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召开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现场会
7月4日,我市“来穗人员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现场会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总结交流全市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部署下一步工作,推动来穗人员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太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锐主持。
会前,与会人员观摩了登峰街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情况,实地察看了宝汉直街来穗人员融合服务部门和外国人服务中心,详细了解来穗人员特别是少数民族及外国人融合服务工作情况。会上,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总结近年来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市教育局介绍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情况,越秀区介绍登峰街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社区融入工作情况,黄埔区介绍云埔街东荟城社区来穗人员微心愿工作情况,番禺区介绍来穗人员志愿服务队工作情况,南沙区介绍穗港澳人士融聚工作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作书面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近年来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创新发展不停步,融合发展不走样,积分制入户指标逐年增长,全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国家异地直接结算平台、形成覆盖来穗人员的异地就医协作体系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促进约1000万来穗人员平稳和谐融入广州社会生活,形成了超大城市超大规模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广州经验样本。
会议强调,要认真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关要求,心怀为民造福“国之大者”,以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工作为助推器,积极为我市建设全球创新人才战略高地、国际化大都市、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智力支撑。要全面加强党对融合服务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来穗人员社会融合“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大融合”“大发展”新格局,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加强科学系统谋划,摸准摸清来穗人员底数情况和关心关切问题,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倡导“一区一品牌”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常融常新、常融常深、行稳致远的长效融合机制,全面提升工作质效,切实让广大来穗人员感受广州的城市温度。
市政府副秘书长蔡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局长沈小革,市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第二组、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青妇等单位,以及各区党委政法委、公安分局、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和网格化服务管理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聚社会组织新活力 谱就业发展新篇章
7月6日,2023年广东省“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推进会在白云区举行,广东省落户首个“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白云基地,同步揭牌成立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白云基地。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陈小勇,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丁红都,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张晨,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庄侃,广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朱超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忠保,广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苏佩,白云区领导何镜清、潘志军、周军、陈永俊出席活动。
三大定位五大功能,助力链接更多优质资源落地白云
当天,各行业专家、学者、广东省社会组织代表、广东省社会组织的会员单位企业代表、广东省各地市学校代表、高校毕业生近500人,齐聚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白云基地(下称“白云基地”),见证该基地揭牌仪式,这也是广东省首个“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白云基地。
笔者走访了解到,白云基地位于白云新城金控云启(南航大厦群楼),是以“联通枢纽”“专业平台”“发展引擎”为战略定位,积极发挥国际交流、项目合作、传播展示、创新孵化、综合服务等五大功能,为国内外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一站式集群服务平台。
活动现场,白云区副区长陈永俊代表白云区,与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广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等12家省级社会组织,签订“6+6”现代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12家省级社会组织分别对应白云区“六大千亿级支柱型产业”和“六大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他们将链接更多优质资源落地白云基地。白云区副区长周军为上述省级社会组织授予招商战略合作伙伴牌匾。
白云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白云基地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影响力及带动性,结合广州21条重点产业链和白云区“6+6”现代产业集群规划,吸引国家、港澳、省级优质社会组织入驻,实现产业、人才、科技、品牌等优质资源在广州、白云加速集聚。接下来,白云基地将加速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打造基地特色品牌活动,推动“基地+产业”双向赋能发展四大重点工作,为社会组织和产业提供高品质的交流平台。
促就业保民生,将融合创业就业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
笔者在现场看到,白云基地首场社会组织“助就业、促发展”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白云区多家社会组织、多家企业搭建了直播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带岗、带人。人力资源从业者“化身”职场生涯解惑师,面对高校毕业生、求职者深入开展一站式就业指导服务,提供职业规划辅导。社会组织、行业专家则围绕白云区“6+6”现代产业集群话题,开展了不同主题的产业交流,为白云区“6+6”现代产业集群赋能,助力提升广东省就业率。
白云区委书记何镜清表示,白云区拥有区位优势好、发展空间大、产业基础实、市场活力足等多重优势,是全市的就业大区,社会组织发展基础扎实。全区有社会组织715家、社区社会组织4573家,均居全市前列。近年来,白云区充分发挥广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水平推进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建设,推动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落户白云,打造了“广州街坊”“红棉防线工程”等共治品牌。当前,全区正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狠抓“四大枢纽”和“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六大千亿级”和“六大百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未来,白云将以基地成立为起点,在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
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张晨表示,去年,全省开展“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中,上千家社会组织主动参与,链接上万家会员企业,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在稳经济保就业中充分展现了社会组织风采。广州市民政局、白云区委区政府站位高、理念新、切入准、落点实,相信白云区能充分发挥两个基地作用,在引入社会组织力量、聚焦产业集群发展、融合创业就业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出一条路子,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有益探索。
为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和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积极作用,广州市财政局加大重点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力度,强化政策执行,完善工作措施,推动我市政府购买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力度,多领域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明确就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6大类服务作为广州市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重点方向,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梳理市直各部门直接安排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对符合政府购买服务范畴的项目,将预算拨款调整至主管部门管理,通过竞争择优方式确定承接主体。支持各区、市直有关部门创新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培训、咨询等各类专业公共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管控,着力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管理规范化水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在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阶段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核,把好前端关口,严格控制部门履职辅助性购买服务预算,引导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向工作整体成效显著、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大的领域倾斜。选取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等6个项目试点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2.03亿元,通过试点逐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绩效指标体系,探索创新评价形式、方法、路径,建立健全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机构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提高政府购买服务效果。加强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管理,对照财政部102号令中6项禁止性事项,在全市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自查自纠,严禁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用工,不得利用或虚构政府购买服务合同为建设工程变相举债,切实防范风险。
三是保障投入,坚决兜住兜牢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修订市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涵盖2个一级目录、30个二级目录、129个三级目录,特别明确教育、科技、体育、就业、卫生、文化、农林水等重点公共服务领域可以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事项的范围。加强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未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或未安排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的服务事项,不得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避免出现一方面花钱买服务,一方面人员和设施闲置、经费不减的情况。2023年市本级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安排33.60亿元,项目总数3515个,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内容从最初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服务、卫生健康公共服务和后勤服务等少数领域,扩展至包括各类公共服务和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的方方面面,推动了社会治理有效创新,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需求,提高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