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五十四章 道观天下
详细内容

第五十四章 道观天下

时间:2020-02-07     人气:1138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第五十四章 道观天下

1.【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注解】

前面的章节圣人说足不出户可以知天下,这里圣人老子说为什么能够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上章说大道平坦笔直,可是世人不喜欢走,却偏偏要走险峻的小路。老子感叹,世上的君主不能以大道治国,百姓不能得到安宁,国家也处于危险当中。这一章承接上一章,解释替天行道的真实好处,并无虚言,并不是只顾说一些玄妙的东西。以道修身,就身康体泰,福寿延年。以道齐家,就家和万事兴。以道治国,就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道平天下,就四海升平,天下大同。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世人常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不能够慎独,没有敬畏之心,连自己都修养不好,如何能够管理好家呢?很多时候往往可以通过很细小的事情,看到大的道理。古代的君主很有智慧,选择人才的时候采取举孝廉的方法。对于一个人,他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话,如何能够忠君爱国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没有讲孝悌,那么如何能够安心的辅佐君主呢?有许多人都是因为遇见一些逆缘,待到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就会以慈悲心对待世人,推及到天下的人。佛陀虽然贵为太子,但是看到世间的痛苦无法解脱,因此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待到他把自己的生死问题解决了之后,就推及到别人的身上,不仅仅是救渡当时的人们,还恩泽万年。清朝有位名医叫黄元御,他曾经是乾隆皇帝的御医。他在年轻的时候得了眼疾,遇见了一个庸医,把他的一只眼睛给治瞎了,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不然以他的才华,足以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后来他就发心学医,整整三年时间把张仲景的伤寒论弄了滚瓜烂熟,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弄懂。但是他还是坚持不懈的研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出现什么结果了呢?终于有一天,黄元御突然心里灵光一现,然后就豁然开朗了,原来是这样啊。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恍然解矣!”也可以说是顿悟了,之后就把自己的所学所悟,造福世人。世人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如何超越自己的内心,这可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如果能以道修持,在心上做功夫,那么境随心转,就会有福报。俗话说,医不自治。医生往往治不了自己的病。如果自己或者亲人的病,往往带有很多的情绪,不能做出清晰的判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他的母亲不幸得了重病,令为人子的名医都感到十分苦恼。他在用药方面往往举棋不定,心想自己母亲年纪老迈,平常又体弱多病。这次所得的病又非一般,如果用不寒不燥的药,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下重药的话,又怕母亲身体承受不了。令他左右为难,迟迟不敢下重药,在左右为难之际,只好以不寒不燥的药为母亲治病,日子过了好久,母亲的病况不但没有起色,反而更严重。有一天,他出诊回家,看到母亲可以下床走动了,惊讶地问家中的小徒弟:“我母亲的病情怎么转眼间好了起来?到底是什么缘故?”小徒弟回答说:“刚才太婆病得很严重,我帮她把把脉,觉得应该服用白虎汤,就熬了白虎汤给太婆喝下,之后她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医生听后感叹:“医者父母心,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没想到当至亲生病,自己却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唉,我应该把母亲当作一个普通病人看待。”在古代,也有明文规定,文官不能带自己的父亲处理政务,怕父亲的严苛影响了官员公正的判断。武官不能带母亲出征,因为担心慈爱的母亲,让官员不能拼死命杀敌。


修身可以推及天下。治身和治理天下道理也是相通的。有很多人是遇到了很痛苦的事情,自己不得不努力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待到把自身和亲朋好友的问题解决之后,恩泽到世上所有的人。例如佛陀当年看到了自身在承受的痛苦,世人所承受的生老病死等苦痛,无法得到解脱,所以才出去修行寻求解脱之道。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解决了自身的问题。虽然觉得我法妙难思,不可思议。也无法跟世人讲的明白,但是还是很慈悲的教化世人,并流传后世。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我们的先祖黄帝曾经斋戒后向广成子求道。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先师可能有些东西只是放在心里,并不写在方书里。我希望能够你能够教我,我也会珍藏在心里的。我会按照先师说的来做的。最上可以治理百姓,对下可以治身,使得百姓没有病痛。传给后世,使得子孙没有忧虑。使得此道永远能够传承下去,你能给我讲讲吗?”由此可见黄帝不光是为了解决自身问题,还要关心举国臣民,流传后世,黄帝的慈悲之心可见一斑。并不是先师不想写出来,也不是不想讲出来。只是很难找到贴切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清楚。岐伯回答说:“真是考虑的深远呀。治理百姓和治理自身,治理别人和治理自身,治理小的和治理大的,治理国家和治理家庭,没有能够违逆而能够治理好的。只有顺着事物的本性才能够治理好。所谓顺,并不是说人身体里面的气顺而已,百姓人民的志愿也要顺着来。”岐伯也是感叹圣王的慈悲仁爱。治理国家如果民有怨气,气不顺,如何能够治理得好。治疗身体,如果身上的血气不顺,这条气不顺,气血在经络中流通就不顺畅,五脏六腑就得不到滋养,如何能够健康长寿呢?世人希望安心,让心安静下来,如果强行要把妄念压制下来,不是如同要用蛮力按牛喝水吗?孙中山曾经说过,世界潮流浩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逆天而行,那么不仅是自身,对于百姓国家都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只能顺势而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家族有200多人,但是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的人占了七成。他非常的感慨。他伤感往昔生死离别的痛苦,对于死于病痛的人不能够救助,这才勤于从古训中获得教诲,博采众医家好的方子。他发奋学医,被后世推崇为医圣。清朝名医吴鞠通在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愤,以为自己的父亲生病了却不能够医治,又有何脸面生活在天地之间呢?感到身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


