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害化处理事务中心开展废弃食用油脂收运监测调研
为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贯彻党建促业务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机构改革后中心所承担的废弃食用油脂收运监测职能,近期,无害化处理事务中心同局环卫处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广州市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处置特许经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推进广州市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处置特许经营项目实施,规范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处置秩序。
调研期间,调研组重点对5家特许经营企业过渡期运营团队组建、收运车辆配置、处置设施建设改造、运营资质获准、规章制度建立、收运协议签订等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在过渡期结束时开展验收检查。对于调研所发现的问题,调研组会同局环卫处、生态环境产业协会开展业务座谈,深入分析开展废弃食用油脂特许经营收运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废弃食用油脂特许经营收运监测具体对策措施,对提升运营管理质量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执法力度,落实源头监管;二是深化监督考评,规范收运处置;三是丰富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下一步,中心将紧密配合局环卫处做好废弃食用油脂收运监测,结合调研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考评工作方案,全面落实中心的收运监测职能,监督特许经营企业依法依规收运处置废弃食用油脂,守护市民的身体健康,助力广州环境卫生高质量发展。(胡凯)
“中海B区与金融街融穗华府之间的路面沙井盖,电动车通过时噪音严重,深夜听的更清楚,严重影响小孩写作业和休息”“荔信三街路面沙井盖松动,汽车压过后造成巨大噪音”“锦御二街5号106商铺前井盖被车辆碾压时发出很大的响声,麻烦相关部门跟进处理一下”……
近期,广钢新城内部道路井盖异响问题频发,严重影响附近居民日常生活和出行体验,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荔湾区城管执法局高度重视群众呼声,多次实地查看井盖异响情况,初步判定异响井盖为市政在建道路雨污水井、开发商代建道路雨污水井和广州铁塔智慧灯杆配套用井三大类,异响缘于井盖设施隔音减震胶条老化、铰接连杆断裂等情况。
为解决井盖噪音扰民问题,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区城管执法局本着以人为本、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会同相关责任单位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开展广钢新城内部道路井盖异响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妥善解决群众诉求。整治行动期间,联合荔湾区住房建设园林局排查解决在建市政道路井盖异响问题3处、协调铁塔公司解决人行道智慧灯杆配套用井异响问题11处,邀请第三方应急公司排查处理开发商代建道路井盖异响问题38处,还市民一个安全安静的路面环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下一步,区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巩固整治成果,加大宣传引导,对群众反映的井盖问题做到即接即办、立查立改。让为民服务的理念,不仅群众可以看得见,而且还能“听得见”。
(图:第三方应急公司对代建道路井盖异响问题进行处置)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废管中心认真按照“两手抓、两促进”的要求,强化主题教育与中心重点工作的结合融合,认真开展 《监管办法》调研评估论证和实施评估论证等修订工作,以调研破题,用实效作答,完善终端设施运营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大监管”体系,助推运营监管高质量发展。
一、深调研,查实情
聚焦基层、企业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中心组建调研小组,深入李坑、福山、南沙、花都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调研,与一线监管人员和运营企业人员进行座谈交流100余人次;线上线下共征集反馈意见41条。在此基础上,从工作实际出发,对意见建议逐条分析,逐一研究,切实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把方向找准,对《监管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充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强保障,促落实
中心注重强化运营监管顶层设计,形成设施运营监管领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一是严格清单监管强执行。统一监管标准、分解监管任务、突出监管重点,以清单化监管助力监管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强化监管保障抓落实。明确将监管工作经费编入年度预算,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垃圾处理价格管理机制,完善监管平台系统,加强监管平台数据应用,提升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的监控预警能力和智慧监管水平。
三、求实效,解难题
中心紧盯调研问题清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用解决问题体现落实成效。一是重新梳理界定市区两级职责职能。按照协同高效原则,建立联合监管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明晰职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二是建立健全垃圾协同处置监管模式。紧扣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化”原则,明确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开挖,资源热力电厂多源固体废物“协同掺烧”等工作要求,为垃圾协同处置监管提供制度引导,全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提档升级。(杨姣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