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益有望从260万元跨越到1700万元
张槎街道首个“集转国”土地提质增效改造项目开发方案通过表决
海口智能科技园效果图。
锚定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6月11日,禅城区张槎街道海口智能科技园用地提质增效项目以99.8%的支持率高票通过村民表决,项目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是张槎街道首个通过“集转国”的方式进行改造的村级工业园,为打造禅西都市产业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为全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土地整备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实践,推动用地提质增效工作取得新进展。
项目的成功推进,在于张槎街道以稳根本、顾全局、看长远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推进海口智能科技园地块的升级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张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提升土地价值,实现以产兴城、融合发展的格局。
统筹规划 攻坚首个“集转国”改造项目
海口智能科技园用地提质增效项目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该项目占地约71亩,位于禅西大道以西、古新路以东、同济西路以南、季华二路以北,毗邻高端装备制造片区、总部经济集聚片区以及季华路总部经济带。
然而,项目现状为驾校教练场及低矮厂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租金收入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
为此,张槎街道创新通过“集转国”方式,对该旧村级工业园进行改造。项目通过部分分割销售,进行融资开发,达到村集体土地入市的目的。
土地“集转国”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土地整备模式,通过充分调动市场资源,缓解村集体的资金压力,在实现各方利益共赢的基础上,重塑区域土地价值理念,促进产业载体开发成本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有效提振市场投资信心,解决企业租赁焦虑和村集体资金不足的问题。
那么,在推动项目土地“集转国”的过程中,张槎街道有哪些成功经验?
首先是政府统筹规划,创新运营方案。海口智能科技园用地提质增效项目探索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新模式,通过“三旧”改造将集体工业用地全部转囯有,由村投资建设并同意部分的物业按政府指导价出售给优质企业,剩下的部分工业载体探索区、街道国资联合招商运营的模式,达到村民、企业、政府三方共赢。项目改造后,将吸引现代化都市型企业入驻,保障高端产业链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产业格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是政府攻坚引领,靠前指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张槎街道搭建好政、企、村三者之间平衡的桥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土地改造领域,撬动市场资金资源。同时,积极下沉到海口村各村民小组,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深度调研,对项目问题进行摸排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攻坚方案,大幅提升工作效能,加强上下级和村企之间的沟通协调,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强力保障项目全过程平稳顺利推进。
主动革新 “居改工”实现长远经济效益
项目推进的一大亮点,在于其主动革新改造方式,根据实际由居住用地调为工业用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定底气。
为使集体土地更好地服务于禅西中心化进程和产业升级,达到最优质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突破传统观念,改变规划功能,将原本处于高新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居住用地,调整为更符合用地实际情况的工业用地,大大提高了容积率。通过建设高质量都市型产业载体,为“制造业当家打头阵”添砖加瓦,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项目规划功能改变,不仅符合区位产业集聚发展的理念,也保障了村集体对集体物业长期持有的资金收益,促进村集体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契机。
数据显示,该项目地块在改造前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租金年收益仅有260万元左右,改造后将规划建设11万平方米的新型现代化高端物业,并按政府指导价格分割销售不低于30%的物业比例给优质市场企业,预计年收益将超过1700万元。
可以预见,在土地“集转国”的推动下,禅西城市面貌将迎来新变化,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区域化、规模化、现代化和科技化,城市的建设和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这将为当地村民的生活和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该项目开发方案的成功表决,为打造禅西新中心、强中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接下来,张槎街道将继续秉持“制造业当家”“亩产论英雄”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化用地提质增效改革的方式方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的禅西中心化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音乐演艺产业,提升城市新格调