(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善建者不拔。善于以道立身的人,以道治国的君主,别人很难摧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敌人很难像攻城拔寨那样,引而拔掉。一旦世人能够在内心种下了大道的种子,看到了一丝亮光,无论遇到什么都很难再动摇他的金刚不动的心。无论正的邪的都兼容并蓄,不断的成长成参天大树。


善抱者不脱。世人以为用双手能够抱得紧紧的,别人就很难再抢走。有个地方的人们捕捉猴子的时候,在细长瓶颈的瓶子里面放了些猴子喜欢吃的东西。它们伸手进去抓住了,就不肯放手,但是却取不出来,被人们抓住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死于怀里所抱的东西呢?有些人是因为抱着所谓的才华而死,有些人是抱着财物而死,有些人是抱着权力不肯放而死,有些人是因为抱着女人不肯放手而死。清朝和珅被迫上吊死后,人们还在他的腰带里发现一首七言绝句:“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记取香烟是后身。”他感叹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自作聪明,玩弄权术,收敛钱财,都是枉劳神,到头来两手空空撒手而去。怀道的人始终不离道,怀里抱着道,作为世上无上的法宝,但是世人不识不知,还不理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怀道的人深知,怀抱此道,若要求智慧得智慧,求财富得财富,求权力得权力。只是他安贫守道而已,不想追求名利以伤害自身而已。


子孙祭祀不辍。为人子孙,如果能修此大道,那么得到的福报和功德无可限量。修持此道的人,子孙大多慈悲为怀,忠孝两全,对祖宗自然非常的敬重,不管多远都会赶回来祭祀的。宗教,可以理解为祖宗的教诲,古圣先贤的教诲。修持此道的人,如果想建功立业,也是可以做到的。曾国藩为怀道的人,曾经得到道士的点拨。他的家书教诲世世代代的子孙。不仅仅是他本人功名卓著,又能够全身而退,后世有很多子孙对社会也有很大的贡献。四川的恩威集团创始人,也是因为得道高人李真果的点拨,弘扬大医的精神,经常给穷人看病,分文不取,但现在就有了很好的福报。建立大功,没有大过建功于国的,甚至于建立新的王朝。怀抱的好,没有好过抱着玉璧的。然而国破功臣亡,也有许多跟随君主打江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辅佐越王勾践的文种、辅佐刘邦的韩信等即是这样的例子。怀抱玉璧,莫过于和氏璧。传说和氏璧最后被秦始皇所得,后归于汉刘邦作为历代皇帝的传国之宝。据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得到一块璞玉,先后到楚厉王、楚武王处献宝,都被玉工认为是普通的石头,被砍下左右腿。直到楚文王时,才剖开璞玉,见到稀世之宝,命名为和氏璧。卞和本无罪,只因怀有稀世之宝而招致祸害。世人只知道和氏璧为世上最珍贵的宝物,可是不知道自己身上怀有比和氏璧还珍贵百倍万倍的珍宝。这建功怀璧的,不但不能长久,并且有杀身之祸。唯独有抱道在身,怀抱自身的和氏璧,立德于天下,才能子孙祭祀不断,万世没有更变。以权谋而守它,那么有权谋计巧更厉害的人,也可以夺掉它。如果不善建,也不善守。建业容易守业难。然而圣人已经恢复了先天本性,无需建无需守。圣人复性的本真,建道德于天下。天下人心感服,自然不可拔。功流万世,泽及无穷而不可夺。这都是善建善抱的缘故,所以福及子孙,因此祭祀绵远而不绝。唐代慧能大师生长在广东新兴夏卢村,如今他的故居香火不断,人们络绎不绝的参拜六祖。他创立的国恩寺中,六祖殿横梁上写着四个字“传佛心印”。在国恩寺的山门上,刻着几个字“明心见性”。达摩初祖来中土传佛心印,以心印心,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五代单传到黄梅弘忍法师,在六祖这里发扬光大。如今虽然处于末法时期,但是禅宗真正的佛法还是得到传承的,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和平谋福祉。


