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1.【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2.【注解】
前一章说圣人在天下,自己首先专气致柔,如同婴孩。圣人在天下,也以婴孩对待世人。不管世人善,还是不善,都以善对待他们。前一章讨论婴孩,这一章讨论生死问题。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除了生和死,可能其它都只是闲事而已。可能大家都在忙碌的时候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很重要。但是一旦无常降临的时候,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地球还是照样的转,鲜花照样的盛开,阳光照样的普照,世人照样的为名利忙碌。解脱生死的问题就要修行。
我们经常用出生入死的成语。出生,如果世人能够出离物欲,就能够生,就能够长久了。入死,如果世人入于尘世沉迷于物欲,就危险了,把自己置于死地了。如果出离了物欲就离开了死地了。圣人教导世人出离物欲才能得生,贪生过甚反而至死。修行人要有所成就,也要远离物欲。佛陀因为看到世间人们受到的苦,无法得到解脱,所以才发愿为世人解除痛苦的。世人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贫民百姓,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人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断地变化。如同春夏秋冬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幼而变壮,从强壮而变老。凡是有生的,必然有死的。佛陀大彻大悟之后,原来人的本性是无生无死的。世人不在肉身上求生,应该向性身上求生。不怕肉身死,只怕性身死。正如老子说,吾身既无,吾有何患。假如没有了这个肉身,又有何可觉得忧患的呢?
古人云: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生死互为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八卦图中的黑白双鱼,中间都有一个鱼眼睛的。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对于中医而言,春天容易伤风,而冬天容易伤寒。春天并不是没有寒,俗话说咋暖还寒,而是以风为主。冬天并不是没有风,而是以寒为主。世人追求物欲,想的是享受生活,过得更好。但是求生太厚就存在危险了。求生太厚会遮蔽自己的本性,丢掉了本有的慧命了。求生太厚可能就会不择手段,面对危险的时候不知道进退,可能就会连性命都丢掉了。阴极则阳,阳极则阴。求生到了极点反而进入死地了。置之死地而后可能就有生的机会了。圣人修行入静定,静到了极点就生动了,就像大死了一回,就像原来的自己已经死去了。小我已经瓦解了,变成有大爱的大我了。变成大我就能够生得更好了。如同凤凰涅槃,浴火中重生。孙武说,投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而后存。兵家打仗的时候,如果存在一线生机可能士兵不会拿出十分的勇气,如果濒临绝境可能更能激发出斗志。打猎的人可能都有经验,野兽被困住了,如果没有任何逃生机会它们也会殊死一搏的。正所谓困兽之斗。项羽破釜沉舟,致之死地而后生,大败秦军。兵战的场地是尸体遍野所在地,有必死的决心反而才可能有生。如果贪生怕死往往就会死去了。恩是害的根源。害是恩的根源。并不是恩中没有害,而是在恩中,恩多而害少。并不是在害中没有恩,而是在害中,害多而恩少。大国与小国的邦交,大国适合先主动示好。小国无非是为了臣服于大国,为大国做事而已。如果小国连年进贡,大国也会保护小国。大国有恩于小国。可是如果小国突然有一年没有进贡了,大国可能就会升起怨恨了。可能还会兵戎相见了。这就是为什么害生于恩了。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可能恩也会由害而生。吴王夫差树恩于越王勾践。他没有能够听伍子胥的劝谏除掉勾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起用范蠡和文种,反而灭掉了吴国。周武王替天行道,除掉殷商纣王,看似害于殷商,但是造福于黎民百姓,反而有恩于天下。
(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何所以故,以其生生之厚耳。
出生。入死。出生,出离情欲,才能得生。前面的章节也说了罪过之大莫过于物欲了。出离了情欲,内心静定就长久了。修行人升起了出离心,通过修行从尘世解脱出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尘世污浊如同在淤泥中。入死,不离情欲,精神就会纷乱,以至于死地。如果求生过于厚,沉迷于物欲,可能就进入死地了。
