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佛山这些乘风破浪的“农二代”
傍晚时分,佛山三水北江边的百亩农场上聚集了不少“农户”,摘瓜的摘瓜、浇水的浇水,悠然自得。
这里是佛山市澳农蔬菜种植公司打造的一片新型农场,用总经理吴坚的话说,完全开放农场,让城市休闲人员和村里散户集约式使用土地资源,共同参与生态农业种植,能够吸引更多人投身农业。
2016年,湛江人吴坚离开打拼多年的广州,来到了佛山三水。他选择走回父辈的老路,做回了一个农民。如今的他,在三水北江边上拥有800亩农田。
几十公里外的佛山新荣水产有限公司,傅伟东正在自家的水产养殖基地里查看鱼苗培育情况。大学一毕业就回到村里继承父亲水产养殖工作的他,现在做得有声有色。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不少农村成为“空心村”。但是近些年,这样的情况在佛山有所好转。
大批像吴坚一样的“农二代”或选择留在村里就业,或选择外出求学广增见闻回乡创业,他们在小村庄内走出一条条致富之路。
傅伟东通过杂交选育出来的澳泰笋壳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每年可培育500万尾。 受访者供图
留在村里的“农二代”
在农地上实现年轻理想
“农二代”原指户口在农村,但工作在城镇的一代人。但是如今,有一群出身农村,却愿意主动留在村里就业或从城市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他们赋予了“农二代”全然不同的定义。
吴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是农民的儿子,但多年来在城市里读书,毕业后在纺织业的上市公司做到高管层,事业小有成就。财富自由之后,吴坚更想做些帮助大众、造福社会的事儿。回到农村创业成为第一个浮现在他脑海中的想法。
见到吴坚的时候,他正在就土地审批问题与同行们热烈讨论。不远处他承包的800亩农田里有14户夫妻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户们披着汗巾,洒水的洒水、摘瓜的摘瓜。
这些本地农户都是他的“合作商”,在他承包的土地上各负责一片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如今他们不仅能享受田园生活,每年还能赚到十几万,在三水生活得很是富足。
谈起重新做回农民,吴坚的语气轻松。“当农民既自由,又赚钱,大众对农民的固有观念是时候改变了。”2016年,吴坚来到了三水北江边上,看中了这片被称为“长寿之乡”的土地,盘下一间公司正式开启了种植蔬菜水果的农民之旅。
“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盘下的800亩地太大,大概一年就能损失100万。”吴坚感慨,4年来不断摸索,遇到困难也不放弃,现在终于在这片土地扎根下来,公司的运营管理也上了轨道。
与从外地来佛山乡村创业的吴坚不同,傅伟东的父辈就是佛山本地农民。打小跟着父辈在田间水塘里,耳濡目染下,他对农业生了感情,也为日后接手父辈的水产公司打下基础。
2010年,傅伟东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但他却从没想过留在广州,一毕业就直接回到了家乡,跟着父亲一起经营西樵的新荣水产公司。
“我向往自由,也对农村有感情,谁说小村庄不可以实现理想?”回乡后的傅伟东从基础干起,鱼苗采购、公司司机、货运……就这样持续了5年,熟知所有业务的他才开始逐步接手管理,慢慢带领公司走向了不同于父辈的转型之路。
为农村播下创新种子
一次选育改良收获年产3亿尾鱼苗
“青年一代与父辈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我们更加注重求变,越来越强化科技在农业中的作用。”傅伟东感慨,以往父亲的经营理念就是稳当,但如今时代变化、科技飞速发展,农业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为此,傅伟东不断加大对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力度。2017年,傅伟东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展大口黑鲈优良品种选育研究,定向选育出的“加得丰”鲈鱼苗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受到了养殖户的欢迎,如今傅伟东基地里每年能产出“加得丰”鲈鱼苗3亿尾,销往全国各地。
在傅伟东的带领下,新的鱼苗品种开始上市,高明500亩新的鱼塘改造基地也正火热施工。目前,新荣水产的年产值超千万。
如同傅伟东一样,“农二代”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年轻的思维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的理念,敢于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他们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在乡间土地,而这些种子正在不断壮大。
对傅伟东来说,带动乡亲们富起来,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吴坚眼中,想要所有人吃上安全的“放心蔬菜”是他从事农业的初衷。
“我们的首要目的就是打造民生健康餐桌和菜篮子工程。”吴坚说,在此基础上我们建成了科普教育基地和旅游休闲自耕采摘体验式主题农场,全面推进IT管理技术高效管理农业种植,实现了实时完整的溯源系统,让大家吃得安心。
2017年,澳农推出家庭蔬果自助——菜园主计划,开放百亩土地供超过1000户家庭打造土地共享的新型农场,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农业种植的队伍之中。
澳农农业公园。受访者供图
无论是“接棒”老一辈,大学毕业就选择返乡的傅伟东,还是看中了农业发展前景选择自主创业的吴坚,像他们一样的“农二代”还有很多。
高明区返乡青年创立凌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当地水稻种植户提供无人机植保服务,目前飞防面积已达5万亩以上,为促进高明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水区范湖片区的鱼塘,有30%以上是由本地年轻村民承包经营,每户每年经营收入普遍能达到20万元以上......
