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1.【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注解】
前面的章节说到以无事取天下,这里进行更深入的阐述了。此章老子圣人劝诫诸侯王以正治国,以德化民,替天行道,无为而治。从这一章中世人应当知道,大道并非虚无缥缈,并不是毫无用处的东西。在治理国家和管理百姓方面也有很多的用处。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治国之术有百数之多,有些是法家的,有些是儒家的,说法有些不同。治国之道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然而最重要的是由上自下的清净自化。神仙之术有百数之多,其关键在于抱一守中。神仙之术,成佛成道有八万四千法门。不管是哪一种法门,都离不开抱一守中。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六根清净方为道。用兵之术有百数之多,关键之处在奇正和权谋。用兵之道有各种战略战术,最重要的是奇正权谋。不纸上谈兵,不按照常理出牌,摆脱兵法的束缚。在这一章中,老子圣人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也正呼应了无事取天下,无为而无不为。以正治国就要讲究诚信。子贡曾经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粮食,也要有强大的军队,还要让老百姓相信和信任朝廷。子贡问道,假如不得不去掉一项,那应该如何选择呢?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追问说,假如再去掉一项,那又该如何选择呢?孔子说去掉粮食,如果没有粮食大不了一死,自古以来人都难免一死,民无信不立。诚信是立国之本、立身之本,宁可死去,也不能丢掉诚信。如果丢掉诚信,那么百姓就不信任朝廷。朝廷也不信任百姓,那就会制定严苛的法令。
英明的君主以正治理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为唐朝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经有人上书建议去除朝中的佞臣。唐太宗问怎么知道谁是佞臣呢?大臣回答说,很难在群臣中把佞臣识别出来,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下。建议陛下和群臣说话的时候,故意装作愤怒来试他们,如果以理力争的,就是直臣。对于害怕龙威而顺从陛下的旨意的大臣,就是佞臣了。唐太宗听了之后说,君主为源头,大臣为支流,如果源头浑浊如何能够求得支流的清澈呢?如果君主都在使诈,那么如何能够要求臣下诚信呢?唐太宗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也注重练兵,有很多次都是亲自训练。大臣劝谏说,不能轻易的在一群弓箭手中间,起码也要把他们的武器给收缴上来,要不万一有非法之徒在里面就危险了。但是唐太宗还是不听,他充分的信任底下的士兵,大家为这种信任所感动,更加精进努力的练习射术。凭着文治武功,唐太宗开创了大唐盛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如果天下的忌讳太多了,百姓可能就会越加贫困了。如果天下的法令太过于严苛了,可能就意味着盗贼更多了。隋朝的时候,法令非常的严苛。隋文帝信奉乱世用重典,偷一文钱就要判处死刑,更极端的是处死了三个因为口渴偷瓜吃的小伙子。在这种严苛的法令下,整个社会人心惶惶。盗贼多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法令不够严苛,而是由于百姓没有办法正常的生活下去了。如果赋税徭役过于重了,再遇上天灾人祸百姓就无法生活下去了。如果不做盗贼就无法生存下去了,做了盗贼反而还有点希望,那怎么可能不铤而走险呢?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吃得饱,穿的暖,能够和家人在一起就行了。如果天下很多的忌讳,那么臣民就很担心害怕,担心一不小心就脑袋搬了家,甚至被诛灭九族。官员就不敢担当和有所作为,都是做什么保险就做什么。世人都只求能够保全自己性命就行了,都不敢做什么买卖。历史上有些朝代大搞文字狱,文人什么都不敢写,什么都不敢说了,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秦朝的法令也是非常的严苛的,刘邦率先进入关中后,把很多法令都废除了,只是简单的和天下约法三章,获得了天下的支持。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家长有很多忌讳的东西或者有很怪的脾气。小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动不动就触犯到家长忌讳的东西。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利于发挥小孩子本然的天性。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正治理国家。只要君主减少物欲,天下百姓就自然感化了。以奇巧计谋用兵。奇巧诈术,是为诡道。孙子兵法上说,兵者,诡道也。兵法中充满奇巧诈术,往往需要出奇制胜。孙武曾经送了一套孙子兵法给鬼谷子。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鬼谷子将孙子兵法传给了孙膑。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为了得到孙子兵法,屡次加害孙膑,后来孙膑不得已在战场上争个高下。在马陵之战中,孙膑用围魏救赵、行军减灶的战术,彻底把庞涓打败,庞涓也被射杀于大树之下。奇巧诈术只可以用在兵法上,不可以用来治国。然而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才会使用,只为了除暴安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取天下、安天下的良方。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诸葛武侯弹琴于空城而退兵并不足以为奇。因为怀道的人并不以杀戮多少为功,并不以攻城掠地多少为荣,而以止息干戈为奇。
