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西南疍家:浮城往事未如烟
详细内容

西南疍家:浮城往事未如烟

时间:2022-11-28     人气:4700     来源:水韵西南     作者:
概述:凌晨三四点,林大叔撑船出江打渔,大约早上六点,他就会带着鱼获返回,将刚捕捞的鱼获卖给附近的餐店或是亲自拿到市场上卖......

凌晨三四点,林大叔撑船出江打渔,大约早上六点,他就会带着鱼获返回,将刚捕捞的鱼获卖给附近的餐店或是亲自拿到市场上卖。这种日常,林大叔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不同的是,与他一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在西南河口的渔运新村,有一群在江上飘荡的人群——疍家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水上,日未出已作,月将落而息,靠捕鱼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珠三角地区历史悠久的水上居民,疍家人的生活与水紧密相连,被称为“海上游牧民族”。他们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常年漂泊在海上,以渔船为家,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如今,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部分疍家人已经上岸,其传统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独特的疍家文化仍在传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百年浮城疍家人 ·  


粤港澳大湾区是历史上水上先民疍家汇集、出没的地方。而三江汇流处的三水水系发达,西南河口也成为了疍家人聚集地之一。



过去在这里的疍家人常年靠打渔为生,时常遭遇台风、暴雨的袭击,在四顾茫然、无依无靠的江面上,疍家人的生命如蛋壳一般脆弱,“疍”同“蛋”。


50多岁的林大叔是西南河口渔运新村一位普通渔民,十几岁就开始打渔,至今已有30多年的“渔龄”。他介绍道,每次出去打渔都是夫妇俩一起出动,丈夫棹艇,坐在船另一头的妻子也不闲着,撒网、收网、去除水草等杂物,动作相当娴熟,两人通力合作,显得相得益彰,就这样相伴打渔30余载。


打渔除了辛苦的付出外,有时候还需要运气的垂青。凌晨三点撒网,六点去菜市场卖鱼,辛苦得来得收获并不一定如意,很多时候撒一网下去都没见几条鱼。但时至今日,林大叔夫妇依然放不下他们的船和网,依然选择“靠水吃水”,过着打渔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


林大叔一家还会约上几个疍家亲朋,租上一个大渔船,一起乘船到东莞、中山、番禺等地打渔,一去通常都要两三天,期间也会遇到当地的疍家朋友,闲说家常事。这样以船为家、漂泊为生的日子,就是疍家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 别具一格的“疍家文化”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之中一张古老的名片,疍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独特而有魅力,或是咸水歌、水上婚嫁等疍民风俗;或是艇仔粥、炒田螺等疍家美食;或是“疍家打醮——无得弹”等民间俗语……如今,传统的疍家已不常见,但独特的疍家文化仍在流传,水上婚礼便是其中之一。


嫁娶之时,渔民们把船泊在大堤的港湾,在水上、沙滩上举行渔家特有的水上婚礼。“以前哪家的疍家男孩看上疍家女孩,就要托媒婆乘船去说媒。结婚的时候非常热闹,能闹上三天三夜,当天一早就忙活起来,开始联系疍家歌唱队、布置花船等等一系列工作。”对于自己当年水上婚礼的细节,林大叔记忆犹新,他还叹息道,疍家水上婚礼习俗从古至今都有流传,但因为时代变迁,很多习俗细节都已改变,今天的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太了解疍家婚礼的习俗。


现在疍家人的婚礼也改为在酒店、餐厅举行,水上婚礼因此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正如广为流传的疍家美食一样,水上婚礼作为疍家文化的印记也被人们传承至今。2007年,水上婚礼入选三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如今的三水特色节庆中,人们也还能看到水上婚礼的表演。


 · 从水上漂至陆地的变迁 ·  


一条条木板拼接成框架纵横交错,一个个渔排网箱呈网状相连,船对船,层层叠叠……林大叔回忆以前这里的疍家艇挤得密密麻麻,如今还停靠在岸边的疍家艇已经稀落许多了。


河口的疍家人,浮家泛宅,以水上运输和渔业捕捞为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江边百舸争流的热闹景象已成历史。林大叔也不禁感叹道,以前生活不分昼夜,风里来雨里去,放网收网,打渔卖鱼,一家人常年吃住都在10米长、1米多宽的船上,但如今,这片区的疍家子女们不再单纯地靠水吃水,各有发展,大多都选择了“登陆”,在岸上工作生活、娶妻生子,却很少如林大叔的大儿子一样,依旧选择与父亲坚守捕鱼事业。


生活形式的改变,并不等于摒弃一切,老一辈人认为,虽然离开了船,但他们的根还在水上,家就是船,船就是家。而今,随着漂泊的水上人逐渐“上岸”,疍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则尤显珍贵。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