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
6月29日,南海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总结半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找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凝聚合力把南海建设成为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南海区区长王勇出席会议。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是今年南海区委、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到企业、科创平台和人才团队调研,寻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路径和方法。
今年3月,南海按照“统筹规范、分类考核、注重实效、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等原则,开展科创平台绩效评价,帮助平台找差距、补短板,有效促进了科创平台与企业之间的协同联动、相向奔赴,让科创平台更加接地气,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
去年,南海出台《“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实施细则》,并开展了项目征集和立项申报工作。为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困境,区科技局建立了从“发榜求贤”“揭榜挂帅”到“科技攻关”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目前,企业的研发需求和榜单征集工作已在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常态化开展,区科技局将定期整理榜单,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研发方向,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官方渠道发布,并定期组织平台企业供需对接会,为企业寻求更多科研资源对接,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科技创新既要筑“金窝”,更要下“金蛋”,这个“金蛋”就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南海有24个科创平台,拥有多项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无论是技术转让还是就地孵化,都是南海产业发展不可多得的助力。
会上介绍,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已初步运行。这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组建了一支170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为企业和平台牵线搭桥。中心汇集区内24家科创平台资源,南海已上线科研成果319项,收集本地企业技术需求135项。
南海作为制造业当家的大区,如何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打造成为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王勇表示,要使企业家成为主人家、使产业链成为创新链、使新成果成为新动能、使科学家成为实干家、使大平台成为大体系、使生力军成为主力军、使强投入成为强服务、使大联盟融入大湾区。
区领导徐永强参加大会。
6月29日上午,大塘镇荔枝林讲堂暨“七一”系列主题活动在大塘镇“聚梦家园”党群服务中心荔枝林举行。现场,三水区大塘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与花都区赤坭镇党建工作办公室签订《农业产业链红联共建协议书》。合作双方将在搭建农业党建共建平台、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及促进农旅文化共融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党建与业务双提升,合力助推两地乡村振兴。
根据协议内容,大塘镇党建办将与赤坭镇党建办深入开展六方面党建共建内容,包括合作搭建农业红联共建(即党建共建)平台,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共筑协同互补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农旅文化共融发展,成立志愿先锋队以及携手共治跨界河流。
《农业产业链红联共建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两镇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是两地探索合作新模式的重要抓手。
赤坭镇党委委员徐丰表示,两镇将全面加强农业农村领域的沟通对接,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上,积极交流分享经验、协调共建项目、增强产品共产互销。同时,两镇还将有机整合两地旅游资源,谋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探索建立“大塘-赤坭”乡村生态旅游圈。
此前,大塘与赤坭已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和《关于赤坭-大塘深化协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大塘镇党委书记钱静瑜表示,接下来,两地将以农业产业链红联共建为牵引,进一步强化两地农业科技合作,加强两地农产品产销对接,合力做好农业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协同打造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合作构建立体多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当天,两镇党建部门还牵头成立赤诚·兴塘先锋队,并开启首场党建共建活动。先锋队成员共同前往九曲河的大塘与赤坭交界段位置,合作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并现场办公研究解决跨界河涌治理的难点问题。接下来,依托该先锋队,两地将合作开展更多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系列活动中,大塘镇工业园职工健康管理中心揭牌成立党支部,并同步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志愿服务队,还与8家园区企业签订《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合作协议》。接下来,该中心将通过党员亮身份、优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北部片区的企业和职工提供优质的一站式职业健康管理服务,助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活动还为3名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肯定和褒奖老党员们的奉献,也激励青年党员们为党奉献,引导全镇党员对标老党员,积极主动赓续光荣传统、传承红色精神。
接下来,大塘镇还将持续举办10类“七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开展“绿美广东大塘在行动”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党群先锋·聚爱大塘”活动以及“慰问送关怀·党情暖人心”系列活动等。
大塘镇2023年“七一”系列主题活动
●开展“绿美广东 大塘在行动”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党群先锋·聚爱大塘”活动
●开展“慰问送关怀·党情暖人心”系列活动
●开展“重温红色记忆·强化爱国教育”主题电影周活动
●开展“行走党课·寻访红色足迹”系列活动
●开展“行走大塘里,抖出新天地”抖音短视频征集活动
●开展“党建领航,铁军攻坚”重点项目打擂台活动
●开展企业“党建+”驻点联系特色服务活动日
●开展“两新”书记直通车活动
●开展大塘镇千人铁军争先支部评选活动
6月29日上午,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铭恩主持召开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行走顺德、美化家园”行动落实情况的报告。
针对“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平台覆盖面、问题处置效率、部门协调合作等问题,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倡导全民共建美丽家园等建议。
行动措施:
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市民共同参与
2021年10月,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立“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常态化机制,让干部走出去、沉下去主动找问题、亮家丑,着力解决大街小巷、村居社区、河涌沿岸、路桥沿线的脏乱差,整治市容死角,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
为推动领导干部开展“马路办公”,顺德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城管执法局组织各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依托机关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常态化机制顺利推进,成为城市管理的创新模式。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足迹遍布顺德大街小巷,助力解决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
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珺介绍,“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平台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版本,确保各类型手机用户可以注册使用,为扩大参与面提供保障。2022年4月,区城管办将“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平台对市民开放。通过积分奖励,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城市共建共治的新模式上来。目前,共有1322名市民注册,上报问题13797宗。2022年6月,区文明办制定《顺德区“1+8+N”志愿服务提升方案》,通过撬动志愿者团队力量,形成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和市民共同参与的互动机制,覆盖面得到扩大。目前,平台累计注册用户9054人。
管理成效:
城市管理案件处理提速、整改率高
顺德将“行走顺德、美化家园”案件纳入区数字城管考评,充分调动了各相关部门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积极性,实现“及时发现、及时响应、及时处置、及时反馈”的闭环管理。据了解,“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平台上报的案件平均处理时间,比数字城管其他案件平均缩短10%左右,实现从小、从快发现和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目标。
2023年5月,“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平台与物业城市管理平台对接,减少中间流程,整合数据,充分利用物业城市模式提高“行走顺德、美化家园”上报问题的整改效能,强化“行走顺德、美化家园”机制的统筹撬动作用。
近两年来,“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常态化机制落实到位。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初审报告认为,“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常态化机制在改善全区环境质量,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案件整改率高。数字城管对有效案件共立案65060宗,日案件量约118宗。共办结案件64219宗,按期办结率99.22%。二是用户满意率高。用户对1588宗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了评价,满意及以上比率为82%。三是城市管理考评成绩提升明显。2022年,顺德区城市管理考评成绩位列全市第一。
人大建议:
依法推进行动,激发市民参与积极性
会议对上述报告进行了充分审议。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莫应堃认为,“行走顺德、美化家园”行动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系,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平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行动的顺利实施和长效发展。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曹毅认为,“行走顺德、美化家园”平台还要继续向社会推广使用,扩大市民群众的注册人数,并搭建更多常态化运作的议事会,让社会各界有参与的渠道和发声的平台。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新杰表示,应明确“行走顺德、美化家园”行动的管理和服务边界,减轻基层负担,并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因应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管理,用较小的成本获取较大的管理效益。
会上,刘铭恩就人手、经费问题和平台处理方式,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互动。他表示,顺德要依法推进“行走顺德、美化家园”行动,在加强财政支持同时,还要激发市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推动行动的持续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