以无事取天下。前面的章节专门说过圣人以无事取天下,无为而无不为。怀道的人深知治国在于治未乱,治病在于治未病,用兵是为了救乱世。乱平了就不再用兵,病好了就不用药了。就如同一杯含有泥沙浑浊的水,一个国家混乱若此如何办呢?如果再出严苛的政令,出台很多的禁忌,以暴制暴,水只能是越搅越混。这杯水假如不频繁的搅动,自然归于澄净。应当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我如何知道无事可以取天下、安天下呢?以此,指接下来后面的文字中有事而言。
(2)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天下如果有很多的忌讳,百姓就越加贫困了。忌,是禁不敢作。讳,是畏不敢言。如果一个国家有很多的忌讳,士农工商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百姓就会很贫困。南宋时候,朝廷比较暗弱,但是经济是非常繁荣的。汉初的时候,窦太后暗用黄老之术,使得百姓休养生息,日渐富足。如果忌讳的事情太多,大家都想着保命要紧,不敢创新,不敢去闯,老百姓就会越来越贫困。周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场所。周文王知道与民同利,百姓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百姓也不会对朝廷有什么怨言。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百姓可以言之不讳,朝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尧帝为了听取臣民的意见,摆了个大鼓,如果有意见可以敲鼓来提。舜帝在重要的通行关口,都设置了征求意见的木牌,可以把意见写在上面。古时候还有进善之旌,可以把意见写在旌旗上。如果能够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就避免了很多政策的失误,老百姓日子就会过好了。很多君王的园林领地,不准许百姓擅自入内,如有不小心越界的,判处死罪。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百姓内心有怨气,国家就不会稳定。人心里有怨气,气不顺的话,身体就不会健康。忌讳的事情越多,而民越贫困。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百姓如果有较多的所谓的聪明才智,大家都不会很乐天知命,个个都削尖脑袋去钻营,国家将昏乱。智商如果富余了,可能就会想一些坏事了。对于含有泥沙的一杯水,如果简简单单的,所有的沙子顺其自然,受到重力的影响,受一个方向的引导,自然会归于澄净。如果每一粒沙子都不安分,这杯水就会很浑浊。这杯水就如同一个国家,水浑浊了,国家也滋昏了。对于磁铁来讲,如果每一个小单元都是朝着同样一个方向,磁力就会很强。如果每个小单元都不顺从,磁力就无从谈起。如果人人都能够大觉悟,那当然最好了,就像磁铁的单元一样,人人都有同样的方向,人人都能够心心相印而没有隔阂,世界大同也就来临了。但是现实的世界里,污染较多,觉悟的人是较为稀少的。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耶稣说的牧羊人为先知,先觉悟的人,羊群是芸芸众生。总不能由一只盲公羊带着羊群吧,总不能让盲人带着一群盲人走吧,那会在迷途上走的越来越远。在圣人眼里,我们是迷路的羔羊,是颠倒的众生。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苏格拉底就是被所谓的一人一票判处死刑的,由一群没有觉悟的人决定了一个觉悟了的人的死。耶稣也是被一群没有觉悟的人处死在十字架上了。如果这里也回应了前面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世人多聪明技巧,喜欢雕龙画凤、奇冠异服,这些是小的奇物。更大的奇事在于当今世上,道德的沦丧。老人跌倒了要不要扶,老人跌倒了怎么扶,这倒成为了一个问题。在远古时代,凭着人们本有的良知都能知道的事情,在当今却不知道怎么做了。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如果法令过于严苛,反而盗贼多有。隋朝的时候,偷了几个瓜都被判处死罪了,反而盗贼越来越多。刘邦约法三章,反而天下大治。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和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的。现代婚姻契约的形式其实来自西方。婚姻契约也可以说是家庭中的法令,约束着双方的利益。不丹人婚姻没有一纸合同。对于不丹人来说,结不结婚没那么重要。只要两情相悦,一纸合同也并不能保证些什么,当爱情变质,就算有婚约也能离婚。现代人有这个契约以为结婚了就是铁定在一起的了,就不如恋爱那时懂得珍惜了。爱极生恨,近极生远,走进婚姻的殿堂。有了一纸婚约,走得近了反而越来越远了。离得远了反而显得还客气,还亲近了。大家也许会发现对待外人非常的客气,在家对最亲近的人却口无择言,随便的发脾气进行伤害。可能就会出现围墙外的挤进来,围墙内的挤出去的怪现象。实际上并无围墙,那只是心的隔阂,本无内无外。柏林墙、马奇诺防线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真正的隔阂并不是国防线上的隔阂,而是心的冷漠和隔离。正是因为有了一纸婚约,才会出现假离婚的怪事,正所谓盗贼多有。只是借助家庭来说明这个问题,但并不代表着婚姻不重要。家庭如此,更何况国家呢?前面说到会产生许多奇物,奇货可居,大家都争着得到它,为了规范大家的行为,就颁布了很多的法令。但是世人的贪欲已起,不择手段,这些法令总有漏洞。就比方说,围墙里面有很多的金银财宝,让大家看着都想得到。可能就会爬墙的爬墙,挖地道的挖地道,想尽办法得到它,于是盗贼多有了。
