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斩获2023年“广东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殊荣
2023年6月5日第52个世界环境日之际,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授予“佛山高明:先行先试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项目2023年“广东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荣誉称号,高明污染防治成效获省级“点赞”。
20世80年代以来,纺织印染产业一直是佛山市高明区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高明区荣获“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2021年纺织服装行业产业产值451.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5%,全区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37家,其中16家位于荷城街道西北侧的沧江工业园(西安片区)内。沧江工业园(西安片区)内纺织印染企业零散平面分布,用水量高达4.7万吨/日,热蒸汽需求量约2500立方米/日,资源消耗大;园区存在用地效益低、治污水平差、监管难度大等传统工业园共性问题;配套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被印染尾水挤占处理能力,常年超负荷运行,环境容量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客观问题日益突出。
我们深刻认识到,纺织印染产业在高明区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贡献和现实需求,传统产业绝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的问题。高明区委、区政府为破解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困境,以“促进示范园区污水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标杆”为总体目标,通过“集聚发展、集中治污、中水回用、统一供能、监管提升”等五项工程,多向发力促进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先行先试探索纺织印染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化发展之路。
关停搬迁大成路原有9家印染企业,整合进驻到投资10亿元社会资金建设的集研发、织造、印染、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秋盈纺织生态科技产业园,推动印染企业“生产上楼”实现产业空间立体扩容,腾出大成路片区950亩的优质城市更新空间。 一、集聚发展工程——腾出城市发展空间
二、集中治污工程——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引入3亿元社会资金建设处理能力3万m³/d的绿源水质净化中心,集中处理园区工业废水,出水执行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校严者,COD≤40mg/L,BOD5≤20mg/L,氨氮≤8mg/L,且中水回用率≥70%,共建共享污染治理设施推动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和中水高回用,整体提高污染治理效能。
三、中水回用工程——促进区域“近零排放”
以绿源为核心构建大、小水循环体系。小循环:绿源-印染企业-绿源,绿源集中处理周边企业工业废水,中水回用于印染企业;大循环:三污-大唐-周边企业-绿源和三污,大唐吸纳第三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后将中水回用于自身,富余部分供给周边企业,耦合实现生活污水全回用和“近零排放”,减少新鲜水取用和尾水排放对高明河生态的双重负面影响。
四、统一供能工程——推动企业互利共赢
高规格谋划实施冷、热、电、气、水“五联供”体系。依托大唐热电冷联产项目,提供电力和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水、热能、蒸汽、回用水等副产品,统一供给秋盈纺织生态科技产业园、润泽(佛山)国际信息港等园区内用能企业,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五、监管提升工程——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接驳整改园区混流错接的雨污管网,实现园区“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达标”全流程控污。政府投资1500万元建设水环境大数据监管系统,覆盖园区主要涉水单位和重点河涌,实时监控企业产污、治污、排污情况及水质水情,发现异常数据即时推送执法部门,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精准和科技执法。
园区“双循环+五联供”体系的成功建设,带来的将是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一、零散纺织印染企业关停搬迁整合进驻秋盈后,占地由950亩缩减为99亩,缩减用地近90%,容积率提升至3.0,单位土地面积产值由643元/平方米/年提升至6263元/平方米/年,增加量874%。
二、“上楼”企业改造升级,使用低浴比染色机等先进设备,结合余压余热回收和变频调节用电等手段有效减少水(165万吨/年)、电(436万千瓦时/年)、热(11万吨/年)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约3722万元/年,再造企业竞争优势。
三、通过大唐集中供热减少在用工业锅炉23个,分别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17%、20%,同时得益于热效率的提升可降低企业蒸汽使用成本约4243万元/年。