东方广场——城市音悦听表演现场。
佛山地铁2号线魁奇路站点共享音乐空间现场。
岭南天地——城市音悦听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
万科金融中心——城市音悦听现场。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今年以来,在禅城的商场、公园、楼宇乃至地铁站里经常能够偶遇一场小而精、小而美的音乐会。这其中有政府主导的城市音悦听,也有企业、园区、商场组织的各种音乐节,以及网红艺人、歌手自发的街头表演。
这场从上至下,近乎全民参与、持续半年之久的音乐活动,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为来禅城、在禅城的人带来不期而遇的小惊喜、“小确幸”,向外界持续释放“心动”禅城的新音符,激发禅城新活力,提升禅城城市格调。
以音乐为媒介
释放人与城双向奔赴的新音符
《礼记·乐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音乐是私享的,是人类精神空间和情感世界的映照和寄托。古今中外,人们从不吝啬对音乐的赞美,也从不停止以音乐的方式赞美生活,甚至是生命本身。于是,音乐成为雨果笔下思维的声音,冼星海生活中的一股清流。
音乐,以音韵传递情感、直击人心,引发共情。
例如,成都因为一首民谣歌曲《成都》爆火于短视频平台,勾起了无数网友对成都的回忆及憧憬,“玉林路”“小酒馆”等生活场景,俨然变成了故事。而一首网络点击过亿的《西安人的歌》,让西安的城墙、火车、大厦高楼成为爱与情怀的代名词,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如今,生活在禅城,每周也有值得期待的城市音悦听如期而至,每天都能遇到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在禅城各个地方上演。
这些得益于禅城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艺辉映间,以深厚的岭南文化为底蕴,以潮流的现代城市文化为形式打造特色城市IP——城市音悦听。
城市音悦听以音乐艺术演出为主线,通过政府引导、民间推动,探索一条专属于禅城的“音乐之城”运营模式,打造“城市的会客厅”。
以音乐为媒,禅城正在向五湖四海的人发出音乐邀请,让人们在音乐中与禅城进行心灵交流互动,让人们跟随音乐的律动放松心情、与城市共舞。
“虽然舞台不是很大,但是现场合唱的音乐氛围很温馨、很浪漫。”在顺德陈村工作的冯女士表示,她在禅城遇见了好几次城市音悦听活动。每一次合唱后,都让她对生活在禅城的人产生一种羡慕之情,有一种辞职到禅城工作的冲动。
正如人们所说:“我们所聆听的,从来不只是声音,更是一种人生信仰和生活态度。”
当越来越多的人“听懂”禅城开放包容、人文荟萃的城市魅力,将实现一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同时,也将为禅城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形塑感性的精神气质,打开新的渠道。
以音乐为抓手
激活城市文创产业新活力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在各地文旅市场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音乐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并通过引进音乐节,打造音乐基地,为音乐产业在财政、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扶持和补贴,力图将音乐打造为城市新的“文化名片”。
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城市需要音乐?
对于这个问题,我国著名音乐指挥家郑小瑛在央视节目《吾家吾国》中曾有过回答。
她认为,“经济的竞争以后比较的是文化,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提升人民的生活素质,那就是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一旦在城市扎根下来,就如同静海深流一般,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例如,作为一种和合的文化形态,城市能够以音乐为纽带和桥梁,实现文化聚落、创意聚合、产业集群的和谐生成。作为一种共情的创新形态,城市可以举办品牌化的音乐活动、开办前卫新潮的音乐机构,创造各式新型职业和消费业态,激活城市的创意活力,进而促进城市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繁荣。
同时,作为一种共生的创意形态,音乐及音乐产业蓬勃发展也将带动音乐休闲、音乐旅游、音乐文创、音乐设备生产等相关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构建音乐、创意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生态,帮助城市开展“音乐+”文化创意深度融合的综合性工作。
这种和合、共情、共生的文化形态和发展规律,与当前禅城实现高端资源、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佛山之心”的城市发展逻辑和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禅城也正在做这样一件事——大力发展音乐演艺产业,优化演艺空间布局、创新升级演艺新业态、构建良好演艺市场生态。
在禅城各个商业街区、文化街区,活跃着一批以音乐为媒介的从业群体。例如,南风古灶片区的叔伯兄弟音乐基地,佛山创意产业园的风马民谣、格莱美汇等。加上散落各地的音乐餐吧、酒吧、KTV等音乐场所,初步形成“草灌乔”的音乐市场环境。
随着越来越多的音乐从业者和爱好者在禅城汇聚,音乐产业在禅城发展壮大。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类似于成都音乐坊的音乐片区、音乐街区、音乐馆等音乐相关人文建筑景观在禅城拔节生长。
我们可以期待,在政府引导、全民参与之下,正在加速驶进音乐赛道的禅城,不仅能够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激活禅城发展的一池春水,还能带来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音乐氛围。