(3)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圣人说我顺承天命,修道无为,而百姓自然归于教化。现在很奇怪的是,务于功名利禄,而没有精进于道德,这是舍本逐末的。有道之君,务于道德,百姓由内而开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圣人说我守静不忘语,不用言语来教化子民,行不言之教,百姓都正直不邪了。百姓对于有道之君而言,如影随形,如果形体正了,那么影子也不会歪到哪里去。
我无事而民自富。圣人说我对百姓没有征收很重的赋税,也没有征很重的徭役,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富足。天上的飞鸟不用教,长大了就会展翅飞翔。水里的鱼儿不用教,就会在水里遨游。马儿生病了,不会像人类一样需要另外一匹马拿着吊瓶来输液,就会自我恢复健康。
我无欲而民自朴。圣人说,我没有什么物欲,没有刻意去追求和享受什么。百姓看到我这样,也会受影响的,自然归于淳朴。圣人治理天下贵在清净自化,无为而治。天下百姓如同流水一般,如果以欲望来搅和,水就会浑浊不堪。如果君主清静无为,百姓也会慢慢的沉淀净化下来,民风淳朴,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天下的人如同流水一般,如果阻止它呢,就会止步;如果开启放行,那么就会流动;如果搅动它就会浑浊;如果放置不动,保持安静就会逐渐澄清。大禹懂得治水,就懂得治人,也懂得治理国家。一开始大禹治水采用的围堵的方式没有成功,后来用疏导的方式就可以了。圣人修身养性也是如此,同样需要无为而治。如果人随着欲望为所欲为,妄想纷飞,心绪繁杂,不管是对身心健康还是对于事业都没有什么帮助。圣人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念一句佛号,把思想杂念一点点清空,自然进入定境,身心安泰,如同浊水静置一段时间自然清澈。文王请教姜太公,如何使天下安定祥和呢?姜太公回答说:“上天有自身运行的规律,老百姓有自身休养生息的规律。假使圣者仁君不以天下为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那么就能够顺应民心,天下安定。最高的治国安民的方式是遵循天道,清静无为民自化,其次是教化百姓。老百姓听从教化而顺从政令,上天清净无为而生育世间万物,不需要给予百姓多少财富老百姓自给自足自然安居乐业。这是因为圣人以圣德感化百姓的缘故。”
第五十六章 何谓玄同
1.【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注解】
前面的章节说到玄德,世人本有明德,但是被物欲遮蔽了,看起来却似玄远高深,了不可得。这里说到玄同,本来是大同的,但是在这里却说玄同。世人和而不同。世人的自性本来都是相通的。圣人已经回归了自性,为了能够入尘世救渡众生,混同自己于尘世之中。前面一章说圣人如同赤子一般。既然如同婴儿,就没有什么言语了。婴儿还不会说话,内心更不会不听的挠挠自语。内心不会挠挠自语,就会处于静定之中。如同婴儿那样,还有什么贵贱之分呢?还有什么亲疏之分呢?还有什么不同呢?本章一开头就说有智慧的人是不轻易说出来的。为什么不多说呢?多说没有什么好处,容易被别人误解。如果机缘不到,别人也无法领会。
首先是看到世界的不同,和而不同。人类肤色有五色,花朵色彩有五色,光有五色。乐器有许多种,琴瑟和鸣,音有五音,可以演奏出高山流水等乐曲。地球上生长出五果,人类种植五谷,蓄养六畜,通过五味调养人类的五脏六腑。人有七情六欲,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人有五官,各有司命,各有各的作用。国家有百官,各司其职。君子和小人同处一朝。世界是缤纷多彩的,和而不同的。纯净的白光经过棱镜,分解出绚烂的五色。专一的心灵面对外境,分解出七情六欲。不开孔的竹管,吹出只有一种声音,可以作为定音器。虽然只有一个音,但是里面其实蕴含着五音,就像白光蕴含着五色一样。如果一排不开孔的长短不一的竹管混在一起,就能够作为乐器演奏。如果一根不开孔的竹管,开了几个孔,就能够分解出五音,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现代科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诞生源自于一个原点,这个原点是否就是心呢?佛法说万法唯心造,演化出了这个如梦如幻的世界。
其次在本章更要看到和而玄同。虽然世界缤纷多彩,但是对于怀道的人来讲,和而为一,可以称之为玄同。如果这个世界都是机械的统一,会是怎么样呢?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全国的人都以细腰为美,女子也争相减肥。唐朝宫廷喜欢丰满的女子,全国的人都以丰满肥胖为美。齐王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都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可以想象,如果在上位的人不严于律己,仅是要满足各种欲望,那么全国的人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在一个国家里面,全部都是君子和贤臣,这样是不是就能够实现太平盛世呢?甚至全部都是小人和奸臣那会如何呢?