“有些东西没变,但是也变了。”一批又一批“农二代”们,像父辈一样行走在田间地头,操心着收成。可如今的他们,懂得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农业这个古老的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将农业变成职业
让更多青年人返乡
“我来佛山4年,能明显感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回到农村。”吴坚感慨,青年农民队伍逐步扩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年农村环境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富,可以成为青年发展事业的阵地。
近年来,佛山通过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本地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投身农业事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新生力量。
从佛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职业农民占比从2016年的15%上升到17%,50岁以上职业农民占比从2016年的36%降至2019年的32%。
尽管青年返乡、留村的趋势正在慢慢变强,但目前青年群体返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业企业招录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较难,农企大多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对青年的吸引力较弱;其次就是大部分青年群体对农产业的认识仍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导致他们不愿意从事农业。”佛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佛山正在探索制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在制定农业金融、项目申报等有关扶持政策时向新型职业农民或有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主体适当倾斜,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价值感和优越感,鼓励、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农业产业,促使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
离开乡村的青年增长见识,获得了回乡谋生的后续生存资本。“农二代”们在赚钱的同时,更关注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与眼界的开阔。大批像吴坚和傅伟东一样的青年,带着新思想、新技术,为传统农村注入新鲜血液。但目前,想要吸引更多的青年返乡,佛山任重道远。
“当前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有许多在做农村电商,集中在种养销售端。”吴坚直言,想要吸引更多的青年返乡创业,政府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比如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补助等。
傅伟东认为,当前很多农业企业处在“接班换代”的转折点,老一辈退居二线,年轻人冲上前,如果能够感受到背后来自政府对青年人创业就业的支持,一定会吸引更多青年返乡。
“广佛3060交通圈”规划示意图
交通,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高质量的城市交通,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和高效率的城市经济。
今年6月,南海区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通过实施“交通大会战”的报告。
7月,南海区政府印发《佛山市南海区“交通大会战”行动方案(2020年-2025年)》(下称“方案”),提出“1·2·5”交通建设行动,一期投资约750亿元,推动南海交通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上周,市长朱伟率队调研在建城市轨道项目建设工作进展时强调,轨道交通对我市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南海区交通发展蓝图,佛山规划的14条轨道交通线路中有11条经过南海,其中5条途经南海区东部组团接入广州。
作为广佛同城桥头堡,无论是构建“广佛3060交通圈”,还是助力佛山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南海始终肩负大湾区西部枢纽“门户”担当,以改革尖兵、创新先锋的姿态,为“双区驱动”“双城联动”、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继续“扛大鼎”。
抓机遇
提速轨道交通 打造广佛未来之城
“每天7时半出发,顺利的话8时半前就能到珠江新城,双城生活仅一小时路程。”家住桂城的王姝自广佛地铁开通后,每天都能和家人团聚,让她备感幸福。
10年前,佛山首条轨道交通广佛地铁开通,成为广佛候鸟的鹊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广州市民来南海工作置业,让千灯湖片区跃升为广佛同城一颗璀璨的“明珠”。
10年后的今天,南海打响交通大会战,启动“1·2·5”行动计划,即“一年推动启动、两年初见成效、五年持续提升”,推动广佛同城迈入全域同城新高度。
这是南海抢抓广佛全域同城机遇,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切实举措。当前,南海正全面提速“新基建”,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力争将佛山地铁5号线一期、6号线、7号线、8号线一期等项目纳入佛山市下一轮城市规划建设计划,将广州28号线快线西延的主线、支线通道纳入广佛两市近期建设计划。
强统筹
大项目大发展构建区域新格局
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综观南海此轮“交通大会战”,强规划、强统筹是重点和亮点。为了顺利推进方案落地,南海成立专门指挥部,由区委书记闫昊波和区长顾耀辉共同担任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交通大会战办公室,各镇(街道)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并制定了以“联合审批、精简环节、压缩时限”为基本原则的项目入库与退库管理办法,同时引入南海区交通大会战技术咨询服务平台,为工作提供全面的专业技术支持,建设综合交通运输运行与辅助决策平台,为交通大会战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南海第一批将推出包括交通规划技术、道路建设、轨道建设在内的多个区级项目,合计估算总投资约为751.03亿元,其中交通规划技术项目占了近一半。
这些项目将针对南海交通的关键性重大问题开展一系列前期规划研究,也是未来将重塑南海交通格局的大项目,包含南海区“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南海区“六纵六横”快速干线深化规划、南海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的安全保护和南海区快速公交BRT网络专项研究及试验线实施方案等专题研究、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理委员会南海片区建设局正在开展片区交通专项规划、中部片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将狮山镇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地区交通枢纽和佛山科创新城、西部片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
南海区副区长黄颂华介绍,此轮交通大会战以“广佛为中心、区域为重点、各镇街联动”为基本策略,“远近结合、建管并举、先急后缓、先易后难”为基本原则,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以打造“湾区枢纽区域、西部交通门户”为总目标,构建“广佛一体、多网合一、高效畅通”的立体交通体系,让南海融入“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和“广佛3060交通圈”。
促同城
助佛山融入 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
当前,南海正处于转型升级、提档变速、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南海迎来新一轮历史性发展机遇,交通新格局重塑将增创南海区域竞争新优势,带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流动,为南海高质量发展汇聚源源不竭的动力。
南海各镇街对新一轮交通大会战也充满期盼。在南海提出的“一轴一核两带”空间格局中,产业重镇狮山是其中的一核,南海打造“六纵六横”快速路网,其中有“三纵三横”穿越狮山。发达的制造业加上未来交通资源的集聚效应,催促狮山必须重新考虑未来发展方向,建设一个以产业为主导、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同时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发展型产业新城。作为广佛同城桥头堡,里水也在抓紧建设有轨电车示范段项目,并作为里湖新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未来可以通过广佛地铁6号线和10号线与佛山中心城区相连,通过有轨电车与广州地铁12号线连接,全面融入广佛半小时生活圈。
随着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现代交通时代的来临,南海未来有着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佛山西站将依托粤港澳建设区域合作开放新平台,成为辐射泛珠三角区域的西门户,通过推进龙湾大桥至季华西路、南港路、龙高路等提升改造,衔接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重大区域交通枢纽,对接广深港澳创新科技走廊,全面促进南海融入大湾区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