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顺利完成简易低风险项目“双证联办”
顺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近日再出新成绩!10月9日,顺德区顺利完成了全市首个简易低风险项目“双证联办”。勒流街道某厂房项目成功申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耗时仅2个工作日,相对改革前大幅缩短审批时限。
该项目位于勒流街道大晚光大片区,总建筑面积约2649平方米,项目功能单一、工程技术要求简单,经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评估,确定其符合社会简易低风险项目政策适用范围。在深入了解企业投资意向后,区行政服务中心联合相关审批主管部门主动服务,9月28日,该项目被认定为简易低风险项目。
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顺德区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打造“审批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针对简易低风险项目,创新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双证审批并联办理机制。通过告知承诺制形式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进一步降低简易低风险项目开工建设前的审批门槛。同时,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程“贴身”代办服务,协助项目单位进行资料整理及开展网上申报工作,在项目单位和审批部门之间“穿针引线”,把相关创新审批举措快速落实到位。
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据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勒流街道某厂房项目为全市首个完成简易低风险认定的项目。今年以来,顺德区按照上级工作部署,针对各类企业投资建设项目,重新梳理项目需要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整合政府内部行政审批的资源和流程,建立起了全新的全流程服务管理机制,重塑审批、监管、验收、登记整体服务流程,为简易低风险项目提供免办理施工图审查、免办理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免办理环境影响审批登记、施工建设阶段无需聘请监理单位等创新的优惠举措,以极简审批模式为项目单位减环节、降成本,实现项目报建流程全面减负。
下阶段,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将继续联合各审批主管部门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为企业项目落地建设提供最大便利,促进顺德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名词释义】
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是指私(民)营、外商和港澳台企业投资或投资占主导的,实行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宗地内总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0平方米、单体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下且年电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的工业厂房、仓库项目,涉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危险品的项目或涉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的项目或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除外。
近日,记者从勒流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获悉,继顺德中心城区大良、容桂、伦教之后,勒流街道城区将于今年11月试运行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有望告别停车乱象。
据了解,勒流智慧停车项目将规划路边停车位5424个,目前第一期正在推进,11月进入试运行阶段。根据该项目暂定收费标准,小型汽车停车超过半小时起开始收费,白天时段每半小时收费1.5元,月保收费200元/月。
停车乱象倒逼停车智慧管理
在顺德,驾车出行是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停车资源明显不足。由“停车难”引发“停车乱”,停车难题日益成为阻碍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的顽疾,不仅严重影响交通秩序,有的甚至占用消防救援通道,埋下不小的安全隐患。
2020年8月,《佛山市停车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资建设和经营城市停车项目,根据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及市场调节价,收取车辆停放服务费用。为解决市民群众的停车难题,勒流街道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将勒流智慧停车收费系统建设提上议程。
两期规划5424个智慧停车位
勒流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项目由佛山市东璟泊车科技有限公司承建,该公司总经理李则成介绍,勒流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以中心城区地段为准,规划路边泊车位5424个。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区域为龙洲路(百丈大桥至大晚立交段)、西堤路、悦来路、建设西路、建设中路范围内。二期一区为勒流中学周边7条次干道建设路段,围绕登科路、凯茵花园北侧、勒中龙洲路辅道、沿江路锦力门前范围内;二期二区为龙洲路辅道新城侧、政和南路、勒良路、529省道范围内。
相比顺德中心城区,勒流停车收费相对实惠。根据项目暂定收费标准,停车超过半小时起收费,白天每半小时收费1.5元,晚上每半小时收费2元,月保收费200元/月。
勒流主城区智慧停车系统最快11月试运行
从今年9月勒流智慧停车系统项目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目前项目智能化管理系统正开发建设,智能化设备也在加紧生产。10月中旬,项目分阶段进入道路现场施工,率先入场的有建设西路、政和路、悦来路,随后逐步延伸至勒流中心主城区各条街道。
“争取到11月,项目进入试运行期。”李则成表示,项目进入现场施工阶段,可能会给市民带来不便,如车辆暂停泊车位,施工人员会联系车主移开,对于一些长时间停放的“僵尸车”,则联系交警部门依法处理,希望广大市民予以配合与支持。
勒流即将实行停车收费,广大市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勒流智泊”,随时了解项目最新进展和收费标准。
一直以来,南海的行政体制改革都走在前列。纵观南海行政审批改革历程,会看到一连串的“首创”:在全国首创“三单管理”、率先探索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模式;在全省首推微信“刷脸政务”;在全市创办首个政务管理办公室,首推包邮服务和容缺受理;在全国率先推行“湾区通办”……
在改革的过程中,南海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激发全区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一项项突破性改革,是南海行政体制改革的“勋章”,更是南海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最佳印证。