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轻易的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可能就不是真正的智慧了。怀道的人知道大道常行,不离左右,欲言又止,不是不想说,只是说出来了就不是道了。说的越多,可能错的越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靠自身去领悟。怀道的人看到了和而不同,但是慧眼更看到了玄同。怀道的人不是用一种分别心在看这个世界,对他来说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没有绝对的长,也没有绝对的短。没有绝对的贵,也没有绝对的贱。没有绝对的亲近,也没有绝对的疏远。事实的真相是没有一种东西叫作美,更没有一种东西叫作丑。只是人们喜欢美,就有了区分,不美的东西就成为丑。佛陀有一次带着僧团在河边走的时候,看着对岸的猿猴在嬉闹。他趁机跟弟子们讲,对于公猴来讲,母猴虽然满脸都是毛,但是却是很美的。是啊,假如现在我们人类并没有把脸上的毛进化掉,杨贵妃虽然满脸的猴毛,唐玄宗也会觉得美丽动人的。美和丑、亲和疏、贵和贱都可以和而为一,称为玄同。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职位都可以做出成绩,都有相应的意义。对于一辆车而言,如果单独的辐条、单独的车轮就不能称之为车,也无法发挥出车的作用,需要和而为一。大道本无形无相,不可思议,离语言和文字相,不可言说,言语道断。孔子说:“上天又说了什么呢?四时自然的推移,百物不断地生育。”天道无需言语而自明。正是因为正道不能言说,说出来了别人也半信半疑,会造成很多的误解甚至排斥诋毁。著名哲学家殷海光批评这种现象说:“这是一个有趣的时代。在这一个时代中,许多人常常英勇诋毁他们所未曾接触过的事物。”一些人对儒学毫无所知,也往往对儒学不屑一顾。人们只知道人云亦云,别人讲儒学是封建残余,也就认为是这样,为何自己不亲自了解一下呢。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对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的误解,大家都在维护着自己的那个派系,有违圣人教化的重恩。大家不妨放下偏见,真正的走入圣人留下来的经典中去感受一番,再做决断不迟。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不喜欢过多的言语的,因为用语言很难把智慧,很难把道讲的清楚。语言和文字只是一种描述现实的工具而已。佛教中有个比方,指月之指非明月。明月为大道,用手指指向大道。本来是圣人慈悲,告诉世人回家的大路,但是世人往往执着于手指,而不是手指指向的东西。也不能怪世人,因为世人被无明所覆盖了。就像圣人所指的路,烟雾缭绕,眼睛根本看不到前面的路,世人如何知道如何走呢?眼前的手指是最直接的,执着手指也无可非议。如果因缘到了的时候,突然一阵风吹过来了,把烟雾吹开了一点。依稀可以看见真的存在着一条大道,可以直接回到家,那么就会深信不疑的往前走。越走离家越近,看得越清楚。即使有人劝说,别走了,方向走错了,但是真心不再动摇了。这阵风的因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同的。有些人是看到桃花悟道的,有些人是看佛经顿悟的,有些人是被师傅一顿责打顿悟的。对于怀道的人而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说的清楚,讲的明白。如果讲的对象不对,反倒被别人误解。场合不对,反倒会招来祸害。所以历代有好些怀道的文字,例如黄帝阴符经,只是藏在山洞里,传于同好。中医是载道之术,黄帝传医术于雷公,非常的慎重,要求雷公斋戒,歃血为盟,为当代子民谋福祉,福泽后世子孙。
言者不知。夸夸其谈的人可能并不知晓大道。世人崇尚知识和技能。殊不知在古代,我们的古圣先贤的教育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三字经中也是把学习知识和技能放在其次的位置的。世人崇拜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满腹文采,文章写的很漂亮的人。现在的电影追求场面的刺激,给世人视觉震撼。现在的动画片,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收视率,不顾对儿童是否是正面的教育。六祖有个徒弟刚过来拜会六祖的时候非常的自傲,自认为熟读经论,不把六祖放在眼里。后来经过六祖的点拨,他顿悟之后,把所读的经论都放下了。把经典背诵下来是第一步,也仅仅是背诵,似乎理解了经典和证悟是两回事的。圣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够真正认识自己,认识自身的本性。古希腊苏格拉底说,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圣人应比苏格拉底更进一步,大彻大悟成为真人。这才是真正的自知之明,才是真正的智者。正因为自知之真,知道自己的本心,言语才有所不及。假如像常人哓哓资于口谈,都不是有真知的真人,还摆脱不了颠倒梦想。
(2)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塞其兑,闭其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果有什么污染河流,就直接把污染源给堵住,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人心为君主,五官为臣下。如果五官不听话的话,就把五官管住就行了。兑为口,把嘴巴管住。关住门,把眼睛管住。用一片叶子遮住,不见泰山。把耳朵管住,用两颗小豆子塞住,打雷都听不到了。缄默自守,沉默是金,不事口舌,不喜欢戏论。不受眼睛所看、耳朵所听的各种事物的污染。
挫其锐。圣人把锐利的锋芒收藏起来。世人都喜欢锋芒毕露。如果将一把尖锐的刀子放到布袋里面,尖锐的刀锋很难隐藏。曾国藩在官场严酷的现实中处处碰壁,事事不顺。他曾无数次痛苦地回想过出山这几年的往事。他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官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他心里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病。他又读了许多史书,希望从历史中找到前人处世行事的诀窍,从中获取借鉴。但这些前史并没有给予他解开郁结的钥匙,反而使他更痛苦不堪。倒是丑道人送给他的道德经中找到了答案。
解其忿。世事纷纷扰扰,世人为名利有所纷争。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这里老子劝诫世人应当心向大道,无为而治,放弃这些纷争,解掉这些怨结。丑道人用道德经提点曾国藩,此部书可以五字概括:柔弱胜刚强。前面不十分顺心,大概全用申韩法家的缘故吧。试问古往今来,纯用申韩法家的人,有几人功成身全?望从此明用程朱的名分,暗效申韩的法势,杂用黄老的柔弱。
和其光。圣人内在光明,但是并不锋芒毕露,而是含光内敛。把光给收敛起来,不要太耀眼了。怀道的人心灯已经点亮,遮蔽真心的乌云已经散去。只是遇见有缘人才传授,对于世人因材施教进行点拨罢了。如果光太耀眼了也可能招来祸害。
同其尘。怀道的人入乡随俗,随顺众生的进行教化,适应世上的尘俗。岐伯向黄帝解释如何才算是随顺呢?岐伯说,入到一个诸侯国要问人家的风俗习惯,进到别人家里要问一下别人忌讳什么,上堂来要有礼有节,长幼有序,面对病人也要随顺尊重病人的喜好和意见。怀道的人如果要渡众生,如果不能了解众生的疾苦和所思所想,如何能够很好的让他们信服呢?
