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控联合市节能中心启动节能宣传周
7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节能降碳,你我同行”。近日,广州工控与广州市节能中心在广州工控总部岭南V谷,举办2023年广州市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暨节能宣传进园区活动。
聚焦绿色低碳
聚焦于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广州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与“节能宣传进园区”活动合并开展,为园区企业送节能政策、送节能技术、送节能服务。宣传周期间广州将继续开展多项“线下+线上”活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自觉履行节能降碳责任,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自2019年以来,广州工控紧跟国家“双碳”战略,积极谋划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强大的资本力量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绿色发展贡献“工控力量”。
上半年,广州工控积极响应广州市节能宣传工作,旗下广日股份、万力轮胎日常践行节能管理,参加市节能中心组织的“讲好节能故事”征集活动,把企业的节能故事编好、讲好、展示好,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分享工控经验
活动安排了储能技术及应用讲解、越秀区节能工作经验、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案例分享等课程,从专家、节能主管部门、企业等多角度去分享如何做好企业节能工作。
广日电梯相关负责人上台分享了企业绿色制造和节能降碳先进工作经验。今年3月,广日电梯与集团合资公司广州西门子能源变压器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名单。
近年来,广日电梯通过推行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和能源低碳化逐步实现绿色工厂各项指标的改善。目前,公司单位产值原材料消耗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均达到电梯整机行业前5%水平。
此外,活动当天还在岭南V谷C1大楼开展节能宣传进园区活动。活动区设置了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推广交流专区,展示广州市近年节能降碳工作成效、节能低碳政策、绿色技术及典型案例、绿色金融知识等内容,并组织节能技术提供单位、金融机构和有关行业协会现场提供咨询答疑服务。

近日,广州交投集团下属公路工程集团兴宁至汕尾高速公路海丰至红海湾开发区段二期工程T5标溪南大桥左92-4施工现场,横跨厦深高铁桥下左幅桥面最后一片长30m、重达100多t的预制梁成功架设。至此,兴汕高速T5标溪南大桥左幅全线顺利贯通,预制梁架设完成率达99%,项目建设正式进入尾声阶段。
兴宁至汕尾高速公路海丰至红海湾开发区段是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的广东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对完善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加强粤赣两省交通往来,增加梅州、汕尾交通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此项目二期工程T5合同段由公路工程集团承建,项目全长6.567km,标段内含溪南特大桥、饶厝场一号特大桥及珠东大桥等2座特大桥、1座大桥,桥梁与隧道全线占比达80%以上,建成通车后能够加快汕尾红海湾经济区综合开发,推进提升汕尾新港区急疏功能。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针对标段内多为软弱地基,且涉及铁路下作业、水上作业、高边坡施工等危大工程建设难点,以技术攻坚小组带头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一是采取高铁桥下两侧架桥机对向架梁施工方案,破解高铁桥下架梁净空高度不够的难题,同时也加快了箱梁架设进度;二是采用自动化喷淋装置、蒸汽养生装置产梁,缩短养生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于今年6月初提前完成全部预制梁生产;三是组织施工班组根据各分项工程特点,晴天大干、雨天巧干,抢抓晴好天气日夜兼程,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工人作业时间,最大程度降低了“龙舟水”时节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在攻克建设难点的同时,项目部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教育宣传各项工作,为施工生产织密筑牢安全防线。
兴汕高速公路T5标左幅全线贯通
本次溪南大桥左幅的全线贯通标志着公路工程集团兴汕T5标项目向建成通车目标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接下来,项目全体员工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全面推进剩余工程建设,用匠心打造品质工程,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筑路先锋力量。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2年广东省“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名单,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本次评选共24家企业入选,分为工业领域和非工业领域,大学城能源公司凭借在区域能源供应领域取得的减污降碳成绩在非工业领域的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非工业领域6家入选企业之一。
2022年广东省“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评选工作是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旨在鼓励和指导地方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近年来,大学城能源公司认真落实国家“双碳”及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以低碳技术创新、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关键引擎,立足区域供冷供热业务,积极探索实现“冷、热、电”联产,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保效益齐头并进,致力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商。
大学城集中供热系统,利用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内4台30MW燃气轮机的发电余热,制备60℃以上生活热水供大学城十所高校宿舍等区域使用。相比学校自建热源,平均每年减少耗电量约2630万kWh,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79吨。
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通过冰蓄冷技术为大学城352万平方米建筑供应冷量,现已建装机容量7.7万冷吨,设备板换间约300个,通过冰蓄冷系统的“移峰填谷”技术提升当地电网的年平均负荷率,减少区域内装机容量,节约土地,降低噪音污染,每年为电网贡献二氧化碳减排量约6.02万吨。相比其他自建分散冷源的单位,节省制冷剂充注量11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34吨。
未来,大学城能源公司将继续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在技术创新、能源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为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