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杏坛实验中学竣工启用!办学条件抢“鲜”看!
即将惊艳亮相的杏坛实验中学是杏坛镇人民政府为配合顺德西南片区的整体发展而兴建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64000平方米,投资3.5亿元,设计规模为48个班,提供学位2400个,宿位2400个。
一流教学设施 先进安全
学校建有400米标准运动场、体育馆、室内游泳馆等运动场所。同时配备了图书馆、实验室、容纳400多人的学术报告厅、创新实验室、创客室、艺术室等各类高标准功能场室,配套智慧校园所需要的各类先进教育教学设备等。
有温度的寄宿制度 温馨舒适
学生实行全寄宿制管理,男生公寓和女生公寓分开进行封闭式管理并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宿舍内设施配备齐全,6-8人一间,每间宿舍配备空调、独立淋浴间,宿舍内干净整洁,温馨舒适。
科学的饮食体系 卫生健康
学校引进科学的饮食管理体系,为学生制订不同的饮食食谱,为学生提供成长所需的营养。学校饭堂环境整洁、卫生,学生自助选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们的饮食要求。
智能校园 安全有保障
杏坛实验中学着力打造智能校园,采用一整套完整的校园监控和管理体系,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在各个学部的每一个角落都安装了先进的安全监控设施,形成了由门禁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教学区监控系统,场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全覆盖的完整配套的校园监控体系,确保每个学生的安全。
一流的办学条件,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作引领,方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创造一流的业绩。
学校以“润生教育”为办学理念,秉承“润人若水,多元共生”的核心价值追求,不断优化办学条件,积极提升校园育人氛围,打造优质的师资团队,创设高效的课程体系,让杏坛实验中学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沃土,政府满意的品牌,社会认可的标杆!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其中多处内容涉及顺德,例如:
1.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优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总结推广顺德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经验,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特色产业园区。
2. 加快推进肇(庆)顺(德)南(沙)城际项目建设,推动共建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
3. 支持深圳与佛山建立多层次合作发展机制。加快建设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和顺(德)深(圳)产业城。
......
全文如下
为推动佛山全面提升发展能级,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增强珠三角地区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支持佛山在更高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战略定位
——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
——粤港澳大湾区西向门户城市。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助推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强化对粤西及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高地,努力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范例。
——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岭南文化魅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基本成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创新驱动的智能制造竞争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支撑作用更加彰显。“十四五”期间,制造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万亿元以上。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显著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公共服务实现较高水平均等化,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美丽佛山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5万亿元以上。
二、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建立和完善内外资一体化招商机制,积极引进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强产业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
(五)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支持佛山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支持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佛山智造谷等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制造业企业综合运用智能制造装备和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全方位拓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一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项目。支持中小企业积极融入产业集群链主企业生产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六)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佛山打造一批5G、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聚焦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领域,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性氢能产业发展高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建设,促进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
(七)推动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支持佛山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建设一批示范企业和平台。鼓励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服务型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载体,加快推进南海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支持发展临空经济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支持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创新高地
(八)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佛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争创一流战略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三龙湾科技城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创新极核,加强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对接合作。推动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质升级。支持佛山建设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特色园区。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九)培养集聚创新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引育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支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设高水平大学。稳步推进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探索与港澳高校共建优秀学科、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支持佛山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积极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推广品牌产品和首台(套)产品,开展自主品牌境外认证、国际商标注册。探索赋予创新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快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鼓励依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发展科技保险。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十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统一涉企服务平台,深化政府补助(扶持)资金直达企业和个人改革。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开展“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试点。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社会多方参与路径。支持佛山加快打造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增强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十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探索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探索利用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等手段破解土地权属及利益壁垒。探索“三旧”改造土地使用权置换配套改革。妥善解决历史用林遗留问题,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优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总结推广顺德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经验,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特色产业园区。