是谓玄同。这里解释什么是玄同。前面的章节说关闭好门户,不被物欲所污染。这里又再次强调了一次。万法唯心造,世间万物多种多样,各种各样的事情纷纭复杂,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和而玄同的。当今世界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提到唯心主义,可能又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觉得又是陷入了形而上学,陷入了封建迷信了。然而形而上和形而下、唯物和唯心是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呢?人们所说的玄学,也等同于形而上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超乎语言和文字,超乎具体的形象的,似乎不可琢磨的,可以称之为道。大道是很玄妙艰深的,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却悟道之后又原来这么的简单。正所谓大道至简,王阳明在临终前的遗言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此心光明,夫复何求?朱熹讲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和人欲似乎是矛盾和互相分开的两个事情。理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如果把理弄清楚了,所有的事情都清楚了。就是这个朱熹,早年让王阳明很崇拜,遵循格物致知的教诲。后老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顿悟到天理和人欲不是两回事,本来都是归于一心。康德对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存在敬畏之心,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准则并不是二,而是天人合一的。唯物和唯心也是和而为一的。如何才能够体悟玄同呢?如何能够入大道之门呢?在这里老子圣人教导后世学人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反求诸己,由内而外的解决问题。教导世人如何养精气神,塞兑闭门养其气,挫锐解纷定其神,和光同尘那么就随时俗。中国历史上程朱理学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给世人入道的法门。程朱理学认为需要格物致知,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每天都格一件,有点类似于渐修,不断的积累,自然就能够贯通。但程朱理学理解错了,格物并不是指的把万物一件件格清楚,而是格除物欲,正所谓灭人欲,把物欲减少了,自然就能够发明本心。
(3)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不可得而亲。怀道的人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视世人如刍狗。心存大爱,已经放下了恩怨情仇的小爱,不得不爱世人。如果要亲近他,想跟他建立世俗的情感和恩怨,可能也比较难。世俗的小爱是比较狭隘的,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如果平时对一个人很好,他会习惯性的觉得你应该这么做。假如有一天没有按照平时对他这么好了,可能会变成怨恨了。战国的时候,陈余和张耳同乡,成了刎颈之交,誓同生死,但是后来却因为一些过隙,成为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仇人。怀道的人证悟大道,虽然不能建立世俗的亲情,但是却能够比世俗的亲情还要深厚,这是无缘无故的大爱。
不可得而疏。前面说怀道的人有大爱,行不言之教,不需要任何理由在爱着世人。世人如何能够感受不到呢?如何能够真正的疏远他,而不亲近他呢?想亲近也亲近不了太近,像平常人那样,如果想疏远更难。怀道的人精诚待人待物,使人见而不能舍。两千多年前,古印度有许多王公贵族纷纷放下对名利的追逐,追随在佛陀的身边,倾听佛陀的教诲。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太子放下金钱美女寻求解脱之道?是什么让这么多王公贵族放下一切追随佛陀左右?是什么让历史上的许多聪明绝顶的人追随佛陀的足迹呢?
