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1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佛山市2021年第四季度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
其中,禅城2021年第四季度集中开工
重大项目14项,总投资323.48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35.83亿元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禅城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守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不动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拿地即开工”,专班跟进、高效服务,推动一大批产业项目落地。今年前三季度,禅城区安排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5个,截至10月,已完成投资60.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7.2%。
贯彻区第五次党代会和区两会精神,禅城接下来将坚守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不动摇,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和首位度,深化“人城产文”融合,全面推进“六城”建设,打造高品质禅城,努力建设与万亿城市相匹配的市中心。
三百亿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禅城加快布局精品智造产业体系
此次禅城共有1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包括产业项目、基础建设和民生类项目,项目总投资323.48亿元。
产业项目占了此次开工项目绝大多数,共有11个,总投资309.79亿元,包括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项目和佛山三龙湾总部集聚区项目这两个投资超百亿元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能源、高端发展平台载体等领域,将为禅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彰显了禅城“提二强三”,坚定不移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决心。
其中,不少重磅产业项目备受各界关注。此次禅城会场,正是设在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项目所在地。该项目占地88.6亩,将规划建设高标准厂房20栋,将集团总部及生产基地搬迁至禅城区。
按照规划,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项目将布局涵盖消费电子类、数码类、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类、高端和智能装备制造类等产业的研发、制造和相关配套产业,并提供配套的仓储物流、产业孵化等服务。此外,项目将整合产业链资源,导入上下游企业进驻。
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项目是禅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精品智造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除该项目外,道氏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也将开工,将建设电堆及氢燃料电池检测及设备制造车间、高端陶瓷墨水、釉料生产车间、新能源创新中心。
企业代表声音
深圳前海中科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昭凯表示,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将成为禅城区首个工业容积率5.0的产业园,推动“工业上楼”,将为禅城区产业规划升级和经济活跃度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项目建设期间预计带动就业岗位500个,项目建设投产后预计带动就业岗位1200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预计年税收平均每年8000万元人民币。
总部项目也是此次集中开工产业项目的一大亮点。
此次开工的粤港澳大湾区民生保障冷链物流园占地约1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将建设集冷链总部经济、产品采购、冷链运输、产品冷藏、食材加工、团餐配送、生鲜交易、综合展贸、产品检测、电子商务、供应链服务、创新创业、科技孵化、观光工厂等功能的冷链物流集群,项目建成后,将广东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有限公司搬迁至项目内,形成国家骨干核心冷链物流基地。
另外,佛山三龙湾总部集聚区项目将建设超56万平方米的产业CBD总部集聚区,引入一批金融、保险、战略性新兴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进驻。美容行业巨头-伊丽汇也将在禅城祖庙打造美容科技企业总部,整合传统美容产业、科技美容产业、现代医美产业资源。
今年佛山吹响了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号角,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紧抓这一机遇,不断拓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的新空间。
此次开工的开普勒华南数据中心B栋项目,正是禅城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抓手之一。该项目共规划机柜2600个,将助力大湾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联东国际产业园项目则将建设生产性高标准工业园区,引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行业。
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纷纷上马
打造与万亿城市相匹配的市中心
除了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禅城也坚持中心城区定位,提升城市形态和功能品质,启动一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加快建设“精致秀美之城”“幸福祥和之城”。
其中,佛山市第九小学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26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将建设教学楼、体育馆、运动场、附属设施及道路绿化配套设施等,计划设置36个班,新增1620个学位。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学位压力。
同济路西延工程(华宝北路至槎湾路)项目的实施,也将有效缓解季华路的交通压力,实现禅城西部与禅桂核心区的快速连接。
该项目西起华宝北路,东至规划槎湾路(现状青柯街),道路长度约2.1千米,为双向六车道,华宝北路至古新路为现状提升,其余路段为新建,新建段同步建设干线综合管廊。
东平河水轴线建设上,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被寄予重望。此次开工的东平河滨水秀台景观建设工程,将建设集跨路平台、桥形坡道、互动景观叠水、公园连桥等国际化设施景观于一体的滨水景观带,重塑水轴线沿线城市形象。
这些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禅城城市品质,缓解城乡公共配套不平衡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据统计,2021年,禅城区共有省市重点建设项目43个,总投资643.29亿元,今年1~10月,全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31.72亿元。这些项目也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禅城的源头活水,助推禅城建设与万亿城市相匹配的市中心。
