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这样“突围”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区去年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2万亿。新的一年,顺德坚持制造业当家,努力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3月23日,顺德区容桂街道召开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这是容桂勇立新时代发展潮头,坚定不移高举制造业当家大旗的盛会,更是容桂全体企业家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会。容桂街道党政人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街道大工委兼职委员,容桂地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办所、居村、双管单位主要负责人,退休老干部代表等悉数参会。
致敬容桂每一代创业者
每一位奋斗者
制造业是容桂靓丽的产业名片,也是助力容桂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家底。
大会特别邀请容桂所有规模以上企业、部分小升规潜力企业以及在外地投资的本土企业家代表等参与,活动邀请人数规模前所未有,充分表明容桂坚持实业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坚定决心。
改革开放以来,容桂坚守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立镇、兴镇、强镇,走出了一条内源型增长模式的道路。
而一大批容桂企业家更是以敢为天下先的拼劲、韧劲,引领容桂制造业的发展,为容桂经济闯出一片新天地。凭着企业家们的不懈努力,容桂制造业一直走在全国镇域经济的前列,培育出一大批响当当的头部企业和一大批实干的企业家,为“千亿容桂”不断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顺德区委副书记、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磊强调,容桂以工业立镇、因工业而兴,制造业是容桂发展的“命脉”。在新一轮拼经济、拼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不但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更要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
大会现场,容桂街道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和企业,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企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时,还命名了梁昭贤、卢础其、贾少谦、陈伟忠4名企业家为“容桂制造业当家领军人”,向他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以及为容桂制造业发展立下的丰功伟绩致敬,树立标杆榜样。
作为容桂本土民营企业家,卢础其的创业历程贯穿了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历程,被称为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容桂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自主创新、升级发展的典型样本。自创立万和以来,卢础其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带领万和从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发展为以厨卫电器和新能源热水系统制造为主业,同时拓展到汽车配件、电缆和金融等领域的一家现代化大型集团公司。
卢础其勉励广大企业家,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要在智能制造、环境保护、绿色能源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继续努力,不负时代,“容桂高质量发展,靠你们!”
“获得容桂制造业当家领军人殊荣,我倍感荣幸和珍惜,感谢容桂,这对我来说是鼓舞,是鞭策,更是责任和担当。”梁昭贤通过多年的奋斗,所在的企业都成为行业的翘楚,是容桂制造业的领军代表——引领格兰仕集团专注制造业,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格兰仕从一个乡镇企业成长为中国首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从国民家电走向全球综合领先的家电科技集团。
梁昭贤表示,这些年,容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动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给了企业、企业家更好的家园,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了很大作用。格兰仕作为容桂社会经济细胞的一分子,接下来将围绕链主企业的优势和主导作用,在开拓创新中勇毅前行,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对容桂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容桂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给了企业、企业家、人才注入了‘强心剂’,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质量发展一定会在容桂结出丰硕成果。”