不可得而利。怀道的人没有什么物质欲望。如果要想从他这里直接获得什么利益,那可能都比较难了。往往怀道的人对物质都比较淡薄,安贫乐道。如果把一条香蕉和一条金条放在猴子的面前,它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香蕉。如果把一条金条和大道智慧放在世人的面前,可能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金条,这个马上可以获得利益。但是世人可能想不到的是,有了智慧就可以得到很多的金条,就会有很多的福报。
不可得而害。怀道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大势。怀道的人知道如何顺势而为。如果对百姓国家有利,如果君主比较圣明,就出山辅佐。如果时机不到,就隐匿在市井,在山林晒晒太阳,钓钓鱼也不错。范蠡懂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他及时急流勇退,带着美女西施隐居江湖。文种不知道进退,反而受到迫害,死于非命。张良得到黄石公的真传,在刘邦统一天下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只要了很少的一点奖赏,后来也称病告退了,保全了性命。
不可得而贵。怀道的人知晓了宇宙人生的真谛,与世人看重的东西不同。世人可能无法理解佛陀年轻的时候放弃王位,修行解脱之道。佛陀本来在世人眼里无比的高贵,要权力有权力,要金钱有金钱,要美女有美女。清朝顺治皇帝也放下皇位遁入空门,唐朝宰相斐休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入佛门。曾国藩留下遗训,劝诫后世子孙不要当官。可能世人很不能够理解。怀道的人往往都是功成身退的。大功告成不正是好好享受成功的成果的时候吗,怎么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呢?殊不知,功成身退,天之道。大功告成了,事情已经圆满了,物极必反,就会招致祸害。怀道的人都不会喜欢权力和金钱,所以即使推给他,他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都会婉言谢绝的。怀道的人并不是没有能力得到荣华富贵,而是他们知道这个会伤害自身,所以不追求名利。怀道的人这种品德,更显得高贵了。
不可得而贱。如果想贱低怀道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怀道的人往往不喜欢追求名利,安贫乐道的过自己修身养性的生活。颜渊一箪食一瓢饮,过着清贫的生活。佛陀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做,到处乞食。药王孙思邈受邀出来做官,但是他不愿意做官,给后世留下了医学经典。老子看到周室衰微,西出函谷关,过隐居江湖的生活去了。姜太公相传姜子牙早年博览群书,因家境贫苦杀牛卖饮为生。虽然在商朝做官但是屡次遭受陷害。周文王曾经被殷纣王囚禁在羑里,在那里他推演周易。这些怀道的人,世人能够觉得他们是很低贱和卑微的吗?为什么说谦虚的人有福报,容易遇见贵人呢?因为谦虚的人不管是遇见什么人,都很恭敬。不显山不露水的得道高人就会看重这样的年轻人。因为大道是要传给有大爱的人,所以往往这样的人就有福报了。恩威集团的创始人就是得到贵人帮助的,被李真果道长收为徒弟。怀道的人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爱之心,大多能够安贫乐道。每个世代都有得道的贤才,但是并不是每个世代都能够出现圣明的君主。圣明的君主千年一遇,得道的贤才百年一遇,得道的君臣如果刚好相遇。这样的几率是很小的。得道的贤才隐匿在市井中。如果大道行于天下就出来做做事,如果不能独善其身了。伊尹曾经是个厨子,诸葛亮曾经躬耕于南阳。如何能够知道他们是贵还是贱呢?得道的人不追求名利,一心为了世人。这正是世人把他们推崇为天下贵的缘故。
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蒂
1.【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2.【注解】
前面连续两个章节都是说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以无为而无不为。这一章圣人教导世人如何治人,如何事天。只有务于道德的君主,才可以有国。否则可能有国会给他带来危险了。后世学人应该把根深深的扎入道德的土壤中,这才是修身和治国的根本。让我们看看一些植物的根蒂的例子吧。毛竹在生长的过程中,花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高了四厘米,但是不知道在这四年里它把根伸展到了非常广阔的地步。为五年后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毛竹它很清楚,根蒂属阴,枝叶属阳。如果根蒂不牢固,即使长得再高,也没有养分供应,被风一刮也容易倒了。天山上的雪莲花从发芽到开花结果需要历经五年的时间。根蒂对应于道德,枝叶对应于身份地位。如果德不配位,冒尖出来,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会招致祸害。世人往往舍本逐末,追求枝叶的繁茂。如果根没有扎得牢,如何能够枝叶长青呢?如何能够长久呢?要学习大树的精神,把根深深的扎入到土壤中,枝叶不断地往上生长。
