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6月,谨防这些疾病找上门!
详细内容

6月,谨防这些疾病找上门!

时间:2022-06-05     人气:11244     来源:印象芦苞     作者:
概述:市民需要重点预防新冠肺炎,需要预防季节性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还需警惕米酵菌酸中毒。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

6月,市民需要重点预防新冠肺炎,需要预防季节性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还需警惕米酵菌酸中毒。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人流量大且密集的交通工具、酒吧、电影院、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人群密集且密闭的公共场所需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及托幼机构需重点防控新冠肺炎、季节性流感、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


新冠肺炎


我市当前本土疫情总体平稳,近期省内主要以省外输入散发个案为主,全国新冠疫情形势较前有所缓解。但疫情防控仍不容松懈,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市民应提高警惕,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加强个人健康监测。


1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主动关注疫情防控权威资讯,自觉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做到勤洗手、科学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一米线”、常通风等。切实做好“防疫三件套”: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保持个人卫生,自觉固化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减少开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公共场所活动,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  主动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配合落实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医学隔离观察、新冠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工作,如实主动回答相关问询,自觉做到不隐瞒、不回避、不拒绝,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3  继续加强个人健康监测


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密切注意个人及家人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味觉或嗅觉丧失等不适症状,第一时间前往我市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请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好口罩,如实向接诊医生告知个人旅居史等相关情况。


工厂、学校、企事业等集体单位、医院、车站、密闭公共场所、农贸市场等为重点防控场所,要按照相关工作指引要求,落实健康监测、重点地区人员筛查、分区分类管理、环境通风消毒、人群分流管控和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随着端午假期以及暑假的到来,市民或学子来(返)佛均需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自觉落实相关分类健康管理措施。若旅途中出现发热、咳嗽、味觉或嗅觉丧失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和打喷嚏等以飞沫方式传播,典型的季节性流感大多突然发病,可出现以下症状:高热、头痛、喉咙干、痒、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小孩子容易表现为哭闹、粘人。年幼者(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有严重疾病患者为需要重点预防的人群。市民要提高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识,加强预防措施:


1  讲卫生,重细节,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病人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要科学佩戴好口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为重点防控场所,要做好环境通风消毒和接种流感疫苗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季节性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易感儿童感染后发病率可达95%以上,因此水痘极易在人群密集的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播扩散。


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水痘:


适龄儿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开窗通风;勤快洗手。


托幼机构和学校需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同时加强消毒措施,严把病例痊愈返校关。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除此之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畏寒、咽痛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市民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  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适龄儿童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3  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4  学校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情况,需要尽快隔离,并开展疫情处置。


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素,椰毒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易在食品表面生长,属于条件致病菌。椰毒假单胞菌容易污染含糖、含脂和发酵食品,当食物被污染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26-28℃ 是椰毒假单胞菌的最佳产毒温度)可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通常造成米酵菌酸中毒的食物是发酵谷类制品、变质鲜银耳、变质淀粉类制品等。米酵菌酸是一种耐热的、高度不饱和的三羧酸脂肪酸,难溶于水。据美国《食品毒理学手册》提供的数据显示,人体的致死剂量为 1-1.5mg 。


米酵菌酸主要作用于肝、脑和肾等实质性脏器且以细胞内的线粒体最为敏感。发病潜伏期一般为 2-10h ,开始多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少数出现腹泻,严重者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肝衰竭及肾衰竭等,病死率可达0%-50% 。


近年来我省发生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食用常温下存放较长时间的河粉、粿条,以及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多数涉事的餐馆使用的河粉、粿条,根据产品标识,主要原料为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等),且均添加了脱氢乙酸钠。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 )淀粉制品中可以添加防腐剂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最大使用量为1.0g/kg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对食品中酵母菌、腐败菌、霉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多用于食物防霉,对于椰毒假单胞菌无抑制作用。因此食品添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后,由于抑制了霉菌和部分细菌的生长,造成产品虽长时间存放,过了保质期,感官性状仍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并产毒,同时高温烹饪也无法破坏毒素,提高了中毒的风险。


米粉及淀粉制品(如河粉、陈村粉、濑粉等)是我市居民喜闻乐见的传统食品,近年接连发生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表明,该类食品存在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的风险,同时初夏的气候条件,也为细菌产毒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存在导致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


预防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2  选购湿米粉等食品要选择正规渠道,尤其是散装销售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湿米粉要冷藏储存且应在当天食用完。


3  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4  发生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及时就医。对中毒患者应及时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也应尽早催吐、洗胃、清肠。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