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举办政企沟通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7月13日,荔湾区在广州国际医药港举办广州市政企沟通服务中心(荔湾)、荔湾区政企沟通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市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小兵、荔湾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洪飙以及区有关单位领导,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出席会议,区产业链大党委相关企业代表、工商联企业代表、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约260人参加会议。
图:揭牌仪式
政企沟通服务中心选址广州国际医药港产业园区,位于荔湾区东沙大道16号广州国际医药港5楼,具体由区工商联负责运行,广州国际医药港支持配合,中心的正式启动,标志着荔湾常态化政企沟通平台进一步完善。
区工商联立足政企沟通服务中心,加强对商会、企业的联系服务,打造荔湾区促进“两个健康”工作实践基地。一是在联系和服务赋能两方面下功夫,为民营企业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打造“民企诉求直通车”,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问需求、鼓干劲、解难题、促发展,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把政企沟通服务中心打造成“政企面对面”活动的实体阵地。二是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提升,强化会员队伍和商会组织建设,重点培养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壮大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力量,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三是深化“一点、两会、三台、四日”机制,通过建设民营企业调查点,召开政企恳谈会、交流会,打造会员培训、商会交流、红链赋能平台,开展“恳谈日、读懂日、伙伴日、惠企日”活动的方式,提供政策问询、法律咨询、教育培训、招商合作、党建交流以及其它多元化优质服务,奋力促进“两个健康”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广州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荔湾经验”。

7月18日至19日,由国家档案局从全国抽调7名专家组成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专家组,对增城区数字档案馆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经过两天紧张的测试评估,专家组合议后形成意见,宣布增城区国家档案馆达到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标准,高分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验收。国家档案局科技信息司处长王大众,广东省委办公厅档案发展和管理处处长彭万里,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局长刘俊平,以及增城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曾鸿斌,副区长张英智、罗迎参加。
专家组对增城区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予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增城区国家档案馆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则,建设并完善覆盖收、管、存、用全流程业务的数字档案馆系统,馆室一体化平台延伸到全区直属单位、镇街和村居;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人才优势,全面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确保档案数字资源符合规范标准;网上展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字档案馆建设符合要求、技术选择合理。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拓展系统应用、丰富和优化档案数字资源,发挥利用实效。
据了解,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是我国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最高水平和最高标准。2017年5月,区国家档案馆以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为目标,启动了系统建设,2018年12月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此后,区国家档案馆立足于档案业务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升级系统功能,组织系统联调联试运行,建成集档案信息资源“收、管、存、用”功能于一体的“三网一平台”数字档案系统。系统建成以来安全运行54个月,为增城区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区国家档案馆克服经费紧张和技术困难,着眼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转型,专设信息技术部,配齐设施设备、优化系统功能,开展“我为数据狂”业务擂台赛提升档案数据质量,持续推进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服务网络化”,以信息化带动档案馆基础业务和管理能力提升,于2022年8月顺利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预测试和省级数字档案馆验收。目前系统实现了电子档案在线移交接收,数字档案馆与智能馆库联动管理;应用搜索引擎高效供档,百万级数据检索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利用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开展跨馆利用合作并共享婚姻档案数据;定制智能辅助鉴定功能,实现鉴定开放复审全流程线上操作;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92.52%,婚姻档案、照片档案、音视频类档案数字化率达100%。
7月12日上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政企同心促高质量发展”企享会第二期活动,发布《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助力工业项目提前投产“赛龙夺锦”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赛龙夺锦”政银合作十条)。
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会同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联动8家银行共同破题,创新推出“赛龙夺锦”政银合作十条,旨在通过审批提速增效,并通过政银深化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实现“审批领着项目跑”“资金跟着项目走”,力促企业在提前投产的赛道上快速奔跑。
据介绍,“赛龙夺锦”政银合作十条实施,有效破解“企业找不到最佳贷款、银行找不到优质项目”的传统难题,大大缩短了企业融资贷款实效。此前,企业申请项目融资贷款,需要具备项目备案证、产权证、设计方案批复才能申报;需要具备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全才能放贷款,贷款从申报到批下来往往需要3个月至6个月。
此次“赛龙夺锦”政银合作十条精准针对融资互动的难点痛点,由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依据项目贷款所需,出具有关投资额、建设规模、审批进度等意见函,为项目贷款进行适度“背书”,支持企业容缺开展项目贷款申报等工作,在项目证照齐全且符合贷款发放条件后,金融机构可于3个工作日内发放贷款。同时,对“赛龙夺锦”项目给予低于市场的贷款利率(LPR)优惠,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的金融产品支持,让企业“贷”出发展新活力。
参与本次“赛龙夺锦”政银深化合作的银行,既有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中国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广州银行开发区支行等国有银行,还有招商银行广州科学城支行、恒丰银行广州分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天的活动现场,各大银行打开金融“百宝箱”,针对“赛龙夺锦”项目的需求推出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善新贷”就是专门面向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的新产品,最快可一天放款。
在当天筹建企业与银行洽谈对接的环节中,银企双方热情高涨,积极互动。广州泰菱科技研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不仅为项目提供了个性化审批服务,现场解决企业筹建报批难题,本次出台的新政更是搭建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桥梁,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单宁伟表示:“我们通过并联审批、融合审批、流程再造,不断压缩审批时限,同时将督促金融机构按照‘赛龙夺锦’的要求履约,为企业提供最快捷高效的融资贷款服务。”
据介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将进一步强化“区块链+信用”应用,搭建数字融资信用体系,为企业精准画像与信用定级,通过智数赋能提高金融机构贷前分析的准确性、快捷性,推动贷款审批提质增效。
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区”。今年4月20日,该区重磅发布了“赛龙夺锦”十条,以企业提前投产为“锦标”,吸引39个企业筹建项目参与“赛龙夺锦”,营造出项目筹建你追我赶、提前投产“赛龙夺锦”的新势头。目前,“赛龙夺锦”项目榜单上,进度超前的有8个,与目标基本一致的29个,因市场原因略有滞后的有2个,整体情况良好,呈现出提速竞跑、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态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