下面大概把世人分为三类,这三类都是入于死地的。这里算了算,世人入于死地的有十分之九,那还剩下十分之一呢?这一类人属于少数的人,可以修道出离物欲而得生的人。两千多年前正值佛陀在世的年代,只有这么少比例的人修道。当今莫法时期很难再有十分之一了。之所以入于死地,都是出于贪生,大约十分之九都是这种缘故。怀道的圣人,超脱生死,而世俗的人不能知晓。
第一类:生之徒十有三。这一类求生的人是长寿的。大约占十分之三的比例。这些人注重养生,顺其自然地生活,年老而终,这部分人不修道,也不能够了脱生死。
第二类:死之徒十有三。这一类求死的人是短寿的。自从有生了以后,内心升起了好恶分别。得到了就欣喜,失去了就痛苦万分。物欲扰乱他们的心,烦心的事情很多。这一类人竭精耗神,思虑过多,缩短阳寿而死。
第三类: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这一类人追求物欲太过了,为了财色甚至铤而走险。这类人入于死地主要是人为的因素,贪而无厌,伤残自己的身体。不知以本职本分的财物养身,反而以身去发财,违犯国法以致身亡的。
何所以故,以其生生之厚耳。世俗的人大概可以分为这三种,而他们都不能免入于死地。这是什么缘故呢?可能是由于他们求生太厚,太过于贪生的缘故吧。
(2)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
盖闻善摄生者。圣人老子说我听说善于养生的人,是这样的,以下有关于善于养生的人的描述。世俗的人都只是知道养生。他们的养生是养生活,满足这个身体温饱的需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从来不知道养生的真正主人是谁。庄子作《养生主》篇,对此段进行了诠释。正是因为不知道养生的主人,所以世人都算不上善于养生。搞了半天,连养生的关键都不知道,如何算得上善于养生呢?常听说善于养生的人,不养其生,而养其生之主。人的生命有赖于形体,但是主其形体的是心性。心性如同一个国家的君主。五官如同一个国家的百官。善于养生的人,修其身,养其性。性是养生的真正主人。性如果能够得所养,就能够恢复其本真了。世人经常说性命攸关。世人所说的性命只是这个身子的生死问题。如果对于识得本性的人来讲,性和命是相通的。每个人的自性都是相通的。天性是人,人性是心。养生之主在于养性,在于性命。性为养生主,心乃养生的真主人。禅宗讲开悟,“悟”左边是心,右边是吾,即是明白自己的心性。心性不增不减,至静如澄水。善恶都是自性的胼指,画蛇添足而已。如果追求物欲就会奢靡,这并不是每个人的本性,就如同自性多余出来没用的东西一样。不仅没用,还对自性有伤害,如同毒瘤。如果心性守静,就如同水一样清廉。如果性余就会精神浑浊,内心散乱。如果性廉,就会神清气爽,内心安定。世人往往不会把流水当做镜子来照,也照不出什么样子,会变形的。世人往往都是面对着清澈安静的水来照,因为安静的水清澈而且波澜不惊。
陆行不遇兕虎。怀道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也不会被猛兽所伤害。即使与猛兽面对面,也不会受到伤害的。这里只是一个比方而已,猛兽在这里比喻名利,名利比猛兽伤性还要厉害。兕虎是指猛兽。怀道的人善于养生保全自己,不会为了名利去做伤害性命的事情。
入军不避甲兵。怀道的人到了敌军中不回避甲兵,即使这样也不会受到伤害。这里用甲兵比喻争强好胜。怀道的人不争强好胜。怀道的人善于养生,不喜欢跟人争斗。怀道的人不与天下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怀道的人不好战杀人,也不会被别人所杀。
(3)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怀道的人远离了物欲,了脱了生死,很难再有什么能够伤害到他。猛兽不知道怎么用它的角来挑,无处下手。老虎也不知道用爪子在哪里抓,如同挥向虚空中。兵刃不知道砍向何处。这都是打比方,物欲猛于猛兽,凶于老虎,利于兵刃,世人都被伤害到了。世人的自性被物欲遮蔽的严严实实的,无法解脱出来。只有圣人能够远离物欲,证入大道。此处仅是用猛兽兵刃来比喻色欲对养生主的伤害。如苛政猛于虎也,这也是比方而已。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为什么猛兽、老虎和刀刃等都无法伤害到怀道的人呢?这是因为他已经远离了死地了。怀道的人出离了物欲,就远离了死地了。物欲砍伐自性,伤害了世人的慧命。物欲不仅仅伤害自性,往往连身家性命都丢了。世俗的人都是在急不急之务,怀道的人看着很着急。如何劝阻他们远离猛兽、刀刃,远离物欲都不听,只能是规劝有缘人。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这并非只是一句空谈,待到年老体迈,白须皓首的时候细细思量,的确年轻气盛,并未能够把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生死是人生的大事。修道也是人生的大事。世人为名利所俘虏,所以心不自主。虽然有修道的心,然而进进退退,行行止止,俗务缠身。学道的人应发无上菩提心,这样才能劈开生死路,不为荣辱累其心。如今不能制其心,明日仍不能制其心,毕竟何时能制其心呢?百岁光阴如弹指之间,唯恐时不待我。远离物欲,远离死地,此时不行动还更待何时呢?
