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耀返乡 “兵”至如归——荔湾区暖心迎接退役士兵光荣回家
今年三月,是首批春季入伍士兵摘下领花、卸下军衔、告别军营和荣归故乡的日子。为弘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积极谋划、提前部署、多措并举,开展了暖心迎接退役士兵光荣返乡系列活动,大力营造“参军光荣,退役荣光”的浓厚氛围。
3月16日,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召开了2023年春季退役士兵“一站式”报到暨欢迎大会。会上,区局领导向光荣返乡的退役士兵表示崇高敬意和热烈欢迎,并嘱托退役军人要继续秉承军队的光荣传统,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新的人生征程再立新功。
(图:会议现场)
(图:退役士兵代表上台合影)
当天,返乡退役士兵收到了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送出的“大礼包”,包含了入户办理、优待证申领、就业创业、职业培训等内容。
现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邀请了区人武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医保局、区公安分局等多部门开设专窗集中办理预备役登记、社保接续、医保转接、落户预约等手续,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指引、答疑解惑。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真正为退役士兵提供“一站式”全面精准服务,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退役士兵少跑腿”。
有退役士兵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全部报到手续,满意地说:“返乡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邀请我们进微信群,工作人员在群里积极解答我们的疑惑,提前给我们发放报到指南,帮助我们了解相关政策,不用自己盲目在网上搜索。我按照指引提前准备好了材料,今天很快就办妥了。”他还表示,在微信群里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虽然人生新旅程有许多未知,但因为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心定了不少,对未来的信心也更足了。
(图:“一站式”报到现场)
“热烈欢迎荔湾区退役军人光荣返乡!”3月18日晚,从新疆返回广州的荔湾区返乡退役士兵刚走出广州火车站,映入眼帘的便是鲜花簇拥、横幅高举。一位母亲快步上前,张开双手紧紧抱住两年不见的儿子,父亲连忙接过行李,轻轻拍了拍妻儿。这一幕,让平时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钢铁男人红了眼眶。
“整整50个小时的火车,确实很累,但是当知道即将到站时,所有人都精神抖擞,相互提醒赶紧把皮鞋擦亮。我们知道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了家属来接站,到站前工作人员一直跟我们保持联系,明明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一出站的瞬间,领导给我们送鲜花,家人给我们戴绶带,还是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自豪,非常感谢区局的精心组织!”
(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给退役士兵送鲜花)
(图:区局、街道与返乡退役士兵及其家属合影留念)
告别军营,脱下军装,既是军旅路的光荣收官,更是人生征程的崭新启程。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退役士兵返乡报到工作,提前收集整理光荣返乡的退役军人花名册,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力争把退役士兵热热闹闹接回家,让退役士兵第一时间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社会的尊崇。接下来,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为返乡退役士兵提供暖心服务,为“最可爱的人”服务好回乡“最后一公里”,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工作转轨、事业转型、人生转段,激发退役军人换装不换心、退伍不褪色、返乡建新功的壮志热情。

3月22日上午,增城区召开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业务技能比武竞赛颁奖仪式暨消防救援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研判全区消防安全形势,部署2023年全区消防工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王浩宏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全区消防工作汇报片,区消防救援大队有关负责人汇报了增城区2022年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并对2023年全区消防工作进行部署,新塘镇、石滩镇围绕消防工作作了发言。
据介绍,2022年,全区消防救援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镇街、区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大成效,消防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会议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消防安全工作责任感。各镇街、各部门要健全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消防行政执法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消防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二是突出精准防控,全力防范火灾事故风险。要加强消防安全形势分析研判,统筹推进对高层建筑、城中村、村级工业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的专项整治,最大限度消除突出火灾隐患。三是加强消防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扎实推进凤凰城特勤、九如、中新、增江北、教育城西5个消防站建设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切实让专职队、微型站有效发挥“响应迅速、救早灭小”的优势。四是重视消防宣传培训,提升全民防火自救能力。要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大力开展贴近群众、接地气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会前,与会人员观看了比武项目展演,举行了2023年第一季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业务技能比武竞赛颁奖仪式暨开训动员会。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而“水城”广州有不少路名都与水有关。位于越秀区的玉带濠便是其中之一。
濠,即是护城河。而玉带濠,原是广州内城(即老城)的城南护城河。公元1011年,右谏议大夫邵晔在城南开凿城濠,之后历经多次疏浚拓展,修成了东连东濠,西接西濠的宽大城濠。城濠宽20丈,深 3丈。至清代,濠畔均为广州城南的著名商业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广州城南增建新城,玉带濠被纳入新城范围,成为广州内城(即老城)的城南护城壕,因呈 U字形,形似玉带,故名玉带濠。
玉带濠巷口,绿树成荫
后来,因玉带濠两岸的商业开发等原因,河面收窄;又因两岸产业变更,玉带濠受到了污染。20世纪50年代初,玉带濠淤塞严重,积重难返。1951年3月,玉带濠改成暗渠,其所在地成为街巷,街以玉带濠为名。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