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人民医院再斥资11亿,新建多座大楼!
南海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动工!
新建项目将规划用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
新建科研楼、公寓楼
医用织物智能配送中心
特需医疗中心提升等工程
项目总预算11.51亿元!
新建项目动工
区校合作办医驶入“快车道”
南海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顺利动工,使得区校合作办医驶入“快车道”,将进一步推进华南理工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科研发展、人才引进和培育。
新建项目所涉及的科研楼、公寓楼、医用织物智能配送中心以及特需医疗中心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新建科研楼+人才公寓楼,将推动医教研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科研楼规划为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场所,层高8层,主要包括PI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公共仪器平台、办公用房等。科研楼将承载着全面提升医院科研能力、搭建“筑巢引凤”平台的重要使命。
公寓楼的建设,则是医院“筑巢引凤”的重要基石。公寓楼层高17层,功能多样,包括能满足1000人就餐的食堂和超市、档案中心、后勤办公用房、四人间公寓、套间公寓、单人间公寓以及可作为疫情期间集中居住的用房。公寓楼共两套垂直交通,疫情期间可将一套电梯作为顶部四层闭环人员管理用房的出入口,实现“平战结合”。
其次,医院将整合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建设高端医疗服务窗口,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医疗服务,重要举措就是打造集高端体检和高端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特需医疗中心。特需医疗中心将集合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优美的医疗环境,层高8层,涵盖体检中心、体检住院和就餐区、全科特需病房、产科特需病房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此外,新建项目还包括医用织物智能配送中心。南海区人民医院将致力于将医用织物智能配送中心建成国内领先、技术一流、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南海区首个大型专业织物洗涤和配送中心。
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内知名的
以癌症和急危重症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南海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巫祖强表示,医院将用“三个力”稳步推进新建项目建设及医院发展:一是确保建设 “有定力”。坚持“安全、质量、高效”的原则,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促进发展“强实力”。医院以新建项目动工为契机,充分发挥新建项目筑巢引凤、广纳贤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华工的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弥补医院的教学科研短板。三是增强区域“引领力”。医院将扎实组建特色专科联盟,规范分级诊疗,让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南海更多区域,同时努力打造紧密型医联体,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何东清表示,华工医学院高度重视华工附六院的合作共建工作。签约以来,校方充分发挥华工的科研、人才、平台资源优势,全力推动华南理工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建设。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办医各项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科研楼和公寓楼动工建设,也将切实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未来,南海区人民医院将继续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围绕教学、科研、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不断推进医院全方位高质量快速发展,将医院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内知名的以癌症和急危重症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擦亮“健康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以奋进姿态助力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
位置:位于南海区狮山镇,坐落于桂丹路和三环路交界处
总投资:达22.5亿元
面积:占地220亩,为旧院区4倍;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为旧院区3.6倍
配套:远期规划2000个床位,停车位2365个,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达3500多台
就诊预约:关注“南海区人民医院”公众号
为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南海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纳入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并明确2022年完成5000亩鱼塘整治,改善水产养殖耕作环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增产增收。
完善设施
改进尾水处理模式
仲夏时节,走进丹灶镇劳边社区沙水经济社,只见阡陌纵横,鱼塘相连,方塘如镜。
而在去年,这508亩鱼塘却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泵水、排水均通过同一条沟渠。受水质影响,养殖户只能养殖低产值的“四大家鱼”,不少养殖户为了增加收入还养起了鸡鸭猪等畜禽。
“泵水的时候要经过好几道工序,稍微偏远的鱼塘‘吃’水既难又慢。”劳边社区党委书记劳文广说,最麻烦的是,由于管网设置不完善,一旦某个鱼塘的鱼发生病变,极易造成连片鱼塘交叉感染。
沙水经济社村民刘添华从两年前开始“试水”鱼塘养殖,“十多亩的塘,下的全是草鱼鱼苗,每天起早贪黑,一年算下来只赚3万多元。”
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环境是水产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去年年底,沙水经济社下定决心,开足马力,通过鱼塘重新布局,方格化改造鱼塘。“共44个鱼塘,每个6至8亩,清淤后深度为2.5米。”劳文广说。
同时,沙水经济社重修进排水渠,新建管网工程,硬化主干道,并组建起养殖尾水治理设施,让白银窦涌的水经出水井引进每个鱼塘,再由管道将废水排出,集中到尾水处理池统一处理。最后,一部分尾水流入河涌,另一部分可以通过供水系统回到鱼塘,实现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目前,沙水经济社新建3个爆氧泵房,对排放尾水作爆氧处理。新建3个尾水处理池,按照“三池两坝”的尾水处理模式,设置沉淀池、曝氧池,生态沟渠等处理设施,通过毛刷、陶粒、生化球等多种介质净化养殖水质,使鱼塘达到“鱼塘规整、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的标准化养殖鱼塘要求。
眼瞅着水质变好了,村民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目前有超8成的养殖户养起了加州鲈、鳗鱼等高产值品种,“现在既达到养殖池塘建设标准,也优化了养殖户的耕作环境,提升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效能,如今部分养殖户一年的营收能顶过去十年。”劳文广欣喜地说,得益于此,经济社鱼塘出租的集体经营收入从原来的70万/年翻番至140万/年。
