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丹灶仙湖氢谷向企业发出诚挚邀约!
11月16日入夜时分,西樵山下、听音湖畔,夜色下的观心小镇美轮美奂。趁着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第六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技术论坛等系列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举办期间,南海区、丹灶镇联袂举办“仙湖氢谷之夜”活动,邀请80多位行业专家和展商齐聚一堂,围绕氢能产业,共谋合作良机。
政企携手
共建氢能产业美好未来
自2017年以来,氢能产业大会已经在南海连续举办6届,不仅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盛会和标杆,也为佛山、南海提供了展示自身氢能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活动上,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表示,当前的南海正在努力做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努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和核心部件本地化、量产化,相信通过广大企业和机构强强合作,通过地方政府的努力与坚持,一定能实现这些目标,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更加美好。同时,他希望广大企业家积极交流,对南海氢能产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一如既往地支持南海氢能产业发展。
随后,南海区发改局副局长蔡德权进一步介绍了南海氢能产业的布局情况和发展举措。他介绍,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探索,南海逐步形成了政策制定、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推广应用“六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
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南海重点实施“六个一”措施,包括:出台一系列产业规划政策、建设一个氢能产业载体、引进培育一批氢能产业项目、举办一系列重大活动、规划建设一批加氢站、打造一批氢能产学研用平台。
据统计,目前南海汇集了120多家氢能企业、机构和平台,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东道主”抛出橄榄枝
欢迎来丹灶仙湖走一走
佛山氢能看南海,南海氢能看丹灶。氢能产业布局先行一步的丹灶,在此次氢能产业大会等活动举办期间,始终备受关注。
在15日,17个氢能产业重点项目立足南海,进行了启动、投产、签约仪式。其中,4个项目在丹灶正式投产,2个项目签约落户丹灶,迎来项目大丰收。同期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CHFE2022)上,一批来自丹灶的氢能产业相关企业也带来了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和应用。
此次“仙湖氢谷之夜”活动更是丹灶主动谋划、主动出击,广邀出席技术论坛、氢听剧场的演讲专家和参展商,广泛对接资源,向优质企业和项目抛出“橄榄枝”。
“仙湖氢谷位于南海区丹灶镇,距离本次会场大约20公里,考虑到各位嘉宾出行的方便,我们将活动放在会场附近,欢迎各位在参展之余到丹灶、仙湖去考察交流。”活动上,丹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张国欣率先发出邀约,随后,他从丹灶概况、仙湖氢谷、发展成效、服务团等方面进行推介。
提到南海氢能产业,丹灶仙湖氢谷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2009年,丹灶引进第一家氢能企业,从此开启了丹灶的产业新赛道。从2018年起,丹灶重点打造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依托“一湖一城三园区”,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氢能源汽车智造产业链条,打造氢能源科技中心。
张国欣表示,丹灶是一个文脉深厚的地方,也是一个产业兴旺的地方,还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地方,丹灶的未来与氢能密切相关,丹灶镇政府最注重的是营商环境,最关心的是企业环境,欢迎大家来仙湖走一走,看一看,丹灶镇政府的企业服务团队也很期待在丹灶为大家服务。
企业所向
招商选资更添底气
活动上,多家扎根南海丹灶的氢能产业相关企业代表也上台分享,展现出从丹灶到南海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氛围。
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南海丹灶氢能的生力军,正深度参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生态链建设,目前在南海已经投入了氢能渣土车、物流车、环卫车等各种车型,南海销售总监钱继冉介绍,南海为企业提供了完整的供应链,关键材料已经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广东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副总裁徐真则表示,目前公司已推出氢燃料电池系统、分布式发电系统、制氢系统等应用场景产品,近年来公司取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南海丹灶对于氢能产业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也离不开南海区、丹灶镇两级敢为天下先的政策制定,推动氢能产业链条快速完善。
佛山市南海区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会长周宁参与了此次“仙湖氢谷之夜”活动的策划。在他看来,经过十多年的布局发展,无论是丹灶还是南海的产业链条已初步完善,已经进入产业链条的强链阶段,这样的背景下,南海区、丹灶镇都要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他透露,此次活动定向邀请的展商中,有多家企业已表达落户南海的意向。
“在丹灶、在南海,不仅有完善的氢能产业链条,还有强大的氢能产业‘朋友圈’。”周宁认为,以上两大优势正是丹灶和南海吸引更多优质氢能产业项目落户的法宝。他建议南海区、丹灶镇两级政府在招商选资时要抓住氢能产业链的关键核心环节,比如在燃料电池系统相对成熟后,要积极寻找核心零部件和材料应用领先的优质企业项目,进而持续做强氢能产业链。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赋予了科技事业新使命,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新方向。11月15日,丹灶镇召开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调研会,镇党委书记何敏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张国欣等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围绕“向科技创新要引领力”的主题进行交流学习,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丹灶生根发芽。
会上,丹灶镇副镇长李终胜总结介绍了近年来丹灶围绕“奋力建设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的目标,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业集聚等工作情况。
数据显示,2015年丹灶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26家,2021年增长至363家,增长约13倍,预计2022年辖区高企存量达460家以上。在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引进方面,丹灶亦不遗余力地推进。目前,丹灶镇现有一至七类人才716名,拥有人才团队项目40多个,院士项目22个,并成功引入南海区第一个“天佑之星”团队,已成为佛山乃至珠三角院士项目、科研资源密度最高的镇街之一。
此外,丹灶全力支持仙湖实验室建设发展,引导其与本土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凸显,近40家氢能企业和机构集聚丹灶,涵盖制氢、加氢、储氢、氢能源示范应用等环节;超150家安全应急企业落户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且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针对如何提高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现场,丹灶镇领导和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各抒己见,积极撬动丹灶科技创新“杠杆”,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丹灶镇经济发展办主任舒洪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配套设施,加快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完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集聚。
“科技创新能引领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很多企业逐渐注重科技创新的投入,也取得了可喜的技术成果。”佛山市南海区安全产业协会会长、广东安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增光提出“四要素”:要筑巢引凤,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要强强联手,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合作工作;要牵线搭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要政策支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项目创建工作。
创新力合星空·728创域总经理刘峰就“丹灶如何打造以人才科创为IP的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标杆镇”主题开展交流。会上,参会者纷纷踊跃建言,积极献策,助力丹灶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何敏仪表示,各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自觉主动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同时,丹灶先锋要乘势而上,扎实推进各项目建设,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力作用,构建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接下来,丹灶镇还将围绕“向乡村振兴要活力”、“向产业要动力”、“向土地要潜力”、“向队伍要战斗力”、“涵养底蕴释放文化魅力”、“向基层治理要活力”等主题开展座谈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引领推动各职能部门、村居、企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海珠区关于延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为配合做好海珠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1月17日0时至19日24时海珠区东晓路接昌岗路以东、科韵路以西范围内地铁、有轨电车、公交、出租车、网约车、互联网自行车继续暂停服务。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提醒广大市民密切留意疫情动态及公交调整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戴好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配合测温。涉及相关重点区域和场所的人员,请就近前往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