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素解之上德不德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1【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2【白话解】
道德经上篇言道,下篇大多说德,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大用。道和德互为阴阳,两者玄同。大道如同河流,不断地往下流动,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也许只看到河流,不知道河流的源头是哪里了。
上德的人虽然有德,但是不居其德,不以德高而自居,不有心做有德之事,不责求回报。道是说大小的,有大道和小道之分。德是说上下的,有上德和下德之分。这里说的上德,就是中庸上说无声无臭的至德,也是大学上说的明德。大学之道,在于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世人千古处于暗室之中,被物欲遮蔽住了。怀道的人点亮了心灯,并传给世人,发明每个人本有的明德。
下德虽然是表面上符合仁德,但是有心为之,责求回报,可以称之为无德。从德字的演化可以看出来,远古的文字,德字由两部分组成,并没有一个心字,此为无心为德,反而是有德。后来下面多了一个心字,此为有心为德,虽然不失德,但是却无德。上德的人无心为德,虽然没有责求回报,但是无为恰能成全他无不为。下德的人有心为德,责求回报,反而不能成全其无不为。
上仁虽有为,而无恃为的心,并不会自恃其有。世道继续越流越下,德又下衰,于是才开始有仁义的名。仁和义对比来讲,仁反而没有像义那样责报之切。讲义气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讲义气,可能就会被讨伐了。相比之下,仁还没有责报那么切,所以无以为。如果对人有仁恩了,就还是希望别人有所回报,上仁是不责求别人回报的。为作恶感到羞耻的心,这就是义了。恭敬的心,这就是礼了。分辨是非的心,这就是智了,当然这只是智巧而已,并不是真的大智慧。仁义礼智,这四者并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这四者都是从道的树根长出来的枝枝叶叶。仁与义相比起来,义责其回报更切,所以有以为。
上礼是有为的,君主制定出了社会的纲纪、制度和法令,要世人去遵守。崇尚一些社会美德,要世人去追求。前面章节有说不尚贤。如果世人不能响应并遵守法令,如果不符合道德的标准,就会被口诛笔伐了,伸出胳膊去又拉又拽的要世人遵守了。礼为天地之序,人伦之理。其德下衰,到这里已经衰落到了极点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因此礼乃忠信之薄,为乱之首。
前识,可以称之为智巧。智慧在于根,前识在于枝叶。道德在于根和树干,仁义礼智信在于枝叶。前识为大道的枝叶,也是愚昧的开始了。前识里面束缚了许多东西,里面有我们与生俱来的经验,规则等。大丈夫处在厚德的地方,不处于薄的地方。大道为厚,礼义为薄。前识为薄,大道为厚。树根为厚,树叶为薄,这个还是很形象的。智巧为薄,智慧为厚。前面讨论了轻重、大小,这里说厚薄。圣人处其厚实,而不会选择薄的枝叶。圣人不会舍本逐末的。圣人去掉仁义礼,回归于道德。太上以道德为尊,而仁义次之。大丈夫处厚而不处薄。务实而不务华。取根本而舍枝叶。因此说去彼取此。
第三十七章无名之朴
1【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2【白话解】
前面的章节有说到大道朴且小。这里也呼应了有无名之朴。前面的章节有说到万物将自然宾服于大道。这里提到侯王如果能够守道,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正。本章为道经的最后一章,与第一章遥相呼应,名可名,非常名,以至于无名之朴。大道为亘古不变的,可以称之为常。圣人老子教导君主以古始之道御世。大道以无为为常,大道无为、无形无名无相。世人一提到大道就知道是无为,可是不要被无为本身给束缚住了。大道无名无相,可是不要被这种说法给束缚住了。虽然大道看似无为,看似无用,但是却有大用。特别大的葫芦,劈开来当水瓢,舀不了水,支撑力不够,但是却可以捆绑在一起,放在江河湖海里当船用。如果侯王能够守大道,万物将自然宾服。如果侯王能够广施仁德,百姓自然就感化了。如果君主能够守道,天下将自正。