加大扶持
合力推进鱼塘整治
南海区水道纵横、气候适宜,优良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其兴盛发达的水产养殖产业。目前,南海区淡水养殖户超1万户,87%的鱼塘为30亩以下。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水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粗放式养殖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为加快推动南海区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南海区制定了《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6年)》,明确南海区将全域推进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推动水产养殖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优质型转变,助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淡水鱼)创建工作,夯实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成效。5月7日,南海区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动工仪式举行,7个镇街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同时动工。
推进鱼塘改造,并非一蹴而就。劳文广坦言,一方面,村民养殖尾水治理意识未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村集体池塘发包时间、承包期限均不相同,且所牵涉的养殖户数量众多,加上改造资金投入大,统一进行集约连片改造难度相当大。
为拓宽资金渠道,撬动社会资本,南海区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先是研究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农业用地整备工作方案(2022~2024年)》,制定了延长养殖池塘租赁年限(10年及以上)的政策,鼓励整村、整片集约出租,同步实施带改造方案招商,在合同中明确要求承包方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提升,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养殖池塘改造,现集约养殖池塘(含意向)约3925亩。
与此同时,南海区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信贷支持,积极对接国开行和政府债券,全力推进全域池塘改造提升。至今,5000亩鱼塘整治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总体施工进度达58%。
推动鱼塘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南海区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南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坑塘水面数据,借力智慧三农平台,利用渔业资源管理系统,通过“空天地”调查及渔业资源普查等数据分析,安排专人实地核实,进一步摸清池塘底数,确定池塘用途。
此外,南海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治水指挥部,共同研究制定《南海区农业源头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养殖池塘专项)》,计划于2022年优先完成广佛跨界流域、一级水源保护区等重要公共水域、国考省考断面等区域养殖池塘进行改造提升,到2023年底,完成75条主干河涌周边养殖池塘的改造提升。
岭南史诗 文学有为
首届广东省有为文学奖启动
将永久落户南海
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永久落户南海
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是继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之后,广东文学界推出的专门针对文学类作品评选的又一大奖,每两年举行一届,由南海区政府联合广东省作家协会和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
作为目前广东省唯一获得“广东省文学之城”称号的地方,南海与广东省级文学奖有着深厚的渊源。2011年9月,为缅怀老一辈散文家秦牧先生对九江的关爱与勉励,九江镇政府与广东省作家协会达成协议,广东省“九江龙”散文奖落户南海九江。紧接着,2013年4月、2014年6月和2015年7月,广东省“大沥杯”小说奖、“桂城杯”诗歌奖、“有为杯”报告文学奖分别落户于大沥镇、桂城街道和丹灶镇,在南海迅猛地刮起一股“文学风”。
此次启动的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是在原有的五个省级文学单项奖(“九江龙”散文奖、“大沥杯”小说奖、“桂城杯”诗歌奖、“有为杯”报告文学奖、“平湖杯”儿童文学奖)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将永久落户南海。
“文以载道传承,要自信;文以写意修德,要自尊;文以明志有为,要自强;文以创意互鉴,要自立;文以美育教化,要自治。”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以“五文弄墨”强调文学有为、文学可为。他表示,全新的“广东省有为文学奖”落户南海,体现了广东省作家协会对南海的无比信任,南海一定大力支持活动的评选。
“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的举办对佛山有着重要意义,将更加激发佛山上下凝神聚力创新,奋力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努力为广东文学铸就新高峰添砖加瓦,助力文化强省建设。”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倪谦在致辞中说,佛山将着力开创文艺创作生产提质行动,着力实施岭南广府文化出圈计划,围绕有为文学奖的征集评选活动,提供精品展示平台空间,塑造文学之城城市品牌,推动文学成果创造性转化,展现佛山新担当新作为。
“省级文学奖以‘有为’冠名,旨在传承康有为先生崇高的爱国思想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倡导新时代广东作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笔耕不辍、奋发有为,以精品奉献人民。”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说。
奖金最高2万元
首届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正式启动
全新的“广东省有为文学奖”设置小说(长篇小说、中短篇及小小说)、报告文学(长篇报告文学、中短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儿童文学、文学理论评论、网络文学等共7个类别9个项目,面向全省征稿。
每个项目设获奖作品5部(篇),每部奖2万元(单篇1万元)。其中,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文学理论评论,以成书或单篇参评;小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以成书参评;网络文学作品,以网站刊载或成书参评。
首届广东省有为文学奖评奖年度为2020年至2021年,即从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凡广东省籍作家(须附身份证复印件)及在广东工作、生活两年以上的入粤作家(须附身份证复印件和入粤两年以上的书面证明),在评奖年限内由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文学作品均可参评。
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结集作品须拥有合法出版书籍的统一编号和版权页,应在评奖年限内出版且出版年月前两年内创作的作品应占结集字数的1/3以上(若书中未予标识,则每篇作品须注明首次发表或写作日期并由推荐单位出具证明)。首届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作品征集不接受个人直接申报,符合条件者可向当地作家协会提出作品参评意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