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举办海绵城市建设主题宣传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的作用有哪些?您知道花都湖的海绵设施进行了怎样的调整优化?……” 近日,区水务局组织水务志愿者来到花都湖广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旨在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市民认识海绵城市,爱护身边的海绵设施,积极参与海绵示范城市建设。
宣传活动现场,区海绵办通过宣传展板向广大群众宣传并讲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特色做法及花都区海绵城市示范区打造思路。同时通过解说花都湖公园兼顾防洪、调蓄与城市景观互为联动发挥的海绵作用,充分展现花都湖海绵城市示范片区成果。现场派发了海绵城市建设宣传图册及广州海绵城市IP公仔--“沐沐”,让广大群众更深刻具体的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宣传过程中,广大市民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海绵城市相关问题。大家纷纷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好事,希望把花都尽早建设成“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水体不污染”的生态城市。
活动现场

(图:市侨联到荔湾区开展座谈调研)
(图:参加座谈会人员合影)
3月23日上午,广州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卞勇到荔湾区开展永庆坊商圈侨建专题调研,并与荔湾区侨联、多宝街道办事处、永庆坊商圈侨企代表等举行座谈交流。广州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林瑞琪参加调研活动。
荔湾区侨联主席卜智群汇报了近年来区侨联创建的工作品牌和取得的工作成果,重点介绍了地区侨联自2002年在全市率先创建的过程和成效,以及今年全面部署基层侨联换届和地区侨胞之家提质增效的工作任务。多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春明介绍了多宝地区侨联的工作概况。
来自不同行业的侨界朋友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育、侨企联动等方面畅所欲言。广州市台山商会会长甄少文表示希望在融合资源、创业就业、技工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力量。永庆坊运营方介绍了近年来特别是疫情后永庆坊的运营情况和游客流量、商户情况。广州留学人员联谊会荔湾分会会长卢冠树、香港创业青年李凯荣发挥侨界青年敢闯敢试、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了对粤港澳大湾区、对永庆坊商圈的发展信心。区侨联副主席、金书房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昭扬,区侨联顾问、广州语图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汪凡立足企业高质量发展,聚集高层次人才,促进国内外平台对接交流。昌华地区侨联主席、广州市归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晓晖提出在永庆坊建立“粤派旗袍记忆馆”的建议。
卞勇充分肯定了侨胞和侨属企业对荔湾、对广州、对国家的情怀、热爱与奉献,并对荔湾侨联推动“两个建设”提出希望:一是要总结地区侨联模式经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围绕永庆坊商圈侨界企业、新侨青年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在永庆坊商圈建立侨联组织;二是要加强党建引领作用,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驿站,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侨胞之家实体化服务阵地建设;三是要做好更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开展更喜闻乐见的活动,凝聚吸引侨商、新侨人才来荔来穗创业发展。
一是加强隐患排查。聚焦易浸易涝点、各型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筑工地、地铁站点等1273个风险区域开展隐患排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清单,落实发现一处治理一处。针对35座水库、159座水闸、108座泵站、8座山塘等水利设施及70处历史内涝风险点,落实“三个责任人”责任,加强巡查清疏和应急布防处置。
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完善预警体系建设,建成全区35座水库的纳雨能力模型及水位、雨量监测系统,30套河道水位、雨量、视频监控系统,47处隧道涵洞安装了隧道积水告警阻拦系统,并接入了300余路重点区域的公安监控视频,加密监测预报,时刻掌握水情信息,为应急指挥提供数字化支撑。
三是完善应急体系。完善“一页纸”应急预案,健全部门联合镇街的防汛应急联动机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指挥。组建1800余人的抢险队伍,落实防汛物资仓库32处,储备舟艇28艘、大排量抽水泵车(龙吸水)3辆、抽水机20台、发电机4台、救生衣3862件、防洪编制袋约20多万条,严格做到物资、管理、人员三到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