,粤剧伶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按照整理传统、新编历史剧、创作现代戏三并举的戏曲创新原则,进行艺术创新,涌现出《血溅金沙滩》《四只肥鸡》《卖马蹄》《佛山胜天堂地》《社会主义好》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组建起来。
当时,佛山专区共有13个专业剧团,74个挂靠剧团,可谓名家荟萃,好戏连台。一系列的整改工作改变了粤剧在城市演出中浓厚的商业化色彩,也改变了粤剧在农村演出中承袭的传统祭祀风貌,使粤剧逐步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探索中,走上了一条崭新的艺术道路。
1983年佛山粤剧团和佛山地区青年剧团合并成佛山青年粤剧团,成为一支朝气蓬勃的专业表演团体,先后在海内外及港澳台地区公演多场,佛山粤剧揭开了辉煌的新一页。
在粤剧最近30多年发展历程中,新编、创新的粤剧作品享誉一时,佛山青年粤剧团的《小周后》《花蝴蝶》《佛山黄飞鸿》等作品,不但获得专家好评,而且获得海内外粤剧观众的高度认可。
随着剧团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佛山粤剧剧团逐步形成国营剧团、民营团、业余剧团(私伙局)等多元体制并存的方式,传统的农村演剧市场也不断恢复。专业剧团频繁参与港澳甚至外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参与粤剧的海外发展,让佛山粤剧名动四海。
在弘扬粤剧方面,佛山古老的万福台再传佳音,年轻的粤剧博物馆翻开厚重的历史。唱做念打洋溢着独特美感的粤剧表演,吸引了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粤剧迷,到佛山感受粤剧的魅力,以及独具个性的岭南文化气质。
南国红豆薪火相传
粤剧艺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粤剧人才。成立于1957年8月的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正是为培养新文艺工作者而建立的一所流动戏曲(粤剧)学校。司马剑琴(1934~2006)便是“佛青”学员中的佼佼者。
司马剑琴认为既然进入“佛青”,恩遇的每人都是良师。在老师指导下,他每天练习踢腿、走园台、耍水袖、甩水发等粤剧基本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司马剑琴凭着俊逸的扮相、灵动的唱功、丰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渐渐展露出才华。
1958年,司马剑琴与梁菁合作排演《二堂放子》《百里奚会妻》。他对感情戏的演绎,波澜跌宕、百转回肠、酸楚催人,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百里奚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70岁才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从楚国赎到秦国拜为上卿,而他妻子亦因穷困流落他乡。司马剑琴把百里奚夫妻骤然相见的情感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观众叹谓“戏在词曲外,演入戏骨神髄”。
1963年12月,司马剑琴导演,并与梁菁、叶碧云、罗君超主演现代粤剧折子戏《四只肥鸡》,在广州迎宾馆演出,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后到后台接见了演职人员,赞扬和鼓励他们要为工农兵服务,多演好戏,尤其要深入生活,演好现代戏。
司马剑琴的艺术才华,源于他热爱艺术、勤奋好学,而他的文化修养亦催发了他艺术的颖悟与才气。他毕业于广州立信会计财务学校(中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为人艳羡的“秀才”。
司马剑琴饰演的角色摆脱了只演程式的俗套,所演人物角色都有鲜明的外在个性与内蕴情感。受司马剑琴影响,学员们开始注重自觉提升艺术修养,“要做能演活人物性格的戏剧艺术家,不当戏匠”成为大家的目标追求。
司马剑琴执导、编写、主演的粤剧《三打白骨精》《秀才过年》《徐九经升官记》《穆桂英大战洪洲》等,很多都已被录制为“粤剧大典剧目”,并制成影碟在市面流行。
司马剑琴把毕生献给了粤剧。他承载着德艺双修、卓越有为的“佛青”文化精神,并盛名于上世纪广东粤剧舞台,存留于佛山老人的记忆之中。
角色扮演融入时尚
说起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太子炳”,想必佛山人都不陌生,他的饰演者彭炽权也是佛山粤剧舞台上一位优秀的文武生。
从艺50余年,彭炽权塑造了一系列令人津津乐道的舞台形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彭炽权为佛山青年粤剧团主要演员和团长。粤剧团用现代创作手法打造的历史传奇剧《顺治与董鄂妃》可谓为彭炽权量身定做,这台充满传统粤剧韵味的“现代”戏,让在转型中的演职人员看到了新的方向。这台戏巡演无数,直至今天,当中的折子片段仍不时上演,当中的名曲名段也被改编为粤曲广为流传。
艺术创作离不开集体智慧,但也从不否认优秀个体的标杆带动作用。小神鹰、梁菁、曾慧、李淑勤等佛山当代粤剧艺术家同样塑造了一个个传奇,成为粤剧界闪亮的艺术奇葩。
作为粤剧改革急先锋的李淑勤,这些年来粤剧的改革风生水起,在戏曲生存日益艰辛的时代大胆探索,成就斐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佛山青年粤剧团一直处于惨淡经营状态中。青年粤剧演员李淑勤成为粤剧团团长后,大胆进行剧目二度创作尝试,广纳兄弟剧种之所长,针对年轻观众的喜好,尝试用Cosplay(角色扮演)和戏曲电影的形式,创作了《小周后》《蝴蝶公主》等剧目,上座率非常好。其中《小周后》 更是夺得梅花奖,并被拍成佛山首部粤剧电影。
2011年整合佛山青年粤剧团、佛山话剧团为佛山粤剧传习所后,粤剧、话剧两面开弓。前几年新创作的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于2014年7月首演,已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2个省市20座城市巡演了80多场。
用两条腿走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李淑勤成功了,粤剧的创新时代拉开了序幕,许多剧目粤曲加入了动漫和管弦乐等西方乐器,融入时尚现代元素,很多年轻人不知不觉被吸引,主动参与其中。
对于成功,李淑勤始终保持着清醒。她说,以后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她所追求的不只是奖项,而是塑造更多、更新、更受群众欢迎的舞台艺术形象,探寻粤剧表演艺术的更高境界。
(史料提供: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