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街:改善居家环境,保障底线民生(组图)
(图:专业师傅上门检查电线和漏水问题)
(图:老旧线路整改细节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龙津街道洞神坊社区积极行动,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努力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的“勤务员”和“排头兵”。
近日,洞神坊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辖内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时发现,部分家庭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刘某(化姓)房屋开关插座老化、电线脱落、线头裸露,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张某(化名)家中杂物堆砌、屋顶漏水,影响日常生活。针对以上问题,洞神坊社区迅速整改,带领电工入户困难群众家中,对老化线路进行专业细致摸查,并制定了整改方案。翌日,电工师傅就来到居民家中,为其房屋更换新电线,配备新插线板和开关,充分保障电路安全。
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联系了西关住房租赁发展有限公司,向其反馈张某所住公房的漏水情况后,跟随施工师傅入户检查,清理屋内和楼梯堆积杂物,并帮困难群众寻找临时居所,以便于后期将其现住房屋的砖瓦木质结构房顶更换为钢化顶棚,粉刷渗水墙体,尽力解决居民实际难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洞神坊社区将继续关注困难群众,记挂群众“衣食住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6月15日,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番禺区2023年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在桥南街道奥园广场举行。区内16个镇街的基层一线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人员和现场群众超200人次参与了活动。
此次活动由区发展改革局(区处非办)联合桥南街、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区扫黑办、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融媒体中心、区金融协会以及15家区内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共同举办。通过科普讲解、发放宣传片、设摊答疑等多种形式,面对面向广大群众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及警示案例,引导广大群众深刻认识非法集资的风险及社会危害,提高公众识别、抵制非法集资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投融资理财观念,保护好手中的钱袋子。
近年来,民间投融资、市场零售、养老等领域风险多发,以元宇宙、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等为噱头的集资变种有所抬头,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乡村振兴等政策旗号的集资骗局也在不断滋生。同时不少犯罪分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跨省跨域非法集资,显著加大了风险发现难度。本次活动,一方面让市民认清非法集资的危害、了解非法集资的特点并对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金融政策、金融工具的运用有了更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增强了区各部门之间的合力,为日后联合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活动现场,区发展改革局(区处非办)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防范为重点,加强与区融媒体中心和区各处非成员单位合作联动,广泛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对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斗争中来,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效遏制非法集资活动的蔓延。
6月14日下午,由番禺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区海事局、区打私办和区海防办在石楼镇群众服务中心开展番禺区渔船安全生产、“双反”暨海防百日宣传活动,近百名渔民和船舶负责人参加。
活动中,宣传人员宣讲了“商渔共治”的重要性及商渔船避碰注意事项,介绍了广州市及番禺区海防概况及智慧海防投入使用对联防联控工作的助力效果,通报了近期国内发生的渔业安全事故和近年来查处打击走私的案例,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及隐患排查的重要性,要求渔民、船主督促渔船不得从事非法走私活动,违者将严厉查处。
宣传会还对渔业安全生产提出要求:一是渔船不得私自拆卸AIS及北斗等通导设施;二是渔民临水作业必须穿着救生衣;三是渔船必须按期进行进出港报告;四是注意天气变化,排查安全隐患,做好渔船各项安全措施,保障渔船处于适航安全状态。
宣讲会还设置了提问环节,检查渔民、船主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会者现场响应热烈,互动效果良好。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渔民、船主对商渔船避碰、隐患排查等安全知识的理解,压实了各船东、船主的安全生产责任,对促进番禺辖区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向好起到积极的作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