当世人的物欲不断膨胀的时候,有道明君善救时弊,必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而后物欲的源头可被堵塞。镇住如石压草,并不是让草不生。世尊在菩提树下证悟大道,施设种种方便,深入浅出的宣说不可思议的真常之道,为的就是用无名之朴镇世人的流弊。无名之朴,连追求大道的欲望也要去掉。如果追求大道是为了名利,就要去掉。如果追求大道是为了求解脱,为了渡众生脱离苦海,这样的发心才是发菩提心。无名之朴,虽然能够减少欲望,堵塞欲望之源,如果对此产生执着而不化,又将成为新的弊病。如果对无为产生了执着,对虚无产生了执着,这又是一层执着来着。譬如以药治病,病去而药不忘,那么执药成病。因此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连这一层的执着都要去掉。不以无名之朴为欲,也不以静为欲,天下将自正。对于想追求朴的心,也是欲机未绝,追求的心未能完全放下也不可。
道德经上篇终
道德经下篇始
第四十章有生于无
1【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白话解】
上章讲万法归于一,此章又讲一又会分出阴阳、有无和正反来。也就是说一分出万法,万法又归于一。如同八卦、六十四卦那样循环往复。上章老子举了个车子的例子。把一辆整车分散成许多的部件,这个过程就好比是大道的动作。大道没有任何的形象,可以称之为朴。如果朴散了就变成了许多的器,就生成了器世界,这个过程就好比大道的动作。大道没有什么形象,如何能够观察到大道的形迹呢?大道隐微难见,如何观察到大道微小的动作呢?这样反过来就是大道的动作。比如大道会演化出德仁义礼智信这些枝枝叶叶。禅宗在中国的传承,早有大师预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一整辆车分散成了许多部件了之后,之前整车的形象就无法寻觅了,也似乎就不存在了。大道分散成了世间的万物了,似乎大道就不存在了,可是大道还是无处不在的,还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一朵鲜花绽放,也可以绽放出许多的花瓣,这朵花原本也是没有的,绽放了之后原先的花蕾也就不存在了。一粒种子不断地分化长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里面出来之后,不断地繁衍生息,原本人类的肤色只有一种,现在变成几乎是五颜六色的了。大道是反着来的,世人背道而驰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回归了。用一个大圆圈来比方,走得远了就走到了对面,就背道而驰了,如果走到最极端了,就又离道越来越近,慢慢回归了。看阴阳八卦图是圆的就知道了。
反者,道之动。大道没有任何的形象,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如何能够找到大道呢?如何寻找到大道的踪迹呢?大道的动作往往是反着来的。要不然张果老也不会倒着骑驴了,这也是为了提醒世人什么。大道动作反着来,应到人身上来,世人也是反着来的。既然大道动作是反着来的。如果刚强的就会让它变得柔弱。如果柔弱的就会让它变的刚强。柔弱是大道的利器所在。嫩绿的幼芽居然能够破开了坚硬的石头。一句一句的佛号,如同一滴一滴的水,可以洗净世人坚如磐石的尘垢。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从有中来。有从无中来。有不是绝对的有,无不是绝对的无。有无是一对阴阳来的。如果没有有,也就没有无了,这是相对的。大道生有无,有无互为阴阳。上帝对应着大道。亚当对应着有,夏娃对应着无。不断地进行繁衍,生成万物。有生于无,并不是说亚当是由夏娃生出来的,而是说跟亚当类似的雄性是由雌性生的。世人只知天下之物生于有,而不知有生于无。如果知有生于无,如果人们果真能够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被外物的表象所迷惑,而能够看到万事万物背后的有,更能看到有背后的无。这个世界是阴阳相对的。有和无互为阴阳。黄河和长江互为阴阳。可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都归于一。呼应了上一章。麦当劳旁边一定有个肯德基。有了楚就有汉,又归于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