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市顺德区宝林寺典故
详细内容

佛山市顺德区宝林寺典故

时间:2021-09-19     人气:16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概述:民国期间,由于连年战争,不少寺庵毁于兵火,民间佛教信仰处于自生自灭的自流状态,但是由于佛教教义深入人心,群众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结合起来形成世俗化的宗教......

近代典故


民国期间,由于连年战争,不少寺庵毁于兵火,民间佛教信仰处于自生自灭的自流状态,但是由于佛教教义深入人心,群众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结合起来形成世俗化的宗教,许多人虽非佛教徒,也乐于支持佛教活动。抗战时期,宝林寺由肇庆鼎湖高僧铁航禅师(俗称铁僧大师)主持,其为人厚道,乐善施医,享负盛名,对地方的恶势力也起了克制作用。顺德沦陷后,宝林寺驻进了日本鬼子,成了日寇的营地。


同时,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也打入了宝林寺,共产党员培德和尚,深入虎穴,搜集鬼子的情报,宝林寺成了广游二支队的联络点,铁僧也不避艰难,把受伤的游击队接进宝林寺隐藏起来,对抗日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40 年代后期,国民政府省府秘书长、省政府委员岑学吕归隐潜修佛法,曾一度皈依铁僧和尚。宝林寺还有另一个僧人翁袭常,他行医济世,主治眼疾,四乡百姓求之甚众,其医德医道,深受世人所爱。


建国初期(1950—1952),宝林寺由地方政府接管,将部分建筑划为人民解放军驻顺德部队某连的驻地,部队连长朱吉祥,与铁僧关系相当好,人民子弟兵与寺内僧侣和睦相处,为地方安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时候,宝林寺僧众尚有十数人,侍奉佛祖香烟,寺内佛像仍供佛信徒参拜。


1951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铁僧早起诵经,不幸遭匪谋害遇难。


1952年部队撤离驻地,政府安排了寺院右边建筑群为大良镇立第一小学校址。1955年后经破除“迷信”运动,寺内佛像和法器荡然无存,寺院改为“顺德县文化馆”,后扩大为文化公园。


明清典故


宋元两代禅宗临济派经过长时间的调整,为明清两代的复兴打下了更为坚实的人文基础。明代末期,因时世不景,赋税沉重,柳波庵实在难以维持,故被迫将原产业典当及变卖,逐渐使僧徒四散,庵一度荒废。明朝万历年间,顺德龙山乡人柯离际,法号道丘,别号栖壑,经本师碧崖长老介绍,投到韶关南华寺(晋时初名为宝林寺)憨山禅师门下修学佛法。明崇祯八年,为创建肇庆庆云寺作出了巨大贡献。


清康熙初年,肇庆庆云寺僧人元亮,字浩则,路经大良,观凤山如凤凰展翅,柳波庵如凤之口,口吐莲花,不禁心动;见此凤山胜景,他认定这是一块佛门胜地,并预言日后佛法禅宗必定在这里发扬光大,为推动顺德佛教的复兴,为弘扬临济宗的禅法,立志留庵长居。


元亮深得县人敬重,他集资捐助,赎回田产,扩建庵堂,恢复寺院产业。当时庵内种植了七株参天古木,苑如西天宝林之山,元亮取其“净土七宝树”之意(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故随即将柳波庵易名为“宝林寺”。继后他在这里广栽树木,使宝林寺面貌渐渐改观。元亮对于禅宗临济的弘扬是不遗余力,这使宝林寺越加显赫。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