第四十九章 圣人孩之
1.【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2.【注解】
前一章圣人老子教导君主无事以取天下。如果有为就有事了,有事了就不足以取得天下。即使取得了天下,也难以安天下。这一章说的是圣人之在天下,并不是取天下,只是在天下。对于善人而言,圣人也善待他。对于不善的人而言,圣人也不会放弃他。对于信道的人,圣人会使得他们更加坚定的升起信心。对于不信道的人,圣人也会随缘使得他们升起信心。对于诚信的人,圣人会信任他。对于不诚信的人,圣人也会信任他。正如前面说的,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世间万物没有一物是可以随便遗弃的。圣人把百姓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小孩子不懂事不要紧,可以慢慢的教他。圣明的君主以德信治理天下。孔子发出感慨,当今世界知德的人太少了。那时正值佛世,孔子还发出那样的感慨。如今末法时期,更是少之又少了。
圣人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已经大彻大悟了,就能够知道百姓的心是如何的了。身体病了容易医治,可是心病了可就是最难以医治的了。圣人最擅长于治心病。圣人知晓百姓的心病有程度深浅不同。上等根器的人很容易就信道了。中等根器的人半信半疑。下等根器的人会大笑了,可能还会诋毁。圣人回向来看众生种种相,充满怜悯之心,把百姓都当做小孩来看待了。对于下等根器的人,虽然他们不信,但是还是给他们留有机会的。虽然他们可能会诋毁大道,但是还是善待他们的。宋代的张商英刚开始看到大藏经的时候,不削一顾,可是后来就精进修行了。世间的百姓,不论是善人恶人,都具有佛性。即使是恶人只要真心忏悔改过,也要善待他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世人本来都是至善的,并没有善和不善之分。世人的自性不仅仅是相近,而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习气相差比较远罢了。不同根器的人的习气相差很远,但是其本性还是相同的。每个人的本性具足一切,只是后天的习气相差很大。有些习气重一些,有些习气轻一些。有些喜欢钱财多一些,有些喜欢权力多一些。杨朱哭歧路,墨子悲染丝。人心如同干净的蚕丝一样,但是放在染缸里面就会变成五颜六色了。人心有太多的迷惑,很容易误入歧途。神话故事葫芦兄弟的紫葫芦,蛇精把它拿去放在毒上面熏,蒙蔽了紫葫芦的心。但是紫葫芦的自性从未改变过。只是心被蒙蔽了而已。我们每个人的心何尝不是这样呢?
