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详细内容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时间:2020-02-07     人气:1157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1.【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2.【注解】

前一章说圣人在天下,自己首先专气致柔,如同婴孩。圣人在天下,也以婴孩对待世人。不管世人善,还是不善,都以善对待他们。前一章讨论婴孩,这一章讨论生死问题。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除了生和死,可能其它都只是闲事而已。可能大家都在忙碌的时候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很重要。但是一旦无常降临的时候,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地球还是照样的转,鲜花照样的盛开,阳光照样的普照,世人照样的为名利忙碌。解脱生死的问题就要修行。


我们经常用出生入死的成语。出生,如果世人能够出离物欲,就能够生,就能够长久了。入死,如果世人入于尘世沉迷于物欲,就危险了,把自己置于死地了。如果出离了物欲就离开了死地了。圣人教导世人出离物欲才能得生,贪生过甚反而至死。修行人要有所成就,也要远离物欲。佛陀因为看到世间人们受到的苦,无法得到解脱,所以才发愿为世人解除痛苦的。世人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贫民百姓,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人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断地变化。如同春夏秋冬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幼而变壮,从强壮而变老。凡是有生的,必然有死的。佛陀大彻大悟之后,原来人的本性是无生无死的。世人不在肉身上求生,应该向性身上求生。不怕肉身死,只怕性身死。正如老子说,吾身既无,吾有何患。假如没有了这个肉身,又有何可觉得忧患的呢?


古人云: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生死互为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八卦图中的黑白双鱼,中间都有一个鱼眼睛的。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对于中医而言,春天容易伤风,而冬天容易伤寒。春天并不是没有寒,俗话说咋暖还寒,而是以风为主。冬天并不是没有风,而是以寒为主。世人追求物欲,想的是享受生活,过得更好。但是求生太厚就存在危险了。求生太厚会遮蔽自己的本性,丢掉了本有的慧命了。求生太厚可能就会不择手段,面对危险的时候不知道进退,可能就会连性命都丢掉了。阴极则阳,阳极则阴。求生到了极点反而进入死地了。置之死地而后可能就有生的机会了。圣人修行入静定,静到了极点就生动了,就像大死了一回,就像原来的自己已经死去了。小我已经瓦解了,变成有大爱的大我了。变成大我就能够生得更好了。如同凤凰涅槃,浴火中重生。孙武说,投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而后存。兵家打仗的时候,如果存在一线生机可能士兵不会拿出十分的勇气,如果濒临绝境可能更能激发出斗志。打猎的人可能都有经验,野兽被困住了,如果没有任何逃生机会它们也会殊死一搏的。正所谓困兽之斗。项羽破釜沉舟,致之死地而后生,大败秦军。兵战的场地是尸体遍野所在地,有必死的决心反而才可能有生。如果贪生怕死往往就会死去了。恩是害的根源。害是恩的根源。并不是恩中没有害,而是在恩中,恩多而害少。并不是在害中没有恩,而是在害中,害多而恩少。大国与小国的邦交,大国适合先主动示好。小国无非是为了臣服于大国,为大国做事而已。如果小国连年进贡,大国也会保护小国。大国有恩于小国。可是如果小国突然有一年没有进贡了,大国可能就会升起怨恨了。可能还会兵戎相见了。这就是为什么害生于恩了。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可能恩也会由害而生。吴王夫差树恩于越王勾践。他没有能够听伍子胥的劝谏除掉勾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起用范蠡和文种,反而灭掉了吴国。周武王替天行道,除掉殷商纣王,看似害于殷商,但是造福于黎民百姓,反而有恩于天下。


(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何所以故,以其生生之厚耳。


出生。入死。出生,出离情欲,才能得生。前面的章节也说了罪过之大莫过于物欲了。出离了情欲,内心静定就长久了。修行人升起了出离心,通过修行从尘世解脱出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尘世污浊如同在淤泥中。入死,不离情欲,精神就会纷乱,以至于死地。如果求生过于厚,沉迷于物欲,可能就进入死地了。


下面大概把世人分为三类,这三类都是入于死地的。这里算了算,世人入于死地的有十分之九,那还剩下十分之一呢?这一类人属于少数的人,可以修道出离物欲而得生的人。两千多年前正值佛陀在世的年代,只有这么少比例的人修道。当今莫法时期很难再有十分之一了。之所以入于死地,都是出于贪生,大约十分之九都是这种缘故。怀道的圣人,超脱生死,而世俗的人不能知晓。