坚持制造业当家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助力制造业发展、企业发展方面,容桂也拿出了最坚定的态度。容桂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容桂更应冲锋在前,以容桂一域之光,为顺德全局添彩。
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方面
容桂创新求变多向突围,夯实制造业当家“顶梁柱”。一是塑传统产业竞争优势;二是提速竞逐新兴领域;三是勠力筑牢现代服务支撑;四是用心营造优良科创生态。
在配套政策方面
多管齐下精准扶持,当好制造业当家“服务员”;汇聚金融活水呵护企业成长;加大财政扶持助推企业壮大;把人才发展摆在更突出战略位置;推动国资纯企业化运作;集聚合力共创优美空间。
在资源要素供给方面
优化配置完善供给,壮大制造业当家“硬家底”;化零为整保障产业用地;灵活施策激活集体经济;创新举措争取招商突破。
在服务保障方面
夯实民生促进和谐,提升制造业当家“软实力”。以水兴城振兴乡村,打造有辨识度的城市。维护平安促进和谐,打造有安全感的城市。重教兴文关注健康,打造有吸引力的城市。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底气,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以“千年花乡”闻名的顺德陈村也积极助力顺德区建设“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3月16日,顺德区陈村镇在陈村镇花卉世界举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上,陈村发布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这是陈村近年出台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扶持企业发展政策,宣布未来5年投入3亿元,以最大决心、最大气魄支持企业发展。
“我们要把信心转化为行动,着力打造‘创业梦想地’,努力让陈村成为每位企业家圆梦的地方,成为让每家企业、每位人才都充满期待的发展热土。”陈村镇党委书记霍茂昌表示。
2023年,是顺德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一年。顺德将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区,着力厚植发展优势,全力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让顺德的制造业企业逐步实现综合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
3月23日,高明区明城镇发布关于锻造明城虎军的若干措施,出台十条简单易行、切实管用的虎军锻造措施,简称“明十条”,激活全镇党员干部竞标争先、追赶超越的斗志拼劲,大力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敢字当头、敢字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品质明城。
过去一年,明城镇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城乡品质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不断提升,获得区级攻坚克难奖。其间,明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短板弱项仍然存在,尤其在镇街竞技的大舞台上,明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争先进位刻不容缓。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进入发展大比拼的新阶段。明城镇党委书记曹瑛琳表示,明城要以竞标争先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必须在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上下苦功夫、狠功夫。同时积极构建“为担当者担当”的动力机制、“干事必问效”的压力机制,抓紧建立“明十条”并积极应用,让干部敢字当头、敢字为要、敢闯敢干,奋力建设现代化品质明城,为全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提供坚实的基层探索和新鲜经验。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自去年年底起,明城镇瞄准干部队伍建设展开全面铺排,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高质量调查研究,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聚焦制约明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确定23个调研课题,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现代化品质明城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形成同频共振、虎虎生威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经过前期深入调研,明城镇党委制定了“明十条”,该十条举措深入实施构建活化干部队伍体系“1+5”工作机制,围绕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明城发展实际,赓续红色文化血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激活干部队伍舍我其谁、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的斗志拼劲,让起而行之、争先进位、善谋善为、苦干实干成为明城干部队伍的行动自觉和工作模式,营造起老同志带好头、中青年干部敢争先、年轻干部善进取的浓厚氛围,为奋力建设现代化品质明城提供坚强的干部队伍保障。