对于不善于治国的君主来说,不以道德为根本。他们只是单纯的追求土地的广袤,争强争霸,攻城拔寨。这样的君主并不知道修行仁义道德,只是好大喜功而已,追求权力和地位。这也是为什么乱国的君主不能长久,而最后亡国的根本原因。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热衷于发动战争,获得土地和城池。但很多君主并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君主修道德,行德政,四方自然会来归附。反观当今的世人,如果不专注于培养自己的德行,而是一味的追求功名利禄,通过投机取巧走关系,获得较高的地位,这些东西都是不长久的。因为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德行来相配的,德需要配位。如果一个人一心向善,修行道德,酒香不怕巷子深,鲜花盛开蝴蝶自来,自然就会有很多的福报的。乱身之主也不知道如何养生,更不知道养生真正的主人是什么。以为让眼睛看得眼花缭乱,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就是对身体好。殊不知对身体好需要修行道德,让心安定下来。心安定了百脉皆稳,经络畅通,身体自然就好。
治人事天并重并存。治人为克治物欲、治国安民,事天为恢复上天赋予的性德,顺承天命而已。治人事天本为一事,只要能够事天就能够治人。如果真能够事天,便能治人,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被称为天子。天下熙熙攘攘,纷纭繁杂。时而兴盛,例如大唐盛世。时而衰败,例如汉末群雄并起。时而安定大治,时而动乱纷仍。之所以这样是为什么呢?是君主贤明和不贤明的缘故吗?还是天时变化自然形成的呢?君主不贤明,国家就可能有危险了,百姓可能就动乱了。君主贤圣,就国泰民安了。祸福可能在君主,而并非在于天时。对于每一个世代来说,缺明君不缺乏贤臣。如果君主英明,那么处于退藏,处于阴地的贤臣就会出山来辅佐。如果君主不道,那么隐匿的贤臣也不会让君主发现他,更不愿意出来同流合污。人的君主在于心,五官对应于百官。如果心明如镜,自然身康体泰。如果心乱如麻,身体健康就没有保障了。当今世界人们患病的机会大增,和人心浮躁、物欲横流有很大的关系。治人事天道理本是相通的,只要能事天,自然贤明,通晓治国安民的道理。周文王请教姜太公古圣先贤如何治理天下。姜太公说以前帝尧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世人都认为是难得的贤明之君。帝尧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不用金银珠玉来做装饰,也不穿华丽的丝织品,不珍藏奇珍异宝,不喜欢看珍奇的东西,也不听淫佚的乐曲。宫殿房屋也不进行很多的粉饰。庭院里很多的野草都长满了也不进行修剪。穿着鹿裘抵御寒冷。穿着粗布衣服掩蔽形体。吃的也非常的简单,吃着粗糙的饭菜。不会因为劳役或者兵役的缘故,耽误了农耕纺织的时间,削减欲望约束心志,治人事天顺应无为而治。官吏奉公执法就升迁他的官职。廉官吏廉洁爱民就增加他的俸禄。如果有百姓慈爱小的,孝顺老的,社会上的人都会敬爱他,尊重他,提倡这种美德。如果能够努力的进行耕作,尽心种植桑树和养蚕的人,就犒劳他。对于有德行的家庭,就在门上进行标识,彰显这些家庭的美德。以法令禁止奸邪伪诈的行为。对于所憎恨的人,如果能够为国为民立功,也进行赏赐,不公报私仇。对于所爱护的人,如果做了有害国家有害百姓的事,有罪必罚。赡养鳏寡孤独的人,赈济因为战祸或者其它原因而受损的家庭。帝尧自身清静寡欲,生活俭朴,所征用的赋税和劳役也很少,因此万民富乐而面无饥寒之色。百姓拥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帝尧如此治国安民,也难怪听了姜太公的话后,周文王感叹道:“大哉!贤君之德矣。”帝尧为君主治理天下的时候,自身清净节俭,寡欲自律,由此自上而下清净自化。正因为君主贤明,他所重用的必定也是贤明的人。上行下效,如果上面的人都这样生活,下面的官员就不敢过于奢靡,官员清静寡欲,自然腐败就少,鱼肉百姓的事情少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自然清净无事。
(1)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
治人事天。治理百姓和顺应天命的道理是相通的。人君如果想治理好百姓,需要顺承天命,顺应四时推移的规律,也需要等待天时。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的更迭,盛极而衰。如同花朵一样,盛开了又枯萎了,凋零了又发出新的枝叶来。朝代盛衰更迭,如同福祸的变化一样,如同月儿的盈缺变化一样。兴盛中隐含着危及,危及中隐含着兴盛之道。人最关键的就是精气神,人体需要透过经络实现气血的运行,如果人身上没有气也就接近死亡了。人有气,天也有天气,朝代也有气数。如果气数已尽,那么也是一个朝代的终结。
莫若啬。啬,有而不用,这是恢复本性的工夫。毛竹并不是不能够冒尖,不能够往上冲,只是它很清楚冒尖不能长久,有点揠苗助长。治国的人应当爱惜民力,不轻易使用手里的权力和财富。开明的君主知道君主和百姓本为一体。如果搜刮百姓来奉养自己的欲望,如同割了自己身上的肉放在口里吃一样。吃得差不多了,国家也会接近亡国的危险了。治身的人也要爱惜自己的德行,不能认为恶事小就去做了,也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治身的人要爱惜自己的精气,不要轻易放逸,这样就会伤害身体,不能长久了。对于君主来说,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美女玉帛,声色货利,充盈于前。但是有道明君如尧舜有天下而不用,这就是以啬治人的道理。
夫唯啬,是谓早复。只有吝惜自性,不舍得使用和伤害自己的自性,才能早日恢复自性。一点点的恶事都不敢去做。一点点的善事都一定要去做。如果这样就能够早日恢复先天的本真了。只有不轻易使用所得,爱惜民力财力,爱惜精气,那么才能够先得天道。复,恢复先天的本性。庄子说,不以人有为伤害天道,不以物欲伤害自性。治人事天的办法莫如啬。每个人修道修行,所追求的无非是恢复人的本性。本性迷失即为凡人,本性恢复即为圣人。