第一类:生之徒十有三。这一类求生的人是长寿的。大约占十分之三的比例。这些人注重养生,顺其自然地生活,年老而终,这部分人不修道,也不能够了脱生死。


第二类:死之徒十有三。这一类求死的人是短寿的。自从有生了以后,内心升起了好恶分别。得到了就欣喜,失去了就痛苦万分。物欲扰乱他们的心,烦心的事情很多。这一类人竭精耗神,思虑过多,缩短阳寿而死。


第三类: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这一类人追求物欲太过了,为了财色甚至铤而走险。这类人入于死地主要是人为的因素,贪而无厌,伤残自己的身体。不知以本职本分的财物养身,反而以身去发财,违犯国法以致身亡的。


何所以故,以其生生之厚耳。世俗的人大概可以分为这三种,而他们都不能免入于死地。这是什么缘故呢?可能是由于他们求生太厚,太过于贪生的缘故吧。


(2)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


盖闻善摄生者。圣人老子说我听说善于养生的人,是这样的,以下有关于善于养生的人的描述。世俗的人都只是知道养生。他们的养生是养生活,满足这个身体温饱的需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从来不知道养生的真正主人是谁。庄子作《养生主》篇,对此段进行了诠释。正是因为不知道养生的主人,所以世人都算不上善于养生。搞了半天,连养生的关键都不知道,如何算得上善于养生呢?常听说善于养生的人,不养其生,而养其生之主。人的生命有赖于形体,但是主其形体的是心性。心性如同一个国家的君主。五官如同一个国家的百官。善于养生的人,修其身,养其性。性是养生的真正主人。性如果能够得所养,就能够恢复其本真了。世人经常说性命攸关。世人所说的性命只是这个身子的生死问题。如果对于识得本性的人来讲,性和命是相通的。每个人的自性都是相通的。天性是人,人性是心。养生之主在于养性,在于性命。性为养生主,心乃养生的真主人。禅宗讲开悟,“悟”左边是心,右边是吾,即是明白自己的心性。心性不增不减,至静如澄水。善恶都是自性的胼指,画蛇添足而已。如果追求物欲就会奢靡,这并不是每个人的本性,就如同自性多余出来没用的东西一样。不仅没用,还对自性有伤害,如同毒瘤。如果心性守静,就如同水一样清廉。如果性余就会精神浑浊,内心散乱。如果性廉,就会神清气爽,内心安定。世人往往不会把流水当做镜子来照,也照不出什么样子,会变形的。世人往往都是面对着清澈安静的水来照,因为安静的水清澈而且波澜不惊。


陆行不遇兕虎。怀道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也不会被猛兽所伤害。即使与猛兽面对面,也不会受到伤害的。这里只是一个比方而已,猛兽在这里比喻名利,名利比猛兽伤性还要厉害。兕虎是指猛兽。怀道的人善于养生保全自己,不会为了名利去做伤害性命的事情。


入军不避甲兵。怀道的人到了敌军中不回避甲兵,即使这样也不会受到伤害。这里用甲兵比喻争强好胜。怀道的人不争强好胜。怀道的人善于养生,不喜欢跟人争斗。怀道的人不与天下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怀道的人不好战杀人,也不会被别人所杀。


(3)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怀道的人远离了物欲,了脱了生死,很难再有什么能够伤害到他。猛兽不知道怎么用它的角来挑,无处下手。老虎也不知道用爪子在哪里抓,如同挥向虚空中。兵刃不知道砍向何处。这都是打比方,物欲猛于猛兽,凶于老虎,利于兵刃,世人都被伤害到了。世人的自性被物欲遮蔽的严严实实的,无法解脱出来。只有圣人能够远离物欲,证入大道。此处仅是用猛兽兵刃来比喻色欲对养生主的伤害。如苛政猛于虎也,这也是比方而已。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为什么猛兽、老虎和刀刃等都无法伤害到怀道的人呢?这是因为他已经远离了死地了。怀道的人出离了物欲,就远离了死地了。物欲砍伐自性,伤害了世人的慧命。物欲不仅仅伤害自性,往往连身家性命都丢了。世俗的人都是在急不急之务,怀道的人看着很着急。如何劝阻他们远离猛兽、刀刃,远离物欲都不听,只能是规劝有缘人。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这并非只是一句空谈,待到年老体迈,白须皓首的时候细细思量,的确年轻气盛,并未能够把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生死是人生的大事。修道也是人生的大事。世人为名利所俘虏,所以心不自主。虽然有修道的心,然而进进退退,行行止止,俗务缠身。学道的人应发无上菩提心,这样才能劈开生死路,不为荣辱累其心。如今不能制其心,明日仍不能制其心,毕竟何时能制其心呢?百岁光阴如弹指之间,唯恐时不待我。远离物欲,远离死地,此时不行动还更待何时呢?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