(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修之于身,其乃德真。中国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注重修身养性。如果能够通过修道,恢复先天本性,变成真人,真心就会散发出无上的智慧。黄帝内经中写道,上古的真人,那些知晓大道的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度,起居很有规律,不妄作以劳形神,形神健旺,能够活到百岁,不会中途伤于夭折。上古的真人知道天人合一的奥妙。上天有天气,在人也有精气神。天是天的气,人有人的气,并无差别。社稷还有社稷的气数。社稷的气数尽了就要改朝换代了。如果天气异常,人气也会受影响,世人也会多疾病。天有四时推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也要顺着四时寒暑的推移进行调养,该睡觉的时候睡觉,不要天天夜猫子。中国古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孟子》说:“修其身而天下平。”要是真能修德于身,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性中含有万法。自性是人人固有的天良,每人都有的良知良能。如果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如同游子归家,老友重逢,不仅潸然泪下。人我异体而不异心。体虽然不同而道体相连,本来同命同性。就像九头鸟,虽然九个头是不同的,但是有共同的身体。世人就如同九头鸟。可是世人被物欲蒙蔽了,不知道天下本来为一家。修道能够明德。假使天下尽是明德的贤士,大同世界当下即是。无需等到物质极度丰富的时候,安人由修己。况且人组成家,众多的家组成乡,国为乡集聚而成,天下之大万民之众,无非一人一家一乡一国所逐渐累积而成。推而渐广,愈凑而愈多,乃至当今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只要知晓一人之道,即明晓家国天下之道。明了一己之修,即知晓家国天下之修。足不出户,可以见天下大事。人们要知晓世间的道理,只需要反求诸己,顺推诸人。有德化而后有人心,有人心而后有风俗。自然民心淳朴,移风易俗,天下太平。


修之于家,其德有余。用此大道修持家庭,那么就能够做到父慈子孝,兄弟孝悌,夫义妻德,朋友友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德如此,乃有余庆,恩泽来世子孙。夫妻互为阴阳,丈夫需要讲义气,关心妻子,妻子应该柔顺,孝顺公婆,教导子女。如果完全颠倒过来了,家庭也不会和谐。也难怪巴菲特说,婚姻才是人生最大的投资。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在一乡中推行此道,前面两个基础都做好了,每个人都注重修身养性,每个家庭都和谐安宁,那么在乡的范围内,也会是一派和谐安定的景象。大家都懂得尊敬长者,老者也不会倚老卖老。大家都爱养幼小,关心老弱病残。大家并不会放弃失足的人,而是进行教诲,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推行此道,那么君主贤明,从谏如流,能够像唐太宗那样听进逆耳忠言。一个国家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君主如同人心。百官如同人的五官。五官有些什么不舒服,有什么症状,要如实的反应到人心。如果疼痛没有及时传达,那么就不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就会对人身造成伤害。逆耳的忠言,也有避免国家遭受重大损失的功效。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此言不虚。君主修持此大道,才能够有接受不同意见的雅量,才能够自觉地减少自身的欲望,避免过多的扰民。君主修持此道,隐于市的大贤看到君主的所作所为,符合大道,都会主动出来帮助他。君主周围集聚了很多贤才,那么国家就会得到大治。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古圣先贤修道于天下,希望天下能够得到太平。国父孙中山先生曾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要实现孔子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大道在天下推行的时候,天下为公。君主能够选贤任能,讲信修睦。因此世人不只是疼爱自己的亲人,不只是关心自己的孩子。能够使得老有所终,壮年的人有所用,幼小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对于鳏寡孤独残疾的人都能够得到照顾。世人都不算计谋划,也不会做盗窃乱贼。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同了。圣人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上下相应,如同影响,大道行于天下。学道的人,将此道修之于身,德行归于真。庄子说,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世人不断的在外追求和平,然而真正的和平在于自心。如果人人都能够觉醒,那么世界大同就能够得以实现。世人只需要反求诸己,以道治身,果真能够修身养性,把身治好那便无所不治。以道治身,心自然安静,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心静思路清晰,不被外境所束缚,自然明进退。