君主取天下需要德信,圣人在天下也需要德信。古人有讲道德仁义礼智信,树根是道德,仁义礼智信是枝叶。圣人在天下用的是大德至信。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合乎大道。百姓注意君主一举一动。齐王喜欢紫色的衣裳,全国的百姓都会效法。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百姓也会效法,女人也以腰细为美。怀道的人爱百姓,爱他们如孩童。怀道的人把百姓当做不懂事迷路的孩子一样。淘气也喜欢,做错事也喜欢,不会放弃。
(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一定不变的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圣人入乡随俗,随顺世人进行教化。圣人内心已经证得颠簸不破的真理了,可以称之为常心。然而圣人并没有只顾着自己解脱,而是入世解救众生。圣人以至诚待百姓,施设种种方便进行教化。众生根性有所不同,所能喜闻乐见的修持法门也有所不同。圣人随顺百姓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化。怀道的人不管是作为一介平民,还是一代贤臣,还是一代明君,都有一颗爱百姓的心。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的世道人心。伊尹辅佐商朝开国君主成汤,他曾经当过酒保。姜太公在朝歌杀牛、在孟津卖过饮料,后来在渭水钓鱼结识周文王。管仲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合伙经商,被鲍叔牙举荐于齐桓公。百里奚曾卖粥为生,后秦穆公以五张羊皮为他赎身,拜为相国。到了百里奚去世的时候,秦国男女流涕,童子都伤心的不唱歌谣了。隐逸的怀道的人须等待天时,以百姓心为心的大道才能推行于天下。时机一到便可造福于民。当初舜在历山的时候,恩德不及州里。太公在朝歌屠牛的时候,利不能恩及妻子。然而后来舜、太公都有大恩于百姓。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善者、吾善之。对于善人,圣人也会善待他。圣人已经恢复了至善的本性。圣人所见的人,在他眼里这些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圣人知道只是世人暂时迷失了自己而已。就其本性来说是没有善和不善的分别的。佛性本不分南北,人人皆有佛性。
不善者、吾亦善之。虽然他人不善,我也以善待他。圣人耶稣在以慈悲的眼光看着罗马士兵,他的眼神里并没有怨恨。这些迷失方向的人呀,如同孩子一样,在做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记得有一位修女,敌人抓住她做活体解剖实验。在临死前,她把脖子上的项链解下来送给了给她动刀的解剖医生。
德善矣。他人将会因为我的以德抱怨所感化,也会化而为善。因此称为德善。曼德拉在监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看守他的几个狱警对他不好。但是在他的就职演讲现场却把他们邀请过来了,还特别的感谢了他们。曼德拉用自己崇高的德行化解了种族之间的隔阂。治国安民,以教化为主,以法制为辅。对于犯法的人,绳之以公法,治之以刑律,也是治其外不能治其内,救一时不能救长久。只有发自内心的教化,这才是根本。
(3)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信者、吾信之。百姓如果已经信道了,圣人就教导他们精进修行。如果百姓半信半疑,圣人就因势利导,使之深信不疑。基督教教导世人,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上帝也代表着大道。如果信大道就能够得救了。世人都在苦海里面沉浮。施洗就是把每个人身上的业障和罪过洗干净,这样就得救了。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奇怪了,怎么基督教都蹦出来了。大道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个。只是圣人教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圣人对待百姓的心都是相同的。
不信者、吾亦信之。如果百姓根本不信大道,圣人行不言之教,感化百姓使之信。耶稣牺牲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展示大爱,唤醒世人,使得世人归于大道。
德信矣。圣人至诚待物,真诚待人,所见人性都是诚的。诚信的人已信他,即使存心不诚信的人也以诚信待他。他人虽然不诚信,因为我相信他。他人将会因为我的德行所感化,也会化而为诚信。因此称为德信。