活动现场,禅城区委书记黄少文表示,接下来,禅城区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落实市“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打造佛山中心城区营商环境新高地。继续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产业园区,加快完善各大产业园区的路网、管网、学校医院配套等基础设施配套,继续引进一批龙头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完善创新链、补强供应链。注重土地连片整备、集约开发,建成一批千亩产业园区,打造“垂直工厂”,加快“工业上楼”,推动单一主题“产业园区”逐步向多元的“产业社区”转变。继续以企业发展需求为核心,加强土地载体、人才、政策、金融等要素支撑,为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集成、更高效的政务服务。
11月19日,润泽(佛山)国际信息港项目顺利封顶。该项目于去年7月15日签约落户高明,依托“拿地即动工”改革政策,于同年11月18日完成拍地手续,11月20日正式动工。在市、区各级部门的高效服务下,2021年该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刷新了“高明速度”。
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企业家选择投资地都是“用脚投票”。影响企业家投资方向的因素中,营商环境无疑是重中之重。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未来五年,对照市委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的要求,高明将实施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工程,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破解项目落地投产中的“堵点”“痛点”,打造“高明·承诺”新服务品牌,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好的营商环境有多重要?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曾说:“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具体细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数字的差距、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境的差距。
这对于高明来说,更是如此。比起短时间内难以追赶的区位、资源等“硬实力”,在营商环境这种“软实力”上换道超车,是当下高明必须也必然要走的路。营商环境,是高明出奇制胜、后发先至的重要一招。
意识到位,行动更要到位。近年来,高明区接连推出“拿地即动工”、环评审批改革等突破性改革举措,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还曾在2019年度全国百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市评选中位列前三十。
今年以来,围绕市委提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高明区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形成《高明区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六方面共45大项114个具体举措,力争在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智能通关、水电气报装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措施。同时,高明梳理形成《高明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项目清单》,提出打通政策惠企“最后一公里”等11项改革创新项目。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既存在于国内改革的语境中,也立足于对外开放、放眼全球的背景下,是一项没有休止符的系统性工程。
对于高明而言,立足原有基础,全面推行优化营商环境改革2.0升级版势在必行。近期召开的高明区党代会以及区两会均提出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要对标最优最好,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在这项工作上,高明目标清晰,步伐坚定。
要破解企业和公众的“痛点”“堵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政策制定源头抓起,从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重点就是如何让项目能够尽量落地投产,实现地方发展与企业投资双赢。
高明绘就未来5年发展蓝图时,便瞄准项目落地投产的“堵点”“痛点”,下定决心要啃硬骨头。
例如,聚焦审批服务内循环的堵点,高明将重拳整治“科长中梗阻”现象,对企业行政审批中的否决事项一律进行备案,建立企业对审批执法部门的评价机制,并作为年度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实实在在为项目落地搬开绊脚石。
高明还将完善“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精准服务机制,健全区领导挂点联系企业机制,落实“首席企业服务官”精准服务,设立企业投资项目代办中心,推广设置受理“不能办”事项服务专窗,有效解决企业办事疑难杂症。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高明首次提出要打造“高明·承诺”的服务品牌,实施园区区域环评全覆盖、区域能评差异化、区域安评清单化管理,推动产业项目审批服务全链条跟进、全流程监控,形成“零跑腿”网上办、“一次办好”现场办审批模式。
“企业家是高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是高明追赶超越的重要推动力,要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共同营造,让高明成为企业家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说。
继“佛山版‘海珠之眼’”拆除后
11月21日
原遗留建筑所在的
广佛江珠高速工程河西段
道路正式通车!
拆除后,大沥镇加速实施佛江高速原有设计辅道工程以及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并在一环辅道上实施两个连接工程——广佛江珠高速(穗盐路-河西大道段)辅道连接工程和广佛江珠高速(海八路北出口西侧)辅道连接工程,建筑面积分别约4850.5㎡和561.4㎡,为市民提供更安全便利的道路和更优美的环境。
据大沥镇工程建设中心介绍,此项工程具体内容主要为新建右转车道、人行道、路灯照明、交通渠化岛、将原弯曲的辅道拉直建成三车道等。日前,工程人员已加速开展清理沿线建筑垃圾与绿化垃圾、排水管预埋、人行道铺设、道路沥青摊铺等道路清理与施工工作。
“佛山版‘海珠之眼’”遗留建筑拆除前
建筑拆除后,原弯曲的辅道拉直建成三车道
目前,广佛江珠高速海八路北出口西侧辅道连接工程已完工,并实现道路正式通车。广佛江珠高速穗盐路-河西大道段辅道连接工程将于11月23日开通。
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到,大沥镇要大刀阔斧推进城市更新、商贸转型,争当城市中轴北延桥头堡、广佛全域同城先行区。商贸转型提质,打好交通大会战,大沥正用行动践行。
道路通车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环穗盐路辅道路口交通拥堵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安全便利的道路和更优美的环境。一环辅道两个位置的打通使用,真正做到还路于民,推动解决城市中轴北延主干路出口拥堵问题,同时为加速河西片区旧改提供更便利的交通条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