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监所参与广东省参加第五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决赛选手集训指导工作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决赛将于4月上旬在北京举行,为做好本届技能竞赛决赛准备工作,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做好第五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决赛及赛前集训工作的要求,3月18日,市农监所所长洪振涛赴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指导参赛选手集训工作。
上午两位参赛选手重点练习了样品的前处理,下午进行了样品制备的练习,模拟考核结束后进行了座谈交流。针对参赛选手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会专家结合比赛要求,无私分享了参加决赛的经验以及需要关注的细节问题。两位选手均表示受益匪浅,下来将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争取在决赛中取得好成绩。

为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农资打假“春雷”专项行动要求,了解掌握我市2023年度春耕备耕肥料产品的生产供应情况,2月份以来,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出动30人次对辖区内8家化肥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专项巡查,助力春耕备耕化肥供应。
期间,通过现场检查、资料查验、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了解当前各化肥生产企业的原料储备、产能产量、销售价格、安全生产、消防等情况,并现场派发《广州市依法依规生产肥料告知书》等资料,签订《广州市依法依规生产经营肥料承诺书》。据反映,目前各生产企业均正常生产,产品供应充足,销售价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检查人员要求各生产企业,一是加大供应力度,稳定出厂价格,保证肥料质量,并做好农化服务工作;二是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扛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三是坚决杜绝非法代工、贴牌等行为,自觉维护好市场秩序,确保行业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全力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村庄清洁行动成效显著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2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对94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广东4个区县入选,从化区成为广州市唯一入选的区。
岭南特色美丽宜居乡村,日渐成为从化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从化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在实践中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从化答卷。从化区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激励县”,莲麻村获评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温泉镇和城郊街西和村分别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西和村、南平村、莲麻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西塘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严”字抓部署 层层加力拧紧“责任链”
一条条柏油马路穿越村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屹立路旁,一座座白墙灰瓦的院落村舍整齐排列,房前屋后干净,路边河边整洁……这是目前从化区农村呈现的新气象。
从化区层层加力拧紧“责任链”,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坚决扛起统筹指导责任。进一步深化区领导包镇(街)、镇(街)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和农村党员包户的工作机制。同时各镇街党(工)委书记当好“一线施工队长”,围绕村庄清洁各项工作抓好抓实抓细。此外,村党组织书记当好“一线施工队员”,带领村民投工投劳,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细”字抓落实 打好环境美化“组合拳”
作为从化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范,莲麻村连续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国家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等称号,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样板。
“自建设特色小镇以来,我们村的环境就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最近这半年来,村里又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定期组织村民搞卫生,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得更漂亮了,走在路上都很少见到垃圾。”提起村里的环境,莲麻村村民潘大哥显得十分自豪,“不是我们自己夸自己,来过我们这里的游客都对我们的环境赞不绝口!”
在太平镇钟楼村,干净的村道让人倍感舒适,柴草、建筑物料等物品均整齐地堆放在房屋旁。而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整洁的不只是村道、社道等主要道路,还有每一条巷道,以及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这一切得益于我区从“细”字抓落实,打出环境美化的“组合拳”。从化区建立“一个回收驿站+二级模式管理+三个回收机制+四类标准设施+五个保障机制”的“12345”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清理水塘的漂浮物、垃圾、杂草,清理坑渠杂草、垃圾、淤泥,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21条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原生垃圾实现“零填埋”和100%无害化处理,让垃圾治理提“质”更提“速”。
在污水治理方面,从化区建成污水处理厂8座,污水处理能力12.9万吨/日,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建成农污设施站点1258座,污水管网1300公里,污水处理量约4.5万吨/天,初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治理,让污水治理有“料”更有“效”。
在村容村貌建设方面,从化区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精心打造2638个“四小园”生态板块,将美丽乡村和建筑风格相结合,完成87条市级美丽乡村、125条区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及建筑风貌,让从化的村容村貌增“颜”更增“值”。
“浓”字抓宣传 激活共治共享“动力源”
洁净、绿色、舒适、富裕正成为当今从化区美丽乡村的“代名词”,以“花”为名的西和村也正向着此美丽愿景阔步前进。随着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的推进,从化区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整治中来的热心村民越来越多。每天清晨,在村道上,都能看见60多岁的村民郑伯穿着一双磨破了皮的旧军鞋,拿着扫帚认真地清扫。在街道、村委的号召下,在老一辈的带领下,西和村的村民群众都自发参与到村庄清洁当中,养成卫生好习惯。
而在温泉镇南平村,村里开展了“卫生户”评选活动,每月在各个社组织评选出一户环境卫生特别好的家庭,并为其挂上“卫生户”的牌子。山林绿翠间白墙灰瓦,田园风光无限美好,如今,南平静修小镇正展现出生态宜居的乡村新貌,为村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近年来,从化区结合“双岗”党建品牌、“卫生家庭”“最清洁家庭”等评比活动,落实“门前七包责任制”,党员干部化身“宣传员、清洁员”,引导农民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全区221条行政村率先全部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基本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将44条行政村打造成为风格各异的特色精品村。“西和实践”“南平经验”先后在珠三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以及广东省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现场会作为典型宣传推广。
青山悠悠,绿水潺潺,蓝天净土,美如花园。今天的从化,处处是景,生态这张“王牌”愈发亮眼。下一步,从化区将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坚持建管用并重,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推进机制,持续巩固美丽宜居村全覆盖成效,扩大特色精品村覆盖面,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