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九江沙口社区通过发动群众挖掘、传承和发展疍家文化
详细内容

九江沙口社区通过发动群众挖掘、传承和发展疍家文化

时间:2020-05-26     人气:2283     来源:珠江时报     作者:admin
概述:作为疍家人的华姨,曾是咸水歌的热爱者,但结婚后对咸水歌也慢慢变得生疏起来。直到九江沙口街坊会“追寻水上人家”沙口社区疍家文化保育项目的启动,在沙口街坊会人员的寻访和劝说下,华姨才“重出江湖”,并在社区晚会上贡献了精彩的咸水歌节目。......

■沙口社区航拍图。

■2019年7月1日,九江沙口社区首届开渔文化节开幕,渔船在江面上集结。

■别具特色的疍家水上婚礼。

  作为疍家人的华姨,曾是咸水歌的热爱者,但结婚后对咸水歌也慢慢变得生疏起来。直到九江沙口街坊会“追寻水上人家”沙口社区疍家文化保育项目的启动,在沙口街坊会人员的寻访和劝说下,华姨才“重出江湖”,并在社区晚会上贡献了精彩的咸水歌节目。

  今年5月,由九江镇社会工作委员会主办、九江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开展的2020年度社会服务案例大赛结果公示,来自沙口街坊会的案例项目——“追寻水上人家”沙口疍家文化保育项目夺得一等奖。社区文化保育工作再度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动乡村振兴这一宏大工程中,如何保育乡村特色文化,正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命题。九江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关键,以项目引领、文化先行,在“记住乡愁”上做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振兴。

  一边是渔歌袅袅,百舸争流,一边是百业兴旺,美村美家。昔日江上船艇云集,水上居民以舟为家的景象,会否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镌刻在历史文化长廊的永恒记忆?从沙口街坊会两年来的探索中可以窥见:一支致力于疍家文化保育工作的社区队伍正在壮大,一批记录疍家文化的宝贵载体正在传承。“水上人家”虽已远去,但疍家文化历久弥新。

  记忆

  逐渐消失的﹃水上人家﹄

  所谓疍家,以舟为室,浮家泛宅。船一移动,就全家一起移动。每到晚上,就泊居在岸边,沐浴着凉爽宜人的清风,头枕着浅吟低唱的涛声进入梦乡。小船如疍,人们就习惯地把他们称为疍民、疍家或船民,也叫水上人家。

  九江镇位处西、北两江之间。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九江人很早就开始了江河捕捞的生活。而沙口位处九江镇东南片,地理位置临近西江,吸引不少渔民聚居。这里总人口2000多人,渔民人口就占800多人,有捕捞许可证的渔民数量在南海区位居首位。

  沙口疍家人曾美好对昔日渔家唱晚的盛况依然记忆如新。“一早陪着父母出海打鱼,我们吃住都在船上,从沙口码头上岸后,当时近江处是客货运的世美码头,沙口直街两边都是商铺,有米铺、商店、供销社……人们聚集在那里进行水产交易,好不热闹。”

  在疍家人何少凤看来,那样的一段沙口历史既是辉煌,也是水上人家的一段不可忘却的艰苦奋斗岁月。“水上人家有两类,一类是打鱼的,一类是被雇佣驶船的。我父母祖辈都是驶船人,那时特别向往岸上的生活。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如愿上岸了,子女从此再也没有接触过水上生活。现在跟子孙说起当年,他们都不太愿意听了,但我想让他们知道,沙口人的老一辈就是这么苦着过来的,就像根一样不能忘了本。”何少凤说。

  事实上,这些老疍家人的担忧正成为事实。随着时代发展,入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沙口的渔村风光不再。而曾经热闹的江岸线上,也只有年过半百的老渔民在坚守。在改革开放后,沙口渔民进厂务工人数大幅增加,现时,沙口渔民平均年龄都在50多岁,有的甚至达到65岁。在西江边的渔艇上,再不是年轻力壮的身影,多是相互扶持的老夫妻。有些老渔民不禁感叹,他们或许是沙口最后的一批渔民了。

  行动

  组建街坊会保护疍家文化

  进入5月,行走在九江镇沙口社区,悠长的村道,斑驳的墙壁,被疍家文化装饰的房屋,码头边一字排开靠岸的渔船,晒在门口的鱼干、渔网等画面,构成一幅乡村诗意生活的画卷。

  一群青少年在沙口街坊会和社工的指导下,以疍家文化为主题开展涂鸦上墙,引来了不少老渔民的驻足。“这里画得不对,渔船船身要更窄些,渔帽要更尖一些……”孩子们认真听着当年的故事,他们这才意识到,平日里习以为常的渔船竟是这般模样。

  在以前,这一切都不敢想象,让青少年主动了解疍家文化并参与其中,本身就缺乏人气,让老渔民愿意站出来发声也是难上加难。一切的改变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沙口“追寻水上人家”保育项目开始。