(4)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之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圣人行走在天下之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狂恐万分,不是忧己的名利,而是忧天下的百姓。圣人担心天下人我见太深,执着于小我,不能调和。天下人心不古,大道愈流愈下了。世人的真心被尘垢蒙蔽,光芒渐失了。因此为天下的人浑同其心,去了分别相,不要再区分你的我的,从意识的根本上减少了纷争的可能。亚当和夏娃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的。这是人类罪过和痛苦的根源。原本亚当和夏娃是没有分别心的,是不区分善和不善的。圣人要做的就是使得世人回归伊甸园的事情。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在天下,百姓都以其为楷模。百姓对圣人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关注。百姓都喜欢模仿圣人,模仿身居高位的人。例如齐王喜欢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都喜欢穿紫衣。楚王喜欢细腰的女人,全国的男人都喜欢,女人都争相减肥。唐朝皇帝喜欢丰满的女人,全国都以偏胖为美。汉文帝率先垂范,减少自己的物欲,节俭过日子,全国的官员和老百姓也会跟着效法。
圣人皆孩之。前面的章节圣人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吗?这里圣人也首先让自己回归到婴儿的状态。圣人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圣人就像诸葛武侯的老师水镜先生那样,当了好好先生。浑然不见有善恶的痕迹,都以淳厚的德行来待百姓,如懵懂未知的婴孩而已。圣人的心如小孩子,也把是世人当做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小孩子更容易进入天堂,本身孩童没有是非心,非常的天真快乐,这本身不就是在天堂中吗?圣人自己回归本性,如同婴孩,同时也视天下人如小孩。如果把天下人看成小孩一样对待,小孩好固然欢喜,小孩胡闹也是欢喜。养大了慢慢的教育,自然就好了。这样还有什么人我的界限呢?还有什么可纷争的呢?如果以婴孩待天下的人,就没有一人可责其过,也不要求什么回报。父母会责求自己的小孩子回报自己吗?圣人的慈悲的心如此,所以不言而信,无为而化,以德行感化天下,天下就没有不可教的人了。
第五十二章 复归其明
1.【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2.【注解】
上章教导世人什么是玄德。世人以为道尊德贵,玄妙不可言状。世人之所以称之为玄德,以为深远而幽暗不明。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本章说的是常明,大道如同常明灯一样,照彻世间。圣人传承心灯。如果发明本心后,每个人本心都具有本明的明德,只要发明出来即可。王阳明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求。为什么只有这么一句最重要的话呢?如同禅宗一样,直指人心。本章给世人指出归途,给世人指点迷津,需要返璞归真,恢复到本有的光明。
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无始无终,可是天地是有形的,这就有始有终了。天地始于大道。天下的一切事物,都有个可以追溯的本源。河流有源头,归于大海。我们所说的传统,传是传承的意思,统是丝线的头。如果找到了丝线的头,那么就能够找到源头了,这一堆线就不会乱了。我们的故乡在哪里呢?北方的人故乡在北方,认为北方好。南方的人故乡在南方,认为南方好。正所谓子不嫌母丑。然而我们的故乡原本是那里的吗?可能是经历了不断的迁徙,如同浮萍一样,但是暂时一段时间的稳定就会认为那里是故乡了,都忘记了最初的故乡在哪里了。世道人心也是如此,我们是否忘记了自己本心是什么摸样呢?是否把自己给弄丢了呢?人们容易找到河流的源头,不容易找到心的源头,不容易找到大道的源头,即道统。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年回归一次原点,那么我们的心是不是也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集体回归原点呢?世界著名的预言家凯西曾经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文明的重心向东方移动。如果这个预言属实,东方的文化将熠熠生辉。前面讲天有五贼,其中有一点是贼时,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有一定的回归的规律呢?为什么两千多年前,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集中的出现了这么多觉悟的圣人呢?印度有佛陀在恒河边广度有情众生,西方有耶稣基督,阿拉伯有默罕默德等,中原有孔子、老子等,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这其中有没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呢?我们来看看天象对人间的影响。距今6000多年以前开始的金牛座时代,是人类原始社会能量积累的时代。距今4000多年以前开始的白羊座时代,古代文明盛极一时,中国的黄帝生活的年代就是白羊座刚开始的年代。距今2000多年前,双鱼座才刚开始的时候,耶稣基督降生。而今水瓶座时代刚刚开启,会给人类文明带来什么呢?是不是也会让人心回归原点呢?是不是会实现古圣先贤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和太平盛世呢?这样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人类亲如一家,这样的社会是不是太美好了呢?