年初,明城还召开竞标争先动员会,为落实镇委镇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细化大抓项目、大抓落实、大抓发展的工作举措,仔细梳理出重点工作43项,梳理出重点项目29个,全镇形成63项竞标项目,并且设立2023年度村(社区)攻坚克难项目41个。本月,明城虎军锻造工程培训班暨乡村振兴大讲堂拉开帷幕,聚焦党性教育、能力提升、素质培养,针对关键人群能力提升的核心诉求,打造特色鲜明、培训效能突出的党员干部培训体系。
下阶段,明城镇将贯彻落实好“明十条”各项措施,积极开展“机关书记登台讲学”、宜业宜居和美乡村“擂台赛”、青年干部领题攻坚计划、青年“夜读会”等一系列活动,着力打造一支争先进位、善谋善为、苦干实干的明城虎军,以虎虎生威之态,加快构建现代化品质明城。
天地平分春色,万物共待曙光
今日,桂城君带你
一起探访桂城𧒽岗的
前世今生、地名渊源
是村亦是“岗”
有超700年往事
说起“𧒽岗”,在桂城无人不知,但其冷僻字的字形,不仅是外地人,在本地许多长者都不明白“𧒽”这个字是否正确,为何叫这个字。这也导致在报刊、网络、公交站牌上,常常看到“𧒽”字被“雷”“礌”“镭”等别字所代替。
𧒽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一种双壳类的河鲜,据考证古时候𧒽岗山周边为咸水滩涂,盛产贝壳“𧒽”,因山的形态像“𧒽”的壳,便将此山命名为𧒽岗山,村名为𧒽岗村,而𧒽岗山海拔约60米,是城内为数不多的山冈之一。据《南海地名志》称:“清末时𧒽岗山高约数丈,顶圆而略平,尾垂而微卷,状若𧒽。”
“明代万历年间,就设有𧒽岗堡,属南海县西淋都。堡内村民环山而居,分为东约、西约、南约和北约。”南海区档案馆(方志办)工作人员介绍。
《南海地名人文录》一书中也记载,元代大德年间的《南海志》中,就已出现了地名“𧒽岗渡”,𧒽岗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行走在有700多年岭南往事的𧒽岗,这里的历史演变也经历着不少风雨。在𧒽岗东约公园内有一块“龙头乍雨”的石头格外显眼。相传在平地之中有一组隆起的异石,村民认为是祥龙跃出地面的“龙首”,无论是大雨滂沱还是小雨纷纷,“龙首”之处滴水不沾。因为村民认为这是天降瑞气,并称其为“龙头乍雨”。
东约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原石现已不存,2000年修建东约公园时在原址附近按照原貌重新雕刻,并在石上刻下诗句“龙头乍雨乍晴天”。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老街的文化积淀却如陈年佳酿,历久弥新,韵味正浓。漫步在西约文化广场旁一条鲜为人知的“虾笼文化小巷”中,旧日家家户户织虾笼的光影,从每块青砖条石间弥漫开来。这条50米长的巷子里面,古色古香的青砖房搭配上传统的虾笼做装饰,再加上靓丽的花做点缀,真是一下子就好像穿越回到数十年前,到处都渗透着浓郁的历史文化韵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约是南海虾笼生产的“聚集地”,村民经常都会接一些加工虾笼的活来赚钱。虾笼在老一辈西约人的记忆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最兴旺时每月出货量曾达到3~4万个。
随着时代变迁,虾笼的需求减少,西约编织虾笼的过往也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这条“虾笼文化小巷”定格了南海虾笼编织业的光影。
𧒽岗山古有八景
不久或将重现
有人说,如果不到千灯湖,不去魁星阁,就不算来过南海。而魁星阁正坐落于𧒽岗山顶,旧时老百姓到此阁来祭拜以求考取功名,后被拆除,2012年在原址上重建,2015年元旦正式开放。
魁星阁为千灯湖片区的制高点,阁高约60米,建筑总面积约2900平方米,共7层,采用基座、阁身、阁顶三段式处理,极富岭南传统特色,整栋建筑的风格在传承岭南传统楼阁风格的基础上,大量融入南海本土文化元素。
而今日在魁星阁正式开放的“南海风物美学空间(南海风物方志馆)”,通过盘点南海地方风土资源与人文脉络,梳理历史文化肌理与民俗风情,探寻在社会流变中生生不息的城市精神。
正如主展览《鳌游南海》序言中写道:“千灯湖畔,𧒽岗山巅;魁星阁上,方志馆现。驻足一瞬,遨游千年。名贤胜迹,尽在我心。宏图远景,悉出君怀。”
“以前那里全都是田地和村屋,出门只有狭窄的泥沙路可以走,现在已变成了高楼大厦,而𧒽岗山也建成了风景秀丽,绿树成荫,丛花争艳,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的𧒽岗公园。”每天都和老伴来散步的梁叔说,四周绿树环绕,登上魁星阁,可以俯瞰大半个禅桂,风景极佳。
𧒽岗山一带,古时就有八景,1997年修建𧒽岗公园时,还曾勒石纪念。这八景是:泉水叮咚的“玉女弹琴”,山溪垂钓的“西溪晚钓”;端坐莲台的“观音修竹”,悠扬回响的“尼勒钟声”;有闲逸的“雁落平沙”,也有壮观的“白鸟归巢”;有清新的“龙头截雨”、也有古朴的“石云古道”。
据有关部门介绍,𧒽岗山古有八景正在陆续恢复中,未来不久或将重现,进一步融入千灯湖板块的城市景观。
内涵焕然一新的魁星阁
是桂城文化自信的创新实践
这个周末,一起来打卡吧!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