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积分入户一些问题解答!
1、购买佛山社保满12个月的当月能参加积分入户吗?还是要满12个月的次月才能参加?
根据《佛山市新市民积分制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持本市有效居住证,在我市连续按月缴纳1年社会保险费且申请期间保持参保状态的新市民,可在其居住地申请积分入户。要满12个月的次月才能提出申请。
2、每个季度都有积分入户名额吗?参加积分入户是每季度的任意一个月提交申请还是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提交申请呢?
市政府每年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全市各区积分入户指标数,各区分派到各镇街,因此每个季度都会有积分入户名额,可在每季度最后一个工作日前申请当季入户指标,每季度的积分统计分区排名公示。
3、如何申请积分入户?在哪申请?申请积分入户有教程参考吗?申请需要去前台办理还是线上办理呢?
通过微信搜索“佛山新市民服务通”小程序,点击进入“积分服务”办理,可按操作提示进行申请,又或者前往居住地行政服务中心积分受理窗口现场申请。申办积分入户的流程:
①资格校验:核查身份证、居住证、社保等条件资料;
②填写积分入户申请表;
③在“佛山新市民服务通”微信小程序按计分指标项目上传(或窗口提交)系统大数据未掌握的证明材料;
④政府职能部门审核相关材料;
⑤积分排名公示(申请人可在“市民之窗”自助打印积分分值明细);
⑥按指标数从高分到低分发放入户卡;
⑦公安户政窗口办理入户。
5月18日上午,三水区委常委唐旭明率队到西南街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调研,西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梁洪文陪同检查。唐旭明一行先是参观了江根十里画廊风貌,随后来到南岸村委会三甲村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唐旭明对西南街道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的成效加以肯定,并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必须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坚持美好生态助推乡村振兴,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切实开创美好幸福乡村新局面。
梁洪文表示为切实做好本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街道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有侧重点及针对性地制定整治相关措施。主要包括结合疫情防控和村居环境整治制定行动方案,加大投入落实各部门单位分工,发挥挂钩直联组先锋作用,下沉一线督导提升整治成效等,接下来我们将集中力量加快整治步伐,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加足马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行动和实际成效推动西南乡村振兴工作阔步前行。
当前,高明区正大力推进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据悉,全国科普示范区五年评审一次,2011年至今,高明已连续两次创建成功。接下来,高明区科协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紧盯目标、对标对表,力争通过创建迎检考核。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是由中国科协主导的一项综合型工作,其目的在于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普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高明区高度重视科普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已成功创建成为“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和“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2021年9月,高明区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截至目前,全市只有高明、禅城两区入选。
高明区入选创建单位,也标志其科普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并达到国家级发展水平。科普教育基地是高明区科普工作的重要社会载体。近年来,高明区科普载体建设得到较大发展。目前,全区共有科普教育基地20个,涵盖了工业食品、农业生产、花卉栽培、旅游观光、气象等领域。其中广东盈香生态园科普教育基地、海天米娅城堡科普教育基地曾获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今年,盈香生态园科普教育基地还获评“2022年度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
去年,高明还成功创建首个广东省科协海智工作站——佛山奕安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海智工作站,加速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在高明区转化。此外,高明已建成科普中国e站6个,是全市科普e站数量最多、面最广的区。建成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9个,建站数量位列全市第二。
在基层科普方面,高明区积极推动基层社区、农村参与国家科普行动计划,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区共建有科普示范社区10个(国家级2个,省级4个)、科普示范村8个。
青少年是科普的重点人群,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高明均安排20多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奖励全区获得国家、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和高明区“三创大赛”(创意项目)奖项的青少年,激励高明区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培养科创型人才。
据悉,日前,高明区召开了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推进会暨科普工作联席会议。下阶段,区科协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全区各部门、镇街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配强工作力量,压实创建责任。各责任单位将紧盯目标、对标对表,将各项具体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力争通过创建迎检考核。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