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很流行新世纪音乐、新世纪饮食,是不是也是人心的一种逐步回归呢?为什么每过两千多年就有这样的一个变化呢?我们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地球除了自转、公转之外还有进动。人们在玩陀螺的时候,可以发现陀螺的轴向会斜着慢慢转动的,这就是进动。地球转动也是同样的道理。地球的进动,完成一个大圈是一个大周期,时间约为两万五千多年。在这个大周期内,地球的轴向分别指向十二星座,分别对应于黄道十二宫。指向一个星座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延续2000年至2400年。如今正是从双鱼座时代过渡到水瓶座时代。2012年冬至日,玛雅文明也许并非预测是世界末日,可能是世人存在着误解?是否会开启一个新的纪元,暗示人类在精神和意识方面的觉醒和飞跃?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否会有更多人有机会挣脱绳索,走出洞口,看到心有多广阔呢?中华文明的复兴,也许首先是要恢复世道人心,恢复每个人的自性。
(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有个开始,这个开始也是天地万物的源头所在,世人以为是天下之母。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就是天下之母了。这里说的也是《易》上所说“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的道理。天下的数从一开始,一到二,二到三,如此不断往上数,直至千、万,无穷无尽,由少而多,这样也是顺势而数,因此叫作“数往者顺”。如果从多到少的数,其势逆,最后到一,归于无,逆着来进行追溯,《易》就是这样以逆知来事,也是用逆数的。前面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如果要归于道,需要进行逆数,就知道天下之始,就能够找到天下之母。先天生后天是顺着生出来的,所以如果要回到先天就需要逆着来才能返回先天。世道越流越下,人心不古。世间很多事情都是颠倒的,人们需要逆流而返回本真。人的繁衍,子子孙孙,不断地延伸下去。但如果要找到母亲,就要从小孩子向上追溯。试想想,我们都是从远古时期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不断的进化而来。在漫长的时间里,每个祖先都要能在成熟以后找到配偶,都健康得能生儿育女,都运气好得能活到生儿育女的年龄。这些跟你有关的所有祖先,一个都没有被摔死,被吃掉,被淹死,被饿死,最后才能幸运的有了你。这样看来人也的确有前世今生,多少代以前,我们是一只类人猿,可能做了一点善事,多少代之后,我们才有了相应的福报。
既知其母、复知其子。人们既要知其母,也要知其子。这一句教导世人,不可偏执一端。陆九渊和朱熹各执母子一端,争执不休。陆九渊应当是知母也知子,而朱熹仅知子不知母。世人在唯物和唯心之间争论不休。如果知母,必定知子,因为子多少会长的像母的。但是如果单单知道子,由于子孙众多,未必知母。如此可见,治学的人,需要寻找学问之母,再遍观子孙,自然一望便知。如果一个母亲生了许多的子孙,每个人都在拿着一个子孙在争论不休,也无从知道这是谁的后代。这也就是佛家为何说,一经通所有经通。经为学问之母。如果认识了学问的母亲,那么久能够一通百通了。道生了万物,天下有始,以道为天下母。以道为母,以物为子,道生万物,就有万个子孙。人如果只是知道虚无缥缈,没有什么用处,而不知道物从此生,就是知母而不知子。没身不殆。假如只是知晓物而不能体悟大道。这是完全沉迷于物,不能体悟道德,就会失其性真,那就失去了根本。可能二十世纪最大的失误就是单纯的崇拜唯物主义,不知道万物之母。形而上学、玄学存在的根本,就是要人们不要忘记万物之母,而不要单单执着于外物。既要知其母,也要知其子,才能够有体有用。当今世界,人们各执一端,争论唯物和唯心,争论物质和意识,殊不知唯物唯心、物质意识互为阴阳,互为母子而已。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既然知晓万物从道而生出来,那么就不会只盯着物了。心不为物所困,不为名利患得患失。守着母就会得到保护,不会受到伤害,不会被名利伤害自性,不会因为名利而丢失了性命了。圣人知道物欲的享受,然而谨小慎微,不敢去享受物欲。圣人出离物欲而安守大道。这样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圣人与天地倶没,天长地久,寿与天齐,那么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2)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这里圣人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守母的方法,如何守道。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塞住口,闭其门(眼耳),管好门户,六根清净方为道。终身精进修行从不停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样自然就少受了许多干扰,内心更容易安静。这也是返还先天的方法,是寻母守道的方法。