(十三)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辐射影响力,打造一区多园的区域金融特色品牌。依托本地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利用现有交易平台,规范交易场所发展。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规范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制造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开展融资并购。
(十四)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支持佛山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加快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佛山分中心建设,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金融服务、海外风险防控等机制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支持研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支持技术交易平台规范发展,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五、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十五)完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统筹资源支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支持佛山西站打造成为大湾区西部铁路客运主枢纽。推进广湛高铁佛山站和珠肇高铁高明站建设。支持佛山城市轨道交通二期等项目规划建设,强化与周边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支持佛山全面对接跨珠江口通道,加强与珠江口东岸城市的联系。强化西江航道资源整合,畅通水上交通体系,推动江海、水陆联运发展。
(十六)提升服务国内大循环能力。支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佛山品牌,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支持在广佛接壤区域建设一批“高标仓+智能化”现代物流产业园,培育高端专业市场。支持佛山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高品质商圈。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完善“夜间经济”配套设施。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鼓励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十七)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支持佛山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开拓国际贸易合作新空间。充分发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佛山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等平台创新发展。支持佛山企业加快融入全球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链条,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提质增效,大力培育进口促进平台。
六、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
(十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支持佛山推进城市更新以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核心区风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有序集约建设“城市大脑”、“城市智能综合体”,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十九)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推动优秀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文旅产业空间布局,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挖掘保护佛山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产,加大新时代艺术精品创作力度,打造粤菜粤厨名城、世界功夫之城和博物馆之城。
(二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水体保护,优化水资源跨区域使用利益协调机制。持续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绿色金融。
(二十一)强化优质民生服务供给。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支持佛山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加快建设省级高水平医院,加大医学类人才培养力度,打造珠江口西岸区域医疗中心。积极探索引进港澳和国际优质医疗、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资源,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社会治理体系改革,提高非户籍常住人口的获得感和归属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平安佛山。
七、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二十二)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支持广州与佛山携手打造广州都市圈。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创新全域同城化体制机制,重点推动在教育、医疗、就业、生态等领域实现高水平同城化。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园区。推动两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延伸与跨界融合。加快推进肇(庆)顺(德)南(沙)城际项目建设,推动共建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
(二十三)提升与深圳合作发展水平。支持深圳与佛山建立多层次合作发展机制。加快建设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和顺(德)深(圳)产业城。全面对接深圳科创资源,实现“深圳创新+佛山产业”有机结合。加强佛山先进制造业和深圳现代服务业对接,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引导金融机构落户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二十四)深入推进与香港、澳门合作。支持佛山与港澳扩大科技创新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深度对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支持佛山打造岭南中医药名城,推动佛山与澳门在中医药产业等方面合作,携手共建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支持佛山对港澳扩大服务领域开放,高标准建设佛山南海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引导港澳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人才在佛山就业创业,推动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
(二十五)增强区域引领辐射带动能力。支持佛山依托广州都市圈建设,协同联动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引领带动珠江口西岸城市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支持佛山与云浮在氢能产业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支持依托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佛肇城际及西江黄金水道,深度参与粤桂黔滇川高铁经济带建设,拓展西向发展腹地。
八、保障措施
(二十六)赋予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结合佛山改革发展需要,依法依规赋予其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支持佛山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为深化改革探索提供法治保障。支持佛山在产业集群培育、村级工业园改造、常住人口市民化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佛山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加强用地、用林等要素支撑。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一流党建引领佛山加快高质量发展。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支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佛山要落实主体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重大事项及时向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
8月25日上午10时,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与成效。
针对个别企业机构存在的新冠康复者就业歧视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坚决打击对新冠肺炎康复者就业歧视的紧急通知,对禁止新冠康复者就业歧视做出细化规定和工作部署,具体的文件主要可以概括为一个不得,四个严禁。
一个不得
一个不得是除了因疫情防控需要,并科学合理设置新冠病毒检测、核酸检测信息查询期限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查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四个禁止
01、严禁发布含有歧视新冠康复者内容的招聘信息;
02、严禁以新冠病毒检测历史阳性为由,拒绝招用新冠康复者;
03、严禁在劳动者入职和用工过程中,对新冠康复者实施就业歧视;
04、严禁随意违法辞退、解聘新冠康复者。
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将采取行政约谈、通报曝光、行政处罚等有力措施,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