以音乐为载体
提升禅城城市新格调
近期,不少市民游客在佛山地铁2号线魁奇路站出站时,发现这里多了一个带有钢琴的共享音乐空间。
在今年高考前夕,禅城区文化馆组织“文艺轻骑兵”在这里开展了一场“城市音悦听”地铁共享艺术空间音乐沙龙,为乘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当耳熟能详的音乐回荡在地铁里,吸引了不少乘客驻足,感受到一种慢下来的音乐之美,以至于有些人差点错过了回家的时间点。
除了地铁站外,如今禅城在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音乐小舞台和演绎空间供人们进行音乐表演,例如文华公园、尚书·文华书店、万科金融中心等。
这些经过艺术“微改造”的城市小角落,被精心地打造成音乐化、文艺化的空间,不仅遮掩了城市的喧嚣,更为人们提供一方富氧、休憩的“城市绿洲”。而注入其中的文化艺术和时尚元素,也使它成为其所在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凸显城市价值与品质的同时,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的需求。
可以看出,音乐文化的力量不仅在滋润人心、盘活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还体现在塑造城市新形态,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格调等方面。
城市作为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的生命体,其城市格调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不同发生变化。
禅城区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即将正式出炉,该方案提出要将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融入城市建设及管理运行,将禅城区打造成区域消费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一轮城市格调提升中,未来的禅城,不仅要打造人们生活需要的功能空间,更要建设满足心灵需求的文化空间。
音乐正是打造文化空间最好的载体之一。通过一场又一场小而精、小而美的音乐会和音乐空间,禅城将音乐艺术融入城市建设,在城市公园、历史街区、老旧街巷等公共区域,打造一批无边界的美学空间、艺术空间。
一个具有岭南味、年轻态、时尚感、国际范的城市美学形象、带有潮流音乐感的禅城,正在乘风破浪,一路“破圈”“出圈”,形成新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
一个处处有风景,时时有音乐的禅城,怎能不让人心动呢?
禅城区举行社会组织人才政策专题宣讲会
前日(12日),“禅聚英才 成就未来”禅城区社会组织人才政策专题宣讲会在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开展,推动人才政策更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释放行业和人才活力。
新指引推动社工服务提质增效
目前,禅城全区每年由政府部门购买开展的持续性社会服务项目超60个。购买服务的职能部门涵盖民政、公安、司法、卫生健康等。在禅城区社工机构的专业社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6.81%。不过,随着社会组织、社工服务的创新发展,对相关领域的政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近半年来,禅城民政部门先后对社工专业人员职级认定和薪酬管理意见、社工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实施办法等进行了更新调整。
当天,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对社工薪酬指导、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实施办法、社会组织行业自律等政策分别进行解读宣讲。
其中,在事关人才激励实效的薪酬指导意见方面,以往部分机构面对社工人员,每人的学历、资质证书、工作经验等条件不一,往往很难快速判断人才的专业水平、定出待遇标准。
随着禅城推出相关的新指导意见,根据持证级别、学历、专业、从业年限的四个方面条件组合,对人才划分架构进行明晰。由此,不同条件的人才,所对应的职级与薪酬标准,能实现“对表即辨”。
新出台的绩效评估指引,则主要对应解答“钱花了,服务效果如何”“服务项目预算应该怎么制定”等问题,通过优化指标体系,并对优秀等级标准进行提标,进一步推动社工服务提质增效。
新措施优服务强信心
当天宣讲会吸引相关职能部门及全区50多家行业协会、社工机构代表人员参加。行业协会、社工机构等人才代表,在宣讲会上分享打造优秀社会服务品牌的经验,为业务部门、社会组织搭建了交流分享平台。
“我们协会的专职员工有40人,当中硕士学历人员近10人,接下来,我们还要招收博士人才,提供走在市场前沿的专业性精准服务。”禅城区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周倩表示,该协会计划扩大提升承接服务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当天的宣讲会带来了很多实用内容、启迪意义。
禅城区禅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王岚认为,对于社工服务项目成效如何,禅城区新出台的绩效评估办法,比原有的更加科学细致,体现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细致对照评估体系进行学习理解,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优化提升服务水平。
禅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区人才办的指导下,该局通过完善引才留才政策、加速构建人才服务生态圈、搭建产才共兴赛事平台等措施,持续推进与中心城区发展相匹配的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希望通过新政策强服务、强信心,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共同推进禅城社会服务蓬勃发展,助力禅城建设高水平人才创新高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