  沙口社区工作人员梁晓琪从2018年起开始跟进沙口“追寻水上人家”保育项目,项目伊始,她和沙口街坊会展开了全社区的需求调研和观察。“随着疍家群体的萎缩,沙口疍家特色的工具和家具逐渐被抛弃,很多疍家习俗与文化也日渐消失,如水上婚礼已不再举办,咸水歌无人再唱等,甚至‘疍家’这个名字也鲜有人提及了。”梁晓琪说。

  2018年4月,沙口街坊会经过组建,正式启动沙口“追寻水上人家”文化保育项目,此项目主要以沙口社区居民(包括疍家人)为服务对象,通过挖掘、传承和发展疍家文化,对疍家文化进行传承保育。但项目成交之初,整个街坊会成员只有三人。

  “一开始很难,沙口街坊会骨干们走街串巷动员身边熟悉的居民参与,但是他们都不愿意站出来。于是社区干部逐个发掘和动员,并从社区志愿服务为突破口,吸引了一批热心社区工作的街坊。”梁晓琪表示,经过不断挖掘其他社区居民和会唱疍家咸水歌的居民,街坊会两年来现已壮大到20多人。

  改变

  ﹃水上人家﹄陆续走上台前

  5月21日,沙口社区二楼会议室正进行着一场就如何活化疍家文化的讨论会,社区干部、社工、街坊会成员等齐聚一堂,共同为社区文化传承献言献策。梁华英显然是当中的活跃分子,她即兴表演了一段咸水歌,让现场气氛异常活跃。

  华姨是九江镇沙口社区咸水歌的爱好者,但两年前,她可从来不敢在公众前唱歌。“九江年轻人对咸水歌知之甚少,以前但凡我一开嗓,身边很多人都会嫌弃和嘲笑,慢慢我就不再唱了。”幸运的是,街坊会的邀请改变了华姨。“那天我在江面船上独自哼唱,路过的街坊会成员听见了,问我要不要加入,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咸水歌是一件宝!”梁华英自豪地说。

  在华姨等几位咸水歌手的带领下,沙口社区的咸水歌队很快组建了起来,镇内如九江酒厂等大型企业听闻沙口咸水歌“重现”,纷纷邀约表演。如今,华姨逢人便推广沙口疍家文化,唱起咸水歌来更是自信满满。

  眼看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沙口街坊会又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口述史收录汇编工作,希望通过口述资料的整理,对沙口疍家文化建立社区资料库。

  “以前疍民的渔船是找专业的木工做的。打鱼的渔网有的是自家成员、老人、小孩亲手织的,渔民子弟的学生一放学放下书包就要织网了。渔民与渔民间结婚还会举行最具特色的水上婚礼……”翻开由沙口街坊会汇编的文化小册子,不仅记录了沙口疍家人的婚俗、咸水歌、服饰等文化,更详细记录了老渔民昔日的捕鱼经历、见闻,社区年轻人通过这些记录,对沙口的历史和渔民群体逐渐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邀请疍家居民作为培训导师,街坊会以疍家传统文化“咸水歌”“疍家舞蹈”“传统疍家文化产物DIY”“最美沙口”美学课堂等作为系列活动内容,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疍家文化传承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歌曲、舞蹈、绘画等构成了疍家文化丰富的传播载体。

  传承

  筹建博物馆传承疍家文化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硬实力”,也需要乡村文化这种“软实力”。只有树立一个乡村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推动乡村振兴。而培育乡村文化原创力,显然又是传承的关键。

  沙口社区干部刘秀媚透露,目前社区正积极筹建沙口渔民文化博物馆,通过搜集疍家文化旧工具,保存渔家文化遗产,推动乡村主题博物馆的设立和乡村文物的馆藏充实,展现疍家文化的色(摄影作品)、香(疍家美食)、味(文化韵味),同时引导乡村传统仪式的日常生活重建,为乡村文明的保育提供源头活水,实现乡村文化复兴。

  不过让刘秀媚为难的是,如何让这些濒临失传的手艺文化获得活化和传承,依然需要街坊会持续不懈的努力。

  以渔网手艺为例。渔网是疍家捕鱼所需要的工具,要经过好多道工序编织而成,每个网都一定要打上两个结,每张渔网长度最长可达二百多米,最少也有几十米,制作一张几十米的渔网至少需要一个星期。一张300元的渔网成品人工制作需要约5天时间,每天工时要8个小时,所以,现在几乎没有人再做人工编织的渔网了,而是渐渐地由机械取代了人工,传统的技艺已濒临失传。

  让人欣喜的是,沙口街坊会正探索通过文创产品DIY的形式对渔家文化进行传承保护。“我们计划结合沙口传统文化,围绕‘鱼’‘舟’‘西江’等元素创作文创产品,如编织手袋、陶塑鱼型容器、制作社区文化书签、雨伞、文化衫等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让渔家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注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梁晓琪说。此外,沙口社区在2019年举办了首届开渔文化节,街坊会现也积极筹备参加2020年九江镇社区微治理创投大赛,通过社工的指导,积极探索项目的服务持续性,构建基层善治的良好局面,最终为乡村振兴筑牢基层文化力量。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