早复谓之重积德。如果能够早日恢复先天的本性,可以称之为重积德。只有重积德,这样才能够去除业障,恢复自性。有道的君主吝惜若此,有智而不用其智,世人看来似乎大智不智。有勇而不用其勇,世人看来似乎柔弱不堪,实则无欲则刚,能够进行无畏布施,此是圣人以啬事天。复性的工夫,没有比这个更快速的了,因此称之为早复。乱国的君主不注重德怀天下,而光注重用武力去征服天下,但是很难征服得了人心。乱身的君主不注重修身养性,而光追求名利,满足五官的需要,就很难得到长寿和福报。人们常说积德重要,积阴德更重要。做什么好事不为了别人知道,做了善事不是为了扬名,但是人在做天在看。早复,指返复更正错误的时间与空间没有拉的太久太远。就是说更正错误,恢复从善非常迅速。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顿悟成佛,并不需要很遥远,当下即是。比如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2)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重积德则无不克。如果重积德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这个克字,是克敌的克的意思,即克己复礼之克。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自己才是真正的敌人,欲望才是真正的敌人。格物致知就是减少和去除物欲就会获得本有的良知良能。如果通过积德,积累资粮,就能够逐渐去除身上的业障和束缚。了凡四训里面,袁了凡本来命中不好,命里无子,寿命也短,为官前途也有限。但是通过做善事,重积德,整个命运都发生了改变。心善是最好的风水。如果一个君主一开始没有能够事天,但是重积德,那么有一天可能就能够悟道,成为顺承天命的天子。如果能够重积德,虽然不去开拓疆土,但是老百姓自然都会归附,国力强盛。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如果世人能够重积德,特别是积累阴德就会化解许多不好的东西了。国家如果重积德,国运昌盛了。家庭如果重积德,家和万事兴了。个人如果重积德,事业和身体都会很好的。如果重积德,可以说攻无不克了。世人根本不知道有道明君的胜德到了什么境界。臣民无法揣摩圣意。君主的胜德如同高山一样,耸入云霄,不知道高几许。君主的德行宽广如大海,没有涯量。君主的内圣之德既已全备,虽然无心于天下,也可以托于天下。如果君主重积德,就会攻无不克,但是积德似乎是没有尽头的。作为君主需要区分功德和积德。南北朝的时候,达摩祖师初来中土,面见了梁武帝。梁武帝说我建造了许多的寺庙,写了很多的佛经,渡了很多的和尚进入寺庙,有没有功德呢?达摩祖师说没有什么功德。为什么达摩祖师说梁武帝没有什么真正的功德呢?是不是需要修身养性,恢复每个人的本心才是真正的功德呢?认识真正的自己,修行德行是没有穷极的,也许大彻大悟就是穷极吧,但是物极必反,穷极了之后也会回来人间普度众生的。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君主重积德,顺承天命,就能够托付天下。如果拥有天下,日子都过得比较清贫。又有多少人想当天子呢?估计没有多少人想去辛苦了,也不会去争斗了。每个人的性德都是很悠远的,不知道哪里是终极。每个人的自性就像天上的明月一样,被乌云所遮蔽了,如果遇见了一阵风吹来,风轻云淡了,朦胧中似乎看到有月,但是知道非常的遥远。见性了之后,虽然说是顿悟成佛,但是回家的路还是很遥远的。每个人修行的道路是无止境的,积德也是无止境的。如果一个君主务于积德,那么就能够真正的拥有社稷,为民造福。如果没有务于积德,那么德不配位,虽然放在高高的位子上面,也不会长久,也不是真正的拥有这个国家和臣民。天子不取于国,因此有国。天子不取于民,所以民心所向,才能得到民心。周文王请教姜太公如何听取群臣的意见。姜太公对周文王说,对于群臣的建议,不要轻率的应许,也不要轻率的迎头拒绝。轻率应许了就容易失去主见,迎头拒绝了就容易造成纳谏闭塞,无人愿意进谏。圣者仁君要像高山一样,使臣下仰望却看不到顶峰。像深渊一样,使得臣下揣摩测不出深度。圣人有神明的德行,无可测度。
(3)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如果君主找到了有国的根本,安守万物之母,就可以长久了。国家和人身本同。治理国家和治理人身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心对应于君主,五官对应于百官。人身上的经络穴位血管对应于江河湖泊。治心需要无为而治,治国也需要无为而治。君主乱,国家就乱。心乱,人身就乱。有国之母为道。如果人能够修身养性,不虚劳精气,就能够长久,俗话说仁者寿。如果君主能够安静守道,国家就能够长久。城池修得再高也没用,土地再广袤辽阔也没有用。君主广施仁政,内修道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内外一心,抵御外敌。
是谓深根固蒂。君主治国应该安守万物之母,这是国家的根蒂所在。治身和治国道理本同。治身应当以气为根,以精为蒂,需要养精蓄锐。如果血气不旺,血气在经络中不畅通,那么就失去了根本。如果精气外泄,不能固本培元,身体就不会好到哪去了。治国应当以道为根,以德为蒂,如果失去了道德,那么就失去了国家稳定的根本。
长生久视之道。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把大道作为根本,这都是长久之道。如果一个君主能够重积德,就能够长久了。否则反之,如果务于扩大土地和城池,而不是务于道德,这就危险了。对于治身来说需要深根固蒂,需要重视精气,才能够长生。大道是内圣之道,其真可以治身,可以恢复每个人的本性,其绪余可以为天下国家。大道为有国之母,如以德治国安民,当能使国泰民安。此道先天地不为老,后天地不为终,是为有国之母,可以长久。上古的人所说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者,如此而已。这一句老子引用比春秋战国更早的古语来作为本章的小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