探索创新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把时间拨回2001年初,彼时的南海迎来经济“大爆发”,由此带来的企业和人口集聚,对政府的行政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如何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南海进行了不少探索。在2001年的11月,南海市行政审批中心领导组成立。翌年1月24日,南海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办公。全市21个部门的345个行政许可事项在中心统一办理,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
2003年,南海明确提出“高效南海”的理念,倡导“政府工作服务为先”,全面推进效能革命。南海区先后两次向镇级下放审批事权共119项;同时,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包括简化办事程序,实行“5日办结”等制度。紧接着,南海着力推动“有为、有效、有信、有限”的政府建设,促进政府高效运转。
一直以来,部门多、手续繁、速度慢、效率低、时间长是老百姓投诉政府行政审批的主要原因,也是长期困扰着一个地方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5年6月22日,南海召开行政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公布《南海区行政审批程序改革试点方案》,在区经贸局、环保局、规划分局进行试点。此次改革的重点是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解决“中间环节办事难”问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工作新局面。同年9月,又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南海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的内容,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程序,减少中间环节,实施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
简政放权
搭建三级行政服务体系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自2009年底开始,佛山在顺德区容桂街道和南海区狮山镇开展“简政强镇”试点工作。11月10日狮山镇“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11月20日,狮山镇政府任命简政强镇事权改革12个内设机构负责人,新机构同时挂牌运作。12月1日,狮山镇正式承接区首批下放事权,包括11个部门共116项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事项。
2010年,南海在全区全面铺开“简政强镇”改革,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区镇权责关系,扩大镇(街道)的管理权限;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优化政府职能;理顺其他关系,提升镇(街道)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这项工作在当年9月全面完成。
为了扩大镇街行政事务的权限,2012年1月13日南海区首个村(居)行政服务中心在西樵镇太平社区揭牌,首试行政审批职能。区政府提出通过西樵镇半年的试点建设,年内在全区村(居)推广,成为全国首个行政服务中心村(居)全覆盖的县域单位。
同年7月16日,南海区政府召开行政体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公布《佛山市南海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工作方案》,要求改变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做法,将社会建设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有机结合,把区级60%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镇(街道),镇(街道)80%的审批、管理以及服务事项可在村(居)办理,促使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012年10月18日,南海政府全面开通区镇村三级网上办事大厅,在全省率先实现三级联网办事系统村(居)全覆盖。其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和镇(街道)15个中心、273个村(居)中心实现顺畅联网运行,并全部配备网上办事自助终端。
如今,南海构建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体系,形成“15分钟行政服务圈”。
放管结合
创新打造高效政务服务
更多审批事权下放到镇街的同时,南海也在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2013年9月南海区被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列为广东省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抓紧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13年12月10日,南海开出广东省首份行政审批“负面清单”。区政府正式向社会宣布推行“三单”管理机制,即通过推行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制度,运用“网络倒逼”,构建一个“差异化管理”和“无差异审批”新格局,实现透明公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新机制。
2015年,南海再次大胆创新,在全市率先实施工程类“一窗通办”新模式,共纳入660个审批服务事项。
2016年2月1日南海区与广州市荔湾区正式实施企业登记和财政业务等14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在实体窗口“广佛跨城通办”,这是全国首例行政审批实体窗口“跨城通办”业务。随后,南海与多地达成“跨城通办”。
当“跨城通办”经验被省内各地参考复制时,南海又在2019年5月全国首推“湾区通办”,与香港实现政务通办。
2019年,南海区召开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政府服务再造”,以落实“强市、活区、实镇”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区镇村的统筹分工机制,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利用大数据建设“城市大脑”,为城市治理提供决策支撑。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流程再造,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南海区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10月31日,南海获评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区)。
2020年9月1日起,南海实施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在国内首推撤销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收件窗口,把政务服务资源、审批权限下沉镇(街道),逐步实现区行政服务中心受理的事项100%下沉到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如今,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经过智能化改造,一楼扩容升级“自助办”,设立了多台自助服务终端;二楼布设的机器以智能柜台为主,“智能办”是这里的主题;三楼改造为南海重点项目代办中心,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代办服务。
作为行政审批改革的先行者,南海始终把市民的需求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未来,南海将在行政审批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群众办事更加省心放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