四、通过绿源推动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和中水高回用,分别减少新鲜水取用和尾水排放2.1万m³/d,削减了污水、COD和氨氮排放量最高可达76%、74%、71%。
五、碳排放量由33万吨/年减少至22万吨/年,削减碳排放11万吨/年,削减34%。
此外,园区案例已初步入选生态环境部对外交流中心评选的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拟近期公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佛山市高明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利用社会资本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市场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高明机制”,摒弃对传统落后产业“一关了之”的做法,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环境质量从源头上的根本改善,真正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闯出了一条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高明路径”。
继荣获广东省最美应急集体称号后,禅城区应急管理局近日再荣获三等功。在佛山市2023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总决赛现场,佛山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魏钰对禅城区应急管理局进行授奖表彰。
为更好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激发应急管理干部不畏艰苦、逆行而上的工作干劲,根据《中共佛山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关于给予2019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工作表现突出的公务员集体记功的决定》,禅城区应急管理局荣获三等功。
近年来,禅城区应急管理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抓机制创新、抓制度建设、抓监督检查,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在当天表彰仪式现场,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瑞享代表区应急管理局表态,将用行动践行安全与发展大格局,为佛山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当天的决赛现场高潮迭起:必答题环节,选手们沉稳应答、不急不躁;抢答题环节,气氛紧张激烈,选手们才思敏捷、眼疾手快;风险题环节,选手们勇于挑战、展现自我。整个过程中,禅城区佛汽集团代表队、佛山地铁集团佛铁实业代表队充分展现了安全生产知识能力水平,最后两支队伍均获得竞赛优胜奖的好成绩。
本次佛山市2023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总决赛,禅城区硕果累累,进入16强队伍数量为五区之冠。最后,共2支队伍荣获优胜奖,2支队伍荣获优秀奖,7人获安全竞赛达人称号,区交通运输局获最佳组织奖。
闻令而动、“暗涵揭盖”!南海区镇联动攻坚水环境治理
“大沥铁军请听口令,行动开始!”7月1日上午,南海区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在大沥镇统筹开展“揭盖复涌”行动,对梁边涌、工业区涌实施暗涵揭盖整治,以此带动水环境系统整体优化。
梁边涌是谢边涌支流,起于谢边社区梁边村,止于谢边涌,全长1.5公里,在此次行动前水质不稳定,时有黑臭现象。南海区、大沥镇经多次排查发现,暗涵是梁边涌治理的主要污染源头之一,流经梁边村、石桥头村、东义村,相连毛涌一条,为工业区涌,长度800米。
此次“揭盖复涌”行动在石桥头村、加美学校、经联社物业、谢边大道辅路、永丰厂至工业区涌节制闸、工业区涌大镇段6个现场点同时开展,参与人员约80人,出动钩机、炮机、吊机、运输车辆15台,主要拆除梁边涌、工业区涌暗涵覆盖物,总长度1.4公里,恢复河面面积7000平方米,为后续截污、清淤工程实施创造条件。
在行动背后,南海结合“水上南海”发展战略,以“流域治理”理念,盯紧支毛涌问题,重点攻坚治理“六大水系”32条示范河涌。此次“揭盖复涌”行动选择的梁边涌,其主干河涌谢边涌就是其中之一。
“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就必须做好治水工作!”在行动现场,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要求,南海各级党员干部都要把治水工作举在高处、摆在明处、干在实处,做到在各项任务落实中始终走在前列,让群众既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还要充分享受美好普惠的生活环境。
王勇表示,近年来,南海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水环境治理,今后还要继续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处,不回避并且把困难和挑战摆在明处,在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实现更强有力的使命担当。而且,还要集合各方面力量推动截污、清淤、日常管理等任务清单化,确保每一项任务有内容、有目标、有监督、有责任追究机制。“南海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一直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位置。我们要一直保持勇气和担当,再创佳绩!”王勇说。
另据悉,2023年,南海区水环境治理指挥部结合实际,制定出2023年水环境治理工作蓝图,相关镇街和部门立下15项治水“军令状”。接下来,南海将扛起治水责任担当,以大沥镇梁边涌、工业区涌暗涵为示范,持续关注、推动全区暗涵整治工作。
【撰文】陈梦 陈梓泽
南海区水治办供图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