如果仅仅用两片树叶,就能够把双眼遮住,即使泰山在前也看不到。如果用两颗豆子塞住耳朵。即使打雷了都听不到多大动静。如果用辣椒把舌头辣的麻木,也很难一下口舌利索,变得木讷了。所以对于九窍来说,很有可能受外物的遮蔽,不能感受到真实的世界。我们的感官真的是真实的吗?会不会有错觉呢?有些事情我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呢?如果九窍都已经被邪气所扰,那么就能难察到外界的真实变化。一国的君主如同心。寡居深宫之中,如何能够得知国家的真实情况呢?英明的君主应当洞察真伪,不被奸臣和小人所蒙蔽。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如果管不好九窍,就会看到不好的,听到不好的,想到不好的,也会做不好的。世事纷纭复杂,会扰乱人心,就没有得救了。庄子里面有个故事,忽和悠分别是两个地方的君主,帮忙混沌凿开了七窍,结果混沌就死去了。这绝对不是庄子忽悠世人的故事,而是真实的。嘴巴喜欢议论是非,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传入君王的耳朵里,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如果打开物欲的孔窍,那就增添了许许多多的纷杂事件,俗事缠身,终身都不可救治。佛陀教导世人,只要老老实实一心念佛。这样净念相继,就能够都摄六根,使六根清净。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大量的媒体资讯充斥着人们的大脑,电影、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各种暴力负面的信息污染着人们的心灵,而人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各种广告满天飞,影响着人们的理性判断。劝世人守住六根,守住心灵的门户,就是从源头上面避免继续污染人们的心灵,再通过行善清扫内心的尘埃。人们常说沉默是金。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当今世界人们只赞赏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如果说的都是报怨的话,都是议论是非,那么还不如闭上嘴巴,不造口业。果真如此能够做到管住自己的嘴巴,管住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较少受到干扰,可以终身无忧。
(3)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见小曰明。如果能够见小知微就称之为明。自心光明才能够看到幽暗之处,也才能看到微小之处。前面说要管理好门户,可能世人觉得没什么。别人没看见偷偷吃点好吃的,偷偷看点好看的,听点好听的,想点快乐的,似乎这样的事情很小。但是圣人见到这些小事并不是小,称之为明。如果五官都是被物欲牵着鼻子走,很可能就不能够真实的向内心传达信息。心被物欲所蒙蔽了,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心不被蒙蔽,才能够见小察微,才能够明。如果心没有被蒙蔽,就能够在萌牙未动,祸乱没有显现的时候就发现了,及时的调整,避免了不必要的祸害。福祸相依,可以互相转换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里也教导世人不能忽视隐微的善恶。正是世人作茧自缚,不断地吐出业丝,造身、口和意业,把自己束缚得严严实实。世人需要停止吐业丝,再想办法把身上已有的丝线解开,丝结不在外面,而在每个人的心里。世人被无明覆盖,看不到光明,没有人给他们点亮心灯。业障没有那么重的人,依稀能够看到真理微弱的光芒,沿着这微小的光芒越走越亮,即可找到回家的路。慢慢的就会越来越亮堂,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
守柔曰强。如果世人能够安守内心的柔弱,就会逐渐的变得强大。柔弱符合大道。刚强违背大道。树木在柔弱的时候,世人就会扶持。树木在刚强长大的时候,可能就会被人砍伐了。守着极柔顺的母亲,守着大道。看似柔弱,但是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用这散出来的微小光明,点燃众生的心灯,恢复世人本有的光明。其实点燃得越多,圣人自身的光亮并不会减少。一烛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佛家讲传心灯。众生的心宅被物欲所蒙蔽之后,没有什么亮光,烦恼痛苦较多。众生的心灯被点燃后,即可恢复本来的光明自性。
无遗身殃。如果能够安守柔弱,不炫耀刚强,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如果能够恢复自性,就远离了危险了。如果众生心灯被点亮了,发明了本心,就会自觉远离物欲,远离是非。这样就能趋吉避祸,也就没有什么祸害了。
是谓袭常。如果能够世世代代这样传承下去,心灯不断地传承,薪火相传,就不会中间断灭了。叙利亚有一个小灯教堂,历经千年灯火不断。佛家有传灯录,心灯不断的传承。自性具足一切,世人骑驴找驴,怀有宝珠而不自知。每个人都能获得上天的眷顾,都有传家宝,只是世人不知道而已。只是世人不能承袭而自绝明德罢了。假使能如此做工夫,就会绵绵而不绝。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