(3)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以身观身。世人如果能够做到以身观身,推己及人,那就能够保全自己了。佛陀解脱了自己,虽然佛法不可思议,但是他医好了自己的病,解脱了自身,就有办法教导世人解脱的方法。反观自身清楚了,明了了自性,那么别人是什么样也就清楚了,天下也就明白了。以修道的身观不修道的身,哪个更加有智慧和福报,哪个会有灾难呢。了凡四训中,算命先生给他一算。如果不修道,不做善事,他一辈子的格局,一辈子的命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的了。但是修道以后就大不一样了。人心是最好的风水。行善多了连算命先生都算不准了。耶稣教世人,爱人如己。联合国总部门前有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人本有慈悲之心。如果看到别人承受痛苦,就感同身受,觉得要是自己,那也会很痛苦的,就会对别人深表同情,给予帮助。


以家观家。人们常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如果与邻为善,那么在关键的时候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如果出来了一个了不起的得道的人,那么以他为榜样,就会出来许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曾国藩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家书教育子孙。后代子孙以他为榜样,出来了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如果一个家庭里面不和睦。对长辈没有孝顺。兄弟之间不孝悌。不能做到夫义妇德。长辈对小的不能做到慈爱。这个家庭的发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就是这个道理。以修道之家来看不修道之家,就知道世间的家族兴衰。一个家族中有一个人追逐名利不当,可能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历史上都有血的教训。汉初凛冽的寒风中,长安城处死了韩信家族的几千人,哀嚎响彻长安,还不如不要出人头地,还能保全自己的族人。吕后以为可以为自己的娘家谋得万世基业,但是后来吕家却被清除干净了。本来想对娘家好,反倒害了娘家人。也难怪唐朝的斐休丞相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少年得志。如果少年得志就可能忘乎所以了,反而把儿子给害了,也会害了整个家族。曾国藩也留下了遗训,让后世子孙不要为官。


以乡观乡。世人推行大道,需要以一个家族的公心来治理一个家族。需要以一乡的公心来治理一乡,需要以一国的公心来治理一国。以修道之乡观不修道之乡。如果以一个家族的私心来治理一乡,都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谋福利,那么就治理不好了。如果一个乡的私心来治理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也难以治理好。选拔人才也是需要唯才是举。根据人的德行来给他任务。如果他能够胜任一乡的治理,那么就委任一个乡给他。如果他能够治理一个州,那么就委任一个州给他。观察一个乡是否治理好了,是否奉行大道,可以看看乡间民风,就知道了。有一次孔子为了考察他的一个学生治理地方如何了,看到渔民捕鱼的时候,抓到小鱼,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能够自觉地放回河里,就知道当地治理的差不多了。


以国观国,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有很多的诸侯国,国与国之间可以进行观察对比。对于齐国来讲,喜欢这个也打一下,那个也打一下,结果后来被乐毅联合几个国家,几乎把整个齐国给吃掉了。魏国有很多的人才,出来了孙膑、庞涓等,但是君主未能得道,流失了许多贤才,反而成为自身的敌人了。推行大道的国家,国家强盛,风调雨顺,但是不轻易使用武力。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


以天下观天下。修道的君主,就能够得到天下贤才的辅佐,天下归心。如果周文王不是推行大道,那么也不会得到姜太公的辅佐。商纣王不能替天行道,不但隐匿于山野集市的贤才不会出来辅佐,就连在朝野的箕子、微子等贤才都会远离他。历史上汉初的文景之治,窦太后推行黄老之术,使得天下太平,国力强盛。看看商纣王和夏桀的天下,再看看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天下,就知道大道在天下是否运行了。以修道之主观不修道之主。


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老子说,我怎么能够知道天下如何呢?怎么知道天下修道就会昌盛,如果背道而驰就会自取灭亡呢?正是因为能够以小见大,从上面这五件事来观察就知道了的。国父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有顺应天道,才能够使得天下太平。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只有改变了每个人的意识,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意识。西方人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冥想,监狱里面的人都会减少犯罪的动机。甚至在进行辅导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看守,没有围墙,有些人感悟了之后,痛哭流涕,为自己犯过的罪过非常的懊悔,真心忏悔。假使社会上人人都弃恶从善,世间就不再有刀兵。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一次千年思想家的评选,结果得票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排第二位,康德仅排第七位,尼采排第十位。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为解放全人类而努力。人们仅仅只看到外部有形的牢狱,而不见无形的牢狱更甚。通过不断地发展物质生产,即使物质极度丰富也难以实现马克思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的。因为人心被污染了,变得自私贪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教化,净化人心。人人体悟大道,方能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构建世界大同的太平盛世。假如以我身而观天下之身,那么性同而形忘,实无我相、人相、众生相。以此观家则家和,以此观乡则乡睦,以此观国则国治,以此观天下则天下平。圣人一真之外无余事,为何圣人足不出户而天下尽知呢?圣人自性具足万法,窥道而知天下。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